《我最亲爱的洛蒂——一个美国大兵写自60年前的中国战区》连载之六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李淑娟 郑 涛
  
  编者按:六十年前的中国,布满了伤痕,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但凡是生活河流淌过的地方,必将激荡起晶莹的浪花。这虽是美国大兵写自六十年前中国战区的家书,但正如他的夫人洛蒂坚信的那样,由于“每本书都暗含着一个缘由,一段故事,一样期望,一种鼓励。不管等多久,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结集出版”,因为这里有对生活对亲人无边的爱和无尽的感激。翻阅此书,一段段真实生动的文字,一幅幅可爱的小画插图,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场场历史活剧。让人们不仅感受到扑鼻的战争硝烟,亦会领略到中美军民并肩战斗的友谊与合作,以及蕴藏在普通人生活中的勇气和幽默。
  作者卢·格里斯特 (Lou Glist)具有五十年从商经历。1982年他从壳牌石油公司退休。不久前,应邀前来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卢·格里斯特和夫人,在首发式上为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我最亲爱的洛蒂——一个美国大兵写自60年前中国战区》一书签名。同时,人们也为这对携手走过61年爱河的夫妇举行了庆祝活动。作者因病于2005年10月在美国去世。
  
  写自贵阳的邮件
  
  我的军械小组经滇缅公路向中国内陆进发,来到贵州省贵阳市。有着“中国瑞士”之称的贵州是一个多山地区,有些山高达1万多英尺。因为地势险峻,生活在这里的人处境艰难,粮食种植十分困难,交通也极为不便。山村之间交通不畅,使人们信息闭塞和与世隔绝,不过这也有好处:这些大山成为1937~1938年间中国人躲避日本人统治的天然避难所。
  
  1945/04/05中国贵阳
  
  我最亲爱的洛蒂:
  从昆明到贵州的省城贵阳这一路令我疲惫不堪,也让我长了不少见识。这条路是滇缅公路的延伸,一直通到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介绍一下重庆吧。重庆位于南京西1000英里处,被认为是世界上遭受轰炸最惨重的城市之一。
  这里的道路使用过于频繁而且弯道多,所以苦力们要经常修路。要爬上这个高达数千英尺的山区,一路上就转过了23个大弯。
  登上其中一座山的山顶后,我们停下来吃午饭。我刚吃完一份军用干粮,就从眼角的余光中看见一个饥饿难耐的中国士兵。他的脸瘦得像骷髅,膝盖关节外突,显然体重超轻,身体极差,连走路都要靠木棍支撑才行。
  他需要食物,他的眼神似乎在请求慷慨的施舍,尽管外观表明:“我不是乞丐。”我从包中拿出一个咸牛肉罐头,用起罐器打开,递给他。他赶紧从旁边的灌木丛上折断两根小树枝当筷子。刚吃了一口,他用质疑的目光看着我,好像在问:“你是不是要毒死我?”他把剩下的罐头递还给我。他饿得要死,但觉得这东西太难吃了。看着他蹒跚而去,我纳闷他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活着。
  在中国的社会阶层中,从高到低依次是官员、商人、农民,最后才是士兵。士兵是最底层的。在这个四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可以服役的十三四岁以上的青壮年有5000万。据我们手册上说,每年有600万人在他们各自的村子里接受初级训练。如果训练得当、装备齐全、饮食良好而且有好的军官指挥,他们就能够表现出色。这点已经被史迪威将军在缅甸印证过了,他的部队帮助我们从日军手里夺回了滇缅公路。另外,他们在2000多英里长的战线上牵制日军达8年之久,也许我们正在这里做的事情能助他们一臂之力。
  
  1945/04/07中国贵阳
  
  我最亲爱的洛蒂:
  信是多好的生日礼物啊!阅读你的来信就像吃美味的大餐!
  我们一直通过拉达兹的半导体收音机收听美国无线电台的新闻,这是我们的信息来源,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乐趣。跟一个中国小伙子一起做家务事也相当有意思。他用煤球生火取暖、烧开水,学着当地人的样子给我们洗衣物。他的长相确实像个大兵 ,身穿超大的军服和靴子——大兵特有的靴子,靴口上面有翻盖。很好玩。
  为了逗乐,我们把收音机藏在他平时坐的地方后面。每当收音机里播放京剧时,他都坐在那儿静静地听。这是拉达兹少校和我首次学会该怎么去理解京剧。按我们通常所想,京剧应该是有点急火火的。我们断章取义,胡乱扮演着角色,惹得大家笑声不断。
  中国人不仅对我们十分友好,而且也非常愿意帮忙。一次在去一个小村子的路上,我需要加热一下罐头。“‘加热’用中文怎么说?”我问拉达兹。他告诉我试着说“‘火’,并把重音放在H上”。
  学会了说这个字,我便开始找人并指着罐头说“火,火”。很快,我就来到一个饭馆的厨房。地上有一个炭火盆,上面烧着热水。二话没说,他们把水壶拿下来。我打开罐头,他们帮我把它放在煤火上,然后,用像长筷子似的东西把煤球扒拉到我“香喷喷”的午饭旁边。
  多好的人哪!他们有很好的习俗。例如,清明节要纪念祖先。每个人都可以去祖先的墓地,将一根绑着白色纸带的木棍插在墓地上。走过这些墓地,你一定会被那一排排白色的表示后人哀思的飘带震撼。它们与犹太人留在已故爱人墓碑上的纪念石有异曲同工之处。
  关于习俗,就说这么多吧。现在该说“我爱你,晚安”了。
  
  1945/04/08中国贵阳
  
  我最亲爱的洛蒂:
  帐篷里静极了,只有钢笔划在纸上发出的“唰唰”声,我和斯卡保罗少校都在给所爱的人写信。墙上的影子随头顶吊灯轻微的晃动而摇摆着,更衬托出周围的寂静。
  今天下午,我们去游览了中国风景名胜之一的花溪公园。河岸边生长着茂密的树木,枝叶低垂在缓缓流动的河水之上,觅食的小鱼不时在水面上翻出几朵水花。
  在一个小山丘后面,我们看到一个老磨房。我们必须经过一条石板路才能走近它。它的右边有一架水车,带动石磨围着碾槽转,碾面的人不停地把溅出的麦粒重新扫进槽中,一点都不浪费。这是原始的磨面方法,但效果很好。
  我们在公园里遇到一些友好的中国军官,他们想请我们今晚去“干杯”,喝酒。我们对“干杯”倒竖拇指,表示同意去吃饭,但喝酒就免了。我们去了一家广东餐馆,菜式与云南菜大不相同。从众多丰盛的菜肴中,我只能认出炒面和芙蓉蛋,因为美国的中餐馆里就有这些菜。其余的看上去非常令人好奇。广东人是世界公认的最棒的厨师,他们什么都做,据说四条腿的,除了桌子什么都吃;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也什么都吃。
  在这个国家里,总能看到不同寻常的人或事。有一天在贵阳,我们碰上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爱情故事。亲爱的,我想你一定想听。
  当时我和拉达兹少校在他的吉普车里等人,拉达兹注意到人群里有一个姑娘,大约11岁,长得不像中国人,更像西方人。她身穿女童子军服朝我们走来,用地道的英语对拉达兹说:“先生,请你从吉普车里出来一下,我有话跟你说。”她的语气和态度毫不羞怯,拉达兹顺从地走出吉普车,听她说话。这女孩叫贝蒂,她开始滔滔不绝地讲她的故事。
  她表达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她母亲在这儿生活了16年,她问少校是否愿意晚上去她家做客。她说她母亲能招待40名士兵。强烈的好奇心使少校立刻决定去她家看看。接着聊下去,拉达兹得知她母亲来自芝加哥,那正是拉达兹的家乡,更应该去看看老乡了。
  那天晚上,我们悄悄地走过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昏暗小巷,寻找有一半美国血统的朋友贝蒂的家。没有路灯,只有手电发出的暗淡光影引导我们前行。当我们分别在椅子上和床边坐下来后,我们的女主人才出场。
  眼前的这个女人(贝蒂的母亲——编者注)曾在美国学习化学,年轻时立志要当世界上最棒的化学家之一,但是她的丈夫——一个中国商人,把她带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的生活不再是去平衡化学方程式,而是在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东方思维和文化中去平衡个人的需要。平衡的结果就是她三个可爱的孩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这很不容易。她用一生去了解和爱中国人,这种不可思议的痴迷只能用爱来解释。
  我们最真诚地祝福他们一家子。我想,他们需要祝福。
  
  1945/04/13中国贵阳
  
  我最亲爱的洛蒂:
  我们对罗斯福总统的逝世感到痛心。我们是今天上午早餐后从旧金山得到的消息,当时我们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罗斯福走了!虽然我们在中国,但这对我们的打击同样巨大。由于战争局势已经开始好转,他的离去就更令人悲伤。为什么他不能等到欧洲战争结束再走呢?
  我们中有许多人在他的领导下长大,自然而然地爱戴他。
  今天晚上宣布,4月14日中国各地将降半旗致哀。星期一早上将要默哀3分钟,对他的逝世表示哀悼。
  我们背诵罗斯福著名的“四个自由”,以表达对他的哀思。认真听,我能听到“需要的自由”。不远处,我看到几个苦力推着装满了货物的手推车往山上走,车轮发出的“吱吱”声让我想起,中国要想获得那份自由还有多么漫长的路要走。
  
  责编:周瑾
其他文献
文/卢·格里斯特(美) 译/李淑娟 郑 涛  编者按:六十年前的中国,布满了伤痕,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但凡是生活河流淌过的地方,必将激荡起晶莹的浪花。这虽是美国大兵写自六十年前中国战区的家书,但正如他的夫人洛蒂坚信的那样,由于“每本书都暗含着一个缘由,一段故事,一样期望,一种鼓励。不管等多久,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结集出版”,因为这里有对生活对亲人无边的爱和无尽的感激。翻阅此书,一段段真实生动的文字,
期刊
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论坛举行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前驻马里、科特迪瓦大使刘立德。刘大使就中非友谊、中非合作关系、中非经济的互补性、中非未来的发展等讲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有见地的看法。采访的话题自然地从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开始。    丰富多彩的外交生涯    刘立德的外交生涯全部献给了发展中非友谊事业。他在非洲度过了整整22年,先后在我国
期刊
编者按:应广大读者要求,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本刊开办了《前沿访谈》栏目。这是本刊为加强地方外宣报道而开设的一个新栏目。本刊记者将深入到地方外宣战线的“前沿阵地”,通过对省一级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挖掘出他们身上那些充满智慧的外宣理念和经验,精心采撷那些行走在路上的鲜活的故事,以期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本栏目与中国网合办,采用平面媒体刊登与视频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殷切期望读者关
期刊
编者按: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期望。因此,我们从2006年第一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小短文,像一只只啄木鸟,善意地提醒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尚未和国际接轨”的细节,读
期刊
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国家形象日益得到了重视。国家形象研究这方面成果日益增多。国家形象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研究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致力于理论框架的构建和传播战略的描述。即使有定性研究,多是集中于美国媒体(何英,2005),几乎没有对英国媒介上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实证研究。  有鉴于此,本文对2005年《泰晤士报》有关中国报道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依托EBSCO报纸资源数据库,通过设定标题中“中国”(
期刊
自19世纪后期“知识产权”这一法律概念产生以来,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就摆在了世界各国面前。在世界范围内,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主要的非政府性知识产权咨询机构,也是世界上致力于知识产权发展和进步的主要组织——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期刊
引子:2006年7月,平静了6年多的黎巴嫩南部再度硝烟弥漫。  在黎以冲突爆发当天,凤凰卫视的高层便开始部署战地报道,调兵遣将。凤凰卫视此次战地报道,部署周密:凤凰卫视驻埃及女记者温爽,只身从塞浦路斯乘坐邮轮进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陈晓楠、吴建明小组取道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进入贝鲁特;严明、林平小组跟随以色列地面部队行动;记者鲁涛在叙利亚关注叙利亚与伊朗的动向他们怀着崇高的职业理想,一次次冒着生命
期刊
译/李淑娟 郑 涛    编者按:60年前的中国,布满了伤痕,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但凡是生活河流淌过的地方,必将激荡起晶莹的浪花。这虽是美国大兵写自60年前中国战区的家书,但正如他的夫人洛蒂坚信的那样,由于“每本书都暗含着一个缘由,一段故事,一样期望,一种鼓励。不管等多久,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结集出版”,因为这里有对生活对亲人无边的爱和无尽的感激。翻阅此书,一段段真实生动的文字,一幅幅可爱的小画插图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宣传取得卓然成绩,树立起一个泱泱大国的风范。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一些报道还是脱不掉“文革遗风”和“八股腔”。因此很难收到好的宣传效果。我从事新闻宣传报道近30年,现结合自己的体会就怎样写新闻稿件谈一点想法。    要善于抓细节和典型事例    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定下来了,宣传的思路定下来了,那就要看有没有好的主题。新闻作品最终还得靠稿件质量说话。一般的新闻作品,说到底是
期刊
通过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沟通了解与合作信任,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责。自1999年以来,国务院新闻办先后在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瑞士等国举办了以“感知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介绍到世界各地,受到各国政府、有关国际组织、新闻媒体和公众的欢迎和好评。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给巴黎中国文化周活动(1999年)的贺信中说,“此次在中华人民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