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通化农业学校从2007年开始,就走上了农类专业“送教下乡”与乡镇联合办学的发展之路。办学中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我们尽了努力,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教学上。对此,我们感到最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职能的转变。
一、首先联合办学必须要进行教育职能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农业学校原有的职能已难以适应需要,转变职能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具体说来,一是中专学历生源日渐枯竭,这是由于高考升学率逐年增高的原因。在回乡青年中,绝大多数人想获得的不是中专文凭,而是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文凭;二是中等农业学校办学竞争能力相对较弱,这是因为中等农业学校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社会力量办学又在逐步增多,同时高校高职规模又不断扩大;三是社会中一些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普遍在提升,几乎都是大专或大专以上。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中等农业学校如果继续以中等学历教育为工作重心,势必影响学校的发展。学校要想得以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转变工作职能。
二、做好中等农业学校教学工作职能转变中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地点是参与联合办学的乡镇,招收的学员全是联合办学点的当地农民,为此,课程设置前应先对参与联合办学乡镇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现状、经济结构及农民的需要等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和科学的预测,找出适应当发展的种植类和养殖类的项目,以适应市场需要和所培训的农民需要为前提,以实效为原则,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合理设置不同地区的课程种类和内容。同时还要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适应农业机械化、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做到即符合实际所需又要具有前瞻性。使我们所教的内容能更多的为学员们学以致用,实现为“三农”服务的教学目的。
(二)加强联合办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基础设施建设,就是硬件建设。乡镇联合办学所招收的生源多为农村的一些闲散的中青年农民,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据调查其中85%以上是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这就意味着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为此在教学时最好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有相应的设备——媒体式教学设备,这就需要联合办学的双方互相协调做好乡镇教学场所、教学设备的投资建设工作。
以往中等农业教育学校搞学历教育时,是学员到农校上课,学到的大多是理论上、书本上的知识,教师只要将教材背熟、弄懂,便能上台讲课,学员考试及格便可拿到毕业文凭。而对目前的乡镇企业联合办学教学则不然,农民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和致富本领,这就要求中等农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熟通理论,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既能站在讲台上讲课,又会在实践中操作,使农民学了就会,会了就能用,用了就见效。这就给农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中等农业学校教师就要不断加强学习,既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同时更要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了解国内外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还要学会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课,增强视听效果,比如用投影仪进行多媒体方式上课,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农民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渴望,才能搞好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工作。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更好的适应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需要
“送教下乡”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点都设在乡镇,在教学上除了电教资料进行定点教学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现有经济资源,大力开展现场直观教学。必要时到发展好的种植业的田间地头、养殖场的现场,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现场教学。以便提高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质量。
也可以实行校站结合,实现资源共享,教学中可进行个别科技项目的重点培训。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以往都是以教学工作为主,研究工作相对缺乏,仅靠自己的力量,面对不同需求的众多农民,显然是力不从心,这就要想办法,开拓新的途径,尽快地满足农民实用科技培训的教学需要。中等农业学校可以与各农业部门的相关业务所(站)联合起来,共同承担起农民实用科技培训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就是较好的选择。这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既能提高培训效率,又能节约培训经费。农业学校可以出师资,出培训场所,而业务所(站)可以提供培训项目、课题,尤其是可以根据当地推广的最新农业项目进行培训,使广大农民能及时准确地接受到当地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用以致富的目的。
总之,中等农业学校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工作,必须先进行教育职能的转变,以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基础,以具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保障,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才能使乡镇联合办学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才能真正实现中等农业学校“送教下乡”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目的。中等农业学校“送教下乡”乡镇联合办学之路仍在发展探索之中,还需要我们广大中职教师的共同努力。
一、首先联合办学必须要进行教育职能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农业学校原有的职能已难以适应需要,转变职能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具体说来,一是中专学历生源日渐枯竭,这是由于高考升学率逐年增高的原因。在回乡青年中,绝大多数人想获得的不是中专文凭,而是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文凭;二是中等农业学校办学竞争能力相对较弱,这是因为中等农业学校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社会力量办学又在逐步增多,同时高校高职规模又不断扩大;三是社会中一些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普遍在提升,几乎都是大专或大专以上。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中等农业学校如果继续以中等学历教育为工作重心,势必影响学校的发展。学校要想得以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转变工作职能。
二、做好中等农业学校教学工作职能转变中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地点是参与联合办学的乡镇,招收的学员全是联合办学点的当地农民,为此,课程设置前应先对参与联合办学乡镇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现状、经济结构及农民的需要等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和科学的预测,找出适应当发展的种植类和养殖类的项目,以适应市场需要和所培训的农民需要为前提,以实效为原则,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合理设置不同地区的课程种类和内容。同时还要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适应农业机械化、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做到即符合实际所需又要具有前瞻性。使我们所教的内容能更多的为学员们学以致用,实现为“三农”服务的教学目的。
(二)加强联合办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基础设施建设,就是硬件建设。乡镇联合办学所招收的生源多为农村的一些闲散的中青年农民,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据调查其中85%以上是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这就意味着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为此在教学时最好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有相应的设备——媒体式教学设备,这就需要联合办学的双方互相协调做好乡镇教学场所、教学设备的投资建设工作。
以往中等农业教育学校搞学历教育时,是学员到农校上课,学到的大多是理论上、书本上的知识,教师只要将教材背熟、弄懂,便能上台讲课,学员考试及格便可拿到毕业文凭。而对目前的乡镇企业联合办学教学则不然,农民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和致富本领,这就要求中等农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熟通理论,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既能站在讲台上讲课,又会在实践中操作,使农民学了就会,会了就能用,用了就见效。这就给农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中等农业学校教师就要不断加强学习,既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同时更要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了解国内外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还要学会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课,增强视听效果,比如用投影仪进行多媒体方式上课,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农民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渴望,才能搞好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工作。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更好的适应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需要
“送教下乡”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点都设在乡镇,在教学上除了电教资料进行定点教学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现有经济资源,大力开展现场直观教学。必要时到发展好的种植业的田间地头、养殖场的现场,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现场教学。以便提高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质量。
也可以实行校站结合,实现资源共享,教学中可进行个别科技项目的重点培训。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以往都是以教学工作为主,研究工作相对缺乏,仅靠自己的力量,面对不同需求的众多农民,显然是力不从心,这就要想办法,开拓新的途径,尽快地满足农民实用科技培训的教学需要。中等农业学校可以与各农业部门的相关业务所(站)联合起来,共同承担起农民实用科技培训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就是较好的选择。这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既能提高培训效率,又能节约培训经费。农业学校可以出师资,出培训场所,而业务所(站)可以提供培训项目、课题,尤其是可以根据当地推广的最新农业项目进行培训,使广大农民能及时准确地接受到当地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用以致富的目的。
总之,中等农业学校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工作,必须先进行教育职能的转变,以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基础,以具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保障,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才能使乡镇联合办学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才能真正实现中等农业学校“送教下乡”乡镇联合办学的教学目的。中等农业学校“送教下乡”乡镇联合办学之路仍在发展探索之中,还需要我们广大中职教师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