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术教学是一个欣赏美、接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小学的美术教学,实际上就是引导小学生审美、创造美的入门教学。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既感到美术教学是一个充满乐趣、情趣的过程,也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兴趣培养 有效途径
作为小学的美术教师,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逐步掌握一些技能,为进入中学、大学的绘画审美等打下基础。
一、欣赏——兴趣的启蒙
一个人要对某门学问或某个方面感兴趣,首先得初步了解它,而对小学生来说,最好办法得让他们看,也就是欣赏。为了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我注意收集一些好的画作,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到这些作品多美啊。要创造出这些美的作品不难,只要逐步掌握好作画的技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名家,然后将课本上的画放大,有时还分步骤逐一展示成画的过程,使学生感到作画并不难。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引起他们作画的冲动,引起他们审美的兴趣。
二、步骤——兴趣的渠道
广大学生欣赏了美的画作,有了跃跃欲试的创作欲望,就需要告诉学生作画要有步骤,有一个先后顺序,而不是毫无准备的乱涂乱画。要将作画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样的顺序逐一展示给学生。当然这不是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做到的,而是要通过直观、简炼的多种形式,要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有序地“依葫芦画瓢”。让学生感到可以画和有兴趣画。
三、鼓励——兴趣的关键
小学生的意志力是薄弱的,如何让他们对某一事物有持续不断的兴趣,关键是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成功的喜悦。作为老师,就必须要学会欣赏学生的作品,千万不可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他们的作品。广大小学生在美术课上、在他们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想象力是大人们无法达到的,是令人钦佩的。他们的画大多可以用“荒诞不经”来形容,而正是这种独特的“荒诞性”表现出来的既有现实生活的影子,却又不是现实生活,这不正是艺术吗?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学会欣赏他们的作品,在鼓励中引导,使广大学生有成就感,这样才能持续不断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有个一年级的小朋友画了一棵树,树上结满了许多水果,有葡萄、西瓜、哈密瓜,还有梨子和苹果。要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哪有这样的树啊,不是瞎画吗?但从孩子角度看,这真是了不起的想象,这孩子肯定很喜欢水果,他希望在同一棵树上能结出他所喜爱的各种水果,这就是他想象中的树,这就是他的创作,这就是他的创造思维。作为老师,需要十分欣赏他的想象力。
四、点拨——兴趣的过程
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教师的点拨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肯定,不加评点的指导,不管是合乎情理,还是“荒诞不经”,都看作学生的佳作,这样同样对学生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不利。
如何对学生进行点拨?我的感觉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不能直接地评价他的作品的对与错,也不能直接告诉他们应该如何画,不应该如何画,而是引导学生观察,让他们自我感受到对与错。例如针对学生画的那棵结满各种水果的树,带领学生到生活中观察,有这样的树吗?让学生画一只杯子,一个苹果,要引导他们先看,反复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然后告诉他们如何才能将一个实物转化到你的纸上。有可能的情况下,我还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在观察中设计一些有趣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辨别,在辨别中认识事物,这样学生自然就会知道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实物原来是那样的。通过这样的观察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他们的美术作品传实、传神能力,也更好地巩固了他们的兴趣。
五、趣味——兴趣的源泉
美术教学应当比文化课教学更具生动性、趣味性。因此,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逐步地、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为主、教师点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多媒体辅助等形式,让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作画的成功与满足。这样学生乐意学,始终兴趣盎然。教师的教学目的才能达到。同时教师课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现代教学的课堂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要及时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体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丰富性,激发学生的情趣。
因此,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与巩固,是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兴趣培养 有效途径
作为小学的美术教师,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逐步掌握一些技能,为进入中学、大学的绘画审美等打下基础。
一、欣赏——兴趣的启蒙
一个人要对某门学问或某个方面感兴趣,首先得初步了解它,而对小学生来说,最好办法得让他们看,也就是欣赏。为了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我注意收集一些好的画作,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到这些作品多美啊。要创造出这些美的作品不难,只要逐步掌握好作画的技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名家,然后将课本上的画放大,有时还分步骤逐一展示成画的过程,使学生感到作画并不难。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引起他们作画的冲动,引起他们审美的兴趣。
二、步骤——兴趣的渠道
广大学生欣赏了美的画作,有了跃跃欲试的创作欲望,就需要告诉学生作画要有步骤,有一个先后顺序,而不是毫无准备的乱涂乱画。要将作画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样的顺序逐一展示给学生。当然这不是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做到的,而是要通过直观、简炼的多种形式,要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有序地“依葫芦画瓢”。让学生感到可以画和有兴趣画。
三、鼓励——兴趣的关键
小学生的意志力是薄弱的,如何让他们对某一事物有持续不断的兴趣,关键是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成功的喜悦。作为老师,就必须要学会欣赏学生的作品,千万不可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他们的作品。广大小学生在美术课上、在他们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想象力是大人们无法达到的,是令人钦佩的。他们的画大多可以用“荒诞不经”来形容,而正是这种独特的“荒诞性”表现出来的既有现实生活的影子,却又不是现实生活,这不正是艺术吗?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学会欣赏他们的作品,在鼓励中引导,使广大学生有成就感,这样才能持续不断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有个一年级的小朋友画了一棵树,树上结满了许多水果,有葡萄、西瓜、哈密瓜,还有梨子和苹果。要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哪有这样的树啊,不是瞎画吗?但从孩子角度看,这真是了不起的想象,这孩子肯定很喜欢水果,他希望在同一棵树上能结出他所喜爱的各种水果,这就是他想象中的树,这就是他的创作,这就是他的创造思维。作为老师,需要十分欣赏他的想象力。
四、点拨——兴趣的过程
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教师的点拨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肯定,不加评点的指导,不管是合乎情理,还是“荒诞不经”,都看作学生的佳作,这样同样对学生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不利。
如何对学生进行点拨?我的感觉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不能直接地评价他的作品的对与错,也不能直接告诉他们应该如何画,不应该如何画,而是引导学生观察,让他们自我感受到对与错。例如针对学生画的那棵结满各种水果的树,带领学生到生活中观察,有这样的树吗?让学生画一只杯子,一个苹果,要引导他们先看,反复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然后告诉他们如何才能将一个实物转化到你的纸上。有可能的情况下,我还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在观察中设计一些有趣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辨别,在辨别中认识事物,这样学生自然就会知道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实物原来是那样的。通过这样的观察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他们的美术作品传实、传神能力,也更好地巩固了他们的兴趣。
五、趣味——兴趣的源泉
美术教学应当比文化课教学更具生动性、趣味性。因此,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逐步地、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为主、教师点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多媒体辅助等形式,让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作画的成功与满足。这样学生乐意学,始终兴趣盎然。教师的教学目的才能达到。同时教师课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现代教学的课堂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要及时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体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丰富性,激发学生的情趣。
因此,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与巩固,是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