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教学如何关注音乐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mc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普通学校音乐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音乐欣赏教学也日益得到教师的重视。然而,如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如何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却仍然令教师感到困惑。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 关注音乐
  音乐欣赏的教学目的是什么?经常看到在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一栏里写上这样的开头语:通过对某作品的欣赏达到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等。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在写完了上述的教学目的之后,就不知如何在欣赏教学中提出进一步的教学目的要求了。这些话说完后,真正让学生欣赏音乐的时间已所剩无几了。音乐欣赏的教育目的究竟应该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对音乐艺术的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音乐艺术的性质: 即音乐作为一种非语义性的艺术,是以音响形式,来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达到其审美作用的。这就要求音乐欣赏教学应该关注音乐本身,而非其他。那么,音乐欣赏教学该如何关注音乐呢?
  1.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逐步养成的。学生走进音乐课堂的目的就是学习音乐,倾听音乐,和平时在音乐课外听音乐是有本质区别的。
  2.从感性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回避传统欣赏教学的从概念出发,讲时代背景等,从感性入手,教师自己演唱、演奏,或放录音,引导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关注。一般成功的演唱、演奏是非常有效的,录音和音响如果能配合一定的手段,也有很好的效果,如学生的节奏参与,或适当的语言引导。只有在学生真正感受了音乐之后,才出现其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概念知识真正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
  3.从音乐本身出发,调动听觉思维。欣赏课要注意到对欣赏作品主题的熟悉,但真正做到就不太容易。因此要做到了以下几点:巧妙地运用重复,积极引导听觉,注意音乐主题材料的发展。如欣赏《二泉映月》时,运用电影录像、阿炳演奏的录音、学生视唱、演奏、本校合唱录像及弦乐合奏录像等使音乐重复出现达六次之多 (其中有的是片段),学生既不感到单调又充分熟悉了作品,这样不急于让学生用文学性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的感受,而是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主题材料的发展,关注音乐本身随着情绪的发展而产生的变化,曲式图示也是逐渐展示并与学生的直接感受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听觉上注意音乐主题材料的发展就很成功。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已经初步建立了关注音乐本身的良好习惯,但这还远远不够,音乐欣赏教学要通过关注音乐使学生在更深的层次上掌握所欣赏的曲目:
  1.体会音乐情绪,领悟乐曲意境。音乐都是由情而动,由感而发的。作曲家在创作过程申,总是力图再现自身内心深处的感受,好的音乐作品也总是强烈、细腻地表达了作曲家内心丰富的情感。因此欣赏音乐的第一步,首先可以而且也应该去体验作品所内含的情感。例如:欢乐、悲伤、雄壮、愤怒、柔美等等。当然,音乐的情绪是通过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来体现的,旋律的起伏、调式、和声、节奏、节拍、速度、音区、音强、演唱(奏)法、音色、织体都直接作用于作曲家要表达的具体情感。例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那种深沉感,即是与弦乐的低音区以及缓慢的节奏密切相关的。意境是与情绪相对应的另一种主观感受,意境的判断与音乐分析相结合,是我们提高自身对音乐作品丰富感受力和理解力的重要保证。
  2.判断音乐风格。作曲家总是在一定风格的音乐素材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方法来进行创作的。因此对音乐风格的判断力,也是鉴赏音乐能力的重要方面。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音乐的风格取决于调式,从各民族调式,大小调式到十二音调式等等。但实际上的风格问题还要复杂得多。例如旋律的进行、演唱的音色、节奏的特点、和声的构成,时代、作曲家之间的风格差异是千姿百态不一而足的。
  3.辨识音乐体裁。体裁指的是音乐的具体类型,分声乐、器乐、歌剧、交响乐、室内乐、歌谣、舞曲、进行曲、夜曲等。例如在中国民族器乐体裁中,就有广东音乐、江南丝竹、福建南曲、河北吹歌、西安鼓乐等等。体裁的划分既要有听觉上的积累又要具有一定的知识。
  4.理解时代背景及音乐作品的内容与意义。 一部音乐作品的产生,总是与其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时代思想和时代风格,总是强烈地影响着作曲家的创作,而作曲家的创作激情也总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因此,从文献上了解音乐作品的这些背景材料,对理解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是很重要的。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了解,我们还可深入到音乐作品的美学价值层面。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名言所揭示的真理是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和深厚的底蕴。只有当教师真正明确了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真正从关注音乐本身开始引导学生,才会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与热情。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部作品在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应该正视这种差异,学生有权表达对新作品真实的态度,而老师则应通过自身的感受与学生交流,来获得相互沟通和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作用。
  (作者单位:金坛市建昌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在江苏省音乐统考中,有技法(声乐、器乐等)、视唱、练耳、音乐理论四大部分考试内容,而视唱、练耳、乐理又称之为“小三门”。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科学
幼儿阶段是人思维意识和行为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小班教学活动是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在此阶段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生活
期刊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要他的学生以“每天四问”激励和鞭策自己,从而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每堂语文课下来,我们教师也不妨问一下学生在“听说读写”这四方面做得怎样,用以评价课堂的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听说读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三维目标,以此检测教学效果。但分析整堂语文课,以其外在表现形式来看,始终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这门学科的工具性特点非常重视,但是对这门课的人文性却有所忽略.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的时期,其内在
期刊
幼儿教育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本文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实施情感教育,及对学生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创设激发营造  人的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针对语文教材实际,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感。  一、在语文教学中
阅读是以书面语言为对象的,但幼儿尚未具备阅读文字材料的条件,因此,早期阅读大多是通过图画故事进行的.情节与情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画面之间前后有联系,便于幼儿运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
成年之后我发现,所谓亲人,约等于一年只能见两次面的人.rn爸爸在家庭群里说:还有两个月就可以见面啦!rn懊恼又一窝蜂地扎满心头——不要像是为了见我而活着,好不好.可他们偏
期刊
他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成为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陆企业家,曾获选未来全球领袖。他是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