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释疑“五适”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go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给学生解疑答难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讲究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为了真正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笔者认为:教师释疑必须做到“五适”。下面结合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对此作一简要分析阐述。
  1对象要适合
  教师解答疑难,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握好释疑对象,根据对象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释疑方法,做到释疑与对象的切实相符。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要清楚释疑对象数量的多少,部分学生的零散疑难则个别讲解,多数学生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集中讲解。其二是要熟悉释疑对象的有关情况,比如学习基础的好坏、求知能力的强弱、努力程度的高低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释疑的深浅多少,同时把集中释疑与单独释疑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疑难的求解要求。2005年秋至2006年春,笔者担任两个高一年级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两个班的同学都喜欢提问题,学习兴趣浓厚,但两个班同学的学习基础、能力素质在整体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笔者释疑就根据两班学生的特点不同而有所变化。对知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稍强的班级的同学解答疑难则进行一定的拓展引伸,力争讲深讲透,让学生掌握得更加全面深刻。在另一个班级则注意删繁就简,尽量少讲浅讲、讲得通俗明了,以利学生理解,或只要求学生知其然。就是在每个班内,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问题,释疑解惑也是有所差异的,这就好比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一样,释疑要依据不同的对象而灵活变化。
  2早晚当适时
  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是不是都应立即予以解答呢?笔者认为不尽然,什么时候释疑最好,这里面就有一个选择释疑时机的问题。释疑要适时就是指教师要把握好释疑的火候,在学生最需要、最渴望的时候进行点拨。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教师只有在最佳的时间适时解答,才能收到释疑的最佳效果、发挥释疑的最大作用。一般来讲,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就应立即解答。即时解答是教师释疑最主要和最佳的时间。但有时根据释疑对象和疑难问题的不同,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时间和方式,如课后个别解答,让学生思考一定时间后再解答,遇到某一特定时机后再解答,学生之间相互解答等。同学们在刚刚学习《经济常识》时,疑难问题特别多,诸怎样理解商品、价值、交换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概念,商品和使用价值、价值的关系,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等问题是学生比较集中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的解答适于课堂集中讲解。而有的问题如怎样才能学好政治?怎样解答选择题和政治主观题?则不是一下子或者凭空几句话就能讲解好的,而要结合具体的题目进行解答,或是待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材料之后再进行指导讲解,效果才会更好一些。
  3多少应适量
  适量就是指教师释疑时,要依照疑难问题的多少和解疑的实际要求,该多讲就多讲,该少讲就少讲,该提示的就只要适当提示。讲解的量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讲少了,疑难得不到解决,等于没讲;讲多了,学生认为是废话、没有必要。所以释疑的量应以解决疑难问题为准,这样才能充分利用释疑的时间和提高释疑的实效。比如股票价格的确定是一个较难的问题,不宜讲多。学生只要弄明白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预期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两个因素,并知道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这个结论就可以了。至于为什么与预期股息成正比,特别是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则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因为讲清这些问题还涉及到经济学的其他许多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讲,或是太难或是不要求学生掌握。若讲解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把学生弄糊涂,故少讲不讲为最好。
  4深浅宜适度
  适度就是指教师释疑时,要按照疑难问题的难度高低,掌握好讲解的深浅度,需要深讲、能够深讲的就加深拓宽、讲全讲透;只需浅讲、可以浅讲的就粗略涉及、简明扼要。释疑既不能讲得过浅,也不能讲得过深。太浅了,疑难得不到突破,学生茫茫然不知所措,达不到释疑目的;太深了,学生感到难上加难,不可企及而只好放弃。所以,教师释疑一定要深浅有度。能把抽象的内容讲得具体,把枯燥的内容讲得生动,把深奥的内容讲得浅显,把晦涩的内容讲得通俗,不仅是教师应该具备的释疑能力,而且更是教师高水平教学艺术的直接体现。如汇率以及汇率与对外贸易的关系问题,是《经常常识》第八课的一大难点,这个问题讲深了,学生肯定接受不了;讲浅了,学生又不能掌握相关的知识。所以,我就运用一种呆板加灵活、简便且易行的方法帮助学生来化解这一难点。即按照下列思路: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外匯升值→中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价格上取得竞争优势→有利于增加出口、不利于进口。反之则有利于增加进口、不利于出口。通过这一简单的思路把深奥难懂的道理浅显化、通俗化,从而实现了对这一难点的突破。如果将汇率与币值的变化关系、汇率的决定因素、汇率为什么会波动,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全面讲解并扩展延伸,显然是高一学生难已接受的。所以教师释疑一定要把握好深浅度,不能主观随意。
  5方法须适宜
  适宜的方法不仅要求教师全面把握好释疑的对象、时机、多少和深浅以指导学生切实解决具体的疑难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教师的释疑掌握必要的答疑解惑的方法和分析疑难、解决疑难的能力。为此,教师在释疑的方法上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释疑不能只单纯给个答案,只授“鱼”,不授“渔”,要细致讲解释疑的思维过程,认真分析释疑的思维方法。②释疑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激发鼓励学生踊跃配合,不能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说解。三是要培养学生的释疑能力,要启发诱导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能局限于只破解疑难问题本身。比如2006年高考文综(湖北卷)政治试题,在12道客观题中,有8道是组合选择题。笔者在引导学生做这些高考试题的过程中,不仅指导学生化疑解难、分析探究出该题的正确答案,而且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归纳出了解答组合选择题的一般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实效,又让学生掌握了相应解题方法,增强了学生的释疑能力,取得了超出解答疑难问题本身之外的成效。
  总之,教师释疑要做到因人而异、因疑而异,方法科学、综合运用,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释疑能力,把由学生出疑、教师释疑迁移上升为由学生出疑、学生自己释疑,以实现教师释疑的多方面效能。
其他文献
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功底薄弱,很多学生刚踏入中学大门时,一句“Good moning”都不会说,甚至有的同学连26个字母都背不下来。针对这种现象,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体学生进行英语教学,而促进英语成绩的全面提高。  1 上好入学第一节课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所以英语老师首要任务是设法管理好学生,让学生喜欢你,听从你。入学第一节课虽然同学们不会说英语,不会写英语,但他们对英语课堂
期刊
【摘 要】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使自己的课上得富有生气,一方面要注意灵活运用几种提问方式,一方面又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使提问艺术日趋完美。  【关键词】 激发 点拨 因文而异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要求:“阅读教育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诵读、质疑、探索、讨论”,“教师在必要时予以释义解惑,并从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上加以引导、点拨。”用提问点燃学
期刊
因为农村初中学生基础较差,又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费时多,效益低,方法陈旧。要想改革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关爱学生,面向全体  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偏爱优生,不爱差生。教师不爱学生,导致了学生也不敬爱教师,教师不相信学生能学好英语,学生就没有信心学习英语。因此,教师要学会爱学生。有了爱护,才有信任,并据此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不同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同,掌握语言技能的速
期刊
我校高中化学新课改实施三个月以来,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下面就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践和几点反思。  1 要求化学教师掌握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特点有:一是鲜明的时代性。由于过去的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科学无论在基础研究上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因此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对大家发展有用的化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进展。突出的时代特征还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上,
期刊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1 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应深刻地反思我的数学教学历程,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
期刊
【摘 要】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理论指导,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我努力探讨了一条适合高中生文言文教学的路子,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了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完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 举一反三 循序渐进 自主学习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不解的问题,并产生焦急、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这些心理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既体现了学生个性思维的活跃性、积极性和深刻性,也是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表现。强烈的问题意识是积极思维的动力,它促使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到从最新的思维角度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实施有效教学,所谓的“有效教学”,这是一个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现代教学理念。它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因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难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有效的数学教学就是能使学生获得发展,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和谐统一协调
期刊
【摘 要】 课堂设疑提问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因而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什么时候设疑要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准时机,巧设疑问,设计的问题要灵活、新颖、准确。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设疑 提问 技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疑”。所以“疑”是学习的关键,只有会“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