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预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朗格朗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可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自学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价值。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却顾虑重重,普遍认为:预习了,学生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失去新奇感;预习了,学生了解了有关内容,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预习了,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有关结论,接下来上课老师讲什么……其实,我们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我们之所以担心,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还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还没有体验预习的快乐。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怎样看待预习,对于预习给予恰当的定位十分必要。对预习的重新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索,进一步明确数学需要怎样的预习。我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大家探讨。
  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但初次接触预习的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和方法的指导。而数学预习又不同于语文的预习,语文课每篇课文学习之前都有固定的预习内容,比如熟悉字词、读通课文等等。数学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概念课、计算课、几何图形课、统计和概率等,而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应用不同的方法来预习。
  
  一、数学概念课的预习
  
  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概念的学习是重中之重,概念不清,一切都无从谈起。而这个重点又是个难点,因为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概括的反映,非常抽象,不少学生的抽象思维差,要掌握干巴巴的数学概念并非易事,所以加强预习很有必要。
  1、通读内容,了解主要数学知识。让学生在通读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画、圈圈知识要点、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可以从整体上了解新的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勾一勾,使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2、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概念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了。(1)列举事例来理解概念。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概念。如:我在让学生预习《图形的变换》时,就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许多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变换,这样实际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2)动手实践来感觉概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也应该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如:在预习《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公因数的这个概念,我让学生先做一个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然后在这个长方形里摆同样大的正方形,要求正好摆满,问:应该可以用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来摆?这样就使他们在课前就有了一个感性的体会,以便于进一步地理解和掌握。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就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3)用对比来分析关系。在数学的学习中,“对比”是很重要又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在预习中也是如此。在预习《最小公倍数》时,可以指导学生将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来进行对比。也可以把几种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来进行对比,找出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使用对比不仅可以揭示两个新知识的关系,还能揭示新旧知识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二、数学计算课的预习
  
  在整个小学数学内容中,计算贯穿了始终,所以计算是数学中的重头戏
  1、要看懂例题。学生是有一定学习经验的,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应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无论什么教材,在计算的编排上都是以例题的形式出示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了预习的平台。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这些方法了,到了课堂上,就可以专心致志的解决学生在预习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把知识觉得更深更广
  2、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问题来检验自己的预习效果。这样,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比较集中的问题,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难点。
  
  三、数学空间图形的预习
  
  “空间和图形”内容有图形的认识、探索长、正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图形与位置、体积计算等。内容特点是:(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2)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3)注意素材的趣味性;(4)重视空间与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得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更有利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布置的预习任务就要侧重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通过自主探索,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学生只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才能不断地生成新知,然后在老师的点拨下以及在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得到提升。
  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课前让学生预习布置的任务是:(1)用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再用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进一步验证自己刚才所推导出的公式是否正确,并把你遇到的困难记录下来。我在课堂上先与学生交流他们的预习成果,重点提问为什么公式中有“÷2”,让学生根据操作来解释清楚。这样,本课的重难点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整节课的气氛相当活跃。
  
  四、统计与概率的预习
  
  统计与概率是重视让学生掌握统计过程,帮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统计结果。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体验,设计具体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去体验,给学生创设探索和猜测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要求学生会收集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制成统计表,再依据统计表为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那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就要侧重于让学生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数据,然后到课堂上来和老师同学交流,在课堂上老师要着重教学的是怎样制表和分析数据。由于数据是他收集的,更是他感兴趣的,在课堂上他就会表现得很积极。
  总之,我们不论采取什么形式指导学生预习,都要精心编制预习提纲,提出预习要求,作好预习指导,使学生把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预习后的课堂教学,应该先和学生交流预习成果,展示学生预习后的真实现状,把握好教学的起点。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对预习兴趣、预习习惯的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预习逐步转向侧重在数学的思考和数学学习的方法上。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学习变为主动,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其他文献
教书多年,常碰到学生或家长问我: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其实学语文无非就是听说读写,听说的学习主要在实践中学会。书面语言的学习主要靠什么呢?实践证明,学习书面语言的基本方法是多读多写。那么,就“读”而言,仅凭课本上的百十篇范文和教师的讲解来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要学好语文,必须让语文学习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引领学生课内外结合,阅读大量的文章,积累大量的名句,感悟语言规律,培养语感,形成丰厚全面的
期刊
《文心雕龙》说:“情者文之经,理者文之纬。”一篇文章,没有“理”就没有灵魂,没有“情”就没有血肉,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因此,语文教学既要讲清文章的“理”,也要讲出文章的“情”,可后者常常被我们忽略。目前,中学生对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不感兴趣,写起作文来也是干巴巴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没有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而自己写作时又缺乏感情。要扭转这种状况,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  
期刊
目光能直接或间接地传导教育信息,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能传导教师对学生的热爱、鼓励、批评、指令等,是教育学生一种很好的方式。    一、目光表示会意  会意是接收信息符号后的反馈,表示理解的程度不同。有些指令性行动在某种场合无法直接传递,教师可以用无声的眼光间接传递,盯学生一眼,学生就产生反馈,会意教师的意图,照会而行。    二、目光充满鼓励和表扬  鼓励、表扬是在常规管理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期刊
作为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结合本班的情况开展班级工作,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全面关心、教育和管理全体学生,促进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但是,良好的班集体不会自发形成,而要在班主任的精心组织和培养下才能逐步建立起来。如何才能组织良好的班集体呢?     一、提出集体奋斗目标    小学生年龄小
期刊
众所周知,学习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活动,而兴趣则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是发展思维的前提。对学生来说,兴趣的浓淡、心情的好坏,产生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欢乐愉快的气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人精神振奋,学习效率倍增。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呢?这需要通过课内外长期的、有意识的诱导和反
期刊
我通过多年教学发现,语文学习目标中重要的一点,是每个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2、老师要以
期刊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由原始进入文明的标志,也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要准确地表情达意,就要讲究写字用字的规范化。同时,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社会交际功能,首先就体现在汉字的书写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字如其人”,透过字迹,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学习习惯、为人秉性、做事态度等。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更是掌握计算机语言的必要前提,因为读错、写错汉字,就会被电脑无情地
期刊
我认为在中小学的所有学科教育中,都应该重视审美教育。尤其在今天新课改、教学新理念不断发展、更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更是语文教师不能忽视的。我国语文教育家苏灵杨认为:“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胜过中小学的其它课程,甚至超过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因为它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展现自然美、社会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又是师生之间、师生与作者之间的审美关系的演示过程。  鉴于此,在语文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情感教育的作用,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练习巩固”。这样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使学
期刊
语文是进行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密不可分。语文的课程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可以说语文教学呼唤素质教育。  当前的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语文教育更是首当其冲地挑起了这一重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工作在教育最前线的广大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只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教学观点的束缚,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