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精彩的教学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为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状态奠定基础。运用丰富多彩的导入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诱发学生智慧的灵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愉快、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教学课堂导入
巧妙独特的课堂导入,在教学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关注学习内容,迅速地抑制学生课前产生的与课堂无关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心收到课堂学习中来,引起其对所学课题的关注,产生鲜明而又清晰的学习反应,获得良好的学习开端。什么样的课堂导入才能达到这样先声夺人的效果呢?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试着探索学生最喜爱的一些课堂导入:
一、新奇
案例:一年级《找规律》导入:
师:同学们好!你们想成为王老师的好朋友吗?作为老师朋友,我亲手为同学们制作了几个小礼物(三只青蛙三只小鸭),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
老师故作神秘的拿出一个小鸭,同学们眼前一亮,然后再拿出一只青蛙。
师:别急,还有呢!(又拿出一只小鸭粘在黑板上。)问:接下来会是什么呢?谁来猜一猜?
生1:小乌龟。
生2:小青蛙。
生3:小鸭子。
师:到底猜对了没有呢?(慢慢拿出一只小青蛙粘在黑板上。)没猜对的同学别恢心呀!想想第五个礼物可能是什么呢?
生:小鸭子!
师:确定吗?
生:不太确定。
师:睢!它来了!
生:耶!
师:猜对了的同学对老师挥挥手,你们真聪明。下一个礼物会是什么呢?
学生齐说:小青蛙。
老师拿出第三只小青蛙粘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你们怎么越猜越准了,是不是有什么窍门儿?
生:有规律!
师:是呀,像这样一只鸭子一只青蛙,又一只鸭子一只青蛙,又是一只鸭子一只青蛙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这个导入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教师亲手为学生制作的小礼物肯定是独一无二的,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送礼物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课堂。故作神秘的猜想活动再次激发了学生参入数学活动的强烈欲望,这样的导入,学习能不喜欢吗?同时“猜一猜”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存在,并为后续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真是一举两得。
二、有趣
案例:六年级《圆的认识》导入
师: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播放:四个小动物在进行骑自行车比赛。小兔骑三角形车轮的自行车,小狗长方形车轮,小猫椭圆形车轮,小猴骑圆形车轮的,它们正在起跑线上,你们猜一猜,谁会获胜呢?同学们都能猜到是小猴子。好,带着我们的猜想一起来给它们加油!继续播放画面:小猴轻轻松松地到达了终点。小猫;被车子颠得上下晃动,非常狼狈地骑了一小段。可爱的小兔和小狗虽然卖力地骑,但自行车根本就没有移动。同学们看得捧腹大笑,都在笑小兔,小狗和小猫。师:你们猜对了,为什么小猴骑车的样子最轻松,并且获胜了呢?同学们说因为它的车轮是圆的。老师又问那小猫的车轮也是圆的,怎么没得第一。因为小猫的车轮是椭圆的,车轴没有中间。于是老师抛出: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了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研究。
这是一个比较巧妙的导入。其一,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场面有趣又形象,动画对于六年级学生仍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其二,老师的追问和学生的正确猜测,为学习新知提出了要思考的问题。虽然学生从感性上能断定自己的猜测是对的,但不能讲清其中的道理,真是呼之不出,欲言又止,说也说不明白,但又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想明白其中道理的愿望。这样的导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外在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从思想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好玩
二年级《多与少》的导入:
师:我知道你们今年7岁了,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呀?老师的年龄比你们的年龄多得多。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大了。
生:20岁(不对)
师:比20岁还要多得多。
生:80岁(全班啊了一声)
师:我有那么老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接着提示:比80岁少得多。
生:50岁
师:比50岁少一些。
生:40岁
师:比40岁多一点
生:42岁。
师:猜对了,恭喜你。
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要和一名男生、一名女生进行跳小绳比赛,谁愿意来挑战老师?同学们都把小手高高的举起来,于是老师就和自告奋勇的两名学生跳小绳,计时1分钟,三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好表格,画上老师的头像、梳小辫的女生头像、留着三缕头发的男生头像,并在三个头像对应的表格下面写上数据,分别是43个,60个,28个。)
师:谁能根据我们三个刚才跳小绳的个数,任意选两个数据,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说一句话?
猜一猜,玩一玩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天性,特别是事件与老师有关,学生会倍感亲切,特别愿意参与。小学生没有年龄概念,猜错了时,教师与学生的机智对话,不但打破了尴尬的局面,还将体验数感的新知蕴含其中;当老师与学生一起卖力的跳小绳时,其余学生给他们加油,觉得老师在和他们玩,非常开心。这样的导入,不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平和、平等、宽松、安全的心里氛围,不同程度的诱发了学生喜欢数学、喜欢课堂、喜欢老师的情感,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对于教师来说,课堂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引生入课,即导入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联系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而对于学生来说,只有能真正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才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深入思考。因此课堂导入应将“有效”与“有趣”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
参考文献:
[1]杨瑾.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1年13期
[2]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年2月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教学课堂导入
巧妙独特的课堂导入,在教学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关注学习内容,迅速地抑制学生课前产生的与课堂无关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心收到课堂学习中来,引起其对所学课题的关注,产生鲜明而又清晰的学习反应,获得良好的学习开端。什么样的课堂导入才能达到这样先声夺人的效果呢?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试着探索学生最喜爱的一些课堂导入:
一、新奇
案例:一年级《找规律》导入:
师:同学们好!你们想成为王老师的好朋友吗?作为老师朋友,我亲手为同学们制作了几个小礼物(三只青蛙三只小鸭),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
老师故作神秘的拿出一个小鸭,同学们眼前一亮,然后再拿出一只青蛙。
师:别急,还有呢!(又拿出一只小鸭粘在黑板上。)问:接下来会是什么呢?谁来猜一猜?
生1:小乌龟。
生2:小青蛙。
生3:小鸭子。
师:到底猜对了没有呢?(慢慢拿出一只小青蛙粘在黑板上。)没猜对的同学别恢心呀!想想第五个礼物可能是什么呢?
生:小鸭子!
师:确定吗?
生:不太确定。
师:睢!它来了!
生:耶!
师:猜对了的同学对老师挥挥手,你们真聪明。下一个礼物会是什么呢?
学生齐说:小青蛙。
老师拿出第三只小青蛙粘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你们怎么越猜越准了,是不是有什么窍门儿?
生:有规律!
师:是呀,像这样一只鸭子一只青蛙,又一只鸭子一只青蛙,又是一只鸭子一只青蛙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这个导入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教师亲手为学生制作的小礼物肯定是独一无二的,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送礼物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课堂。故作神秘的猜想活动再次激发了学生参入数学活动的强烈欲望,这样的导入,学习能不喜欢吗?同时“猜一猜”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存在,并为后续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真是一举两得。
二、有趣
案例:六年级《圆的认识》导入
师: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播放:四个小动物在进行骑自行车比赛。小兔骑三角形车轮的自行车,小狗长方形车轮,小猫椭圆形车轮,小猴骑圆形车轮的,它们正在起跑线上,你们猜一猜,谁会获胜呢?同学们都能猜到是小猴子。好,带着我们的猜想一起来给它们加油!继续播放画面:小猴轻轻松松地到达了终点。小猫;被车子颠得上下晃动,非常狼狈地骑了一小段。可爱的小兔和小狗虽然卖力地骑,但自行车根本就没有移动。同学们看得捧腹大笑,都在笑小兔,小狗和小猫。师:你们猜对了,为什么小猴骑车的样子最轻松,并且获胜了呢?同学们说因为它的车轮是圆的。老师又问那小猫的车轮也是圆的,怎么没得第一。因为小猫的车轮是椭圆的,车轴没有中间。于是老师抛出: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了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研究。
这是一个比较巧妙的导入。其一,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场面有趣又形象,动画对于六年级学生仍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其二,老师的追问和学生的正确猜测,为学习新知提出了要思考的问题。虽然学生从感性上能断定自己的猜测是对的,但不能讲清其中的道理,真是呼之不出,欲言又止,说也说不明白,但又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想明白其中道理的愿望。这样的导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外在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从思想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好玩
二年级《多与少》的导入:
师:我知道你们今年7岁了,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呀?老师的年龄比你们的年龄多得多。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大了。
生:20岁(不对)
师:比20岁还要多得多。
生:80岁(全班啊了一声)
师:我有那么老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接着提示:比80岁少得多。
生:50岁
师:比50岁少一些。
生:40岁
师:比40岁多一点
生:42岁。
师:猜对了,恭喜你。
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要和一名男生、一名女生进行跳小绳比赛,谁愿意来挑战老师?同学们都把小手高高的举起来,于是老师就和自告奋勇的两名学生跳小绳,计时1分钟,三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好表格,画上老师的头像、梳小辫的女生头像、留着三缕头发的男生头像,并在三个头像对应的表格下面写上数据,分别是43个,60个,28个。)
师:谁能根据我们三个刚才跳小绳的个数,任意选两个数据,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说一句话?
猜一猜,玩一玩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天性,特别是事件与老师有关,学生会倍感亲切,特别愿意参与。小学生没有年龄概念,猜错了时,教师与学生的机智对话,不但打破了尴尬的局面,还将体验数感的新知蕴含其中;当老师与学生一起卖力的跳小绳时,其余学生给他们加油,觉得老师在和他们玩,非常开心。这样的导入,不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平和、平等、宽松、安全的心里氛围,不同程度的诱发了学生喜欢数学、喜欢课堂、喜欢老师的情感,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对于教师来说,课堂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引生入课,即导入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联系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而对于学生来说,只有能真正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才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深入思考。因此课堂导入应将“有效”与“有趣”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
参考文献:
[1]杨瑾.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1年13期
[2]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