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业布置的方式 高数学课教学质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iankong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有效的提高数学课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学会有用的数学知识?本文从创新数学课作业布置的角度选题,从作业布置注重“说”、 突出 “动”、 体现团队 “合作”、 加强学科“整合”、 留有 “弹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对数学课程改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观点和做法。
  【关键词】作业布置方法尝试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基本公式、定理等的死记硬背,计算方法的机械训练。而新的课改理念则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过程的感知、表达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我们布置作业时,也应注意新课改理念的渗透,使课堂上能力的培养在课后得以升华。为此,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尝试与研究:
  1、注重一个“说”字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认同,往往都是通过“说”来体现的。我们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述对问题的见解的同时,作业布置中也应多些“说”的内容,让学生说对不同问题的不同见解、相同问题的不同观点。如学习代数式时,布置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代数式a-2b的意义等作业,学生的体验各不相同,而且很有趣。类似这种方式的作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而且有助于搜集、整理学生的见解,展扬其个性,力求避免千篇一律,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突出一个“动”字 新的课改注重学生对知识过程的体验,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数学作业在继承传统的必要的计算题目的同时,要加大或设计更多的动手操作作业,如七年级数学中立体图形展开图的教学,学生通过制做立体图形模具作业,学生不仅体验了制做图形的乐趣,而且加深了对立体图形展开图的认识。通过画图、折纸、制做模具、实地观测、调查研究等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动”,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动”,使其在“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感受数学图形的美、思维的周密、结构的精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其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3、体现团队的“合作” 传统的数学作业,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而不讲。新课改倡导学生在学习中要合作、小组间要广泛的交流、探索,要特别关注平时学生在合作探索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同伴合作的态度、活动中表现出的对知识的熟练程度、收集与整理数据时表现出的抽象性、合理性和条理性等。因此,要注重小组学习意识的培养,作业中要设计小组参与作业,如设计分组调查收集数据、手工制做等作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观察、猜想,归纳等探索过程,并在探索中相互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观点,这样既有利于小组合作探究成果的展示,又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便于发挥团队优势,增强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和协作意识,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4、加强学科的“整合” 传统的教材注重学科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容的完整性,各学科知识缺少必要的联系。新教材则注重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及整合,数学与物理、化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数学与史地生等学科的横向联系相对增加,学科知识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却淡化了。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要适当增加一些与其它学科相通或应用其它学科知识的典型问题,增加学科知识及问题的“开放性”,使各学科知识及早“接轨”,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使之全面、持续地发展,并感受到数学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到了有用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性。
  5、留有适当的“弹性” 新课改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学习能力的不平衡,其实也正是学生间的这种差异,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研究赋予了丰富的内函。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注意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有效地运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原则,习题内容的选择与编排要给学生留有适当的“弹性”,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分享不同的作业,相同的问题设置不同的层次,甚至可以让学生拟编适合自己层次的作业。总之,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M]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由于幼儿园与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不同,大班幼儿入小学后一段时间难以适应,影响了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妥善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成为幼儿园、小学和家长十分关注的课题。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一味地迫使幼儿园小学化不可取,更不科学。幼小衔接是人生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解决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过渡的问题,更能积极地影响学生一生学习,让他获得学习的兴趣
【摘要】随着我国与国际交往日益增多,掌握英语这种重要的交际语言显得日趋重要,中等职业教育对英语教学理应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恰当的方法, 文章分析了职教英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对职教英语教学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 职教英语现状实践体会因材施教和谐气氛  一、利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平等和谐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目标提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新课程标准》对1——2年级的学生识字要求:首先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其次是“掌握独立狮子的方法”,最后,新教材还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的要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的主动识字,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识
【摘要】幼儿园班级主题环境创设中,通过师幼互动创设参与、交往、认知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环境创设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良好的教育环境往往会有效地影响幼儿的行为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活动兴趣,发展和加深他们的认知水平,甚至会起长期的影响作用。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环境作为对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是对学生日后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较大的一个项目。已经超越了练字这一事件的本身价值。在讲求素质、不仅仅以分数评价学生的今天,写字已经成为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品德、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基础。为了能够切实帮助学生打好这一基础,语文教师有必要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借以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本文将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高段硬笔字教学,对怎样从指导方法方面入手,使小学
从小学到初中,知识本身对学生的要求大幅提高,但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发展与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错误。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暂时性结果。  一、正视
浑圆武学的创始人“浑圆子”王安平 ,字治顺,1938年出生于中国国画之乡安徽萧县。自幼习武,先后习练少林、太极、八卦、形意等传统武术,1956年入伍后,1958年参加解放军全军武术培训队,有幸结识形意拳、意拳大师王斌魁先生,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得斌魁先生厚爱,遂拜入王斌魁先生门下,成为入室弟子。1959年参加山西晋北武术竞赛,获太极冠军、棍术亚军、剑术第四名。1980年开始专事武术教学活动,
【摘要】传统的高中英语作业沉重、呆板、重复、单一,笔者认为要对其加以变革,实行全面的开放。本文阐述了教师要创新作业样式,让学生在开放性作业中提增兴趣;拓展作业内容,让学生在开放性作业中深化体验;优化作业评价,让学生在开放性作业中激发潜能,以开放性英语作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最终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动"中求知。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业;开放性作业;生活英语;作业评价    目前新课标下
在英语课程目标【2011】版中,在教学实践方面对英语的描述是这样的:“本标准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方式设定各个级别,其中的“语言实践活动”方面“应有助于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传递信息,表达简单的个人观点和感受,从而提升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而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等有关技术的总称。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它提供了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以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说,学生获得数学结论应当经历推理的过程。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推理能力,促进教学思考。  一、巧设情境,激发推理之欲  教学内容是否有趣,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精心设计及挖掘程度上。所以在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