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价值没有过时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ng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汉群(以下简称“杨”):谢谢刘教授接受我们的访问。可否先说一说您的治学历程和心得?
  刘梦溪教授(以下简称“刘”):我是念文学出身,大学学的是中国文学,早期的研究主要在文学方面,如文学史、小说史;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史,也兼做文学评论。所作课题以古典文学为主,曾涉猎《诗经》《史记》《陶渊明作品集》等,但重点是明清小说,《红楼梦》研究持续时间比较长,写过不少论著。


  80年代中期,我的治学方向由文学研究转向文化史学研究。文化史学研究是以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为主。我这个转变的桥梁主要是20世纪的几个大师: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我念他们的书念得很认真,所用的时间也不短。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开始了文化史、思想史方面的研究。这个转变的第一个标志,是我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用7年左右的时间,主持编辑了一部大书──《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这部书共三十五卷,收集了20世纪第一流学者的著作四十四家,共二千五百万字。这件工作所花的力气很大,但令我对20世纪的思想学术,有一个全盘的了解。以这些人物为主,我转向了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学术思想史。我为这套书写了一个总序,后来由三联书店出版,成《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一书,是一部以研究中国现代学术为主但也包括传统学术的学术史著作,我当时的很多见解在里面。
  ◎深受陈寅恪马一浮影响


  对于20世纪这些大学者,我除了对他们做整体研究之外,也做了个案研究。例如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他们都是20世纪中国学术了不起的大儒,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陈寅恪和马一浮。我最近出版的一本书是《陈宝箴和湖南新政》,此书主要是研究陈寅恪的家学渊源,研究他的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他们在晚清政坛的地位和作为。
  陈寅恪祖父陈宝箴,在1895—1898年间,是湖南巡抚,晚清第一流的封疆大吏及大学者,如张之洞、曾国藩、郭嵩焘等,都十分赏识他。光绪皇帝的戊戌维新发生在1898年,但湖南新政在1895年由陈宝箴当巡抚时已开始。他在巡抚湖南期间,湖南的改革走在全国最前头,成为典范,连日本都很注意。但由于1898秋天慈禧发动政变,停滞了改革维新,湖南首当其冲,陈宝箴、陈三立父子受到处分,被革职永不叙用。当然最严厉的是处决了六君子。六君子当中,谭嗣同是湖南人,陈宝箴推动湖南新政期间,谭嗣同在湖南办《湘报》。六君子中的杨锐、刘光第,也是陈宝箴保荐的。
  慈禧最恨康有为和梁启超,两个人政变后跑到国外去了。梁启超也是湖南新政的代表人物,陈宝箴、陈三立请他出任时务学堂的主讲。另一位重要人物是黄遵宪,他是陈宝箴改革的得力助手。可见戊戌维新时,许多第一流的人都到了湖南,这缘于陈宝箴和陈三立的感召。政变对湖南的打击很大,和改革有关的人都受到了惩处。我这本书就是写湖南新政从兴起到失败的整个过程,特别是陈氏父子所起的作用和最后的悲剧,这是我研究陈寅恪的一部分内容。
  我研究陈寅恪二十年了,相关论文差不多有四十万字,也许明年可以交出版社。陈寅恪在20世纪大师当中,他的学术贡献是公认的,当时和后世都没有争议。按傅斯年的说法,是“三百年来,一人而已”。他有陈宝箴、陈三立的家学渊源,十三岁开始留学,日本、美国、欧洲都去过,在国外前后十八年,对中国学问和西方学问有深切的了解。陈寅恪一生秉持的学术精神,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个对当时后世影响最大,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最宝贵的遗产。
  马一浮,我称他为“儒之圣者”。人们常称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为新儒家的“三圣”。这“三圣”当中,以我来看,马一浮的“本我”境界,在梁和熊之上。他的学问非常纯粹,他学术境界极高,我称之为“高人”。马先生对我的影响也很深。他的渊源直接来自宋儒,尤其是朱熹。我研究马一浮,只好跟着他进入宋学。马一浮的学术,一是儒学,一是佛学,两根同样的支柱。有人说马一浮是由佛学返回儒学,我的研究,他的一生,儒学和佛学对他同等重要,无所谓返与不返。
  我由研究马一浮而进到宋代,研究张载、程朱等宋儒,再由宋儒追溯到孔孟和六经。我提出国学应该“瘦身”,主要是经学与小学,经学是对象,小学是进入经学的工具。小学包括文字、训诂、音韵。文字就是要认字,训诂是要明白怎样解释,音韵是要知道字怎么读。由小学进入经学,才能对经学了解得深。经学和小学是国学最根本的内容,特别是经学。马一浮就说国学是“六艺之学”。“六艺”就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如果把国学理解为“固有学术”,国学就成为学术史了,一般的人谁来问津。如果说国学是所有的中国历史文化,那就太泛了。
  我所以主张国学应和国民教育结合起来,是因为我认为“六经”是国学的主要内容,其基本价值没有过时,可以继续发用。如果是整个“固有学术”,中学学生怎么去学?晚清民国以后的现代学术,打破传统的“四部之学”,开始分科。就是胡适说的,文学归文学,哲学归哲学,史学归史学,就是胡适倡导的“整理故国”。那么文、史、哲各科和国学是什么关系?如果认为国学是“六艺之学”,国学和文史哲的分科就无矛盾了。马一浮说“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形态,它统摄各科学术而不和各科学术相重复。
  ◎文化断层障碍文化传统重建
  杨:近百年来,中国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破坏很大,近年中国出现一股“国学热”,令不少人觉得文化传统有望复兴。您认为重建文化传统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刘:从晚清到民国以来,特别是50年代以后,文化断层比较严重。断层的原因跟教育的内容有关,也跟指导思想有关。长期的指导思想是要与传统彻底决裂,这是一个公开的口号,几代人都在这个背景下成长,因此对自己的传统存在隔膜,反映在知识阅读方面,也反映在授课内容方面,还有礼仪风俗的难以为继,重建传统,非常困难。   重要的是养成风气,社会不排斥自己的文化、不贬抑自己的传统。近年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的正面义涵,是现在有了不排斥、不自戕的氛围,应该是一个有利的条件。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为传统的重建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氛围,“仓廪实而后知礼义,衣食足而后知荣辱”,本该如此的,但文化的建构显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增多了,道德却滑坡了。在今天,重建文化传统的路程,是漫长的,文化人、知识人任重道远。
  ◎教学课程应加入“六经”的价值论理
  我主张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一二年级设立国学课。开始我只提了小学,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教授看到我的文章,认为我提出了重要问题,这是想在知识教育之外补充上价值教育,但他说何必只是小学,也许中学和大学更为重要。金先生是有名的文化社会学家,也是教育家,我接受了他的意见。国学课的内容,应以“六经”为主,从《论语》《孟子》入手,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轻松地学,不构成负担。“六经”和《论语》《孟子》的价值理念,我概括出敬、诚、信,这是中国人做人必须遵从的基本价值,也可以说是做人的道德底线。熊十力讲,“六经”是中国人做人和立国的基本依据,本义在此。
  宋代的朱熹把《礼记》里面的“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合成“四书”,成为千年以来人们必读的教材,自然有它的道理。“四书”中,最好读的是《论语》,孔子把“六经”的义理化作了日用常行。《孟子》就难一点。但最难的是《大学》和《中庸》,应该在《语》《孟》之后学。《老子》《庄子》在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地位当然重要得不得了,但不适合让小学生作为国学和《语》《孟》一起阅读,也不适合把佛学经典也放进去。还是以儒家经典为先,先得其正。初中、高中的时候,不妨加入文言文的写作练习,这可使将来中国每一位受教育的人,不但会写白话文,也会写一点文言文。一旦遇到国家有涉及内外的重要文告颁布,带一点文言,增加文本的庄严,效果大大不同。


  这种本国基本文化价值的补充教育,是一个长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是几十年、上百年的树人、造士的工程。但需要现在就开始,不能再错过机缘。这些课程的设计,占用不了多少时间,一星期五个学习日,只要有一节课,五十分钟,就可以了,绝不会影响学生吸收现代知识。
  ◎国学常被误读
  杨:那我们可否谈一下您经常说的、很担心的“误读国学”问题?
  刘:国学的确经常被误读。长期以来,比如说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门,1923年北大办了一本刊物叫《国学季刊》,发刊词是胡适之先生写的。他解释什么是国学,他认为“国学”就是“国故学”的简称。“国故”一词是章太炎于的发明,他的一本书《国故论衡》。胡适说,章太炎的这本书一出,“国故”的概念就成立了。什么是“国故”?就是所有的中国历史文化,制度、典籍、语言、人物、风俗、习惯、礼仪,都包括在内。按照胡适的定义,所有中国历史上过去的东西都包括进去了,从学问的内涵来讲,无法成立。所以20年代、30年代、40年代,学术界长时期没有使用这个国学定义。后来大家一致接受的国学的定义,是认为国学是中国的固有学术。到了1938年,马一浮在为浙江大学开的国学讲座提出,把国学理解为固有学术,还是太泛,无法确指。是什么时期的学术?先秦的,还是两汉的?还是魏晋唐宋元明清的学术?是哪一家的学术,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因此,马一浮提出国学应该是“六艺之学”。
  马一浮先生的国学定义长期无人闻问,现在“国学热”出现,大家说什么的都有,固有学术,所有历史文化,宗教、艺术、饮食,都算作“国学”了。我2005年写了一篇长文《论国学》,2006年又写了更长的《国学辨义》,对国学的渊源流变、学术内涵,重新给予梳理,认为马一浮的国学定义最切中学理,适合论证国学在今天的意义发用。如果认定国学只是学术史的内容,一般的学者进入都很难,跟一般大众也更没有关系。国学还应该是属于每个人的,人人都应该学国学,只有“六经”有这样的作用。这样理解国学,国学才能变成国民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现在学术界同意我的主张的,渐渐多了一点,北大的汤一介教授就赞同马一浮的国学定义,杜维明教授大体上也同意这个看法。
  ◎人类文明和而不同殊途同归
  杨:您曾提到世界历史的大趋势,总的是走向文明的融合,这明显与西方近十多年来流行的文明冲突论相反。您为什么有这个看法?
  刘:现在这个世界很麻烦,充满危机。危机有两个,一是大自然的反弹。这些年来,地震、火山、洪水、火灾,发生的频率比过去高。自然灾害是大自然的反弹,人类还缺乏警觉。人类长期以来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大自然开始报复了。所以我说,地震是地球的愤怒,火山喷发是地球的叹息,洪水是地球的眼泪。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危机几乎是时不我待了。二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竞争,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远远超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前年在柏克莱大学一个论坛,我提出中国和美国不必然成为敌人,关键是不要把人与社会的差异放大到不可弥合的地步。在我看来,人类的同大于异,这是我一再提出的非常重要的观点。大家都是人,都喜欢美好的生活,都不喜欢灾难。要在这方面求其同、存其异;即使不同,也无法不处于大世界这个统一体中。中国思想文化历来讲的“和而不同”,精义在此。
  杨:您认在推动世界文明走向融合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刘:我提到“和”的这个理念。“和”这个理念,就涉及到“同”和不同的关系。《易》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人类最后的走向是相同的,只是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径不一样。《易》也说“一致而百虑”,大家有各式各样的想法,最后还是达到“同”。宋代思想家张载的“哲学四句教”:“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雠,雠必和解。”天下想法不同,方向不同,甚至有争辩,但是你看这个“雠”字,左边一只鸟,右边一只鸟,中间一个言。两只鸟在叽叽喳喳地吵架,这是沟通。沟通的结果不是一只鸟吃掉另一只鸟,不是斗而死,不是雠而亡,而是最后走在一起,“和而解”。这就是人类世界。所以需要有文化自觉。费孝通晚年也讲了四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各有长短,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他人的长处,这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合其美,合其德,通过对话,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减少冲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国与国的关系也是如此。先求同,再谈异,同是对话的基础,异是沟通的理由。   杨:这让我想起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自发表以来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大得不得了。
  刘:是!这个理论发表后,变成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基底,但这个理论是偏颇的。这个理论看到了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但没有看到文化可以融合。中国文化的基本理念,是承认文化的差异,但可以不演变为冲突。我研究陈寅恪,他有一个重要思想,是主张文化高于种族,不必把族群之间的差异矛盾,夸大到超过文明的共识。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陈寅恪最赞赏,以之概括他的种族与文化的学说。他这个思想,恰好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相反。各种宗教都是让人向善的,有何不可以和合共处?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包容性。儒释道三教在唐以后,彼此相处得很好。中国文化和异域的文化,包括和西方的文化,也会相处得很好。总之差异不必然发展为冲突,冲突也可以化解,不是“仇而死”,而应“和而解”。
  杨:这也让我想起达尔文的进化论所强调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刘:人不同于动物,完全用动物界的法则解释人类世界,是偏颇的。人是有理智有思想的,人可以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方面,中国文化思想有许多有用的资源。如“发乎情,止乎礼义”,如“克己复礼”,都是试图约束人的可能的非人性行为。人当然可以说是动物的一种,但人毕竟不是动物,人是有思想、有智慧、懂礼仪的高级生命体。离开文明,人本身也就消失了。
  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甚至跟两次大战有关。
  刘:战争是不文明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战争把人变成动物。我不相信世界各地的人会喜欢战争。战争是权力者的利益肆杀,其他都是借口,例如纳粹就说犹太人是低劣的人种,要消灭。可实际上,犹太人的智慧、犹太教、犹太文化,岂可轻看。战后德国忏悔,日本忏悔得不够。不知忏悔,就会有隐患。你看现在日本当权者的作为。所以,文化的精神价值,是让人成为人,使人变成有教养、有修为、有文化自觉的人,变成跟动物区别开来的人。中国文化对人的要求,是叫你成为“君子”。“君子”在早期,有身份的标识意义,但后来主要是文化概念。规范“五论”的仁、义、礼、智、信,是“君子”必须遵行的。这类人多了,就有了化解冲突的承担者。中国文化归根究底是关于人的文化。孔子思想解决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老子思想解决的是人和天的关系,庄子思想解决的是人和“我”的关系。这不完全是国学层面,但是中国文化的层面。国学跟中国文化不能完全等同起来。
  但不管国学也好,中国文化也好,都有对当代世界的关怀,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在里头。我们可以把中国文化里这些非常重要的价值理念,跟现在及将来的期待直接联系起来。我想这都跟中国文化的现代性、人类的健全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命运直接相关。
其他文献
爱情与亲情的角力  中华文化的精深和远奥是不言自明的。这不仅仅是一种考古学或文化学的常识判断,更多的,我想是一种感情记忆。  感情是庞大的,不仅是自身的广度,它所引起的人文波动更要几倍于自身。尤其在基于宗亲血缘的东方文化里,感情常常出入于一切领域,有时成为手段,有时成为目的,有时两者都是。中国历史上,有过家法大于国法的情况,如果父亲去报官,说自己儿子不孝,那么这个儿子便可以立时裁决,不问细情。郡县
期刊
题记:  《鬼谷子》被人们以怀疑的眼光看了二千多年,这部书究竟讲的是什么?研究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为了寻找更多的鬼谷智慧,本刊记者特别约访了国学专家陈兆杰教授,采访地点定在人民大学国学院,因为陈教授今天要在此上课,而课程的内容正是《走进鬼谷智慧》……  你所不知道的鬼谷子  记者:刚刚在课堂,听您讲解了鬼谷子,您对鬼谷文化有着独到的研究和见解,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请问陈老师,您讲的鬼谷子
期刊
第一次读苏枕书的作品就深深地被她打动了,连带着对给我推荐她作品的朋友都心怀感激,相见恨晚。  这个生于江苏南通的江南女子,曾经获得过全球华人青年文学奖小说组一等优秀奖,已经累计出版数十万字作品。她的文字也仿佛被江南水乡的温婉内敛所浸润,沉静、灵秀,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则很小就开始了。  “大概只是个人的兴趣吧。与其说什么最吸引我,不如说我从小的家庭教育把我带入了古典文化的世界。”她最早接触的就是
期刊
两个矛盾  对于杜甫而言,他的人生困境主要来源于两个矛盾。其一是他的社会政治理想与唐代现实的矛盾;其二是他的社会政治理想与自身个性的矛盾。  在唐代,儒学受到冲击。这一社会现实使奉守儒家传统的杜甫感到坚守理想与理想难以实现的深刻矛盾。比如,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是多么令人叹惋的一
期刊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26日来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在随后同有关专家学者代表的座谈中习近平表示,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消息报
期刊
爱情,本就不是谈论的对象,爱情,只能实践,但我们却可以在别人的故事里,观望爱情,寻找自己。  巴金与萧珊:生命因你而完整  “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  萧珊送给巴金的第一张照片,1936年8月摄于上海。照片上的萧珊戴着一顶圆边遮阳帽,显得明眸皓齿,清丽可人。照片
期刊
很少有人对两个厮守到老的人的感情予以爱情的定义,相反,很多故事说的是这种感情的千疮百孔。心理学者林紫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两个一辈子在一起的老夫妻,在旁人眼中也是恩爱的范本,可是,在丈夫去世后,妻子在他杯子底下看到老先生刻的4个字:我要离婚。这样的故事很容易流传,因为适合怀疑爱情能保质的人的口味。  不过,R·利波维奇说得很明白:在爱情中,如果能区分相吸和相依的不同阶段,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你就
期刊
可是,真相没这么美好,两人感情迅速转淡,肖邦搬去与乔治·桑合住,整天作曲练琴,做完一天工作后才对乔治·桑发牢骚。乔治·桑说:他找我谈话,像是主人找女仆一样。恋情迅速消失。乔治·桑说:我的眼睛终于睁开来了,我再也不能让我的肉体和鲜血成为薄幸和邪恶的牧场。  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已经无话可说了。“好吗?”“好。”  浓厚之爱,转瞬成烟云,在这里,爱情完全没有保质的概念。不过,在人类漫长的文化形态中,这并
期刊
“秀才”是明清讽刺小说的一大切入点,小说家经常借秀才之口对皇亲国戚含讽带刺,对达官显贵说三道四。把秀才大军摁在案上尽情雕琢,既能慨叹世事的不公,又能转弯抹角地笔伐上流社会。  “秀才”的谷底在两宋,在宋人眼中“秀才”这一称谓是一种轻视,甚至是蔑视。宋代文人若被人呼作秀才,常常会大动肝火。王辛弃疾曾被一个大胆狂徒嘲笑是酸秀才,结果老辛挺剑相向。亏得朋友及时劝阻,狂徒也见势认怂,惨剧才得以避免。另外,
期刊
“金陵十二钗”之一的薛宝钗,才貌双全,却有经常“喘咳”的毛病。《红楼梦》第七回说道:她的喘咳还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也不知请了多少医生,吃了多少药,花了多少钱,总不见一点效验儿”,后来还是一个和尚说了个“海上仙方儿”,又给了一包药末作引子,倒还效验些。这个“海上仙方儿”,名叫冷香丸。  在《红楼梦》第91回时还记载:宝钗因劳累、恼怒而引发宿痰犯了哮喘病,发烧、喘、口不能言、手不能动,出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