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是为了学,教是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学生能否“会学”、“好学”是衡量教学过程是否优化的唯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指导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使其“想学”、“能学”、“会学”、“善学”,进而达到提高学习英语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前;课堂;课后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072
所谓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而自觉的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因素的一种状态显示。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教学,只能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永远也无法学会自己“走路”。要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必须使“教”与“学”这两个要素确确实实地活跃起来,尤其是学生的“学”这个要素是否活跃,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给学生英语知识,而应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I”也是“me”,教师是帮助学生强化“I”的主体意识,帮助“I”对自己的英语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在这里,笔者想从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表现、课后作业落实几个方面谈谈自己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一、精心设计的课前预习是播下自主学习种子的肥沃土地
“学起于思,思起源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做好课前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预习是在正式学习之前,对新内容进行“侦察性”初步自学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发现问题并初步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通过预习找到一些对自己来说是难点的东西,以便在课堂上将注意集中在这些难点上,并自我调整课堂上注意力的张驰程度,做到有的放矢地听课。
1. 预习应讲究阶段性和侧重性
每一次預习都应做到目标明确,并有所侧重。如七年级的新生,笔者让他们把预习的重点放在对新单词的拼读上,因为七年级的新生刚学会音标和拼读规则,让他们在上课之前事先读一读,拼一拼,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发音接近于教师和磁带上发音时,他们便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由此可强化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生来讲,学英语最大的困难在于单词记不住,记了马上就忘。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加深,单词也会越来越难读,越来越难记,句子结构会越来越复杂,这时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会出现挫折感。如果我们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方法,就会让这一部分学生跨过这道坎,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时笔者会指导学生总结、归纳一些读音规则,构词规则,通过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和归纳来记忆单词和词组,降低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 预习要有层次性和差异性
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A层的学生重“引”,要求A层学生做单元预习,掌握单词及词组,找出课文的重难点,多提出问题,尽量自己解决问题。要求B层的学生课前要预习单词,对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内容做上标记,主动请教教师和同学。至于C层学生重“灌”,可让他们与A层的同学结对子,在A层同学的帮助下预习单词,词组及翻译课文,对该层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只需掌握重点句型,会读课文便可。每天布置适量的单词和词组的听写,指定A层同学检查B和C层同学,这样A层同学既帮助了B和C层的同学,又在检查中巩固了自己的知识。
二、推行“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阵地
1. 推行课堂小组合作,增加学生参与互动学习的机会
我国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参与教学,即不仅学且参与教,参与得多了,才会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探究过程。如何将学生的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是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中值得探讨的一个新课题。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小组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好的组织形式。它能使班上更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直接参与到活动当中,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场合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大胆地说出他们想说的话,进而发挥出更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小组合作”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组织学生通过思考,合作来完成某一项任务的小组互动活动。在活动中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发言,表现的机会,调动参与的热忱和积极性,使学生在通过身临其境完成任务,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每个小组的规模以4—6人为宜,安排在每节课的某一阶段进行,每次活动安排在5-10分钟。
2. 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肯定
现在七年级新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在同一根起跑线上,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举手积极,对答如流,非常自信;而有的学生从来没有学过英语,他们在英语课堂中十分紧张,就怕被教师提问,站起来回答问题结结巴巴,非常自卑。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不可强求统一,应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经过努力后,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有较好英语基础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喜欢表现自我,我们应给予肯定,并婉转地提醒他们不要翘尾巴,应主动地去涉及一些课外英语知识,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阅读量,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课堂上笔者时刻关注这一部分同学参与课堂的情况,非常友好,热情地请他们回答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答对后给予略带一点夸张的表扬。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是时刻被教师关心和重视的学生。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前;课堂;课后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072
所谓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而自觉的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因素的一种状态显示。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教学,只能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永远也无法学会自己“走路”。要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必须使“教”与“学”这两个要素确确实实地活跃起来,尤其是学生的“学”这个要素是否活跃,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给学生英语知识,而应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I”也是“me”,教师是帮助学生强化“I”的主体意识,帮助“I”对自己的英语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在这里,笔者想从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表现、课后作业落实几个方面谈谈自己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一、精心设计的课前预习是播下自主学习种子的肥沃土地
“学起于思,思起源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做好课前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预习是在正式学习之前,对新内容进行“侦察性”初步自学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发现问题并初步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通过预习找到一些对自己来说是难点的东西,以便在课堂上将注意集中在这些难点上,并自我调整课堂上注意力的张驰程度,做到有的放矢地听课。
1. 预习应讲究阶段性和侧重性
每一次預习都应做到目标明确,并有所侧重。如七年级的新生,笔者让他们把预习的重点放在对新单词的拼读上,因为七年级的新生刚学会音标和拼读规则,让他们在上课之前事先读一读,拼一拼,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发音接近于教师和磁带上发音时,他们便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由此可强化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生来讲,学英语最大的困难在于单词记不住,记了马上就忘。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加深,单词也会越来越难读,越来越难记,句子结构会越来越复杂,这时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会出现挫折感。如果我们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方法,就会让这一部分学生跨过这道坎,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时笔者会指导学生总结、归纳一些读音规则,构词规则,通过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和归纳来记忆单词和词组,降低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 预习要有层次性和差异性
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A层的学生重“引”,要求A层学生做单元预习,掌握单词及词组,找出课文的重难点,多提出问题,尽量自己解决问题。要求B层的学生课前要预习单词,对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内容做上标记,主动请教教师和同学。至于C层学生重“灌”,可让他们与A层的同学结对子,在A层同学的帮助下预习单词,词组及翻译课文,对该层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只需掌握重点句型,会读课文便可。每天布置适量的单词和词组的听写,指定A层同学检查B和C层同学,这样A层同学既帮助了B和C层的同学,又在检查中巩固了自己的知识。
二、推行“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阵地
1. 推行课堂小组合作,增加学生参与互动学习的机会
我国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参与教学,即不仅学且参与教,参与得多了,才会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探究过程。如何将学生的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是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中值得探讨的一个新课题。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小组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好的组织形式。它能使班上更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直接参与到活动当中,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场合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大胆地说出他们想说的话,进而发挥出更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小组合作”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组织学生通过思考,合作来完成某一项任务的小组互动活动。在活动中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发言,表现的机会,调动参与的热忱和积极性,使学生在通过身临其境完成任务,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每个小组的规模以4—6人为宜,安排在每节课的某一阶段进行,每次活动安排在5-10分钟。
2. 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肯定
现在七年级新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在同一根起跑线上,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举手积极,对答如流,非常自信;而有的学生从来没有学过英语,他们在英语课堂中十分紧张,就怕被教师提问,站起来回答问题结结巴巴,非常自卑。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不可强求统一,应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经过努力后,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有较好英语基础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喜欢表现自我,我们应给予肯定,并婉转地提醒他们不要翘尾巴,应主动地去涉及一些课外英语知识,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阅读量,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课堂上笔者时刻关注这一部分同学参与课堂的情况,非常友好,热情地请他们回答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答对后给予略带一点夸张的表扬。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是时刻被教师关心和重视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