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构建有效课堂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o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求知的动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并持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表时,我让学生说一个算式,我直接说出这个算式位于第几行的第几个,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这样既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抓住学生的思维转折点
   在课堂学习中,有效地提问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对于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时,我之前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出示10以内的加法表,请同学们横着观察某一行,看看有什么规律,这时候就有学生很着急地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请一个孩子回答,并问其他孩子们,你发现的规律和他一样吗?谁还能说一说?接着让孩子们一一发现横着看其他行也有这样的规律吗?竖着观察一列列的规律以及斜着观察的规律,相应练习完成后全班一起观察10以内的减法表的排列规律。但大部分学生的作业情况却并不理想,对于规律的发现,学生是一步步地在老师的引领下,规律的发现是片面的,是粗浅的。根据反思和建议,我设计出了第二節课,上课一开始,让孩子们开火车做10以内的加法,学生发现这些加法是混乱的,主动感知要将它们有序排列,于是我指出这一行得数都是6,请将得数是6的算式有序排列(见图一),接着请学生给得数是7的排排队(见图二)。
   在第一次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得数是10的算式,看看这一行有怎样的排列规律。再由学生说得数是9的算式,并观察规律。剩下的得数是6、7、8的算式自己在作业纸中填好。这样设计有三个弊端,(1)由于先研究得数是10的算式,学生在描述规律时算式太多说不清楚;(2)从下往上写算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性不强,课堂开始变得沉闷;(3)在观察竖排和斜排规律上,老师引导的非常多,学生第一次碰到这种表格的整理,也很难观察,所以基本上一直是个别孩子在说,之后学生也就是依样画葫芦地说,动脑的不多。于是改动后先让学生开火车报口算得数,按得数将算式分类后,再让学生整理得数是6、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帮助形成得数是6、7的横排算式,然后通过问“5+4”算式的位置,引出纵向算式,发现纵向排列的规律。再由算式“5+3”“5+5”引导学生发现斜排也存在规律。最后,让学生上来贴算式,在贴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思维碰撞。这样安排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思维产生强烈碰撞,有开放也有辅助,帮助学生深入发现寻常表格中的奇妙规律。
   在两次的教学比较之下,我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活动是相当重要的,学生积极思考,交流合作,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我的修养,数学课并不是一句:“你发现了什么?”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发现什么,而是教师要创造学生学习的有利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自主积极地去思考,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我的家就像一个小小的“动物园”,它温暖,温馨,其乐融融。   爸爸像一只泰迪熊。他个子不高,有点微胖。说起话来慢条斯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沉默寡言的他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总是默默地专注着自己的科研工作。他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沉着镇定,投进爸爸的怀抱,我总能感受到无比的温暖。   妈妈更像一只老虎。她的手掌就像一只无形的“虎爪”,死死抓着我不放,对我要求极其严格。一道简单的单复数用法题做错了,被罚
期刊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郑板桥题书斋联。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比如画兰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使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下联主张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换言之,就是倡导人们在追求绘画艺术时要积极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格调。   其实,作为一门艺术,教育教学也是如此。就
期刊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炎炎夏日,用一本好书给自己一丝清凉,真可谓是一桩惬意的美事。   我读的这本书是作家沈石溪创作的《牧羊豹》。此书讲了一头名叫“三点金”的黑豹的故事,从它被一双胶鞋换来,到主人训练它如何成为一头闻所未闻的牧羊豹,最后被放归大自然的经历。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三点金”威风凛凛地牧羊和为了保护羊群与大蟒蛇搏斗的精彩画面。   “改变让这个世界更加精彩。”是
期刊
姥姥最疼我,经常夸我这张国字脸长得好,弯弯的眉毛,两只圆圆的大眼睛,粉红色的嘴唇,还有一双元宝耳。我嘴上不说,心里美极了!   而我最自豪的是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了双百,因为我一年级没有考双百,有点失落,也很着急,所以我学习更认真了,我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最开心的事就是过八岁生日,妈妈给我定了一个美国队长的生日蛋糕,还送给我一支可以在电脑上画画的笔,爸爸送我一个捷德奥特曼的玩具。吹蜡烛的时
期刊
晴空万里,鹤唳云间。人生的大海万顷碧波,有人如破碎的木板,沉浮复沉浮,随波逐流;有人似坚固的帆船,溯游亦溯游,斩波劈浪。让生命站立成树,不畏前路艰险,看惯秋月春风。   树生于嫩芽。柔嫩的枝芽烂漫、温柔且美好,但也有着一切精致事物的通病——易碎。青春期是我们经历的人生第一个阵痛期,彷徨与孤独似乎是它避不开的底色。战胜自我认知的怀疑,从重压下坚持下来,看上去十分困难。但细碎的阳光,窗边葱郁的梧桐,
期刊
今年暑假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说实话最初我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读这本书的,觉得读书嘛,无非就是精讀和泛读,但是,看过这本书后,我确实学到了许多。   首先,读书需要反复回味。我读书一般不看第二遍,当然除了我非常喜爱的书以外。一本书我往往看过一遍便归入到“读完的书”那一类,不管自己看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收获,都不会再去翻阅。我这种做法在作者眼中无疑是大错特错的。就像这本书中说的一样,这样的人“不值得羡
期刊
一个静悄悄的秋日,暖暖的阳光洒在粗壮的木棉花树干上,洒在五颜六色的秋菊上,洒在小黄鹂和黄鹂妈妈的脸上。   黄鹂妈妈突然捂住小黄鹂的眼睛,轻声细语地说:“孩子,你侧耳倾听,这秋天有什么声音吗?”小黄鹂翘起耳朵,歪着脑袋说:“呀!能听到秋雨打在树叶上发出刷刷刷的声音,它们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在嬉戏。”黄鹂妈妈嘟着嘴道:“你闭上眼睛再仔细听听,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吗?”小黄鹂眼角上扬,抿着嘴说:“哦!我
期刊
【摘要】读写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把读和写相互联系起来,才能提高语文成绩,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阅读的目的是写作,写作的前提是阅读,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孩子们进行读写的练习,以带动学生们的语文成绩,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除了学习语文基本的字词知识之外,还要对一部分的阅读和写作进行练习。阅读和写作
期刊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于这一难点,教师应更好地理解教材、活化教材,将所学技能转化为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四种教学法。   一、情景教学法   脱离实际语境的语法教学是无意义的,所以笔者主张创设一定的情景进行语法教学。只有将语法知识在情景中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活化所学的知识,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理解能力。   所谓情景教学法,就
期刊
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进程中,进行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是教育的关键环节。由于学生的年龄阶段影响,小学生在学习进程中自身的专注力和关注中心的集中时间不是十分完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和深化,保证学生能够根据教师营造的教学环境中开展有效的学习。   一、小学语文阅读和诵读内容的重要性   (一)拓展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是奠定学生语文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