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y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承担着向学生进行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育的责任,在地理教学中树立、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
  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应通过下列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新旧课程标准无不把可持续发展这一当代社会和地理学研究主题作为贯穿全教材的主题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揭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紧密关系,认识到离开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等谈可持续发展是毫无根据和意义的空谈,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生产生活观,在此基础上连点成线,逐步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
  如我在教学西双版纳的旅游与经济时与学生谈到以下问题:
  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是凭借什么而发展起来的?
  (位置优势和动植物资源优势。)
  因此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
  (保护动植物资源。)
  如果在产业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任意砍伐,其结果会怎样?
  (山变光、水土流失、动物迁徒或死亡,无景可观、游客锐减、旅游业成无米之炊。)
  旅游业的衰退,会影响到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吗?
  (那是肯定的。)
  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的减少会在当地产生什么后果?
  (生活水平降低、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通过上述简短谈话,学生就逐渐建立了环境保护与当地人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在研讨活动中巩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毋庸置疑,新课程中的活动内容给课堂教学之余增加了生生互动的平台和话题,这将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研讨交流;其次,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视野,教师应根据学生研讨的内容主题,选择学生熟悉的本地具体事例进行展开。这样能保证学生有话可说,且指向性明确,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我在教学《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组织学生研讨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时,组织学生讨论的题目是:“临淄区全区有23个民族。其中,汉族有59459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8.2%;回族911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5%;蒙古族116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19%;满族98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16%。不同的村组都有一个主体民族,你认为这样的分布对各民族有什么好处?”经过小组研讨后,进行全班交流,在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心领神会了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三、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既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我校所处的凤凰镇,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在乡镇沿公路、河流一线,矿业加工厂一字排开,曾几何时,给我校所在乡镇的经济带来了一个历史的飞跃,附近乡村的农民也从中有所受益。但由于这些厂矿均处于矿业的粗加工状态,矿渣、尾沙、废水随意排放,给周围农村的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近年来环境效益也随之显现出其恶劣的一面:河中无鱼可捕,农户的田地无水可灌,连附近山地里的果树也逐年减产。看到这一状况,我组织带领学生到被污染的河流、沟渠、农田、果林进行实地查看,走访受灾农户和附近居民,请他们介绍环境污染前后的生产生活情况,让学生加深认识环境的污染、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矿业经济应如何健康发展、造福家乡,然后撰写调查报告。我记得一个名叫路琪的学生在报告的末段这样写道:当10年或20年以后,我们将无地可种、无水可饮,山中不再有鸟鸣、水里不再有鱼跃。我们只能远离故土,外出求生了。可见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活动,在学生的心智中种下的是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谐共存的种子,他们中明天也许有人会成为这些工厂的管理者,在他决策时你能断言他不考虑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吗?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地理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有着积极的互动性。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把素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熔为一体,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观念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是要求控制人口规模、使人类经济活力和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结合实际,让学生充分了解国情、 理解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环境观、 发展观。
其他文献
中职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基层单位,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学校发展的前景。由于中职生素质较差,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显得更加艰巨: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进步。如何做好新时期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是值是我们每位职业教育者深度研究的问题。下面谈谈我担任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一、建立科学的班级管
期刊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大脑当成填充、灌装外来观点的容器,学生被动接受,不但缺乏自主性,而且自尊心、自信心时常受到伤害,反感、怨恨、厌学情绪滋生,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发挥智慧和潜能。“政治是灵魂、是统帅”,政治课教师直接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职责,担负着培养学生崇高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使命,因此,改变政治课教学的现
期刊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多以理工、服务类为主,音乐课做为调节科目零散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音乐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及社会实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平,且能与其专业技能水平相辅相成,让学生未来创业多一技之长。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音乐课教学要避免纯理性的说教,应力求把音乐欣赏、展示作为一项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
期刊
摘 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发挥历史学科整合的优势和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历史教学 发挥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实施,“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需求。而现代教育技术集视、听、触等多感官作
期刊
摘 要:诵读,就是朗诵阅读,是将只在脑中进行的阅读口语化,用语言再现文章的情境,表达自己的理解,培养记忆力、语言感受力、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语感。  关键词:诵读 高中语文课堂 教学方法 教师范读    诵读,就是朗诵阅读,是将只在脑中进行的阅读口语化,用语言再现文章的情境,表达自己的理解,培养记忆力、语言感受力、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语感。对此,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到,高中生应“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
期刊
摘 要:文章从句式创新灵活多变、形式创新格言警世、兼容百家普及经典、少用典故通俗易懂、内容广泛论述精辟等五个方面研究了《增广贤文》的文化价值;指出认真研究并科学地总结《增广贤文》等传统蒙学读物的文化价值和编写经验,对于当今儿童读物和社会普及性通俗读物的编写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并分析了《增广贤文》时代局限的糟粕问题。  关键词:试论 《增广贤文》 文化价值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生物学学习的现状是:十分重视接受学习,比较忽视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尤其忽视了探究知识的来源、对课本或权威提出质疑。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等基本理念格格不入,大大约束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批评性思维就是对所看到、听到的东西的性质、价值、精确性和真实性等方面做出个人的判断,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策。在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在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自身性质和地位的阐述,说明了语文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扎扎实实地搞好语文素质教育,才能为素质教育创造好工具、打好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搞好语文素质教育呢?通过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大家的教学经验的学习和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我们体会到:成功的语文素质教育应着眼于民主化、科学化、个性化,只有三者有机结合、全面落实,才能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人自身的学习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但是这种自学素养需要从小培养。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这一维度出发,讨论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使其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自学素养 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科学技术每天都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的未来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对于每个社会成员快速的自我学习能力、对
期刊
摘 要:美术教育能够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尽管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倡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学科在高考中没有一席之地,在中学的学习计划中,许多学校没有把它列入其中。美术作为一门学科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从而指导学生热爱生活,用积极勇敢的态度去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可见美术在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占据的重要地位。学会欣赏美术,学会发现生活中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