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是审美的核心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cendant_of_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元培说:“美育可以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形成高尚纯洁之人格。”换言之,审美教育对学生看待事物,养成性格具有巨大作用。那么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教师要重点围绕“个性化”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视角,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去欣赏、解析文章。
  一、以“个性化”的视角去赏析
  观察视角是主观的行为,也是反映一个人智慧的行为。这种行为常常出现在审美活动中,但由于每个人的学识、思维等都不同,视角的运用及观察的角度,甚至审美获得的信息都是不同的。所以,审美活动中的人必然会呈现“个性化”的特点。在高中语文审美活动中也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是个体的人,具有不同的情感力量和思维模式、知识储备,所以,在面对一个客观审美事物的时候,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应用不同的观察视角进行某一角度的观察,并形成区别于他人的审美感悟。但有一些学生在学习的压力下,常常会好逸恶劳,自己不去思考,按照他人的思维轨迹去审视事物,这种审美活动是不具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要激发学生寻找思考路径,运用个性化的视角去赏析文本,获得属于自己的美的信息。
  以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例,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让人从一个盲人的角度领悟大自然色彩的奇妙,以及对拥有光明的珍惜。它的主题积极向上,充满浓厚的爱意,是很著名的励志文章。但是,正如一个盲人的内心世界具有无限性一样,这篇文章可进入的角度也具有多种可能性。学生不能不加以思考,只从比较省力的关于“盲人对黑暗的克服,对光明的呼唤”这一个明显的角度进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探究,从独特的角度欣赏文章,感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传递出的信息。如有学生喜欢辩证思考问题,他提出:“作者是对光明有所期盼,对于我们正常人而言无法理解这种期盼的意义,所以,不妨反其道而行之,从‘假如给我三天黑暗’着眼,来感受光明的意义,并理解作者为什么那么期盼光明到来。”
  二、以“个性化”的想象去审美
  想象是有用的,它能将很抽象的描绘塑造成可感可看的事物。关于这一点,张爱玲给出了很好的诠释,她说:“描绘她穿的衣服,就如看照相簿一样。面孔已经熟悉,只要用想象拿衣服配上去就可以了。”在这里,依据衣服的样式就可以想象一个人的面孔,为了塑造整个人,用想象拿衣服配上去就可以,这就是想象的意义。借助一点点信息,获得对事物全方位的理解,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依据“一点”攻破“多点”。虽然这里的“一点”信息是确定的,但学生会根据自己“个性化”的特点进行独特的想象,课堂上学生的想象总和就是从“一点”滋生出的“多点”,既丰富课堂,又无限地扩大文本的内容空间。学生在想象的互补中,也能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想象层面。
  还以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例,文章涉及到作者对恢复视力这三天的规划:第一天去看望麦西夫人,并长时间观察她的脸,约朋友到家里做客等,晚上回忆这一天;第二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艺术博物馆,晚上去看戏;第三天游览纽约城,观察生活日常,晚上看喜剧,并回忆这一天。这三天分别代表著作者的感情倾向,如第一天表达自己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为了充分理解海伦·凯勒的规划与她自身内心世界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想象假如自己也是一个盲人,突然也获得三天的光明,自己该如何规划。学生在规划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三天光明的珍贵,理解规划的困难。由于每个学生的欲求不同,所以在想象自己得到三天光明后的规划也是不同的。
  三、以“个性化”的经验去解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正是文学作品的魅力,因读者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主题思想内容。而真正在这些环节中起作用的其实是读者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就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阅读某文本,或从文本中获得什么需求。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自身潜在的经验能量,使其能够驾驭这种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去阅读文本,将所汲取的文本内涵与自己的人生经验紧密相连。
  以扬子的《十八岁及其他》为例,这篇文章作者以自己十八岁的孩子作为切入点,既表达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又从两代人的矛盾、读书的苦与乐、珍惜青春时光等角度对十八岁年龄的孩子进行规劝和激励。有着同样年龄的高中学生会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自身的成长需求进行解析审美,并从中明白能够影响自己的道理。例如,有学生正当叛逆期,会和父母吵架,处理不好两代人的关系,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会专注于两代人矛盾那部分,并从中获得“打通两代人间的隔阂的方式——平等、对话、理解”这样的信息。
  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项。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美育可帮助学生唤醒内心对美的感受的灵敏度,使学生能够在面对美之事物的时候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而不至于麻木,任美好的一瞬消逝,激不起内心的审美浪花。所以,教师要进行美育教育,而且,要将“个性化”作为其核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226500)
其他文献
小说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的文学体裁,人自然是小说的中心。在小说阅读理解题中,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来设置问题,同样,要读懂小说,也得从人物这一中心出发,故而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分析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结合学生高考中对人物形象类问题的解答看,很多学生还是没有把握住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为此,笔者就高中语文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做简要分析。  一、考情分析  结合近十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基
期刊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可是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资源的使用常常局限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而忽略了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资源的运用。2017版《普通高中語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创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生态,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服务。”目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不少优秀资源,教师依托平台的网络学习空间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师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呢?  所谓“深层学习”,是指在教师创建的真实教学情境中,学生主动参与语言文字的阅读过程,学生运用所学的本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运用常规
期刊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预示着教育教学改革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迈进“核心素养”4.0版的新时代。课标提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同时,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
期刊
《将进酒》出自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该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该单元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理解为前提,这就需要有一个较好的解读文本的过程。反观教学,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的不是引导学生学会写古诗,而是诗歌蕴藏的魅力,只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学生才会产生爱读的兴趣,感受到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与诗人进行对话,体悟诗人的个性及其内心
期刊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学生要真情写作,流畅地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发挥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可是,当下的高中写作课堂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语文教师可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采用“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模式,针对高中生的写作现状,结合社会热点和实际生活,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灵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作文写作实训或者组织学生定期去社区从事志愿活动的机会,让学
期刊
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课上,许多教师会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分析小说情节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几乎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教学设计。这就值得我们深思:小说情节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究竟有何魔力,引无数教师竞折腰,纷纷前去一探究竟呢?  追根究底,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理论,最早出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季莫菲耶夫的《文献原理》一书,原文是这样的:“和生活过程中任何相当
期刊
学生对语文发生兴趣才能有自主学习的态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对韵律、节奏、语言的美有天生的本能的喜欢,所以语文的词汇表述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破折号的用法十分广泛,学习破折号的多种描摹特点,可以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下面笔者以鲁迅先生名篇之作《药》一文为例谈谈小说中破折号的各种不同的描写手法。文中共用了23个破折号,是教材中用破折号最多的一篇,这些破折号不
期刊
古代诗歌教学的难点集中在对诗歌的理解上,张玉新老师《杜诗三首》一课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生硬的解读诗歌的方法,而是着眼于唤醒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美文可以怡情,而好课则需像品一壶老酒一样,慢慢品尝,方能沁人心脾。  一、批注式学习,指导学法潜移默化  文字批注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张老师在课前检测阶段要求学生默写古诗,注意行距,以便做标记,是在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批注式阅读的能力,学生在对文本进行
期刊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它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立德树人。语文教师要从教材文本中挖掘出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在熟知文本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被动地接受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对文本所含传统文化少有独到而深刻的认知。为此,笔者以《渔父》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品味中华传统文化。  一、接触文本,初识传统文化容颜  毫无疑问,传统文化的存在不是虚无的,总是依附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