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精神视域下90后“佛系”青年转化的探析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佛系”青年往往奉行“无所谓、都可以、没关系”的人生信条,这一人生信条已成为时下部分90后的生活标签。作为青年亚文化形态的“佛系”文化已渗透于90后的生活、工作、学习诸方面之中。90后之所以趋之若鹜于“佛系”,是社会转型、网络盛行、父母影响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习近平有关奋斗精神讲话的指引下,将“佛系”青年转化为奋发有为的青年,是时代的需要。在树立奋斗之志、练就奋斗之领、落实奋斗之感等路径的引领下,使90后不负韶华,在奋斗中放飞自己的梦想。
  【关键词】“佛系”;90后;奋斗精神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1]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地期望青年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崭新的奋斗激情,努力践行奋斗精神,做承载希望的一族。然而在部分大学生中尤其90后中流行着“佛系”文化现象。“佛系”一词最早出现于2014年日本某杂志。该词反映了在日本这一高度竞争国度中青年不得不面对各种压力而作出一种消极抵抗,即一切随缘、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人生、工作态度。这一“佛系”工作、人生态度在网络的推动下迅速流行,成为青年的一种亚文化。2017年初“佛系”这一词汇借助网络传入我国,并不胫而走,在90后群体中迅速地传播,甚至成为网络流行用语。职是之故,“佛系”之病——逃避现实社交、躲避学习、回避工作、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90后中不乏感染此病者。基于此,本文从90后“佛系”表现及原因入手,从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奋斗精神的讲话出发,设计相应路径,以消解90后“佛系”心态,将90后从“佛系”青年转化为奋发有为、拼搏进取的青年。
  一、90后“佛系”表现
  部分90后对生活、学习和工作诸方面呈现出一种“温和”状态,“无所谓,都行,都可以”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姿态。“佛系”心态已渗透90后的方方面面,90后可谓是“佛系”青年的主体。本文将从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三个向度具体剖析90“佛系”的表现。
  (一)“佛系”生活观
  “佛系”青年在日常生活中最典型的表现特征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看似体现出青年豁达洒脱、看淡纷争的心态,实则却折射了当代90后迷失自我、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
  在消费中,“佛系”青年寻觅自我,掩盖现实缺憾。“消费文化是一种肯定文化,它为社会提供一种补偿性的功能,它提供给异化现实中的人们一种自由和快乐的假象,用来掩盖现实中的真正缺憾。幸福被等同于消费。”[2]时下,中国如西方般已进入消费时代。部分90后在现实生活中迷失自我,转而希冀能在消费中寻觅自我获得感。然而,以消费寻觅的自我实则是虚幻性的自我,其所谓的获得感只是幻想性的精神满足。比如,“不撕,纯消费享受自我”的追星感正迎合了部分90后的“佛系”消费姿态。这种消费姿态使部分90后沉迷于对偶像的崇拜。针对这一不良行为,《人命日报》对90后提出这样的告诫:“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失掉自我。”[3]
  (二)“佛系”工作观
  “佛系”青年在工作中最典型的特征是“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看似体现出青年淡泊名利,不争不抢的心境,实则却反映了部分90后逃避现实,躲避压力,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
  “佛系”青年逃避工作压力,避开“奋斗,拼搏”等字眼。随着大学生的普及化,时下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供给量与岗位人才的需求量已严重失衡。这就将90后置于拼学历、拼技能的竞争环境之中。加之,买房、赡养父母、医疗健康等生活压力积聚,导致部分90后工作压力巨增。压力持续积聚,终于击溃了部分90后的精神心理防线,他们自认为既然无力反抗外来压力,不如临阵退缩,选择躲避。于是,“奋斗、拼搏”的字眼从90后的人生旅途中消失。加之,他们本身就缺乏奋进拼搏、蓬勃昂扬的冲劲而怯于挑战。于是,部分90后不争不抢,不期待突破自我,只奢求在当下得过且过。这就导致部分90后沉湎于当下工作现状,存活于“安天命”的工作舒适圈。
  (三)“佛系”学习观
  “佛系”青年在学习中最典型的表现特征是胸无大志,虚度韶华,持想学就学的态度。一方面,保持随缘学习心态。青年本有激昂奋发、豪情万丈的美好年龄,大学本是挥洒汗水、追逐梦想的光耀舞台。然而,他们在学习上却持“佛系”心态,学习心思“漂浮不定”,学习目的“游荡”无根。高中学习生涯犹如高考“工厂”,跨入大学后,随着身份从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学习压力亦骤然卸下,由是学习可能趋于调味化,生活可能趋于恣意化。久而久之,这种消极心理诱导部分大学生迷失了学习的方向。另一方面,缺乏学习斗志。大学的学习之路不可能是康庄大道,可能会布满荆棘。部分大学生未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技巧,难免在学习中落伍。面临此境,部分大学生心态失衡,自暴自弃,缺乏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砥砺前行的意志。这种选择折射出部分大学生安于现状,缺乏愈挫愈勇、不折不挠的学习斗志。
  二、90后“佛系”青年出現的原因
  “佛系”一词体现了部分青年面对当下高度竞争的社会所表现的一种消极心态。“佛系”文化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诱导了“佛系”青年的产生,不得不促使我们探究其出现的原委。
  (一)经济发展与改变现状能力不匹配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逐步从温饱型社会迈向小康型社会。社会的转型为“佛系”青年的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经济上,生活条件的优渥使部分90后进退维谷,困于现状抑或者抵抗压力。一方面,家庭物质的富足支撑部分90后“不作为”。时下,多数家庭已向小康生活迈进,加之,90后多为独生子女,由是90后的家庭氛围可谓为溺爱、呵护、娇惯。这一家庭氛围熏染下的90后,自然轻视父母的付出。正是家庭的温柔港湾为部分90后安于现状提供了“底气”。另一方面,经济转型,社会急剧变化,90后面临诸多挑战。当代,大学已普及化,大学生就业需求量与工作岗位供应量难以完美契合。于是,各岗位招聘门槛普遍拔高,对人才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迫使自身能力不足的90后往往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这一困境使他们心中由然产生孤独感、挫败感,甚至对未来前景的迷茫无措感。由此,这些90后滋生了止步不前的消极心态,进而奉行安于现状的“佛系”工作信条。   (二)网络媒体和网络文化碰撞共助推
  时下是网络的时代,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升级以及网络文化的形成,部分90后成为网络的弄潮儿,甚至沉迷于网络的虚拟空间。
  一方面,网络自媒体的升级为“佛系”亚文化提供了优质的传播媒介,使“佛系”文化进入了90后视野,被贴上“佛系”的新标签。“佛系青年”首次出现于日本,因所谓的日本青年男子无所谓、低欲望的“佛系”生活观吸引了个别网民眼球,于是,2017年被网络博主关注转发。以新媒体传播系统和微博、微信的点赞、转发功能,将“佛系”文化以“放大器”模式迅速散布在网络空间,扩大了“佛系”文化的覆盖面。“佛系”成为了网络流行语,为时下90后贴上了“佛系青年”的新标签。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多元化以及泛娱乐化,吸引了部分90后眼球,使他们演变为网络弄潮儿,沉迷于网络虚拟空间。网络空间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導致了90后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相对于现实空间,网络空间泛滥着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多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若没有主流价值观的指导,可能会影响到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的90后的情感和思想以及价值观的选择。
  (三)父母教育理念与孩子独立人格相脱节
  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应当扣好孩子人生的第一颗纽扣。原生家庭是个微型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及思想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家庭都要承担起对子女或者晚辈知识与品德方面的言传身教的重担,使子女或者晚辈在家庭耳濡目染的良好氛围之中,能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4]由此可见,家庭是孩子上好人生第一堂课的起点,也是健康人格树立的重要场所。同时,父母担任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要承担重要角色。
  一方面,父母过分的溺爱。由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物质匮乏,甚至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90后的父母多出生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品尝了人生的一些艰涩。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父母不愿孩子再次品尝他们曾经人生的艰涩,由是未能正确地对待孩子的需求,以致纵容一些不合理要求。在父母臂弯下成长的90后经济不能独立,甚至滋生崇尚拜金的消费方式。父母娇惯孩子的教育方式误导了部分90后的生活观,使他们产生了依赖父母的“佛系”心态。另一方面,父母过高的期待。父母童年身处特殊环境,理想的风帆未能远航。因而,他们将自身未圆的梦想寄托于后辈并期待有所实现。最初的梦想促使父母步步紧逼孩子,甚至禁锢他们思想和行动自由。于是,孩子在极大压力困扰下,逐渐从无力反抗到无心解压,产生了躲避现实的消极心理,使部分90后沉湎于当下,躲避理想的彼岸。
  三、奋斗精神转变90后“佛系”青年的路径
  奋斗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吹响了青年以青春之力和青春之貌吟唱青春之歌的号角。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重要场合提及奋斗精神,“奋斗”一词成为新时代热点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90后应当践行奋斗精神,激发奋斗之志,练就奋斗之本领,落实奋斗之感。基于此,我们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奋斗精神的讲话来消弭“佛系”青年逃避现实躲避压力的消极心理,从而塑造刚健勇毅、奋发向上的青年。
  (一)激发志向,凝聚青年奋斗共识
  志存高远,方能达成功彼岸。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自强奋斗,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勇做奋进者。因此,要发扬新时代奋斗拼搏观与奋斗毅力观,引导90后树立奋斗精神,转变他们的“佛系”观应当从以课堂为切入点,强化思政课主导性。
  思想政治课课堂是培育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思政课教师是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的播种者,是促使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的指路人。培养青年奋斗之志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的引领。思政教师要有意志培育大学生的奋斗意志。鉴于此,思政课教师可在上课过程中应注重培育大学生的奋斗意志,教导大学生意识到成功的背后皆浸染着汗水,幸福的背面皆印染着奋斗,使“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的幸福观进入头脑深入人心。
  (二)铸就本领,驱动青年奋斗之能
  本领犹如掌舵手,驱动奋斗者沿正确航道向前行驶。青年欲励志做奋斗者,不能仅有志向,更要苦练本领。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语重心长地说:“青年要勤学苦练,求真学问;修身立德,注重实践;明辨是非,善于决择;笃实好学,脚踏实地。”[5]习总书记的这一话语就是期待青年要磨砺自身本领。
  假若志向是奋斗的不竭动力,那么本领则是奋斗的基点。培养青年的奋斗之本领,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搭建平台。首先,高校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重视实践技能锻炼。高校是90后跨入社会前的实践舞台,是切磋技能和磨炼能力的重要场所。一方面,技能给予奋斗者以底气。部分高校教师可以发挥自身专业技能的特长,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大学生在自身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做到又博又专。另一方面,开拓第二课堂,在实践中培养奋斗技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到的东西,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6]因此,高校可连通企业,激励学生走进实践课堂。高校与企业建立对口的合作关系,定时分配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锻炼学习,将所学专业技能真实落于实践岗位,使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轨。这种实践模式使大学生感悟拼搏艰辛,以启动斗志,铸就过硬本领。
  (三)落实获得感,启动青年奋斗之行
  欲使90后真正具有奋斗精神,还待于落实他们的奋斗获得之感。所谓奋斗获得之感,就是奋斗伴随着其所获得——幸福,幸福源于奋斗之感。因此,有了奋斗之志和奋斗之领,还需要落实奋斗之获得感。90后的奋斗之获得感需要社会和学校合力保障。
  1.获得感从学校抓起,打造更合理的奋斗舞台   高校不仅是青年一代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塑造人格的重要舞台。高校应重视奋斗精神的培育,并引导大学生在奋斗中体验到幸福。高校可从两个方面做起: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幸福是通过学习某种习惯或训练而获得的,而不是某种神或运气的恩赐。”[7)一方面,高校努力做到“优秀班集体”与“优秀个人”等称号名副其实,传递给大学生付出与获得成正比的正能量。高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亦可以宣揚奋斗型人物。例如《自然》2018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的曹原就是很好的案例。年仅22岁的曹原打破学界“常见”,成功完成石墨烯传导试验,从而创造出其绚丽人生。另一方面,高校强调幸福回报不应受到不合理的否定或阻滞。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生活应当使人深信,热爱劳动和勤奋工作的人所能享受的东西的大门,是向那些懒汉和不负责任的人关闭的。”[8]部分90后大学生始终存在着不劳而获的想法。比如在相关奖学金的评比中,部分大学生不是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以谋求相应的“报酬”,反而总想以投机取巧的途径得到不应得的报酬。这导致他们的奋斗观逐渐弱化,最终选择佛系的学习心态。因此,社会应该以制度和法律的效力营造合理公平的就业环境,让就业在阳关下运行。这样才能为青年展翅高飞,追逐梦想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并点燃青年奋斗之火,以热情饱满的姿态消除躲避工作的消极心态。
  90后确然在现实中会遭遇重重压力,然而这并不是成为他们趋于“佛系”的理由。90后正风华正茂,应不负韶华,主动告别“佛系”心态,在奋斗精神的指引下,蜕变为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330.
  [3]刘念.也说“佛系青年”[N].人民日报,2017-12-13(13).
  [4]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01).
  [5]习近.在北大考察: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N]. 人民日报,2014-05-05.
  [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馆,2011:25.
  [8][苏]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84:230.
  作者简介:
  邓兴田(1996-),女,汉,四川达州人,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医学领域发展研究最为快速的学科,主要是医学影像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学者快速了解患者的病情,针对患者病情作出正确判断。在患者病情检测过程当中,学生需要掌握良好的医学影像分析能力,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医学水平。本文主要根据当前我国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作为依据,分析适合学生的医学影像教学模式改革方法。  【关键词】医学影像;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医学影像学牵涉到大量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党建是高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以政治系统理论为视角,能够剖析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政治系统分析;高校党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期刊
【摘 要】传统的电气专业教学中,教学目标主要是传授知识与技能,“育人”的效果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电气专业教学要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质。本文首先叙述了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挖掘专业发展需要的思政元素,探讨电气专业课程思政构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电气专业;课程思政;体系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九大上都明确指出立
期刊
【摘 要】习近平人民健康论述思想顺应了中国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卫生与健康理论的崭新境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大的指导作用,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价值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制度优越性。诚然,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的诸多短板在疫情中暴露无疑。习近平人民健康论述思想必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带领全国人民迈上
期刊
【摘 要】在高等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虚拟仿真成为主要的实验方式,相比传统实验教学更符合现代高等教育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自主探究、资源共享,为学生创造了开放性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主要依靠信息技术、多媒体、数据库等,构建高度仿真实验环境,并且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完善应用模式,教师必须分析教学中的问题,结合教学经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各类技术手段推陈出新、优化改革,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大社会产业中的应用较为广阔,能改善传统工作模式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关于人工智能背景之下,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具体要求以及发展趋势,笔者将围绕现实基础开展细致论述。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实践应用  引言:  人工智能走进大众的视野,在多年来的创新研究与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它本身有低谷期以及高潮期。从
期刊
【摘 要】为了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有必要厘定对刑法的可诉性的基本认识,并根据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谨慎立法、科学释法和完善刑事诉讼法三个方面试寻规范刑法的可诉性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刑法;可诉性  德国著名法学家赫尔曼·坎特洛维奇在其巨著《法律的定义》中对法律的可诉性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阐释,他认为法律必须是可诉的,必须能够被法院适用于具体的程序中。①法律规范有国界之分,但可诉性作为自然属性则是
期刊
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对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进一步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原则上实践學时在总学时中的占比要达到50%以上。但就目前的情况看,高等职业教育普遍还存在着实践不足的问题,与抓手丰富的新工科相比,新商科实践教育则显得捉襟见肘,还存在着诸多人才培养痛点有待解决。  一、高等职业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痛点  (一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未被赋予初次鉴定申请权、公检法机关启动权不受约束,导致被追诉人不信任公检法机关指派或者委托的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引发被追诉人和公检法机关的冲突。鉴定启动权如何配置即价值选择问题。为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应当由法院作为刑事鉴定唯一的启动主体,赋予被追诉人与侦查、检察机关鉴定申请权。  【关键词】刑事鉴定;启动权;申请权  一、问题的提出  鉴定、司法鉴定、
期刊
【摘 要】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背景下,针对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设备、师资、课程与学生角度提出多项教学改革方案,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课程建设;过程考核;学生社团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工业机器人作为终端设备,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政府已经多次出台政策用以促进我国工业机器人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