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唯一的工作和全部的工作可总结在一个概念之中——道德。”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主要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即要在教书的同时进行育人工作。
语文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而且新课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上强调“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也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创设适合学生接受的情境,再辅之以合理点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所以,新课标下,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时应该留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
语文课中有许多隐性或显性的德育素材:如《为了忘却的记念》题目中“忘却”和“记念”这一组矛盾的词语,仔细体会可以理解到鲁迅先生写作时的悲伤和愤怒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边城》中的人物能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与美好;《祝福》的内容能让我们充分看到封建礼教荒谬和吃人的本质;《灯》中的文眼“在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能让人感受到作者虽身处浓重的社会黑暗中仍然对抗战胜利怀有必胜的信心;《荷花淀》中诗意的意境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美好和战争的残酷……通过深入钻研教材,我们可以从文章的题目、人物、事件、文眼意境、中心以及背景资料中挖掘出各种显性或隐性的素材,为创设课文情境和营造氛围打下基础。
二、教师要精于创设利于德育渗透的情境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只有那些为学生的感觉和情感所接受的东西,才能成为他们在理性上肯定和接受的东西。要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课文中描述的生活,思想,情感,从而对对这些产生爱憎的感情,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都离不开氛围的营造和情境的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或一个精彩的情境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场”,会对这个“场”中的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强烈的心理震撼。
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或创设一个精彩的情境,离不开教师的精彩语言。生动、优美的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故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表情达意的能力, 此外还应在创设情景和营造氛围时注重手段的多样性和形象性,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图片、摄影、幻灯等再现画面,利用录音、朗诵、音乐渲染等营造氛围,通过截取有关电影、电视片段补充课文内容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之进入课文情景,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再加上教师紧扣现实的点拨,德育渗透就水到渠成了。例如:《安塞腰鼓》里的一段文字: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教师提问:读完之后,您有什么感受?安塞腰鼓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接着,再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资料。之后又问:您又有什么感受?安塞腰鼓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样,借助媒體资料,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陕北人的精神风貌、舞蹈中迸发出的激情与力量怎能不感染着一颗颗充满活力的年轻学子的心?
三、教师要巧于点拨和拓展
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但假如教师不留意点拨,学生就如同看一场电影,当时很感动,但过后回到和课文情境不一样的实际生活中还是依然。因此,教师要懂得点拨,既要立足于课文又要跳出课文,拉近课文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将课文学习中获得的感情体验和理性熟悉指导自己的实际学习和生活。点拨总的要求是自然而不牵强。教师要事先组织好点拨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好点拨的时机,还要培养临场应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反应做出适当的调整,否则点拨就轻易变成说教,达不到水乳交融的效果。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写父子之情的经典篇目,讲到父亲历尽艰辛给儿子买橘子那一段时,我播放了一首由《背影》改编的歌曲,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让人感动的气息,听着抒情歌曲,我问同学们:“你留意到生活中父亲为你所做的些微小事吗?此时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许多同学都低下了头。我又在黑板上板书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孩子问这是什么意思,我说给他们听后,大家纷纷起来诉说父亲的好,并表示以后要珍惜现在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多理解他们,在动人的课堂情韵中,学生们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感染,既加深了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又领会到了亲情的珍贵,这节课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之,语文学科由于其学科的性质特点成为思想品德教育、情感态度倾向和正确价值观赖以形成的重要阵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以“情”动人,辅之以合适的方法,必能使德育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新区中学)
语文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而且新课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上强调“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也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创设适合学生接受的情境,再辅之以合理点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所以,新课标下,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时应该留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
语文课中有许多隐性或显性的德育素材:如《为了忘却的记念》题目中“忘却”和“记念”这一组矛盾的词语,仔细体会可以理解到鲁迅先生写作时的悲伤和愤怒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边城》中的人物能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与美好;《祝福》的内容能让我们充分看到封建礼教荒谬和吃人的本质;《灯》中的文眼“在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能让人感受到作者虽身处浓重的社会黑暗中仍然对抗战胜利怀有必胜的信心;《荷花淀》中诗意的意境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美好和战争的残酷……通过深入钻研教材,我们可以从文章的题目、人物、事件、文眼意境、中心以及背景资料中挖掘出各种显性或隐性的素材,为创设课文情境和营造氛围打下基础。
二、教师要精于创设利于德育渗透的情境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只有那些为学生的感觉和情感所接受的东西,才能成为他们在理性上肯定和接受的东西。要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课文中描述的生活,思想,情感,从而对对这些产生爱憎的感情,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都离不开氛围的营造和情境的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或一个精彩的情境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场”,会对这个“场”中的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强烈的心理震撼。
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或创设一个精彩的情境,离不开教师的精彩语言。生动、优美的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故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表情达意的能力, 此外还应在创设情景和营造氛围时注重手段的多样性和形象性,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图片、摄影、幻灯等再现画面,利用录音、朗诵、音乐渲染等营造氛围,通过截取有关电影、电视片段补充课文内容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之进入课文情景,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再加上教师紧扣现实的点拨,德育渗透就水到渠成了。例如:《安塞腰鼓》里的一段文字: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教师提问:读完之后,您有什么感受?安塞腰鼓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接着,再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资料。之后又问:您又有什么感受?安塞腰鼓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样,借助媒體资料,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陕北人的精神风貌、舞蹈中迸发出的激情与力量怎能不感染着一颗颗充满活力的年轻学子的心?
三、教师要巧于点拨和拓展
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但假如教师不留意点拨,学生就如同看一场电影,当时很感动,但过后回到和课文情境不一样的实际生活中还是依然。因此,教师要懂得点拨,既要立足于课文又要跳出课文,拉近课文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将课文学习中获得的感情体验和理性熟悉指导自己的实际学习和生活。点拨总的要求是自然而不牵强。教师要事先组织好点拨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好点拨的时机,还要培养临场应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反应做出适当的调整,否则点拨就轻易变成说教,达不到水乳交融的效果。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写父子之情的经典篇目,讲到父亲历尽艰辛给儿子买橘子那一段时,我播放了一首由《背影》改编的歌曲,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让人感动的气息,听着抒情歌曲,我问同学们:“你留意到生活中父亲为你所做的些微小事吗?此时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许多同学都低下了头。我又在黑板上板书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孩子问这是什么意思,我说给他们听后,大家纷纷起来诉说父亲的好,并表示以后要珍惜现在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多理解他们,在动人的课堂情韵中,学生们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感染,既加深了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又领会到了亲情的珍贵,这节课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之,语文学科由于其学科的性质特点成为思想品德教育、情感态度倾向和正确价值观赖以形成的重要阵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以“情”动人,辅之以合适的方法,必能使德育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新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