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能够发展学生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键词:教学方法;探究能力;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65
一、九年级化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现如今的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从化学教学方法来说,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讲授——接受式,这种方式的优越性不能否定,但在整个过程中,很难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集中,面对教师的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抽象,有几乎一半的时间没有注意听讲,在讲课的前20分钟学生可以记忆70%的信息,在最后20分钟学生只能记住20%的信息,随着课程的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注意力下降。这种强调统一要求、统一步调、“满堂灌”“注入式”的方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许多学生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众所周知,九年级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正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培养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兴趣,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会是巨大的障碍。
二、教学方法与兴趣培养相结合
学习的兴趣是对于世界的认识、文化的获取以及真理的追求过程中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内在活动,也是学生不断对学习对象认识和趋近的倾向过程。九年级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课前设计将目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真实的情境才能让学生把教材中抽象零散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填充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的空隙,这要着力于课前的教学设计,将学习的目标内容隐藏于问题情境资料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操作、自我解决,把学生变成一个积极的思考者而不是现成知识的接受者,实现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新方法、新态度。
2.利用化学故事,创设课堂讨论情境。许多学生热衷于听故事,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教学“金刚石与石墨”这一课程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尝试,拉瓦锡有一次曾用放大镜把太阳光聚焦在一块贵重的金刚石上,希望仔细欣赏它璀璨的光芒,没想到在强烈的光照下,不一会儿金刚石居然烟消云散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他既诧异又后悔不迭。听到这个有趣的故事,每个学生都急着搞清金刚石到底到哪里去了,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其后的教学就很好组织了。
在教学中还可以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思维和情感的问题,一些问题学生平时司空见惯,根本没将它当作问题,很少深入思考,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的提问要联系生活,引起学生认知的兴趣,促使他们思考,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3.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要转变教学方式,首先一定要在观念上转变自己的角色,以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在温馨平和的师生关系中成长,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指责学生讨论结果的错误,可以顺着学生错误的思维方式进行推理、论证,当得出了不合理的结论时,教师应引出疑惑,从而使学生反思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氧氣具有可燃性,教师可以问:我们每天吸入那么多氧气,岂不是很危险?等。
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讨论习惯与规范。集体讨论切忌陷入混乱、无秩序、瞎聊天的状态,否则会使讨论流于形式,只有建立良好的讨论习惯与规范,才能使课堂形成激烈而富有智慧与情感的讨论氛围,使讨论过程井然有序更高效。
三、明确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会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
2.对重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要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讲,或是误将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会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
四、做好复习工作,争创好成绩
复习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的成绩,所以复习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每个阶段要复习什么内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练习题、测试题都要严格筛选。对不同层次的题目要进行辅导和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同时,对于学生的作业基本上要做到全收全改,做好每次的测评工作。
(作者单位:安徽省来安县第五中学239200)
关键词:教学方法;探究能力;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65
一、九年级化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现如今的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从化学教学方法来说,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讲授——接受式,这种方式的优越性不能否定,但在整个过程中,很难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集中,面对教师的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抽象,有几乎一半的时间没有注意听讲,在讲课的前20分钟学生可以记忆70%的信息,在最后20分钟学生只能记住20%的信息,随着课程的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注意力下降。这种强调统一要求、统一步调、“满堂灌”“注入式”的方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许多学生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众所周知,九年级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正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培养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兴趣,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会是巨大的障碍。
二、教学方法与兴趣培养相结合
学习的兴趣是对于世界的认识、文化的获取以及真理的追求过程中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内在活动,也是学生不断对学习对象认识和趋近的倾向过程。九年级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课前设计将目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真实的情境才能让学生把教材中抽象零散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填充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的空隙,这要着力于课前的教学设计,将学习的目标内容隐藏于问题情境资料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操作、自我解决,把学生变成一个积极的思考者而不是现成知识的接受者,实现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新方法、新态度。
2.利用化学故事,创设课堂讨论情境。许多学生热衷于听故事,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教学“金刚石与石墨”这一课程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尝试,拉瓦锡有一次曾用放大镜把太阳光聚焦在一块贵重的金刚石上,希望仔细欣赏它璀璨的光芒,没想到在强烈的光照下,不一会儿金刚石居然烟消云散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他既诧异又后悔不迭。听到这个有趣的故事,每个学生都急着搞清金刚石到底到哪里去了,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其后的教学就很好组织了。
在教学中还可以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思维和情感的问题,一些问题学生平时司空见惯,根本没将它当作问题,很少深入思考,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的提问要联系生活,引起学生认知的兴趣,促使他们思考,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3.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要转变教学方式,首先一定要在观念上转变自己的角色,以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在温馨平和的师生关系中成长,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指责学生讨论结果的错误,可以顺着学生错误的思维方式进行推理、论证,当得出了不合理的结论时,教师应引出疑惑,从而使学生反思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氧氣具有可燃性,教师可以问:我们每天吸入那么多氧气,岂不是很危险?等。
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讨论习惯与规范。集体讨论切忌陷入混乱、无秩序、瞎聊天的状态,否则会使讨论流于形式,只有建立良好的讨论习惯与规范,才能使课堂形成激烈而富有智慧与情感的讨论氛围,使讨论过程井然有序更高效。
三、明确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会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
2.对重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要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讲,或是误将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会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
四、做好复习工作,争创好成绩
复习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的成绩,所以复习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每个阶段要复习什么内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练习题、测试题都要严格筛选。对不同层次的题目要进行辅导和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同时,对于学生的作业基本上要做到全收全改,做好每次的测评工作。
(作者单位:安徽省来安县第五中学23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