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人生旅程中的起步阶段,也是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起点,幼儿园、家长以及教师应当注重对幼儿的引导,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会使幼儿终生受益。因此,笔者就一日活动中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展开论述,旨在为我国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一日活动;小班;生活行为;习惯
一、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偏失的原因
(一)教育观念错误
由于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习惯养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缺失严重,两三岁的幼儿被父母要求背诵《大学》、元素周期表、英语对话的故事经常可以听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父母重智轻德,要求幼儿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后,而忽视了对孩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认为孩子长大后就会自然学好,加速了幼儿不文明习惯的形成。
(二)重言教轻身教的教育方式
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实践与理性结合的产物,知行合一是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必须遵守的准则,这也是德育教育的难点,许多教师只说不做,或只要求学生做,进而导致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收效甚微。说教式教育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错误的使用方式。此外,一些教师在养成教育中过分强调幼儿对义务与责任的认同,高控制的教育策略严重损害了幼儿的主体性。
(三)社会中不良因素对幼儿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周围环境及人物具有很强的新鲜感,会特别留意周围成人的一言一行,在许多公共场所,如:商场、饭店、电影院等,人们对自身的举止言行不加重视,乱扔垃圾、粗俗语言等屡见不鲜。与此同时,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手机、平板成为了幼儿娱乐的方式之一,但许多商家在拍摄广告及影视作品时未考虑到幼儿这一群体,给幼儿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一日活动中开展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一)对幼儿园的建议
对于幼儿园来说,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生硬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幼儿文明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应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创设相应的环境。环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以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方面,幼儿园应当加大建设资金,改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具体可以通过建设科技室、音乐室以及德育室等,在室内装饰上可以选用一些可以展示中华民族文明的物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氛围,并逐步内化为幼儿的自身品德。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应积极推行开放办学,加强教师与家长间的合作,在传统的幼儿管理过程中,家长与教师的联系较少,且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家长对于教师的要求严格照做。这种传统的幼儿管理模式很容易导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当幼儿工作出现问题时,家长会抱怨教师不负责任,教师则会责怪家长没有认真配合自身的工作。推进开放办学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通过定期开展家长会,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为了保证开放办学的顺利展开,幼儿园还需要定期向家长传授一些育儿方面的知识,为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创造良好条件。
(二)对教师的建议
一方面,教师应提升对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责任感,随着物质社会的发展,功利性心理越发凸显,许多家长在幼儿教育中都持有重智轻德的理念,不利于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教师作为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幼儿会不自觉的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应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自身的行動教育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多样化的幼儿文明习惯培养方法,传统的说教法很容易让学生对幼儿产生敬畏心理,教学效果往往不佳,结合实物、场景的开展实践类教学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文明行为习惯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在具体的场合下进行实践,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往往更有助于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对家长的建议
许多家长的教育理念都存在问题,重智轻德现象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较为常见,家长为幼儿报名了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如:奥数班、口才班、舞蹈班等,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儿的智力因素较高,而在情商、为人处世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较弱,通过事实证明,学习成绩好坏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个人品德、人际交往能力等生活行为习惯对于个人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因此,家长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幼儿园所举办的教学活动,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核。与此同时,家长应与教师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关系。家长应明确自身在幼儿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家庭是幼儿成长的起点,对幼儿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感染性、长期性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课堂,可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专业、科学的引导。家长应积极推进家园共育模式,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
综上所述,幼儿生活行为习惯是幼儿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具体表现为尊重他人、讲文明、讲礼貌、仪表整洁等,这需要家庭、幼儿园的密切配合,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韩晓霞.如何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小班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学周刊,2020(29).
[2]杨燕妮.浅谈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03):235-236.
[3]纪陈琼.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成功:中下,2018(18):220-220.
作者简介:
刘俊(1990.12.16)女,汉,山东省青岛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初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关键词:一日活动;小班;生活行为;习惯
一、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偏失的原因
(一)教育观念错误
由于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习惯养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缺失严重,两三岁的幼儿被父母要求背诵《大学》、元素周期表、英语对话的故事经常可以听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父母重智轻德,要求幼儿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后,而忽视了对孩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认为孩子长大后就会自然学好,加速了幼儿不文明习惯的形成。
(二)重言教轻身教的教育方式
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实践与理性结合的产物,知行合一是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必须遵守的准则,这也是德育教育的难点,许多教师只说不做,或只要求学生做,进而导致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收效甚微。说教式教育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错误的使用方式。此外,一些教师在养成教育中过分强调幼儿对义务与责任的认同,高控制的教育策略严重损害了幼儿的主体性。
(三)社会中不良因素对幼儿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周围环境及人物具有很强的新鲜感,会特别留意周围成人的一言一行,在许多公共场所,如:商场、饭店、电影院等,人们对自身的举止言行不加重视,乱扔垃圾、粗俗语言等屡见不鲜。与此同时,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手机、平板成为了幼儿娱乐的方式之一,但许多商家在拍摄广告及影视作品时未考虑到幼儿这一群体,给幼儿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一日活动中开展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一)对幼儿园的建议
对于幼儿园来说,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生硬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幼儿文明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应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创设相应的环境。环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以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方面,幼儿园应当加大建设资金,改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具体可以通过建设科技室、音乐室以及德育室等,在室内装饰上可以选用一些可以展示中华民族文明的物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氛围,并逐步内化为幼儿的自身品德。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应积极推行开放办学,加强教师与家长间的合作,在传统的幼儿管理过程中,家长与教师的联系较少,且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家长对于教师的要求严格照做。这种传统的幼儿管理模式很容易导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当幼儿工作出现问题时,家长会抱怨教师不负责任,教师则会责怪家长没有认真配合自身的工作。推进开放办学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通过定期开展家长会,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为了保证开放办学的顺利展开,幼儿园还需要定期向家长传授一些育儿方面的知识,为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创造良好条件。
(二)对教师的建议
一方面,教师应提升对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责任感,随着物质社会的发展,功利性心理越发凸显,许多家长在幼儿教育中都持有重智轻德的理念,不利于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教师作为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幼儿会不自觉的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应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自身的行動教育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多样化的幼儿文明习惯培养方法,传统的说教法很容易让学生对幼儿产生敬畏心理,教学效果往往不佳,结合实物、场景的开展实践类教学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文明行为习惯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在具体的场合下进行实践,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往往更有助于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对家长的建议
许多家长的教育理念都存在问题,重智轻德现象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较为常见,家长为幼儿报名了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如:奥数班、口才班、舞蹈班等,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儿的智力因素较高,而在情商、为人处世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较弱,通过事实证明,学习成绩好坏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个人品德、人际交往能力等生活行为习惯对于个人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因此,家长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幼儿园所举办的教学活动,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核。与此同时,家长应与教师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关系。家长应明确自身在幼儿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家庭是幼儿成长的起点,对幼儿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感染性、长期性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课堂,可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专业、科学的引导。家长应积极推进家园共育模式,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
综上所述,幼儿生活行为习惯是幼儿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具体表现为尊重他人、讲文明、讲礼貌、仪表整洁等,这需要家庭、幼儿园的密切配合,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韩晓霞.如何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小班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学周刊,2020(29).
[2]杨燕妮.浅谈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03):235-236.
[3]纪陈琼.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成功:中下,2018(18):220-220.
作者简介:
刘俊(1990.12.16)女,汉,山东省青岛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初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