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百年前,当印刷术在欧洲被发明并且被传播开来的时候,人们一开始只是印刷宗教的经文,后来是印刷一些“低级趣味”的读物,再后来发生了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被印到期刊上去发表,使得更多人可以看到他们的科研进展和记录,而这样的做法则为西方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如今,我们再一次站在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上,虽然我们很多人还未曾觉察。
《Reinventing Discovery》是由量子物理学家Michael Nielsen花两年时间做各种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它更像是一篇宣言(manifesto),一方面是宣告networked science这个年代之到来;另一方面则是提出一些思考:我们怎么才能摆脱现行的科学研究(包括选题、做实验、写论文、发表、获得行认可)当中约束科研创造力和传播力的藩篱,并且大胆地去拥抱“开放科研”(open science)的浪潮?
什么是“开放科研”?这里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有个网络游戏叫 Fold.it,任何人都可以玩这个游戏,玩家的任务是通过鼠标去调节画面上的蛋白质结构,使之符合一定的规律,可以不断地晋级。来自全球有十几万人在玩这个游戏,并且玩家还真的通过玩这个游戏帮助科学家找到了一些未知的蛋白质结构,还有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上面。
有位叫Tim Gowers的数学家某天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我们像编辑维基百科那样,征集一群人共同去解决某个数学难题呢?于是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这一想法,并得到了包括陶哲轩在内的一堆数学家的响应,后来他们真的通过网络协作(协作网络中的人并非原先都认识)去解决了一个数学难题,也发表了论文。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www.scistarter.com上面去看看。
实际上,近几年来,包括iGEM、OpenWetWare、 PloS等等不管是平台也好、竞赛也好、期刊也好,都已经在大力的推动了开放科研的发展,可是,拥有这样的思维并且正在这么做的科学家所占的比例还是太少了。在国外如此,在中国就更是如此了。因此,我认为这本书对于中国喜欢科学探索和正在从事科研的人来说,有更大意义。
注意,这里我提到了两类人,分别是业余科学家(amateur scientist,他们喜欢问问题,做实验,但并没有把科学研究当成是职业)和全职的科学家(我们通常所讲的科学家)。假如open science在中国得到更大发展,也许可以出现更多的业余科学家。
事实上,很多科学发现都是在业余发生的。前面提到的 Fold.it 就是业余科研(amateur science)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甚至连达尔文也曾是业余科学家。我们这个互联网的年代其实拥有比以往任何年代都更优的条件,例如,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最新的科研成果(这要归功于open access推动者们的努力),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某个领域的专家而且通过电邮就能与其进行切磋,甚至慢慢的连实验室的成本也在大幅降低,已经有了越来越多像 Lab on a chip以及通过手机进行科研数据采集的例子。
研究有所得的话,还可以很容易地发布自己的成果。去年就有一堆8岁到14岁的英国小朋友在大人指导下对蜜蜂眼睛的颜色识别能力进行了研究,并且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生物学期刊上。所有这一切,都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对于散布于中国各地的潜在业余科学家来说,关键是让他们看到这样一种可能,并且让他们看到他们的身边就有人这么做。
Michael在书的第一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很多情况下,那些最重要地革命并不会伴随着响亮的鼓号声,它们只是慢慢地出现,也不足以引起媒体的注意,但是这样的革命通常发展很快,假如你不留神的话,革命就过去了,也许你还未曾注意到有过这一回事。”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中国人注意到“开放科研”的这个信号。毕竟在互联网这个年代,我们完全有可能与其他国家的同行并肩前进。
还记得Paul Graham说过,真正的骇客(hacker),一定是经常混在自由软件的社区里的。我估计Michael Nielsen也很希望听到这样一句话:真正好的科学家,一定是经常出没于开放科研的社区的。现在已经有些科学家这么做了,他们还努力推广这样的做法,例如菲尔兹奖获得者陶哲轩(terrytao.wordpress.com)。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形成open science的社区。
ReinventingDiscovery:The New Era of Networked Science
Michael Nielsen 著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出版社
2011年10月
Do More Than Give
Leslie R. Crutchfield,John V. Kania,Mark R. Kramer 著
Jossey Bass出版社 2011年4月
成为一个慈善家并不容易,除了贡献资产,他们还要让善款用得其所。股神巴菲特也说,有效花钱比挣钱更难。如何将善款花在点上,意即如何实现有效慈善。来自自由标准组织FSG的作者向人们揭示了捐赠人得以改变世界的六大实践。《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认为:“这是一本鼓舞人心的书,值得每个试图改变世界的慈善家一读。”
蓝色革命
刚特·鲍利 著 洪慧芳译
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6月
“绿色经济”概念发展蒸蒸日上,零排放研究创新基金会创始人,企业家刚特·鲍利提出了“蓝色经济”。绿色经济固然环保、和谐,但是企业投资和消费者花费都会增加。蓝色经济不仅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也关注循环再生,向大自然学习创意。本书涉及一百个无废气、零污染、低成本、高生产力、创造就业的商业模式。蓝色革命的真谛就在于:用创意创造财富,将美丽还给地球。
狼无图腾:草原在哪里
冯永锋 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年2月
2004年,作家姜戎的小说《狼图腾》曾引发人们对草原生态文化的思考。2011年,以狼作为草原生态的标杆动物,民间环保人士冯永锋从充满传奇色彩的可可西里写起,并以藏羚羊、鼠兔、普氏原羚、黄羊、沙芥、天鹅、白鹿、柠条等草原动植物作为观察线索,引导读者对中国草原的生态困境进行全面深入的反思。冯永锋用媒体记者的求知态度,追求草原生态困境的真相和答案。
倾听与对话
马英九 著
远流出版社 2011年11月
近两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一直在主持一个谈话类视频节目,在节目中,马英九和各界知名或底层人士对谈。本书是100期节目中挑选出16篇对话文字结集而成。16个对谈对象遍布各行各业,包括作家黄春明、导演魏德圣、科学家郝玲妮、夜市老板郑玲玉、陈一民、志愿者李小英、邱雅茹、台达电创始人郑崇华等人。该书封面注明,版税将全部捐赠,交付公益事业使用。
我们——移动与劳动的生命记事
顾玉玲 著
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 2008年10月
担任“台湾国际劳工协会”理事长的顾玉玲,在这本《我们》中,试图忠实地记录几位菲律宾移工在台湾的故事。顾玉玲长期投身工人运动,蓄积了超过十五年对于劳工和移工生活的近身观 察、参与,真实地呈现了外来劳工的生活。台湾评论家唐诺认为,这本书的好处在于“真实的东西有一种难以人工仿制的质感和力量,她要做的只是取舍和裁剪,以及节制自己的悲伤。”
失败者之歌
李霄峰 著
上海三联出版社 2011年12月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故事,贾樟柯说:“这共鸣让我不安,像久旱的土地掠过风。”从2005年写起,到2011年为界,这些关于情感的短章与小说或许能让你遇见某个时刻的自己:貌似坚强,在谈论生活的时候仿佛从来没有失落与软弱,掖起自己人生中所有的伤害,舔血而行。那些不为人道的心灵的失败,对完美的追求的失败,小到不值一提,可以视而不见。嘿,是你吗?
如今,我们再一次站在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上,虽然我们很多人还未曾觉察。
《Reinventing Discovery》是由量子物理学家Michael Nielsen花两年时间做各种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它更像是一篇宣言(manifesto),一方面是宣告networked science这个年代之到来;另一方面则是提出一些思考:我们怎么才能摆脱现行的科学研究(包括选题、做实验、写论文、发表、获得行认可)当中约束科研创造力和传播力的藩篱,并且大胆地去拥抱“开放科研”(open science)的浪潮?
什么是“开放科研”?这里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有个网络游戏叫 Fold.it,任何人都可以玩这个游戏,玩家的任务是通过鼠标去调节画面上的蛋白质结构,使之符合一定的规律,可以不断地晋级。来自全球有十几万人在玩这个游戏,并且玩家还真的通过玩这个游戏帮助科学家找到了一些未知的蛋白质结构,还有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上面。
有位叫Tim Gowers的数学家某天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我们像编辑维基百科那样,征集一群人共同去解决某个数学难题呢?于是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这一想法,并得到了包括陶哲轩在内的一堆数学家的响应,后来他们真的通过网络协作(协作网络中的人并非原先都认识)去解决了一个数学难题,也发表了论文。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www.scistarter.com上面去看看。
实际上,近几年来,包括iGEM、OpenWetWare、 PloS等等不管是平台也好、竞赛也好、期刊也好,都已经在大力的推动了开放科研的发展,可是,拥有这样的思维并且正在这么做的科学家所占的比例还是太少了。在国外如此,在中国就更是如此了。因此,我认为这本书对于中国喜欢科学探索和正在从事科研的人来说,有更大意义。
注意,这里我提到了两类人,分别是业余科学家(amateur scientist,他们喜欢问问题,做实验,但并没有把科学研究当成是职业)和全职的科学家(我们通常所讲的科学家)。假如open science在中国得到更大发展,也许可以出现更多的业余科学家。
事实上,很多科学发现都是在业余发生的。前面提到的 Fold.it 就是业余科研(amateur science)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甚至连达尔文也曾是业余科学家。我们这个互联网的年代其实拥有比以往任何年代都更优的条件,例如,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最新的科研成果(这要归功于open access推动者们的努力),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某个领域的专家而且通过电邮就能与其进行切磋,甚至慢慢的连实验室的成本也在大幅降低,已经有了越来越多像 Lab on a chip以及通过手机进行科研数据采集的例子。
研究有所得的话,还可以很容易地发布自己的成果。去年就有一堆8岁到14岁的英国小朋友在大人指导下对蜜蜂眼睛的颜色识别能力进行了研究,并且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生物学期刊上。所有这一切,都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对于散布于中国各地的潜在业余科学家来说,关键是让他们看到这样一种可能,并且让他们看到他们的身边就有人这么做。
Michael在书的第一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很多情况下,那些最重要地革命并不会伴随着响亮的鼓号声,它们只是慢慢地出现,也不足以引起媒体的注意,但是这样的革命通常发展很快,假如你不留神的话,革命就过去了,也许你还未曾注意到有过这一回事。”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中国人注意到“开放科研”的这个信号。毕竟在互联网这个年代,我们完全有可能与其他国家的同行并肩前进。
还记得Paul Graham说过,真正的骇客(hacker),一定是经常混在自由软件的社区里的。我估计Michael Nielsen也很希望听到这样一句话:真正好的科学家,一定是经常出没于开放科研的社区的。现在已经有些科学家这么做了,他们还努力推广这样的做法,例如菲尔兹奖获得者陶哲轩(terrytao.wordpress.com)。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形成open science的社区。
ReinventingDiscovery:The New Era of Networked Science
Michael Nielsen 著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出版社
2011年10月
Do More Than Give
Leslie R. Crutchfield,John V. Kania,Mark R. Kramer 著
Jossey Bass出版社 2011年4月
成为一个慈善家并不容易,除了贡献资产,他们还要让善款用得其所。股神巴菲特也说,有效花钱比挣钱更难。如何将善款花在点上,意即如何实现有效慈善。来自自由标准组织FSG的作者向人们揭示了捐赠人得以改变世界的六大实践。《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认为:“这是一本鼓舞人心的书,值得每个试图改变世界的慈善家一读。”
蓝色革命
刚特·鲍利 著 洪慧芳译
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6月
“绿色经济”概念发展蒸蒸日上,零排放研究创新基金会创始人,企业家刚特·鲍利提出了“蓝色经济”。绿色经济固然环保、和谐,但是企业投资和消费者花费都会增加。蓝色经济不仅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也关注循环再生,向大自然学习创意。本书涉及一百个无废气、零污染、低成本、高生产力、创造就业的商业模式。蓝色革命的真谛就在于:用创意创造财富,将美丽还给地球。
狼无图腾:草原在哪里
冯永锋 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年2月
2004年,作家姜戎的小说《狼图腾》曾引发人们对草原生态文化的思考。2011年,以狼作为草原生态的标杆动物,民间环保人士冯永锋从充满传奇色彩的可可西里写起,并以藏羚羊、鼠兔、普氏原羚、黄羊、沙芥、天鹅、白鹿、柠条等草原动植物作为观察线索,引导读者对中国草原的生态困境进行全面深入的反思。冯永锋用媒体记者的求知态度,追求草原生态困境的真相和答案。
倾听与对话
马英九 著
远流出版社 2011年11月
近两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一直在主持一个谈话类视频节目,在节目中,马英九和各界知名或底层人士对谈。本书是100期节目中挑选出16篇对话文字结集而成。16个对谈对象遍布各行各业,包括作家黄春明、导演魏德圣、科学家郝玲妮、夜市老板郑玲玉、陈一民、志愿者李小英、邱雅茹、台达电创始人郑崇华等人。该书封面注明,版税将全部捐赠,交付公益事业使用。
我们——移动与劳动的生命记事
顾玉玲 著
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 2008年10月
担任“台湾国际劳工协会”理事长的顾玉玲,在这本《我们》中,试图忠实地记录几位菲律宾移工在台湾的故事。顾玉玲长期投身工人运动,蓄积了超过十五年对于劳工和移工生活的近身观 察、参与,真实地呈现了外来劳工的生活。台湾评论家唐诺认为,这本书的好处在于“真实的东西有一种难以人工仿制的质感和力量,她要做的只是取舍和裁剪,以及节制自己的悲伤。”
失败者之歌
李霄峰 著
上海三联出版社 2011年12月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故事,贾樟柯说:“这共鸣让我不安,像久旱的土地掠过风。”从2005年写起,到2011年为界,这些关于情感的短章与小说或许能让你遇见某个时刻的自己:貌似坚强,在谈论生活的时候仿佛从来没有失落与软弱,掖起自己人生中所有的伤害,舔血而行。那些不为人道的心灵的失败,对完美的追求的失败,小到不值一提,可以视而不见。嘿,是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