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张作霖是以一个反动的封建軍阀形象为人们所熟知的。然而,作为军阀,张作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让人惊讶。在他主政东北期间,通过努力解决教育经费,加强教育管理;积极筹办师范教育,免费培养教育人才;强调“学以致用”,重视职业教育;提倡西学,鼓励青年出国留学;倾力创办东北大学,高薪聘请一流学者等一系列措施,为东北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军阀张作霖的另一面,而且他在教育上的这些举措对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张作霖; 重视教育 ; 另一面
我们的历史教材中,一提起军阀,大都是些胸无点墨、穷兵赎武,整天抢地盘、屠杀革命的反动形象。尤其是一提起这些军阀与教育的关系,似乎就是打压进步教育、镇压学生游行等云云。奉系军阀张作霖留给我们的就是一个靠武力打天下的大军阀;一个不识文墨的大老粗;一个双手沾满了革命志士鲜血的侩子手等形象。诚然,张作霖一生,作为封建军阀,他具有落后甚至是反动的一面。但是,历史人物往往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张作霖作为东北边疆大吏,他对东北的经济建设曾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在对外关系上,他也始终以维护民族利益为重。尤其值得可圈可点的是,他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仍然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一、努力解决教育经费,加强教育管理
1916年,张作霖出任奉天省长。上任伊始,即在一份教育条陈上批示:“学务为造就人才之所,振兴国家之基,关系最重,而奉天又处特别地位,若不从整顿教育入手,更无以希望。”看到省长如此重视教育,已停会两年多的奉天省议会马上重新开会,专门研究奉天的教育问题。会后,便将议案交给了张作霖。对于这一议案,张作霖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并责令省署教育科制订整顿办法。
教育经费的短缺一直是制约奉省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张作霖认识深刻,他认为,必须把教育经费问题当作首要大事来抓。因而,他于1916年10月28日,训令各道尹重申省令,严责各县知事增加教育经费,要求各县每年的教育经费务占全县岁出总数的40%,并将此标准作为考成各县知事政绩的内容之一。1918年12月,他再次重申学款应占岁出40%的标准,并严订办法,如“今后各县知事仍不实行办理,即以废弛学务论,照地方兴学考成条例予以相当之处罚”。除此之外,张作霖还注意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问题,为防止挪用、侵占教育经费的情况发生,督派专员赴各县调查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
在解决了教育经费之后,张作霖很快又意识到教育管理的重要性。除了加强日常的教育管理之外,他还加强了了视学制度。视学相当于学监,在教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严格视学制度,防止积弊产生,1917年7月6日,张作霖再次训令各道尹,在暑假期间完成各县视学调整撤换工作,规定视学不得连任。 1918年3月9日,他还训令视学不得受人供给,如遇招待应酬之事,“固宜婉言谢绝,藉保廉洁”。
除以行政命令加强教育管理外,张作霖还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完善教育管理。在1919年10月,奉天省教育厅成立之前,由张作霖亲自过问而制订出来的关于奉天教育的地方法规就有二十多项,涉及教育行政,教育视导,教育经费,初、中、高等教育,师范、职业,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二、积极筹办师范教育,免费培养教育人才
随着东北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创办,学校教师的缺乏成为一项主要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17年1月9日,张作霖以个人名义致电教育部,请在奉天省设高等师范学校。但教育部以“于国立学校计划有违”为由,未批准。3月17日,张作霖又直接给教育总长发去咨文,进一步强调在奉省设立高等学校的必要性,并表达了举办高师的迫切心情。由于张作霖的积极争取,教育部初步同意将计划之内的最后一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设在奉天。1918年12月1日,奉天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正式成立。开学典礼上,奉天政务厅长史纪常前往宣读了张作霖的祝词。
今天,师范类院校学生免收学费,每月还有补助。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张作霖时期,奉天的师范学校就已免收学费了,而且还发给伙食费,这些费用全由奉天省政府买单。人们常说,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是奉天的师范学校不仅有免费三餐,而且标准还不低。例如奉天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伙食早餐为大米粥、咸菜;中午大米饭、四菜一汤,两荤两素;晚饭四菜一汤,皆为素菜。星期六午餐改善伙食,有坛肉、木须肉、烧黄花鱼,烩海参等。另有其他如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伙食也是非常丰盛的。
此外,为确定奉省师范教育的施教方针,张作霖于1918年2月15日,特召集全省师范校长来奉天,使其交流经验,“互换知识”,谋师范教育日臻完善。会议形成议案近二十个,张作霖一一审阅、下发,令各地方议复并遵照执行。
三、强调“学以致用”,重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性人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但在1915年以前,由于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奉天省职业学校仅有8所。这远远满足不了对实用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张作霖统治奉天之后,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取得很大的成绩。
1916年10月27日,张作霖颁发省教育会决议案给各道尹、县知事,令其遵照执行。决议案指出“中国兴学十余年,毕业生千万数。其优异者,赫耀里闾,平庸者或执教鞭,或事庸书舍,余则无业可操,学校多一毕业学生,即国家增一无业游民,贫累家庭,贻讥社会。考其主因以学校教育纯属空谈,遂致积弊日深,几乎不可挽救。”“中国欲富强,必以职业为基础,各校添授职业教育,实为当务之急。”
张作霖所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加强课余时间的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寓于普通教育中。为此,他特于1917年12月2日训令各道尹、省辖各学校,强调学校教育务注重实用。要求“所有中小男女各校,对于图画、手工、算术各课程,毋徒专求美观,务当注重实用主义”,以使学生全面发展。
他还派人对全省的职业教育状况进行调查摸底,以了解各地方究竟需要何种人才,何种职业最受欢迎等情况,以便制定实施职业教育之标准。张作霖还指定办理职业学校专款抽收园圃捐,用作此项专款,使奉省教育的发展有了可靠的经济保证。在张作霖的一再催促下,各地方加紧进行职业学校筹建工作。到1929年,全省的职业学校总数达45所,省立6所,县立39所,在校生4798人。
四、提倡西学,鼓励青年出国留学
在创办各级各类学校的同时,为了更直接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张作霖还重视留学教育。1916年夏天,张作霖下令对奉省20个县的留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看奉天省到底派出了多少留学生。当他发现整个奉省在日本留学的仅有68人时,张作霖摇头了,这也太少了,不够用啊。于是,张作霖于1917年6月和12月,分别派出两批公费留学生,入日本高等预备学校学习。这些留学生真给张作霖争气,两年后,就有26人以优异成绩考入日本官立学校学习,居全国第二。到了1918年,仅仅两年之后,奉省的留日学生即达150余人,翻了一倍还多。等到1925年,奉天省已有232名留学生到外国学习。
为便于掌握留学生情况,张作霖还特派有经验的经理员到日本,对留学生加以管理,制定《奉天省管理留日学生暂行规则16条》,要求必须遵守。 1919年日本物价飞涨,留日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为使学生安心向学,张作霖下令对公费学生增加学费额数,对自费生由教育厅制定了《奖励自费留日学生办法》、《奖励留日专门大学自费规程》。规定自费生考入奉省指定的专门大学,学习指定学科者,给予额定的奖励金,奖金额数根据所在学校学科程度、地方生活状况和学年考试成绩,分为甲乙丙三等,分别每年给日金600、500、400元。
参考文献:
[1]刘志超.张作霖也知道重视教育[J].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2]康艳华.张作霖办教育[J].源流.2011(3).
[3]张祥斌.张作霖转[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5.
关键词:张作霖; 重视教育 ; 另一面
我们的历史教材中,一提起军阀,大都是些胸无点墨、穷兵赎武,整天抢地盘、屠杀革命的反动形象。尤其是一提起这些军阀与教育的关系,似乎就是打压进步教育、镇压学生游行等云云。奉系军阀张作霖留给我们的就是一个靠武力打天下的大军阀;一个不识文墨的大老粗;一个双手沾满了革命志士鲜血的侩子手等形象。诚然,张作霖一生,作为封建军阀,他具有落后甚至是反动的一面。但是,历史人物往往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张作霖作为东北边疆大吏,他对东北的经济建设曾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在对外关系上,他也始终以维护民族利益为重。尤其值得可圈可点的是,他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仍然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一、努力解决教育经费,加强教育管理
1916年,张作霖出任奉天省长。上任伊始,即在一份教育条陈上批示:“学务为造就人才之所,振兴国家之基,关系最重,而奉天又处特别地位,若不从整顿教育入手,更无以希望。”看到省长如此重视教育,已停会两年多的奉天省议会马上重新开会,专门研究奉天的教育问题。会后,便将议案交给了张作霖。对于这一议案,张作霖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并责令省署教育科制订整顿办法。
教育经费的短缺一直是制约奉省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张作霖认识深刻,他认为,必须把教育经费问题当作首要大事来抓。因而,他于1916年10月28日,训令各道尹重申省令,严责各县知事增加教育经费,要求各县每年的教育经费务占全县岁出总数的40%,并将此标准作为考成各县知事政绩的内容之一。1918年12月,他再次重申学款应占岁出40%的标准,并严订办法,如“今后各县知事仍不实行办理,即以废弛学务论,照地方兴学考成条例予以相当之处罚”。除此之外,张作霖还注意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问题,为防止挪用、侵占教育经费的情况发生,督派专员赴各县调查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
在解决了教育经费之后,张作霖很快又意识到教育管理的重要性。除了加强日常的教育管理之外,他还加强了了视学制度。视学相当于学监,在教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严格视学制度,防止积弊产生,1917年7月6日,张作霖再次训令各道尹,在暑假期间完成各县视学调整撤换工作,规定视学不得连任。 1918年3月9日,他还训令视学不得受人供给,如遇招待应酬之事,“固宜婉言谢绝,藉保廉洁”。
除以行政命令加强教育管理外,张作霖还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完善教育管理。在1919年10月,奉天省教育厅成立之前,由张作霖亲自过问而制订出来的关于奉天教育的地方法规就有二十多项,涉及教育行政,教育视导,教育经费,初、中、高等教育,师范、职业,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二、积极筹办师范教育,免费培养教育人才
随着东北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创办,学校教师的缺乏成为一项主要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17年1月9日,张作霖以个人名义致电教育部,请在奉天省设高等师范学校。但教育部以“于国立学校计划有违”为由,未批准。3月17日,张作霖又直接给教育总长发去咨文,进一步强调在奉省设立高等学校的必要性,并表达了举办高师的迫切心情。由于张作霖的积极争取,教育部初步同意将计划之内的最后一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设在奉天。1918年12月1日,奉天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正式成立。开学典礼上,奉天政务厅长史纪常前往宣读了张作霖的祝词。
今天,师范类院校学生免收学费,每月还有补助。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张作霖时期,奉天的师范学校就已免收学费了,而且还发给伙食费,这些费用全由奉天省政府买单。人们常说,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是奉天的师范学校不仅有免费三餐,而且标准还不低。例如奉天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伙食早餐为大米粥、咸菜;中午大米饭、四菜一汤,两荤两素;晚饭四菜一汤,皆为素菜。星期六午餐改善伙食,有坛肉、木须肉、烧黄花鱼,烩海参等。另有其他如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伙食也是非常丰盛的。
此外,为确定奉省师范教育的施教方针,张作霖于1918年2月15日,特召集全省师范校长来奉天,使其交流经验,“互换知识”,谋师范教育日臻完善。会议形成议案近二十个,张作霖一一审阅、下发,令各地方议复并遵照执行。
三、强调“学以致用”,重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性人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但在1915年以前,由于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奉天省职业学校仅有8所。这远远满足不了对实用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张作霖统治奉天之后,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取得很大的成绩。
1916年10月27日,张作霖颁发省教育会决议案给各道尹、县知事,令其遵照执行。决议案指出“中国兴学十余年,毕业生千万数。其优异者,赫耀里闾,平庸者或执教鞭,或事庸书舍,余则无业可操,学校多一毕业学生,即国家增一无业游民,贫累家庭,贻讥社会。考其主因以学校教育纯属空谈,遂致积弊日深,几乎不可挽救。”“中国欲富强,必以职业为基础,各校添授职业教育,实为当务之急。”
张作霖所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加强课余时间的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寓于普通教育中。为此,他特于1917年12月2日训令各道尹、省辖各学校,强调学校教育务注重实用。要求“所有中小男女各校,对于图画、手工、算术各课程,毋徒专求美观,务当注重实用主义”,以使学生全面发展。
他还派人对全省的职业教育状况进行调查摸底,以了解各地方究竟需要何种人才,何种职业最受欢迎等情况,以便制定实施职业教育之标准。张作霖还指定办理职业学校专款抽收园圃捐,用作此项专款,使奉省教育的发展有了可靠的经济保证。在张作霖的一再催促下,各地方加紧进行职业学校筹建工作。到1929年,全省的职业学校总数达45所,省立6所,县立39所,在校生4798人。
四、提倡西学,鼓励青年出国留学
在创办各级各类学校的同时,为了更直接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张作霖还重视留学教育。1916年夏天,张作霖下令对奉省20个县的留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看奉天省到底派出了多少留学生。当他发现整个奉省在日本留学的仅有68人时,张作霖摇头了,这也太少了,不够用啊。于是,张作霖于1917年6月和12月,分别派出两批公费留学生,入日本高等预备学校学习。这些留学生真给张作霖争气,两年后,就有26人以优异成绩考入日本官立学校学习,居全国第二。到了1918年,仅仅两年之后,奉省的留日学生即达150余人,翻了一倍还多。等到1925年,奉天省已有232名留学生到外国学习。
为便于掌握留学生情况,张作霖还特派有经验的经理员到日本,对留学生加以管理,制定《奉天省管理留日学生暂行规则16条》,要求必须遵守。 1919年日本物价飞涨,留日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为使学生安心向学,张作霖下令对公费学生增加学费额数,对自费生由教育厅制定了《奖励自费留日学生办法》、《奖励留日专门大学自费规程》。规定自费生考入奉省指定的专门大学,学习指定学科者,给予额定的奖励金,奖金额数根据所在学校学科程度、地方生活状况和学年考试成绩,分为甲乙丙三等,分别每年给日金600、500、400元。
参考文献:
[1]刘志超.张作霖也知道重视教育[J].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2]康艳华.张作霖办教育[J].源流.2011(3).
[3]张祥斌.张作霖转[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