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d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自主预习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得首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学生能自觉地给文章标上自然段的序号,找出文中的生字、词,能自觉查阅字、词典,扫除字词障碍。对于较难理解的课文,还能自觉地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并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么?再读课文时,能自主地对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或重点段落进行圈点批注。对于一时不能理解的地方则做上记号,留待课堂教师分析时解决。
  这样,有了课前的充分预习,就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自主预习时,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质疑问难中产生了获取知识的欲望。而所有这些,由于都是学生在自觉、主动中进行的,没有了教师一厢情愿的灌输,有的只是学生身心的体验与放松。
  
  二、自主质疑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想、敢疑、敢问,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说:“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教学民主是学生大胆质疑的阳光雨露和沃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就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打消学生难于开口、怕丢面子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例如,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时,播放一段悠扬典雅的古筝曲《出水莲》,让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感受着莲花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高贵品质,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听完这段朗诵,我要求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由于之前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学生思路大开,发言踊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1)这篇课文重点是写莲花,为什么要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2)为什么作者把莲花称作花中的君子?(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个个问题的提出,无不闪烁着他们自主探索的智慧火花。在学生大胆质疑的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自主阅读的快乐,这比教师的生吞活剥的讲解有效得多,如果再加上教师上课时亲切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温和的语言、生动的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将会大大加强。
  
  三、自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读感悟,让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自主阅读,读出自我,读出问题,教师不应以自己的权威去压学生,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
  学生如果养成了自主感悟的习惯,自然能对课文中的精彩语句、经典段落,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发现。如在学习《七颗钻石》时,学生针对“作者为什么要让七颗钻石变成普照大地的明星”这一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悟。有的答“是为了让世间充满爱”,有的答“是为了让人人都充满爱心”,虽然这些答案没有教参上的完整缜密,但一个个感悟都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还有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有的学生归纳为小说批判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罪恶,有的学生则认为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其实,无论哪一种看法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对一个问题的理解,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生活经验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当然,看法就不一样了。
  
  四、自主拓展
  
  选入教材的文章是有限的,学生只有学会自主拓展,才能举一反三,提高语文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迈进书海,博览群书,拓宽阅读视野。如学生在学完《智取生辰纲》后,对施耐庵及《水浒》肯定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向学生推荐《水浒》,要求他们在比较阅读中进一步走近施耐庵,进一步走进引人入胜的“水浒”世界。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顺便把陶渊明的相关作品《桃花源诗》《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首)和《饮酒》等诗文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陶渊明诗文的平淡与爽朗的风格以及语言质朴自然的特点。
  此外,还可根据文章的体裁内容、语言等进行拓展阅读,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能完成阅读积累,开阔视野。
  总之,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为全体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和参与的时间。(作者单位:南康市新世纪中英文学校)
  责任编辑 熊义勇
  E-mail:yiyongxiong@163.com
其他文献
摘要:图形与几何是小学阶段主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其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观念。在教学图形与几何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连接学生的经验,关注学习过程,注重方法渗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实验、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充分挖掘图形与几何内容的育人价值,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深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分析、总结,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灵活运用知识,逐步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应用实践策略,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数学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它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
期刊
童话因为其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受小学生的欢迎。在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童话文本,《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一篇童话故事,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领学生在阅读和感知童话故事的过程中体会童话的想象魅力呢?下面笔者以该篇童话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整体把握内容,全面感受童话的想象魅力  语文教材明确了每个单元教学的基本方向,教师要结合课文的特点及学情,搭建相应的支架和阶梯
期刊
摘要:新时期的数学课堂主张生本教育,倡导学生自主发展,要求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范式,该教学范式包含六大要素,分别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总结、应用迁移。每个要素都指向学生,为学生的学习着想,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生本理念 小学数学 教学范式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是学生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之一,这
期刊
数学是开发小学生学习潜能、促进他们思维成长的关键课程,也是非常严谨、抽象的科目,让很多学生乃至成人望而生畏,而“有温度”的数学课堂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感受,那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会脱节,更无法教学相长。因此,教师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让课堂更舒适、更温暖。教“有温度”的小学数学应以儿童为主体,用儿童的眼睛去审视世界,设计符合儿童现实需要的学习规划。 
期刊
校本教研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也促进了学校新的教研文化的形成。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必须明确校本教研的特点和产生、发展的基本条件。  学校是土壤。校本教研是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和整体发展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教育特色而进行的教育研究。校本教研土壤的好坏决定研究实效的高低。这里的土壤可视为研究的氛围,这项工作是否植根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否在教师中达成共识,有
期刊
·策划人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正确的教材观是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灵活运用教材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课程智慧,这决定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科学、有效。针对这一主题,前不久举行的江西省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试验工作研讨会,就新课改六年来在小学语文教材“一标多本”的情况下,如何把握课标要求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大家交流了经验,提高了认识。现刊发这次会议的综述及相关的案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期刊
所谓活化文本,即找准文本与课程标准、学生的连接点,对文本进行重组、整合和改造,设计出活生生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新的文本,充分有效地将文本的知识激活,使学生把文本信息建构为自己的认知体系。其活化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改编:选取文本的相关内容改编成可供学生登台表演的新的文本    教材中有不少文学作品,其抒情性或戏剧色彩浓郁,有的是有趣的故事,有的是生动的演说材料,只需略加节选或改动便可直接搬
期刊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中收录了牛汉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第一本书的故事,而是与书有关或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我的第一本书》讲述的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寻找一条怎样的线索来贯串课堂,让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自身体验拉近距离,而使之能自然领会文章中
期刊
一次,在一本语文教学期刊上看到一个作文教学案例:学生根据一个圆圈(○)、两个三角形(△△)和一条直线(——),发挥自己的想象,任意组合成一幅画,给画取一个名字,并写出自己组合这幅画的创意和由此而产生的想象。看后我深受启发,依葫芦画瓢,也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做了一次尝试。  在备课时,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我自己先试着用这些图形组合了几幅图画,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几幅有新意的画,深感自己想象力贫乏,也隐隐担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