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的大神通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许多国家的生态学家都发现,养殖的蜜蜂出现了神秘的离巢不归现象,很多国家的蜜蜂在“集体失踪”,种群数量也在萎缩。我国的情况尤为严重,有专业人士预计,不论是自然状态的蜜蜂还是人工养殖的蜜蜂,我国蜜蜂的品质和数量比20年前均减少了近一成,数量从750万群减少到目前的680万群。
  拥有3000多个品种的蜜蜂,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任何其他昆虫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地球上多数作物依赖蜜蜂授粉,蜜蜂群体的消亡将给人类粮食生产带来灾难性后果。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地球上蜜蜂灭绝了,那么人类将只能存活4年。
  生态主宰。制约生命
  按理说,昆虫与植物相生相克的关系,是大自然中最原始、最重要的伴生关系,是它们触动了地球生物的优胜劣汰,为生命的绵延不息找到了正确的途径。换句话说,昆虫世界里唯有蜜蜂与我们的生存产生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样说来,爱因斯坦的预言并不过分。人类利用的植物有1330余种必须经蜜蜂授粉才可受精结果、不断繁衍。同时,蜜蜂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减少会诱发生态恶化。在数千万年的历史进程中,蜜蜂和被子植物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协同进化关系,被子植物为蜜蜂提供了蛋白质、能量等食物来源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蜜蜂为被子植物传粉,促进了被子植物的生殖繁衍。据统计,全世界有80%的显花植物需要昆虫授粉才能正常生长繁殖,而其中85%,约有17万种依靠蜜蜂授粉。蜜蜂授粉实现了遗传物质的转移,增加了种子的数量和活力,有利于植物的繁育,保持了植物的多样性,并有利于生态环境植被的修复。
  分工严格,蜂尽其用
  我们知道蜜蜂和蚂蚁一样,在族群中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蜜蜂族群巢的兵蜂,还有喂养幼蜂和负责花况与迁徙路线信息情报搜集的侦察蜂。每个蜂群的繁衍生息,无疑是建立在这种严密有效的分工运作之上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托马斯·雷德勒博士在对几个蜂群的跟踪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蜜蜂们不仅各自有分工,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及时合作。换句话说,即使是年老体衰的蜜蜂,也一样懂得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生物学家在对蜜蜂进行了多年研究后认为,每个成员在族群中所处的位置是由它们先天的基因决定的。好色的蜂后会在一段时间内与20多只雄蜂交配,而有幸被选中交配的雄蜂无疑是工蜂或兵蜂等行业中的佼佼者,与蜂后交配成功孵化出的就是各自行业中的后备力量。
  但是,托马斯为获取蜂巢被攻击后蜜蜂们的反击情况,而利用木棍搅扰蜂巢时,却发现了与蜂群严格分工不符的情况。首先出巢反击的竟然不是凶悍的兵蜂,而是行动迟缓的不同身份的老年蜂。他在不同地区的几个蜂巢所做的实验,得到的结果都基本一致,都是老年蜂打头阵,接下来才见到肩负保卫职责的兵蜂的身影。
  据此,托马斯·雷德勒推断,蜂群的分工,除了基因决定外,还有一个视自己年龄体力状况的所谓“自觉行为”,就是生命即将终结的老蜂们会以自己的残生努力为族群做最后一点贡献。
  有人印证了托马斯的猜测,那些英勇使用蜇刺对付来犯者的,竟然一大半也是老年蜂。
  信息传达。出现障碍
  一支蜂群的蜜蜂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只,如此庞大的族群是靠什么途径准确传达信息,并一致行动的?信息对它们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侦察蜂外出获得的花情及迁徙地点、路线等大小情报都要传达给整个蜂群。如果缺乏这关键的一环,那么任何一支蜂群都将成为一盘散沙。
  生态学家作出了各种推测,但要揭开真相,就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昆虫学家司科特·卡马泽教授为揭示蜜蜂信息传达的难题,专门养殖了7箱蜜蜂,定时观察它们的习性,终于获得了令人信服的数据。
  卡马泽和他的研究小组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临了,他养殖的一支蜂群因过度拥挤,要分群活动了。虽然老蜂王极不情愿离开家园,但它还是被一两万只工蜂裹胁着离开了老巢。
  迁出的蜂群簇拥着老蜂王。会先在一个诸如树洞、废弃鸟巢之类的临时地点休息几天,等待侦察蜂寻找到理想的落脚点。
  据统计,出去的侦察蜂总数占蜂群总数的5%,卡马泽小组在侦察蜂可能涉足的适合或不适合修建蜂巢的地方都设置了机关,记录侦察蜂的行踪,并为到来的家伙做上标记……
  最后,侦察蜂群在几个貌似头领的大个子率领下返回汇报侦查结果。只见它们排好阵型,集体舞动,上下翻飞,好似人类绞尽脑汁编排的集体舞。
  看着蜂群犹如人类集团军战略转移的阵势,参与实验的科学家们深以为惑。他们不明白蜂群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筛选并获得准确信息的。
  查看侦察蜂的标记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传达错误信息的侦察蜂全被获得准确信息的侦察蜂首领们灭口了。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侦察蜂在传达信息时出现误差。
  最后回到文章開头的问题:蜜蜂种群为何会日益减少?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昆虫毒理学家克里斯·莫林教授为代表的生物学家认为,农药残留在自然界的累积是主要元凶。蜜蜂最可能的致死原因是植物中存在的一种特殊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够经过植物的整个循环系统,传递到植物新长出的叶子或花朵里,而蜜蜂在采蜜时遭到了这种特殊物质的感染。新烟碱类杀虫剂就是这种可以在植物体内畅行无阻的化合物,农民通常使用这类化学药物灭除农作物害虫、防治白蚁,保护高尔夫球场草地等。
  忙碌采蜜的蜜蜂此外,英国也出现了被称为“蜂群衰竭失调”的现象,即蜂巢里的蜜蜂突然全部失踪,只留下蜂王、蜂卵和一些还不成熟的工蜂。而消失的蜜蜂很有可能最终死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据英国科学家研究后发现,手机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的辐射可能是造成蜜蜂大量失踪的罪魁祸首。他们的实验表明,当把手机放在蜂巢附近时,蜜蜂就不愿回家或根本找不到以往闭着眼也能返回的巢穴。
  蜜蜂虽小,但它处于农业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假如有一天蜜蜂真的灭绝了,植物繁衍生息受阻,更多物种将会随之消亡。如今,各国己相继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着力加大对授粉生物特别是蜜蜂的保护力度。
其他文献
事由篇:  想去看看世界之大?不可!  我国很早便出现了“旅游”相关词汇。《周易·观卦》中的“观国之光”是“观光”的由来。南北朝诗人沈约《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则是迄今为止中国典籍中“旅游”一词的最早记载。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曾火遍网络,成为无数人旅游的理由,但这在古代可行不通。古人常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时,只有游豫、游宦、镇戍、游学和经商等正当理由方可远
期刊
1967年11月,年满8岁的我新生入学,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不知道是哪位伟人说的:知识从你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伴随着你来到世上。我从小就不喜欢上学,喜欢在家自学。直到8岁没办法了,街坊家的孩子都上学了,我再不上學真成社会上的混子了。不过,别看我8岁才上学,但我十一二岁就树立了世界观和人生观。  1967年,制度和秩序还极其混乱。小学我上了6年半,最后半年用来学拼音,玻坡摸佛、得特讷勒一通狂练,还学会了
期刊
病毒学家顾方舟走了,2019年1月2日3时35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他走后,人们试图在儿时记忆里搜索脊灰糖丸的味道,然后给予他“谢谢您,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糖丸”“可能是小时候最甜的回忆”的评价。  在《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书中,顾方舟将自己的人生概括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他研制的脊灰糖丸活疫苗,使中国于2000年实现了无脊灰状态,这意味着千百万儿童远离了小儿麻痹症。  
期刊
1946年“二战”结束时,海军老兵艾德·罗伊回到密歇根州。接手父亲的大宗货物运输业务。他家销售的产品之一是漂白土——一种窑内烘干的黏土,可用于吸收溢出的机油。这种土能够多次吸收自身重量很多倍的液体,减轻了清理车库地板的负担。罗伊意识到该产品的性能同样可用于吸收鸡粪。因此,他把一些黏土装袋,码在他的1943年产雪佛兰轿车里,打算去养鸡场出售“鸡砂”。  这位27岁的准企业家没有找到买家。鸡民们根本看
期刊
“谁不夸俺家乡好”,这是传统中国的说法。现在不是这样了,说这城市很好的,不一定是本地人。那是谁呢?什么人都可能——为官一任的领导、偶然路过的游客、本乡本土的读书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广告商等。我关心的是,谁的“夸耀”最有效——传播广且容易被接纳。  首先应该排除的是官员的夸夸其谈。其实,我接触的官员中,有許多兢兢业业、一心一意想做好事的。而且,今日中国大城市里的官员,大都见多识广。只不过世人坚信,
期刊
今天,  如同每一天,  被我失去了。  一半用于想昨天,  一半用于想明天。
期刊
声乐家席慕德女士有一次搭计程车,车上正大放流行曲。她请司机调低一点儿,司机说:“你不喜欢音乐吗?”席慕德说:“是啊,我不喜欢音乐。”  一位音乐家面对这样的问题,真可谓啼笑皆非了。首先,音乐的种类很多,在台湾的社会最具恶势力的一种,虽然也叫作音乐,却非顾曲周郎所愿聆听。其次,音乐之美并不取决于音量之高低。有些人聽“音响”,其实是在玩机器,而非听音乐。计程车内的空间,闭塞而小,哪用如此锣鼓喧天?最后
期刊
中国电视是1958年5月开始试播,当然都是直播,因为那时还没有录像技术和设备。当时,由中央广播电视实验剧团为主力,担负起大部分电视节目的组织、生产、播出等。每天北京时间19点整,全是由剧团的笪远怀、高方正、冯英杰、宋亚芬、余琳、赵丽平、李燕、李晓兰等人轮流值播,虽然无可借鉴,确也积累了经验,有了教训。  9月初,电视台正式开播。沈力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培训实习之后,回到电视台正式上岗,开始播音
期刊
讲两个故事。  教授与农民夫妻  我认识一位大学哲学教授,他在圈内颇有名气,也写过一些哲学普及作品。在微信刚刚诞生的那几年,他说微信这个玩意儿非常侵占人的时间,现在又有一个叫公众号的怪物横空出世。把所有的知识都碎片化了。  所以他卸载了微信,拒绝阅读公众号。后来他还专门写了一封信,公开抵制微信,此事在当年轰动一时。  两年后,我在某场合又碰到了这位教授。我问他:“你现在还不用微信吗?”他很骄傲地说
期刊
两年前,我是一名投行分析师。那时,在大学同学眼中,我的职业被归入最令人羡慕的那一档。响亮的头衔,光鲜的形象,再加上丰厚的薪水,让毕业不算太久的我找不到对生活不满的理由。而自己还算出色的业绩以及上级的肯定和信任,更让我相信,只要能将状态一直保持下去,升职加薪并不遥远。  如今,我是一名开在小巷子里的咖啡厅的店长。尽管依然不时会有朋友表示羡慕我的生活方式,但我很确定,他们羡慕的不过是那种与咖啡厅相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