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在语言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英国语言学家D.Wilkins(1972:22)所说:“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据估计,我国有两三亿在校学生,无论是大学阶段,还是中小学阶段,都要学习英语。教师如能对英语中的借词知识、特别是汉语借词知识有个大致了解,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深化他们对词汇和文化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概括说来,词汇中的借词知识,可从语言角度和非语言角度展开。语言角度包括语音、拼写、构词法等等。譬如,同样是中国的酒,拼法却各不相同:
Kaoliang(1904)高粱(酒)
samshoo(1697)白酒、三烧酒
Mao-tai(1962)茅台酒
Shaoshing(1961)绍兴黄酒
Tsingtao(1972)青岛啤酒
其中,samshoo是粤语拼法,Kaoliang、Shaoshing、Tsingtao是威妥玛拼法,而Mao-tai,则是普通话拼法。
英语中常见的构词法,汉语借词也有,如capitalist roader (走资派)、Confucianism (孔教、儒教)、kaolinite(高岭石)是派生法;China-pea(豌豆)、china-fancier(瓷器爱好者/发烧友)、china-like (象瓷器般的)是复合法;tea→to tea是转化法;taikonaut(太空人)是缩略法等等。
词汇中的借词知识,也可以从非语言角度展开,如历史、政治、科技、文化、经济、贸易等等。如silk、china、tea 、walking on(or with)two legs等,和贸易、经济有关;taikonaut、Hundred Flowers、kowtow、filial piety(孝)等,和科技、文化有关;Long March(1937)长征、lean to one side(1956)(“一边倒”外交政策)、Chinese Revolution(辛亥革命)等,和历史、政治有关。下面,以专有名词“麋鹿”为例,从历史角度略加说明。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后由于天灾人祸,至汉末就近乎绝种,余类多汇聚于皇家猎苑,到19世纪,只剩北京南海子一群,后被八国联军捕捉,从此在中国消失。麋鹿,实为“麋”与“鹿”,是鹿的一种,《孟子·梁惠王上》中说,“乐其有麋鹿鱼鳖”;唐孟郊《隐士》诗也说:“虎豹忌当道,麋鹿知藏身”,可见麋和鹿并非一物。在我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麋鹿乃神兽,是姜子牙的坐骑,可腾云驾雾,因“似鹿非鹿,似马非马”,而被称为“四不像”。
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上,有篇文章,是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题为The Return of The Milu Deer,讲述的是北京皇家猎苑里的部分麋鹿流亡海外、后又重归故里的故事:这个多次“命悬一线”的濒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物种,神奇般地回到了它们祖先最后的栖息地——沿海滩涂,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在这篇文章中,麋鹿的英文名称,仍然叫milu(deer)。
但麋鹿到了国外,失去了它们的乳名milu(deer),而被叫做David deer,并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学名。这个名字和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父(Armand/Père David,1826-1900)有关,是他1866在中国“发现”麋鹿,故名。
麋鹿这段“悲欢离合”的历史,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从这个意思说,借词是历史的一面镜子,真是恰如其分。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它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除了汉语英译、词汇教学之外,对词典编纂、二语习得、语言规划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
概括说来,词汇中的借词知识,可从语言角度和非语言角度展开。语言角度包括语音、拼写、构词法等等。譬如,同样是中国的酒,拼法却各不相同:
Kaoliang(1904)高粱(酒)
samshoo(1697)白酒、三烧酒
Mao-tai(1962)茅台酒
Shaoshing(1961)绍兴黄酒
Tsingtao(1972)青岛啤酒
其中,samshoo是粤语拼法,Kaoliang、Shaoshing、Tsingtao是威妥玛拼法,而Mao-tai,则是普通话拼法。
英语中常见的构词法,汉语借词也有,如capitalist roader (走资派)、Confucianism (孔教、儒教)、kaolinite(高岭石)是派生法;China-pea(豌豆)、china-fancier(瓷器爱好者/发烧友)、china-like (象瓷器般的)是复合法;tea→to tea是转化法;taikonaut(太空人)是缩略法等等。
词汇中的借词知识,也可以从非语言角度展开,如历史、政治、科技、文化、经济、贸易等等。如silk、china、tea 、walking on(or with)two legs等,和贸易、经济有关;taikonaut、Hundred Flowers、kowtow、filial piety(孝)等,和科技、文化有关;Long March(1937)长征、lean to one side(1956)(“一边倒”外交政策)、Chinese Revolution(辛亥革命)等,和历史、政治有关。下面,以专有名词“麋鹿”为例,从历史角度略加说明。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后由于天灾人祸,至汉末就近乎绝种,余类多汇聚于皇家猎苑,到19世纪,只剩北京南海子一群,后被八国联军捕捉,从此在中国消失。麋鹿,实为“麋”与“鹿”,是鹿的一种,《孟子·梁惠王上》中说,“乐其有麋鹿鱼鳖”;唐孟郊《隐士》诗也说:“虎豹忌当道,麋鹿知藏身”,可见麋和鹿并非一物。在我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麋鹿乃神兽,是姜子牙的坐骑,可腾云驾雾,因“似鹿非鹿,似马非马”,而被称为“四不像”。
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上,有篇文章,是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题为The Return of The Milu Deer,讲述的是北京皇家猎苑里的部分麋鹿流亡海外、后又重归故里的故事:这个多次“命悬一线”的濒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物种,神奇般地回到了它们祖先最后的栖息地——沿海滩涂,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在这篇文章中,麋鹿的英文名称,仍然叫milu(deer)。
但麋鹿到了国外,失去了它们的乳名milu(deer),而被叫做David deer,并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学名。这个名字和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父(Armand/Père David,1826-1900)有关,是他1866在中国“发现”麋鹿,故名。
麋鹿这段“悲欢离合”的历史,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从这个意思说,借词是历史的一面镜子,真是恰如其分。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它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除了汉语英译、词汇教学之外,对词典编纂、二语习得、语言规划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