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望而止步的事情。教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让学生轻松习作呢?
关键词:解读《课标》;了解现状;观察生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解读《课标》,明确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目标
《课标》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是《课标》对作文教学的总体要求。在阶段目标中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叙述,分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对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从这段表述中我们可看出:通过小学阶段作文的教学,学生的作文要达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已的意思。在表达时选择自已适合的表达方式。一二年级的说话与写话训练是以后的作文训练的基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三到六年级是习作训练,所谓的三步走。三年级是由一、二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向高年级作文训练过渡的年级,以段的训练为主,应单独作为一个训练阶段,可以叫做“片断训练”(或叫“过渡训练”)。可是经过三年级的片断训练,立即让四年级学生独立地写命题作文,值得商榷。因为四年级开始进行简短记叙文的篇章训练,而要学生掌握简短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还必须由老师“扶着”走一段路。也就是说,四年级(至少是上学期)也应该单独作为一个训练阶段。五、六年级可以进行独立的命题作文训练。
二、了解小学生写作的现状
首先,平时阅读的少,导致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素材。第二,写作训练的缺乏,导致在写作的过程中词不达意,无法顺畅的组织语言。第三,对于所要描写的事物缺乏正确的观察方法。其实,学生能把生活学习中见到、听到和想到的事情,完整而清晰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作文。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三、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就是学生观察生活的领导者,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捕捉生活。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有了观察兴趣后,才可以有观察的主动性,才可能逐渐形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我在指导学生写小动物时,考虑到小动物本身的生动、活泼,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于是便以事物为媒体。在作文课上,我告诉学生,今天带给大家一个惊喜,然后把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放在了讲台上。这时学生的确惊喜万分,观察的兴趣也十分浓烈。然而活泼可爱的小狗不可能老老实实地蹲着。为了保持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小动物,我又以录相为媒体,以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来展现小狗的外形和生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有了观察兴趣后,才可以有观察的主动性,才可能逐渐形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其实,学生能把生活学习中见到、听到和想到的事情,完整而清晰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作文。
(二)教学生细致观察。
小学生由于理性认识的能力差,对平常的事情细节很少注意,常常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问他们这个东西这个人怎样,都会说很好、很可爱、很漂亮。但是要是再追问到底怎么可爱怎么好了,恐怕答案就会是:“因为好所以好了”。所以,我们就要在平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积极调动各种感官,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嘴品尝,用耳倾听,去充分感受事物的形味和声色等各方面。另外,我们要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事物。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现代媒体中的录相,电脑等都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永隆江时,就以录相为媒体,分步明确观察目的——永隆江分上游和下游,重点写上游,因为上游的风景比下游的美;写上游的风景时,把最漂亮的江水写好,再写江两岸的花、树、农田、房屋写一写。反复经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小学生克服观察中的无意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的能力。
四、教会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贵在真情实感,它是小学生习作充满活力的原因。情感真实,表达才会情真意切。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作者情感的最贴切的符号。”恩格斯也说:“愤怒出诗人。”这些都是对真情的肯定。因此,教师应注意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作文教学时,教师应扮演成一个号手,一个鼓手,一个煽风点火者,从而让学生融入情境,畅所欲言。我们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我认为包括三方面的意思:①真实的内容。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②真实的感受。写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而不是套出来,移植过来的。③真挚的感情。文中对客观事物所表达的心情,必须伴随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笔是心非的,虚情假意的感情。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指出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第一学段(1~2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3~4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总之,用自己的语言,才会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文,体现儿童的个性,真的情感表现在儿童那特有的朴实而富有情趣的童言稚语中;说自己想说的话,才会使作文内容生活化、情趣化,真切的情感得以抒发。在写作中,多让学生自主拟题,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并注意命题的多样化,将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可使学生根据自己情趣和生活积累各取所喜、各显神通,真实具体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习作训练要发挥学生主动性表现在多方面:①习作内容要由学生选择确定。可放手让学生从接触和了解的事中选择,写清楚具体就行,允许学生凭自己的认识写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写出其特点就可以。选材自己定,就会言之有情、言之有物。②表达方式由学生自己定。教学生习作就要引导他们自己去表现,用他们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③“词必己出”。让学生尽情地所欲所语,用朴朴实实的语言写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情;写自己的理想追求,喜怒哀乐;写自己天真幼稚想法;写那些在成人眼中平常而又为自己津津乐道的趣事。
总之,小学生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自由表达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我们教师应冲破传统写作教学的理念,挖掘新形势下学生写作的潜能,引发学生因果逻辑思维,注重真情实感,培养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尽情地挥洒。
关键词:解读《课标》;了解现状;观察生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解读《课标》,明确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目标
《课标》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是《课标》对作文教学的总体要求。在阶段目标中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叙述,分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对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从这段表述中我们可看出:通过小学阶段作文的教学,学生的作文要达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已的意思。在表达时选择自已适合的表达方式。一二年级的说话与写话训练是以后的作文训练的基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三到六年级是习作训练,所谓的三步走。三年级是由一、二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向高年级作文训练过渡的年级,以段的训练为主,应单独作为一个训练阶段,可以叫做“片断训练”(或叫“过渡训练”)。可是经过三年级的片断训练,立即让四年级学生独立地写命题作文,值得商榷。因为四年级开始进行简短记叙文的篇章训练,而要学生掌握简短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还必须由老师“扶着”走一段路。也就是说,四年级(至少是上学期)也应该单独作为一个训练阶段。五、六年级可以进行独立的命题作文训练。
二、了解小学生写作的现状
首先,平时阅读的少,导致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素材。第二,写作训练的缺乏,导致在写作的过程中词不达意,无法顺畅的组织语言。第三,对于所要描写的事物缺乏正确的观察方法。其实,学生能把生活学习中见到、听到和想到的事情,完整而清晰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作文。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三、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就是学生观察生活的领导者,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捕捉生活。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有了观察兴趣后,才可以有观察的主动性,才可能逐渐形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我在指导学生写小动物时,考虑到小动物本身的生动、活泼,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于是便以事物为媒体。在作文课上,我告诉学生,今天带给大家一个惊喜,然后把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放在了讲台上。这时学生的确惊喜万分,观察的兴趣也十分浓烈。然而活泼可爱的小狗不可能老老实实地蹲着。为了保持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小动物,我又以录相为媒体,以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来展现小狗的外形和生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有了观察兴趣后,才可以有观察的主动性,才可能逐渐形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其实,学生能把生活学习中见到、听到和想到的事情,完整而清晰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作文。
(二)教学生细致观察。
小学生由于理性认识的能力差,对平常的事情细节很少注意,常常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问他们这个东西这个人怎样,都会说很好、很可爱、很漂亮。但是要是再追问到底怎么可爱怎么好了,恐怕答案就会是:“因为好所以好了”。所以,我们就要在平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积极调动各种感官,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嘴品尝,用耳倾听,去充分感受事物的形味和声色等各方面。另外,我们要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事物。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现代媒体中的录相,电脑等都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永隆江时,就以录相为媒体,分步明确观察目的——永隆江分上游和下游,重点写上游,因为上游的风景比下游的美;写上游的风景时,把最漂亮的江水写好,再写江两岸的花、树、农田、房屋写一写。反复经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小学生克服观察中的无意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的能力。
四、教会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贵在真情实感,它是小学生习作充满活力的原因。情感真实,表达才会情真意切。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作者情感的最贴切的符号。”恩格斯也说:“愤怒出诗人。”这些都是对真情的肯定。因此,教师应注意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作文教学时,教师应扮演成一个号手,一个鼓手,一个煽风点火者,从而让学生融入情境,畅所欲言。我们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我认为包括三方面的意思:①真实的内容。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②真实的感受。写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而不是套出来,移植过来的。③真挚的感情。文中对客观事物所表达的心情,必须伴随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笔是心非的,虚情假意的感情。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指出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第一学段(1~2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3~4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总之,用自己的语言,才会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文,体现儿童的个性,真的情感表现在儿童那特有的朴实而富有情趣的童言稚语中;说自己想说的话,才会使作文内容生活化、情趣化,真切的情感得以抒发。在写作中,多让学生自主拟题,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并注意命题的多样化,将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可使学生根据自己情趣和生活积累各取所喜、各显神通,真实具体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习作训练要发挥学生主动性表现在多方面:①习作内容要由学生选择确定。可放手让学生从接触和了解的事中选择,写清楚具体就行,允许学生凭自己的认识写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写出其特点就可以。选材自己定,就会言之有情、言之有物。②表达方式由学生自己定。教学生习作就要引导他们自己去表现,用他们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③“词必己出”。让学生尽情地所欲所语,用朴朴实实的语言写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情;写自己的理想追求,喜怒哀乐;写自己天真幼稚想法;写那些在成人眼中平常而又为自己津津乐道的趣事。
总之,小学生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自由表达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我们教师应冲破传统写作教学的理念,挖掘新形势下学生写作的潜能,引发学生因果逻辑思维,注重真情实感,培养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尽情地挥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