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素材巧积累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utn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是因为平时积累的素材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积累生活素材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和习作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平时比较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一、采撷自然,积累身边的美
  “生活处处皆学问,一枝一叶总关情”,从一棵小草上,我们可以嗅到春天;从一片落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奉献;从一朵梅花里,我们可以看到坚强……关键是要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农村的学生常常以路边的小草为伴,以山上的绿树为伍,以那色彩斑斓的花儿为侣,以泉水的叮咚、鸟儿的欢叫为奏……于是,在我布置的观察日记中,总有类似于“小草的色彩”、“大树的风姿”、“花儿的笑脸”、“鸟儿的歌唱”等题材。起风了,下雨了,花开了,果熟了,家里的母鸡孵出小鸡了,心爱的小狗突然死掉了……每一个身边熟悉的事、物都成了学生日记的生动材料,也是学生写生活作文的很好素材。如有个学生这样写道:
  “这天一大早,我们去山林里采野果。我们沿着一条崎岖的路走着,山越来越近了。瞧,青翠的松柏、墨绿的椴榆、火红的枫树、橙黄的榛树,枝丫搭着枝丫,叶子覆着叶子,一层层,一片片,红绿相间,紫橙交错,好看极了。走进林子,阳光暗淡了,天空也被树木的枝叶撕成了各种形状的白片片。林子里的山果使我们眼花缭乱:那紫莹莹的山葡萄,抖落着晶莹的水珠,像一串串响铃;那山里红、野海棠,扬起了红彤彤的脸蛋儿;大松树上挂着的松塔像一个个大绣球。我们从榛子叶下摘下一个个圆鼓鼓的榛子,我咬开硬壳,吃了几个榛子仁儿,那浓浓的香味使我忘记了路上的疲劳。
  二、切身体验,感受生活之乐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推进,农村的许多劳力成了城市发展的农民工。农村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留在家里长期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于是喂猪的趣味、放牛的滋味、砍柴的乐趣、农忙的艰辛、秋收的喜悦、冬天的悠闲……成了他们成长过程的酸甜苦辣。在我的引导下,这又是他们日记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版块。学生学会了关注劳动的过程,捕捉劳动的乐趣,感受收获的喜悦,同时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
  三、描绘校园,丰富习作之源
  学校生活是一个巨大的习作素材库,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校园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和事、景和情,都给学生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因此,引导学生敏锐地捕捉校园生活,激起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情趣,是丰富习作素材的捷径。
  (一)记录课堂的精彩
  如教学《晏子使楚》一文后,我引导学生把课文内容改写成课本剧,并排练课本剧,再现文本情境。之后,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记录课堂,创造练笔的机会。结果,有的学生着重记录了自己的表演过程,有的学生着重记录了表演时的心理,有的则记录了改写课本剧的收获。他们从不同的侧重点记录了自己参与的过程与收获。
  (二)叙述活动的场面
  课间活动的场面,学校举行的每一个集体活动,我都提示学生们认真观察,积极参与,活动后把过程记录下来。有的学生这样写课间活动:
  我和同学们来到一棵大树的树荫下玩扔沙包。我们分成三个组,每组四个同学,一组站在中间,其余两组站在两边。游戏规则是:两边的同学向中间的同学扔沙包,中间的同学每人有三条生命;如果中间的人接着扔来的沙包,就可以增加一条生命,如果被两边的人击中,就会减少一条生命。敌人开始发“球”了,李晓峰同学一下子就被飞来的“球”击中了,立刻就被减掉了一条生命,真可惜呀!开场就输,真叫人不痛快!钟佳红大声喊:“大伙都留点神,这次只能赢,不能输!”她这一嗓子还真管用,第二次交锋,就立刻变了样,我和朱小妮双双接住了对方的“球”。我们轻松赢了对方。大家又蹦又跳,高兴极了!
  紧接着我们和对方交换角色,“战斗”又开始了。我们发动进攻了,对方的唐菲菲动作那么慢,我都有点为她着急。我的双手一举,如闪电一般,“球”向对方的阵地飞去,我的心怦怦直跳,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生怕对方接住,我这一“球”竟打着了对方的两个队员。就这样“球”在场上飞来飞去,同学们上蹿下跳,欢呼雀跃,这时上课的铃声响了起来,我们只好匆匆收兵,多么叫人留恋的课间十分钟啊!
  四、电视为媒,激发心中的情
  农村的学生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可供他们娱乐的无非是家中的电视机。因此,我建议他们每天都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通过电视媒体了解国家乃至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和变化,并从中自选题材,自定角度,自拟题目,书写个人感悟。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聚集到了汶川,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被黎子婵同学捕捉到了:
  5月13日下午,在一处坍塌的民宅,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救援者眼前:一位年轻的妈妈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婴儿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沾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无法想象,一个已经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她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婴儿的嘴里。也许是这位母亲感动了上苍,女婴含乳得以生还。看了这个报道,我被这位母亲的举措深深感动了。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这是何等深情的人间大爱啊!
  因为电视媒体,学生的习作素材丰富了,视野开阔了,人生境界也提升了。
  日本教育家芦田惠也认为:“作文的题材应该在儿童的生活中寻找,应是确有实际感受之体验。”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当天感觉新鲜、印象深刻的事情,随时把亲身经历到的、观察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或片段记录下来,就是很好的习作素材了。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可保煤矿现场生产人员根据超薄煤层的结构特点,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开采方法,为类似煤层的开采工作提供参考。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体育课  我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心理状况以及兴趣爱好安排好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中,穿插适当的体育游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平时还要与学生多接触并进行交谈。如低年级体育教学以游戏化、趣味性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正是身心素质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又有着显著的特点:身心好动,好奇心、求知欲强,爱表现自己,但兴奋与抑制转换快,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注意力容易分散,
追求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生命力的源泉。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笔者认为“一个目标”、“两育融合”、“三个环节”是可行的尝试。   一个目标: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本   时下,由于高考的影响力及其指挥棒的作用,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和学生家长,仍沉湎于应试教育,常常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在他们的眼里,分数才是硬道理,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看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就是看考试成绩
学期伊始,学校对刚升上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检测。语文试题很简单,只有两道阅读题和一篇作文,阅读题的题目并不难,作文是两个题目任选一个,满分是一百分。结果怎么样呢?九十分以上的学生没有,八十分以上的也不多,接近一半的学生不及格。  曾几何时,传统的教学观念受到了挑战,每一个教师,都害怕别人说自己守旧,害怕别人说自己“穿新鞋走旧老路”,于是,拼命地改。新教法固然很好,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语文教
朱唇皓齿,吐气如兰,虽不含蜜,但话语中却把芳香留在人的耳中,令人陶醉于这种语言氛围中,似口中含蜜。这应该是所有人的梦想。这蜜,不是阿谀奉承,不是颠倒是非,只是君子坦荡荡,我口说我心而已,但要说出真诚,说出精彩,说出人人能接受的技巧。  语文课堂是学习语言的宝地,几年之后走出课堂,能够出口成章,能够“语不惊人死不休”,也不枉上了几年语文课。  如果语文课堂上,只是纯粹地照贴写写字,照本读读书,如何能
新课标中指出:“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新的音乐教育理念,从不同角度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研究、改进,发现课堂提问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思维,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有效教学的真谛在于使学生真正认识自主学习的精髓,课堂教学是否真正有效,不是专家、教师说了算,最终还得学生说了算。  一、重视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学生的学习情感直接制约着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性,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
新一轮的“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研究正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自问自探教学模式”遵循的认知规律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问题。其中,“提出问题”是实施“自问自探”教学的关键。但是从现在的课堂现状来看,学生提问的状况不能让人满意:1.想提问题的学生不多。2.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较少。分析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有:1.懒得问。认为班上总有那么几个人积极提问,自己举手提问教师也不一定会叫到,不提问教师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需要改革,教师需要进步,培养新一代的人才,是历史赋予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班主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班主任,要想打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宽容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互相沟通。  一、宽容  俗话说:“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教师应有一颗宽容之心,并给予学生更多的爱与理解,从学生的灵魂深处唤醒和发展其尊师的良知。  有位姓朱的班主
一、在教材中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点提到课程整合,大家都想到要在其他学科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其他学科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而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如何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