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长期留置PICC导管体外放置长度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u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讨论肺癌患者长期滞留PICC导管外放置长度不同情况下对患者产生的不同影响,并找出合适的外置长度。方法:选择2012年以来前往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52名患者作为案例,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来对比不同导管长度情况下患者的不同反应。结果:合理的外置长度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治疗痛苦,25.到30mm的长度是最适合的PICC导管外置长度,这一长度下,患者发生堵管、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概率都有了明显的降低。
  【关键词】肺癌患者;PICC导管;体外放置;长度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93-01
  PICC导管在诸多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并将治疗风险控制在了较为安全的范围之内。在肺癌患者的长期治疗活动中,如何保证PICC管能安全有效的长时期滞留,是医院医生需要反复考虑和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中,我们就PICC管体外放置长度的选择及可能引发的后遗症进行了讨论。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2012年7月至今年7月前来我院肿瘤科接受肺癌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2人,女性患者20人,患者年龄在45岁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6岁。在观察PICC管体外放置长度对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后遗症的影响时,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平均年龄为54.8岁,对照组人员的平均年龄为57岁。尽量保证两组人员的基础信息、患病情况等方面内容的相对一致,以此保证对照效果的真实可信。
  1.2方法
  在PICC导管的选择上,本次研究选择了美国B-D公司所生产的,肿瘤患者所使用的标准规格导管,并配合使用IV3000透明贴,以此保证治疗基础参数的一致性。在治疗插管环节,均选择前臂肘部静脉作为穿刺的部位,在保证PICC导管安置成功的前提下,对这52名患者进行封管观察。
  封管后,根据每组患者PICC导管在体外放置长度的不同将他们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象。其中,实验组的导管的放置长度不小于30mm,对照组成员的导管放置长度则在25mm到30mm之间。在PICC管放置完毕后,对两组患者都采用肝素钠液进行正压封管,并在二次输液之前做好生理盐水的冲管消毒工作,保证每位患者的PICC管穿刺部位都能得到每周至少三次的透明贴更换。
  对于两组患者中发生后遗症或局部不良反应的人员,应选择相同的处理治疗方式,在确认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及时撤出拔管。
  2 护理措施
  医务工作者必须考虑到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综合精神状态,对两组患者进行一定的精神疏导与心理教育,保证他们对PICC导管使用的效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同放置长度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都做好准备。
  在PICC导管放置前,医生会整体考察患者的身体状态与疾病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进行该项操作,并保证患者此时的身体状态处于相对平稳安全的环境中。在护理方面,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不同预留长度的导管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对后续治疗步骤可能存在的影响,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行动产生的影响。护理环节中,要做好对创口的保护工作,避免因刺穿部位乱动、碰水等方面的原因而引发的并发症。
  3 结果
  在接受PICC导管刺穿到患者一个治疗阶段结束这段时间内,52名患者中发生堵管现象的共有7名,占总人数比例的13.4%,对比两组人员中出现这一现象的人数,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中出现堵管现象的人数为5名,发生率为19.2%,而对照组中发生堵管现象的人数为2名,总体发生率为7.6%。两组的治疗结果具有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从对照结果上看,当PICC管的外放长度在25mm到30mm之间时,堵管等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另外,在对比导管位移现象的发生率时,同样可以发现实验组中该情况出现的概率43.5%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中4.9%的出现频率。
  在分析两组对照结果的同时,还可以联系同等治疗方法下其他医院中将PICC导管外置长度控制在25mm以下的患者情况。综合来看,25mm到30mm组的患者在放置PICC管后的不良并发症出现频率,导管位移导致的二次穿刺等现象都远远低于其他长度范围下的病患中出现相同症状的概率。
  从相关表格中的数据统计来看,堵管、静脉炎、局部感染并发症及导管位移这四类患者是在插管后较为经常发生的不良反应。对比导管外置长度与并发症出现的频率,我们可以看出,导管位移的发生受导管外置长度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如果不能将导管的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那么发生位移的可能性就会变为原来的一点五倍到3倍。预留长度过短的情况比预留长度长的情况更容易发生位移的情况,此时,要尽量将长度控制在25mm以上。局部感染及静脉炎两种情况的发生与放置长度的影响关系最小,三组数据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依然要将长度控制在25到30mm之间。
  4 讨论
  PICC导管在肺癌的治疗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论是在日常治疗、营养支持环节、化疗环节还是身体免疫治疗缓解中,它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其配套的刺穿设备,导管自身的材料组成、配套透明贴的使用情况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由于肺癌治疗难度大,化疗周期长,治疗中所使用的药物对血管及体内的各个器官都有十分剧烈的刺激,所以PICC导管在削减病人治疗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发挥的作用使不可替代的。但在临床操作环节中,受各种外界因素额印象,刺穿后常见的并发症、静脉炎、导管位移等现象都可能导致置管工作的失败,并对PICC管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及整体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设立对照组,观察导管外放长度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将管体外置程度控制在25mm到30mm可以有效降低相关情况发生的可能,另外,还可以将外置在体外的导管摆放为s形来减少其尾端对皮肤的摩擦刺激,从而减少局部炎症发生的可能,避免渗液情况的出现。
  要充分考虑导管外部放置对病人血液流速的影响,并考虑到病人活动时一些动作对插管处血液血管产生的影响。应尽量减少血液流入PICC管情况出现的几率,避免因此而形成的管内血栓,从而减少堵管情况出现的可能。总而言之,借助这些研究数据,医护人员能对这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能帮助他们提高护理水平,并减轻患者的精神痛苦。
  从这个层面上看,研究长期滞留PICC管外置长度这一课题不仅能为肺癌治疗提供一个细节上的改进,同样也能为其他科室使用这项技术提供数据上的支持,这使研究具有了很轻的临床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许兴芳,程勇. PICC导管置入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J]. 科技视界. 2014(05)
  [2] 张伟. 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06)
  [3] 李黎,马冬萍,柴爱菊. 化疗病人使用PICC生理盐水封管的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 2003(0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模式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哮喘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对比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以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率(88.6%)均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85.7%)高于对照组(6
期刊
【摘要】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学中具有极强专业性的分支学科,教学难度比较大。在大学本科阶段中,口腔正畸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导致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口腔正畸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教学模式,并且强化质量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本科;口腔正畸;教学模式;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
期刊
【摘要】随着医院改革的进行,医学教育的改革的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对医生和护士的技能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我国的医学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因此需要重视基础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了基础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医学整体水平,促进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占颈椎病的5-10%,是以椎间盘退变为基本病理基础,引起相邻椎节椎体后缘骨赘形成,以此构成对脊髓或脊髓支配血管的主要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造成患者生存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该病症状严重,且呈进行性加重,一旦延误诊治常发展成为不可逆性神经损害,因此原则上该病一旦确诊,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解除脊髓压
期刊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重症医学的迅速发展,一些高新临床救治手段为病人开辟了绿色通道。重症监护病房(ICU)是收治急危重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病人集中抢救单元,从特征上看,ICU具有危重病人密集、病情多变、先进医疗设备齐全、护理工作量繁重等特点。一套完整的评价量表对ICU危重患者的病情作出较正确的评价,预测其院内死亡概率,评价并比较不同ICU的效能和医疗质量以及某一ICU的治疗效果和医疗
期刊
【摘要】医学是 21 世纪生命科学中的研究重点,医学理论的突破和更新来源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实验教学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其核心是培养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医学本科教育而言,基础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更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如何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新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创新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治疗策略。方法:择取在我院接受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的且于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入院的患者66例,按奇数、偶数诊疗的先后顺序分组。结果:组间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方式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临床对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因,进行详细的判断分析,然后给出相应的对症治疗方案。  【关键词】妇产;阴道不规则出血;原因;治疗方法 
期刊
【摘要】实验教学是基础医学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培养医学生全面掌握和融汇医学知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如何实现基础医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无缝对接,是摆在每位医学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深刻认识基础医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上的重要作用,分析目前学科模式对实验教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加大改革力度,打破学科界限,探索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摘要】血管性痴呆(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多数促智药物临床疗效不十分明显,因此寻求新的治疗途径已成为必然。中医针灸以其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本文对VD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治疗等研究进展做出分析,以便为后来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VD;发病机制;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双黄连注射剂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的疗效情况。方法:2015年1月-2015年9月选取我院86例AURI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43例及观察组(应用双黄连注射剂)43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黄连注射剂治疗AURI具有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