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三劝我返校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九月,金风送爽,是开学季又迎来教师节。住所的不远处是一所小学,当每天看到一群群孩子高兴地去学校,又在教师的护送下走出校园时,不禁让我想起了初中时期的班主任杨新鹏老师,想起他三次劝我返校读书的故事。
  我的初中是在十几里外的乡镇中学就读的,那时没有寄宿制,早上天没亮就起床步行去学校,中午不回家,几口馍馍就咸菜。晚上回到家已是天黑,这是我第一次走这么远去上学,感觉很吃力。尤其是初一下学期,几乎天天下雨,那时没有乡村公路,全是弯弯曲曲的乡间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满裤腿烂泥巴迈不开脚,再加上本身瘦小体弱,感觉吃不消,便决定不上学了,三天没有去学校。第四天,我帮父亲正在犁地,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班主任杨老师来找我了。我当即像做错了什么事,吓得跑开了,杨老师边追边喊我,我跑得更快了。忽然我听到身后重重的一声响和“哎哟”声,回头一看,是戴眼镜的杨老师在乡间土路上不慎摔倒了,我立马跑回去看。杨老师一边擦拭鼻血,一边厉声问我:“几公里的乡路,几天的毛毛雨,就把你吓倒了?想想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草、煮皮带,受冻挨饿都挺过来了。和红军比,你现在这么点苦都受不了,你还是不是男子汉?”那时,我耷拉着脑袋,任凭老师数落,也知道自己错了,第二天就重返学校了。
  那个年代,家家孩子多,生活困难,父母担子重。我家兄弟姐妹六个,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忙碌,家里家外都忙不过来。刚读初二那年,一天放学刚回家,父亲就对我说:“从明天开始就不要上学了,读了三年还是回家种地,还不如趁早学门手艺。”父亲的话有些道理,那个年代初中升高中、考中专、考大学难度非常大,一个班级上不了几个,像我们一千多人的村子,有时候几年考不上一个。我问父亲学啥手艺,父亲说学木匠。那时,木匠很吃香,“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我当时立马就同意了。在县城的一个木匠亲戚家刚学了三天手艺,哥哥便进城叫回了我,说杨老师又找上门来了。当时杨老师跟我父亲说:“不管什么人,要想有前途就得有知识,知识改变未来。知识哪来?上学读书。过去穷人没学上,吃了没文化的亏。现在,要让孩子多学习,即使考不上高中、中专、大学,多读点书也有益无害。”杨老师又对我说道:“学手艺固然重要,但上学读书更重要,要想成为有用之才,上学读书是首选,不要只顾眼前,要面向未来……” 由于杨老师的苦口婆心,第二次我又背上书包去学校了。
  第三次杨老师劝我返校是在初三上学期,那时小学不学英语,只有到了初中才开始上英语课。也许是天生的短板,我根本學不进英语,就连26个字母都记不住,英语单词要么念错,要么发音不准。教英语课的是个省城女知青,每次上英语课,我越不会她就越提问我,回答错了就叫我站黑板旁或门外。为此,我感觉自尊心受伤,气愤地骂了她几句后,干脆不上学了。
  记得那天下大雨,我刚从外面打猪草回家,一进门就看见杨老师和英语老师都在,父亲先是狠狠地骂我:“你怎么能骂老师呢?”英语老师也向我道歉,说她恨铁不成钢,方式、方法欠妥。杨老师则批评我不求上进、偏科,见困难就躲避,其他课成绩都优秀,唯独英语课不行,还是没有用心去学,告诫我只要肯登攀,路就在脚下。杨老师当场问我还想不想上学,有没有信心学好英语,我连忙点头。
  随后,杨老师和英语老师给我制订了加强英语学习计划,每天下午放学后杨老师在办公室辅导我一节英语课,每周六英语老师再到家辅导我半天。同时,我也早晚多读多背。在两位老师的热心辅导帮助下,我的英语课成绩一下从全班倒数第一上升到全年级第一。为此,我将学习体会写了一篇作文《倒数第一的英语课》,还发表在了省级刊物上。
  杨老师三劝我返校读书的事,一转眼快四十年了,至今还记忆犹新。致谢我人生中最敬爱的老师们,他们像一根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作者单位:中核集团甘肃雪晶生化公司)
其他文献
气质是指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校长的气质是学校的一张名片,是学校对内对外的形象标签和交际窗口,彰显学校发展的思想内涵、精神面貌、办学品质。遵循“1234”法则,不失为校长修炼气质之道。  明确一个坚定目标。办人民满意教育,让每一颗心灵充实高尚,愿每一个生命健康精彩,这是学校发展的办学目标,也是一校之长的行动目标。有了目标,千钧重负也敢挑;没有目标,一根稻草压弯腰。苏轼在《晁错论》中说:
期刊
上犹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根据县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布局,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目前,上犹县公办幼儿园增加到32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8.24%,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2.46%,已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一、科学统筹规划,促进学前教育协调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政策落实。针对学前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相继出
期刊
在学校里阅读课外读物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当下,很多小学的课外读物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更没有将学校图书室有效利用起来。如何让小学图书室“活”起来,让图书室的课外读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亟需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图书室使用率低的原因  一是图书室设施简单,缺乏阅览区。大多数小学图书室规模小、面积小、设施简单,而且很多没有阅览区,通常只具有藏书和借阅功能,满足不了师生在里面阅览的需要,
期刊
上完《扁鹊见蔡桓公》一课,文中的情节在我脑海里久久徘徊。医生心系着病人,老师又何尝不是牵挂着学生呢?对于一个曾经让我揪心的小家伙,我也曾像扁鹊那样,通过“望、闻、问、切”找病根,给他开了一剂“心”药。  “望”  小翔是个听话但又特别的孩子,上第一节课,他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他很遵守纪律,但无论我怎么用目光聚焦他,或是冲他示意,他都置之不理,激情澎湃的老师、积极发言的同学、气氛活跃的课堂,对他而
期刊
课改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须常抓不懈、持续推进。但课改在推行多年后,课改给各学校带来的成效是不一样的,当中存在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出现课改成效不明显问题的核心是校长对课改的立场不坚定,导致学校没持之以恒地推进课改。  笔者到吉安市第八中学任校长后,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主动发展、共同成长、不断超越”的办学理念,确定了“改进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发展方向,并始终坚持这个方向,先后
期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国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培植文化自信的沃土,能给我们巨大的内在定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扎根的过程,根扎得越深,人心越安稳,成长越茂盛。该怎样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  钱穆先生说:“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
期刊
有天晚自习,班长来到办公室,留下一张纸条后就走了。一向开朗爱笑的她,明显有点儿失落。我赶紧打开纸条。原来,就在晚自习前的休息时间,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进入教学楼挨班乞讨。到我们班时,同学们基本上都已落座。但据班长描述,面对老人卑微的请求,有同学掏出自己的零花钱,也有少数同学带着“嫌弃”的表情,甚至还有同学用“门卫来了”来恐吓老人,这让她心寒不已。  我拎着纸条,忽然想起另一件事:此前有位家长,在电话
期刊
吉安市吉州区秉承着“让每个孩子都快乐、让每个家长都满意、让每个园所都优质”的教育督导理念,充分发挥责任督学的日常监督和微观指导作用,着力规范办园行为,助推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迈进。  强化保障夯基础。全面落实“组织、人才、经费、机制”四保障,为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保驾护航。依法完善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机构设置,抓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以区政府名义择优选聘责任督学,由第七届的9人增至第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爱、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家早已形成共识,无须赘述。近年来频发的学生心理问题乃至极端事件,不仅警醒着学校和家庭,也引发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理性面对、科学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教育系统亟待化解的重要课题。为此各地各校进行各方探索,建机构、进人员,入课程、抓普及,搞活动、做咨询,
期刊
一直很庆幸,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可以有更多机会去阅讀、去思考、去沉淀、去写作。语文课本质上是阅读课,无论是教学抑或评讲试题,都在亲历阅读,都在做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与每位作者交流,与每位智者对话。  有人说,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有人说,要做到“下笔如有神”,必先“读书破万卷”;我说,勤读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