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地方偏远山区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n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山高谷深,虽在成昆铁路边上,但距成都和西昌都有五个多小时的车程,交通并不那么方便,经济相对落后,学生视野比较狭窄,加上民族学生语言表达上也存在障碍,作文教学尤其困难,我从各种培训交流和网络信息中了解到其他名族偏远山区也有相似的情况。本人在这里农村中学从教20年,就作文教学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多读书,多作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古人云:“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但由于很多民族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问题,视野狭窄,因此写作比较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学生的课外书籍并不多,就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藏书带到学校相互交换阅读;检查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向学生推荐好的去借阅;同时把自己的藏书借给学生去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记下好的写人、写景、抒情等句子和段落,老师每周定期检查。同时要求学生在有时间的时候拿出来翻阅,尽量记在脑中,以便在写作中能够运用。这样时间一长,通过借鉴不少同学的写作都有不小长进。
  二、山区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是学生写作的源泉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课业负担重,生活单调枯燥,但他们天生活泼好动,喜欢旅游,热爱自然。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我利用周末和学生自愿组合游山玩水。
  春天来了,我和学生来到河畔,河岸上野花遍地,绿草芳香。学生们欢呼雀跃着,尽情的欣赏、嬉戏、歌唱。然后我要求他们坐到河岸上,倾听者潺潺的流水,望着眼前清新淡雅的景色,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里既没有课堂上的严肃,也没有写作技巧,有的只是客观的描写、真情的流露。
  秋高气爽的金秋,我和学生们来到山里,野果令人垂涎欲滴,不能吃的也很好看。爬山途中,同学们都伸出友谊之手,相互搀扶,相互帮助,这里没有自私自利,只有增进的友谊和友爱的奉献。山顶上,炊烟袅袅,同学们吃着烤玉米,烧洋芋,望着远方,分明是在品尝野游的乐趣。没有了烦恼,有的只是净化了的心灵、宽广的胸怀。休息时间,同学们笔下流露的是那难忘的:那人,那景,那情;锻炼了的意志、陶冶了的情操。
  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描写生活的能力
  “生活就是语文”。但不少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情似乎熟视无睹,缺乏感悟,写作也就很乏味。让他们写个周记,有的人只知道记流水账:早晨起床洗脸刷牙后吃饭,喂完猪就看了一会儿书,觉得无聊就看了一会儿电视直到吃中午饭……这正是因为他们没有仔细观察自己的生活,忽视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就无从描写生活。
  2008年,全国“文轩杯“作文大赛,我鼓励我的学生参加,有几个同学写的是《特殊的礼物》,但内容几乎都是给自己的父母买了某个礼物,因為时值“父亲节”即临。我觉得缺乏新意,就问他们:难道只有你们买的礼物才是“礼物”吗?你们对父母的爱是不是给他们的礼物?生活中对父母的爱你是怎样表现的?因此我给他们讲了当时电视里的一则公益广告《妈妈洗脚》。于是有个同学马上反应过来立即从新写作:周日在家,他正为“父亲节”的礼物而烦恼,无意中从电视中看到《妈妈洗脚》这一公益广告深受启示,决定为父亲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平时自己只管学习,很少帮父母做事。今天他决定按爸妈教他做饭菜的方法为父母做一顿晚餐,做饭的具体过程也写出来了,当父母丛地里劳动完回家,打上洗脸水,让他们洗脸洗手。饭桌上为父亲倒上一杯酒,祝其节日快乐。这篇《特殊的礼物》获得了四川赛区的二等奖。可见有了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才能有对生活的真切描写。
  总之,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只在课堂上喋喋不休讲写作思路,讲开头结尾的方法,讲遣词造句,讲写作方法 ,讲得口干舌燥,但效果不会好。我觉得只有让好的文章走近学生,让自然走近学生,让丰富多彩的生活走近学生,他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学生的素质培养是我们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课堂效益,使我们的課堂教学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与终身发展服务,课堂活动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浓郁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杜绝“满堂问”的差课现象,创造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课堂结构,从而达到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接受语文知识,在课堂活动中享受生命快乐。那么,怎样的课堂活动才能让课
期刊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
期刊
什么是“深刻”?“深刻”有两个解释,一是直达事物的本质,二是内心的感受很深。  第一点要求我们能够看穿现象的迷惑,看清真正的面目。第二点,要求我们要有内心的共鸣,要么是感情上感同身受,要么是理解上揣摩到位。  而这两点,也恰恰是高中生还比较难做到的,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高中生的年纪不大,经历毕竟有限,大多数孩子都还是温室中的花朵,没有经历什么风雨,对社会、制度、人生、人性等没有太多的思考和感悟。其
期刊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费时多,质量却不够理想,造成费时、低效、学生不喜欢的原因有许多。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认为要提高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急需解决以下四大问题。  一、避免教案抄袭,讲究实用  我们发现中小学语文教师所撰写的教案,有一半左右与所出版的特级教师的教案基本相同,有的幾乎是全部抄袭,所不同的是有时有个别错别字。许多老师也认为,备课可以备在课本空白处,这样既实用,又省时间
期刊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新理念。新课程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和谐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需要教师转变角色  (一)教师角色、观
期刊
一、课题研究背景  笔者所在的营头中学于2011年9月承担了省级教育科研课题《“问题学生”特征、成因和有效教育方式研究》任务,我们发现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原因,问题学生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问题学生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结合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课题组认为问题学生可分为三大类:学习问题类、行为问题类和心理问题类。学习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特征有:厌学、经常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素质教育的精髓就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全面、主动地发展。但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智力上的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在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 。由于学习成绩一时不够理想,“学困生”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满足和进步的愉悦,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进一步受到影响,从而成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
期刊
一、教学内容  《绣金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五线谱)第五册第二课内容。  二、教材分析  歌曲《绣金匾》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陕北民歌。歌曲通过陕北人民在正月里闹元宵、绣金匾,歌颂了革命领袖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抒发了陕北人民对革命领袖的热爱之情。全曲为商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十分规整。旋律优美、抒情;节奏多采用密集型,由于曲中四度纯音程的多次使
期刊
笔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几乎成为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短板,高考阅读题分值的不断增大与考生阅读能力低、阅读题普遍得分率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更令人尴尬的是目前我们许多学校的语文教师还缺乏一种更科学的手段来有效化解这一矛盾。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缺乏有效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当然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
期刊
国家实施新课程以来,民族地方偏远山区农村的孩子收益并不大,在课程实验改革的今天,我们的孩子还是得不到全面发展。这里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一是学校现状,有以下几点。  1.学校教学设备条件不够,老师可以查阅一些材料,但多数学生没有这种机会。  2.学校师资水平有限,比如音乐、体育、美术、生物、地理等课程能真正胜任的很少 。  3.授课质量难以保证。农村中学教师很多都是一人担任很多课程,经常顾头顾不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