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组合作与分组学习教学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ba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它旨在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分工合作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它先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在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后,再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最后在交流中达成共识,探究出正确的答案,使认识得以升华。
  而“分组合作”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改变了由教师一人主导课堂的教学过程,分组合作,化整为零,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统一管理下,主动参与学习。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唤醒、教师被唤起、课堂被激活,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校的教学质量。下面谈谈我自己在教学探究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一、 注重自主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自主学习过程,不可流于形式。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多数将这个环节放在课前预习中,如:课前布置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主旨等等。深入检查时,发现学生往往为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这项预习作业一般是敷衍了事,效果不大。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自主学习环节,教师会因怕耽误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未能给予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为此,我们在探究中,着重编写设计了每篇课文的“导学案”,布置学生按“导学案”有计划地完成,为节省时间,避免影响学生完成其他的晚课作业,可以根据问题,答案在课文或各类参考书上圈圈画画,做旁注,高效快速完成对课文的初步认识。
  二、 重视合作交流
  在小组合作交流是重要的环节,有些同学在合作交流中图个新鲜、热闹,负责的同学起不到引领作用,聚在一起毫无章法说一通就完成,达不到任何效果,还浪费时间。还有些小组长只让组员轮着把“导学案”中的答案读一遍就了事。气氛看似热闹非凡,实质效果一般。在集体交流时,老师为好掌控课堂,也点名由小组汇报交流结果,然后在课件中出示标准答案让学生读读。这样的合作交流着实让人怀疑它的实效性。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和实践技能。“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是培养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研究方式,是使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重过程而非重结果的目标定位,需要在评价中予以体现,真正做到"六个重视",即: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②重视学习的过程和体验;③重视发现和提出问题;④重视方法和技能;⑤重视交流与合作;⑥重视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归根结蒂是重视培养學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冯恩洪校长提出了“三分教育”,即“分层走班、分组合作、分类指导”教学实践管理模式,并在全国各省市基地学校进行了实践与探究。“三分教育”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以及释放学生潜能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工作。
  三、 具体要把握分组原则
  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稳定性与灵活性并举”。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载体和单位,“如何分组”影响深远,我认为应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稳定性与灵活性并举”的分组原则。所谓“组内异质”,就是小组成员在性格、能力、学业水平、家庭背景等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组间同质”即小组间减少差异性,使各方面情况相当,尽可能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使每个小组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不可能力差异过大,这样为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奠定相对稳定的基础。
  小组人数因需而定,坚持稳定性与灵活性并举。“因需而定”中的“需”指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可以二人组完成的不用四人组,需要六人组的坚持六人组。如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两人组快捷高效,而无必要采用多人组;而对于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这个任务时,两人组过于单薄,很难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更宜采用四人组或六人组。实验证明三人至六人组,合作效率最高。“稳定性”指“组内异质”要坚持,小组成员相对稳定;“灵活性”指小组组织形式、汇报形式可相对灵活,能有效避免学习疲劳,兼顾二者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提升。
  “分组合作”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体现“两个”维度、“四个”要素和“一个”课堂价值取向。“两个”维度: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素养(自主意识、合作能力、探究精神);教师导学能力素养。“四个”要素:问题是教学的起点;前置预习是基础;合作是课堂的核心;展示是生成的关键。“一个”课堂价值取向:在课堂评价中,一是要考察小组整体的合作学习状态和整体的合作学习效果;二是要评判教师的导学能力及效果;三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来评价教师的导学效果;四是要检测课堂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角色。“分组合作”模式下的课堂教学,重点考察的是教师的导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师生互动模式的变革。
  小组合作与分组学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既克服了各自的不足,又能发挥各自优势!
其他文献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体系已经由应试教育逐渐转向素质教育,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呈现在人们眼前。 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只有转变教学模式,创设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实验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无论是学生对实验本质的了解、基本方法的掌握还是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态度, 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训练。  
期刊
一题多变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运用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知识的体现,它对知识结构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数学知识蕴含着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方法又影响数学知识的学習。因此,教师如能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机渗透和统帅作用,则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活
期刊
摘要:教书重在“育人”,“教”和“育”是对立的统一,既不能相互代替,也不能相互分离。为了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光荣称号,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尤其注意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和校内外环境开展工作。  关键字:班级 管理 师生 沟通  工作中,我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所有的工作激情寄托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上,潜心致学,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热情、激情、爱心、耐心激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我相信“身教言传,水滴石穿;只
期刊
摘要:在极坐标方程的解题中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中极径 的几何意义应用非常广泛,理解极径 的几何意义,并熟悉极坐标方程与普通方程之間的互化,在利用极径 求线段长、最值的问题中有它的优势.根据极径 的几何意义求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现了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关键词:圆锥曲线;极坐标方程;极径 的几何意义;距离  高考试题中直线的方程和圆锥曲线的内容,若通过极坐标中极
期刊
二娘生于哪年那月我不知,只是清楚的记得08年那个下着小雨的日子,我们送走了她。  听奶奶说,二娘从小没爹没娘,是跟着她婶婶长大的,没过十八就嫁到了我们村,只因二伯是个铁匠,虽微薄的收入但能让一家吃饱饭。  妈妈小二娘好多,因住对门,她俩关系好得很。哥哥过一岁生日时,二娘来帮忙炸油货,俩人边干活边唠嗑儿,媽妈说哥哥身体太弱,三天两头生病。谁知二娘一本正经的说:“我当他干娘。让那些鬼东西冲我来。”第二
期刊
摘要:所谓家校合作共育,则是家长和学校两种力量结合起来,相互帮助和支持,强化沟通交流,结合学生的表现,共同给予配合和帮助,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工作。在家长担负起家庭教育首要责任,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注重言传身教,帮助他们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拓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积极落实教育策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属于表意文字,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等。在整个小学阶段,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而大部分的识字任务是在前三年完成的,特别是前两年,其中一年级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400左右,二年级更是达到了750个左右,低年级的识字量就占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时,有时候烦恼得无话可说,有时候越写越有劲,一股无穷的动力推动着你战胜作文中的一切困难,这股动力就是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现结合近年来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作文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心中装着大自然,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写作兴趣——激趣  让学生喜欢作文,主动作文,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学生所以怕作文,其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会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教师的话发生共鸣,教师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调准音调”。他还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这就表明,良好的家校沟通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更好地影响家长,还能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  在我们
期刊
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通过课堂内外的有效措施得以进行,而维系和培养对数学学科的长期兴趣和学习动力,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之美,延续数学之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要双方以积极有效的方式互相配合,教必有法,学必有趣。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根据现代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兴趣已是重中之重。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