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角下的中职技能型人才“四维一体”培养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b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学校培养工匠型技能人才的意义,以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为例,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精神、办学、办校、检验和再改进四个维度论述工匠精神视角下的中职技能型人才“四维一体”培养策略。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中职学校 技能人才 四维一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B-0065-02
  社会对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强烈需求折射出工匠精神的缺失,促使工匠精神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这里面既有对工匠精神内涵价值的重新认识,又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实质上,工匠精神是专注于产品设计、材料、生产等各个环节,力求最大限度地打造出最完美、最优质产品的一种精神追求和设计理念。而作为为国家生产和服务领域一线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务必顺应新时代高品质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培育出更多的大国工匠,逐渐让中国制造成为全球的质量标杆。
  一、中职学校培育工匠型技能人才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中职学校培育工匠型技能人才具有的价值如下。
  (一)有利于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弘扬工匠精神是重塑国民新素质的内在支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下,若想早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那就需要大量敢于推陈出新、爱岗敬业、高度负责、具有国际视野的工匠型技能人才。若没有工匠精神作为基础,则很难实现优质制造、品质制造。中职工匠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够充分调动我国所急需的工匠型技能人才的热情,推进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步伐,落实“双创”政策的应有之意。
  (二)有利于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在某一领域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是中职教育的目标,且随着供给侧改革,就需要从生产、供给着手。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相当数量的教师忽视对职业操守的教育,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关注未来员工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如除了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关注学生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创新、精益求精等工作态度和精神,这些工作态度和精神的培养都蕴含着工匠精神教育。因此,在中职人才培养中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助推中职学校实现自身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职业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技能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良好的工匠精神是中职学生实现就业必不可少的条件。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化发展,中职生源整体水平较差,普遍存在着信心不足、自我价值感偏低等问题,若每一个学生都能向工匠型技能人才靠拢,那势必会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工匠精神视角下的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
  中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过程,需要从多种实践路径综合协调形成有效的培育体系。笔者以工匠精神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联性为基础,结合多年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教学实践,归纳总结出“四维一体”培养策略如下。
  (一)维度一:厚植培育工匠精神土壤,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精神路径。首先,以文化建设为统领,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秦国曾经推行的“物勒工名”制度、旷世绝伦的八大金工工艺等,结合新时代和专业特点厚植培育工匠精神土壤。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宣传工匠精神的物质建设。例如,在专业介绍课前,笔者常常呈现历年技能大赛中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生设计的作品以及历届毕业生设计的小亭、花草树木、建筑小品等,结合学校的所在区域、发展历史、社会习俗等,有效融入工匠精神。又如,笔者结合当地文化,将陶瓷文化与工匠精神相结合,广泛推动古人如何重视人的生理、行为、心理环境创造,深刻阐述工艺美术品设计的艺术性、欣赏性、创造性。其次,结合中職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广泛运用学校广播、展板、校报、微信群等传播媒介,将古代工匠、工匠历史故事、工匠精神等相关内容整理制作成不同的学习单元进行专题教育,不断挖掘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例如,笔者结合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特点,设立“工艺美术品设计+工匠精神”研究课题,举办以工艺美术品设计为主题的工匠事迹报告会,要求学生群策群力,不断挖掘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工匠精神之间的联系,将工匠精神有效地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之中。
  (二)维度二:加快职业能力建设,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办学路径。首先,树立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理念。在职业态度方面,教师应将工匠精神作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职业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前相当数量的中职学生对学习认同度较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职业发展动力不强,因此教师应在工艺美术品设计和理论教学中不断地加强爱岗敬业、踏实认真等工匠精神的注入,引导学生建立忠于匠心的职业态度。在职业素养方面,岗位技术能力是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教师应增强学生对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知识学习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专业知识在工艺美术品设计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多潜心钻研、多动手实践,不断培养学生的匠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职业精神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岗位工作的点点滴滴做起,要求学生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视为生命,从而达到实现自身文化价值和培育职业伦理观念的目的。
  其次,将工匠精神融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之中。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思政理论教育、职业品德教育等类似课程,将工匠精神和学生就业创业紧密结合,并有意识地强化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的社会公益性,将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最后,将工匠精神融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保障机制建设之中。运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加强对投入经费的监督管理,多渠道开设相关社会监督平台,有效促进中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一是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施作为学校育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以工艺美术品设计为核心的教育工作办公室,全面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对职业能力教育工作的统领。二是成立以工艺美术品设计为核心的教育研究与服务中心,全方位服务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需要,提供有关职业能力咨询答疑和就业指导的服务。三是建立科学的职业能力培养评价标准,在具体实践中,可以从学生职业发展的自我评价、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就业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维度三:构建“学校+企业+岗位”培育机制,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办校路径。首先,中职学校要树立“学校+企业+岗位”培育工匠精神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合作途径。学校根据发展需要,密切和礼品、纪念品、玉器、首饰、珠宝、饰品等相关企业的互动交流,在企业和学校相互设置不同类型的岗位,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对接相关企业的部门、车间等的相关岗位进行顶岗实习,以增强专业实践能力,不断强化岗位意识,深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此同时,邀请企业部门负责人兼任教学管理负责人助理,有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逐步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
  其次,针对部分企业合作热情不高、协调和管理职能发挥不到位、企业自身利益难以保障等问题,中职学校应积极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功能,对合力培育工匠精神、积极参与协作育人的企业单位给予政策倾斜与税收优惠,设立相应的企业协作育人基金。针对企业核心信息泄露、学生安全等风险,中职和企业应签订合作协议,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权利和义务按照风险共担的原则进行明确的合同约定,并建立风险同担的协同机制,设立一定数额的风险准备金。
  (四)维度四:展示技能风采,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检验和再改进路径。技能大赛产生了强劲的“技能冲击波”和“职教共振场”,往往是技能型人才掌握最前沿技术的技能较量。首先,中职学校应及时建立大赛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导向机制,根据职业岗位技能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如工艺美术品设计的产品标准、大赛项目内涵的技术规范等,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补足“短板”;同时建立对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推动机制,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
  其次,建立教师指导技能大赛激励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技能大赛的系列工作。例如,将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列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在各类评优选先中对大赛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优先考虑和纳入。同时,以技能大赛为标杆,推动教师做创新发展型教师。创新发展既是当今职业教育发展对教师的时代要求,也是工匠精神应有之义。一是要求教师主动求异求新,具备开放的思维与现代化视野;二是要求教师勇于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引领学生在实践中精深思考;三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新颖思想给予积极的鼓励;四是要求教师及时传达行业企业前沿的最新技术与动态。
  最后,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学校育人抓手,建立“学校赛事统筹管理、专业群精准对接”管理体系。一是学校以工匠精神培育为重点,及时将技能大赛参与的途径、实施方法、追踪评价进行统一筹划;二是要求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生结合产品标准和就业趋势,制订相关技能大赛实施细则,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三是在专业技能训练指导、专业技能小组训练活动经费以及场地等方面给予保障,有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总之,人才是国家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而在工匠精神视域下的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只有精神、办学、办校、检验和再改进四个维度相互配合、同时发力、协调推进,使精神文化、职业能力、“学校+企业+岗位”以及技能大赛建设浑然一体,才能有效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才能实现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参考文献】
  [1]怀鹭鹭.中职学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价值与路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
  [2]王艳飞.大国工匠精神引领下建筑工程“工—员—师”人才递进式培养路径探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作者简介】邓任直(1985— ),男,汉族,籍贯广东广州,文学学士,中職讲师,现就职于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平面设计、工艺美术。
  (责编 罗汝君)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复习为例,阐述在复习阶段有效整合知识、活用概念图式、运用数学模型、有效利用例题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复习,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整合知识 概念图式 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161-02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分析现代制造类专业(群)建设和发展中产业技术快速迭代导致专业办学基础条件更新困难、校企供需求各异导致合作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现代服务业等快速发展导致传统制造类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日渐走低等问题,提出示范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措施:三向对接,有效开展特色实训基地建设;多措并举,推进专业内涵和教学质量提升;携手共赢,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 示范特色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数学开展混合式学习评价的意义,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在 2019 级汽修 2 班和汽修 3 班分别实施混合式学习评价和传统评价方式,结果发现 2019 级汽修 3 班的期考总体偏低,未能达到学校及格率达 60% 以上的教学目标,而实施混合式学习评价的 2019 级汽修 2 班的总体成绩偏高,各项指标达到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提出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在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南宁十四中八年办学实践为例,论述校长管理好学校的具体措施,提出校长要了解现状、把握未来、顺势而为、应对挑战、充满自信、思考未来,在文化上传承,在质量上监控,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带好队保持续,从而使学校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关键词】学校高品质教育 核心力量 发展的生命线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85-04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核心概念对学习的重要意义,阐明进行核心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动能和动能定理”为例,阐述基于核心概念的高中物理单元化教学策略,以金字塔型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概念为中心,将核心概念转变为比较容易让学生理解的概念与典型事实,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关键词】动能和动能定理 核心概念 单元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到八桂田园现代农业基地学习为例,论述大语文教育在研学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合,阐述“研学地点的选择—研学方案的制定—研学主题的确定—研学成果的汇报”的实施步骤,认为大语文教育在研学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合具体表现在语言表达、思维和思辨能力、学科品质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透过案例对研学活动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课前应充分准备、课中落实分层教学、课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研学活动。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为例,论述“政治认同”价值引领的高中政治主题式教学策略:立足教材,向生活延展,整合政治认同资源;根据教材思维逻辑,切合时代和学情,提炼政治教学主题;契合主题,选择鲜活的情境素材,创设主题教学情境;细化分解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优化主题教学活动;结合主题写信,开展实践活动,组织课后课程实践。  【关键词】高中政治 政治认同 主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以百色市“扶贫巾帼励志班”为例,提出构建“扶困”“扶心”“扶弱”“扶志”“扶智”“扶技”六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六扶一体”职业教育扶贫模式,论述构建措施:整合社会资源实行“三免三补一赠”,成立“幸福园丁”积极心理学教学团队工作室,构建党员“一帮一”帮扶机制,建设民族特色职业教育,形成“扶贫巾帼励志班”特色管理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建构课程知识结构、通过手绘思维导图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构建思维导图增强整体学习效果等方面论述思维导图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认为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形象化思维和系统化思维,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及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中职教学 思维导图 应用 德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汽车相关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缺少课程学习资源等问题,阐明汽车职业岗位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需求,提出基于行业岗位需求的汽车相关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措施:开发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学习资源库;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學习模式,实施一体化教学;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标准。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 计算机基础课程 岗位能力 行业岗位需求 情境学习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