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角色朗读:让童话教学精彩纷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角色朗读是童话教学中的常见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显得分外精彩。在童话教学中实施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角色的选择,关注学生对角色形象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提升童话教学质量。
  [关键词]童话教学;分角色朗读;角色选择;形象理解;全身心参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5-0062-02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编排了不少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对于这些童话故事的学习,教材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大都是朗读、背诵、复述、分角色朗读等。在平常的童话教学中,教师对朗读、背诵、复述等方面的教学大都比较重视,而在分角色朗读方面对学生的训练力度明显不够,以至于学生很难感受到童话学习的趣味性。那么,怎样让分角色朗读撬动童话教学课堂,让语文教学显得更加精彩呢?
  一、关注分角色朗读中的角色选择
  统编教材中的童话大都是拟人体童话,这些拟人体童话的主要特点是把动植物或者一些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言语行为等。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的时候,在角色人物的选择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为学生读好课文奠定基础。
  (一)鼓励毛遂自荐
  童话故事作为儿童特别喜欢的一种体裁,充满温情,亲近儿童。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这样学生参与意识浓厚,也有助于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以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例,这篇童话中的角色有小壁虎、鲤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壁虎妈妈几个,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的时候,可以这样启发学生:谁来做小壁虎?小壁虎是孩子,它的话很好读哟!牛伯伯是大人,是男的,谁愿意挑战一下?鲤鱼姐姐谁来读呢?燕子阿姨呢?教师直接发出“邀请函”,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以及角色的性别来确定角色,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分角色朗读中,读出童话故事的精彩。
  (二)学会合理分工
  童话故事大多会有多个人物形象,每个人物的特点都不同,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的时候,对于角色分配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分工,以避免学生“抢”角色或者“推”角色现象的产生。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为例,教师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有的小组成员很快就确定好了朗读角色,有的小组成员因为个人兴趣爱好以及朗读难易程度等对角色的选择举棋不定。对此,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快确定好朗读角色并投入到朗读之中,在展示交流活动时教师再对学生的角色选择、分配、朗读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样就能使学生明白,在分角色朗读时应互相尊重、互相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师适当参与
  童话作品经常以象征或者隐喻的形式把一些做人的道理傳递给学生,具有一定的育人价值。根据童话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引领作用,参与到学生的分角色朗读中,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课为例,故事中的角色有老马、小马、松鼠、老牛。这里的老马是孩子们眼中的大人,是童话故事中的智者,大人的话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信服感。老马在故事中话虽然不多,也不是故事的主角,却承担着教育者的作用。对于这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在进行分角色朗读的时候,就可以让教师来担任。这样进行角色分配,有了教师的参与,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就会更积极,朗读得也会更有感情。
  二、注重分角色朗读中的角色感悟
  朗读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亲密接触后的自然感情流露,是源于心,发于声的,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因此,在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时候,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角色形象的体验和感悟,帮助学生活化认知,以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聚焦词句、标点,感受角色形象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用心去品读童话语言中的每个字、每个词,甚至是每个标点符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人物形象。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召开大会》这篇童话为例,狗熊的话在整篇故事中不仅最多,而且狗熊每次通知大家开会的内容也都与前面的不一样。为了帮助学生把狗熊的话读好,教师可以借助大屏幕把这些话语呈现出来,让学生用心朗读,说说在这几次发言中,狗熊的话有哪些不一样,把它圈画出来,并注重读好“注意、都、准时”等这些表示强调的词语,读好课文中标点符号所表示的语气。这样引导能使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感情有起伏、情绪有波动,从而真正感受到狗熊憨厚的特点,为提升学生分角色朗读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引领学生切身体验,感悟角色形象
  要想真正读出童话作品中每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就需要学生真正沉入文本中,把自己当作童话故事中的人来感受。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出仿真的朗读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读出真情实感来。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咕咚》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真正融入文本中,感受到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闭目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就是小白兔,独自在湖边玩,突然听到“咕咚”一声,此时自己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假如自己是小猴子,看到小白兔正在前面飞快地奔跑,自己会有什么想法?假如自己是狐狸、山羊、小鹿,看到大伙儿都在跑,自己又会怎么想,怎么做?怎样才能把这些角色的话语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样引领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进入童话世界中,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在尽情地想象与有感情地朗读中,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解读会更深刻,朗读起来也会更有味道。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活化角色形象
  童话作品中的语言浅显易懂,亲切自然,没有过于深奥的词汇,这就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好了铺垫。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边读边想象,以活化学生对童话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水平。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童话故事为例,为了促进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教师把小蝌蚪、鲤鱼阿姨、乌龟、青蛙的图片借助大屏幕展示给学生看,尤其是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迎上去”与遇到乌龟“追上去”这两幅画,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想象当时的情景,鼓励学生把静态的画面想象成动态的情景。这样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迎、追”这两个动词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童话中角色形象的理解感悟,而且使学生的分角色朗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三、倡导分角色朗读的全心融入
  对于童话教学来说,教师要遵循儿童的认知方式与接受事物的特点,要能够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的朗读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一)让童话教学“动起来”
  朗读是一种需要学生全身心参与的学习活动,在学生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开放教学时空,解放学生双手,让学生在全身心参与的过程中读得更生动,更深入。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一课为例,教师在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的时候要重点指导他们读好描写雪孩子动作的句子,如“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这句话,不仅要让学生把雪孩子紧张焦急的心情读出来,还要让他们边读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在读和做中真正融入自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这种动态化的朗读,能使整个课堂显得趣味盎然。
  (二)让童话教学“演起来”
  儿童天生喜欢模仿与表演,童话作品中生动的故事情节与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学生的表演创造了条件,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的时候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为学生创设出合适的表演情境,让学生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真正感受到童话朗读带给自己的快乐。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为例,教学这篇童话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分角色朗读与表演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分别带上青蛙、老牛、野鸭、小鸟等小动物的头饰,并让扮演青蛙的学生站在一个木牌旁邊,模仿着卖东西人的样子,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喽!”随着“青蛙”的吆喝,“老牛”出场了,在“老牛”嫌弃的目光中,“青蛙”决定对泥塘进行修整, “青蛙”采集草籽、播撒……然后又站在牌子旁边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喽!”“野鸭”过来了……就这样,在学生生动形象的表演中,不仅故事内容显得更加有趣,而且整个课堂也显得精彩万分。
  (三)让童话教学“编起来”
  在童话教学中,通过编、演、说等形式引领学生在读中创编,一方面可以丰富故事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在大胆创作中尽快融入角色之中,提升分角色朗读的能力。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雾在哪里》一课为例,这篇童话中的主人公雾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课文主要描写了雾把大海、天空、太阳和自己藏起来的情景,充满了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并鼓励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想象,让雾说说自己的想法。在自主发挥的空间里,学生们的各种想法踊跃而出。有学生说:“我想把山峰藏起来。说话间,远处的山峰朦朦胧胧,一会儿什么也看不见了。”有学生说:“我想把森林藏起来。一会儿,整个森林像披了一层白沙,隐隐约约的,让人看不清楚。”就这样,在想象中,在对话中,学生以另一种形式诠释着自己对童话内容的深刻理解,带着这种理解,学生真正融入了角色当中,获得了对雾这个角色真实的感受与体验,童话朗读也显得更加精彩。
  综上所述,在童话教学中,分角色朗读作为学生亲近童话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要能够从角色选定、朗读指导以及编演童话等方面展开教学,以使童话教学精彩纷呈。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统编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这为群文阅读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群文教学中,教师要从教会学生咬文嚼字的精读中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阅读的习惯。为此,教师要构建多元的课内课型、课内外结合课型、阅读活动课型,采取突出文章篇章结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注重以点带面的效应等策略,这样让学生读得更多、读得更快、读得更深。群文阅读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掌握阅读方法,增加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统编教材将古诗词分散编排在各个单元中。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用分类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分类教学古诗词,让学生在积累和整合的活动中展开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使学生自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关键词]分类教学;古诗词;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铺开,如何读懂教材编排意图并落实课程目标成为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尤其是教材中“长文”内容的教学,更吸引了教师的目光。文章从“精准确定教学目标,落实长文短教之前提”“精当设计教学内容,彰显长文短教之关键”“精简实施教学过程,实现长文短教之根本”三个方面尝试结合具体的课例提出长文短教的几点思考,以期能突破“长文”占用课时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 要]陌生化阅读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跳出原来的熟悉区,在全新的阅读模式与阅读状态中获得对文本全新的解读,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生活阅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从阅读主题、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文本和课堂教学进行陌生化处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和欲望,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深刻、全面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关键词]
说理文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难点.目前的说理文教学存在课堂结构固化、缺少整体观照、胡乱堆砌材料等问题,导致学生的说理类习作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意识、思维训练、序列意识、语境表达等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说理类习作的基本方法、规律,获得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现代教育教学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不断尝试着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是建立在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础上,由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长期教学经验积累和实践下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其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遵循课前教学定向、学生自学、知识讨论、教师解读、学生自测、学生自我总结“六步”教学法,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摘 要]陌生化閱读可以有效改变课堂教学单一、呆板等现象,能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让语文课堂更具活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材内容等,从教学内容陌生化、阅读理解陌生化、表达形式陌生化等方面展开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感悟文本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谋篇布局等,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陌生化阅读;教学内容  [
[摘 要]深度学习与学生的思维是紧密联系的。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统整联合、类比重构、变换形式、自主发现等多种形式入手,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理解文本语言表达的密码,掌握运用语言的内在规律。这样,能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思维发展;类比重构;自主发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因此阅读教学要构建言语实践型课堂。言语实践型阅读课堂要突出语文课程言语性的本体特质,遵循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规律,立足常态课堂的实效性要求,体现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延续性目标。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能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形成语文学习的正确习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言语实践;阅读教学;言语性;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
深度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就要注重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展开多维表达.只有这样,才让阅读学习走向深入,使学生深刻领悟文本内容,掌握文本的表达规律,养成阅读思维的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