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插图是实用性极强的直观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插图,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帮助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插图,活用
历史插图越来越精美,几乎每一课都有一两幅传神的插图,这符合时代特征,也是教学新理念的一种体现。历史插图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把复杂的历史表现在插图当中,可以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能力以及帮助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说,利用插图教学是历史课堂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呢?下面,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理论和现实生活的实例都揭示了一种规律,即人对有趣的事物,学起来总是心情愉快、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因而也容易学好。所以学生的学习必须激发其求知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形象、具体、生动的东西很感兴趣。而历史插图就非常形象、具体、生动,学生对之倍感兴趣。如在上《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上新课之前,我先展示了林肯及其纪念堂的图片,之后提出问题:①图中的人物是谁?②恩格斯为什么说林肯将与华盛顿齐名?学生对于华盛顿是了解的,他领导美国人民进行独立战争并实现了国家独立,这样就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想知道图片中的内容,把他们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新课上,就会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提倡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式学习。新教材配有大量的插图,书前的彩图就有33幅。这些插图中包含着许多信息,它们是文字所不能包容的。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好这些插图,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发现、探究色彩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如对于七年级上册第20课中“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插图,我就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我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最后达成共识:(1)少数民族的衣着已是宽袖和肥裤;(2)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在生活习俗方面已受到汉族的影响;(3)北京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我把这种探究活动设计为三个步骤:①学生根据插图的内容提出问题;②学生发现、探究历史插图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③总结探究过程,形成书面材料。可见,利用插图进行探究教学活动,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插图能再现历史的时空观念和人物活动情况,为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提供有利条件。比如在讲《筒车》时,我引导学生与三国时期的翻车进行比较,看他们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优劣。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翻车是水槽链叶结构;筒车是滚筒结构。翻车靠人力踏转转轮,带动链叶将水提到高处灌溉;筒车是利用水力推动水筒转动把水提到高处灌溉,其功效比翻车高。这样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能力便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4.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进行德育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运用插图讲课,历史画面具体生动形象鲜明,可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利用《郑成功收复台湾》、《虎门销烟》、《五四爱国运动》等图,我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利用《大泽乡起义》、《黄道婆》、《莫高窟艺术及其创造者》等图,我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长春一汽制造厂》、《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插图,采用“看图讲历史”,启发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既做到让学生知史、激情,又做到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并能唤起学生的情感,把思想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
总之,历史插图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应该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发挥历史插图的多种功能,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初中历史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历史插图,活用
历史插图越来越精美,几乎每一课都有一两幅传神的插图,这符合时代特征,也是教学新理念的一种体现。历史插图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把复杂的历史表现在插图当中,可以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能力以及帮助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说,利用插图教学是历史课堂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呢?下面,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理论和现实生活的实例都揭示了一种规律,即人对有趣的事物,学起来总是心情愉快、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因而也容易学好。所以学生的学习必须激发其求知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形象、具体、生动的东西很感兴趣。而历史插图就非常形象、具体、生动,学生对之倍感兴趣。如在上《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上新课之前,我先展示了林肯及其纪念堂的图片,之后提出问题:①图中的人物是谁?②恩格斯为什么说林肯将与华盛顿齐名?学生对于华盛顿是了解的,他领导美国人民进行独立战争并实现了国家独立,这样就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想知道图片中的内容,把他们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新课上,就会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提倡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式学习。新教材配有大量的插图,书前的彩图就有33幅。这些插图中包含着许多信息,它们是文字所不能包容的。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好这些插图,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发现、探究色彩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如对于七年级上册第20课中“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插图,我就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我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最后达成共识:(1)少数民族的衣着已是宽袖和肥裤;(2)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在生活习俗方面已受到汉族的影响;(3)北京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我把这种探究活动设计为三个步骤:①学生根据插图的内容提出问题;②学生发现、探究历史插图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③总结探究过程,形成书面材料。可见,利用插图进行探究教学活动,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插图能再现历史的时空观念和人物活动情况,为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提供有利条件。比如在讲《筒车》时,我引导学生与三国时期的翻车进行比较,看他们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优劣。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翻车是水槽链叶结构;筒车是滚筒结构。翻车靠人力踏转转轮,带动链叶将水提到高处灌溉;筒车是利用水力推动水筒转动把水提到高处灌溉,其功效比翻车高。这样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能力便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4.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进行德育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运用插图讲课,历史画面具体生动形象鲜明,可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利用《郑成功收复台湾》、《虎门销烟》、《五四爱国运动》等图,我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利用《大泽乡起义》、《黄道婆》、《莫高窟艺术及其创造者》等图,我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长春一汽制造厂》、《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插图,采用“看图讲历史”,启发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既做到让学生知史、激情,又做到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并能唤起学生的情感,把思想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
总之,历史插图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应该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发挥历史插图的多种功能,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初中历史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