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语感?王尚文先生说:“语感是一个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的全方位的感觉与反应,语言知识虽是语感赖以存在的必要基础,但它毕竟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与人的观念、人的情绪交融在一起的,既有语言的因素,也有认识的情感的因素,不仅是对言语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正误的判断,也是对内容的是非真伪与形式的美丑的判断。”简单地说,语感就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抓好语文基础的落实、语文能力的提高方面,确实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显而易见,训练培养语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本文试以《荷塘月色》(下简称《荷》)教学为例,谈谈语感训练的三条途径。
一、调动审美感知
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人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感觉——听觉器官、视觉器官来感知对象世界,学生对教材的把握也是由感知开始的,再经过想象、情感等参与而领悟教材。教师必须重视审美感知能力的训练。教学《荷》时,要抓住那些富有色彩、音响、形态、特征的词、句、修辞等,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展开联想的翅膀,进入作家所营构的艺术空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无声的文字中展现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荷塘月色”图景,达到“神与物游”的效果,培养语感能力。
语感依赖于直觉思维的作用,表现出丰富的联想性,也就善于构成语言描述的具体形象。分析《荷》第四段,可根据作者所描述的荷叶、荷花、荷香,唤起贮存于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经验,展开联想。作者用“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出水很高”的荷叶,可引导学生产生亭亭玉立的舞蹈演员身着绿色芭蕾舞裙的视觉想象,感受塘中荷叶轻盈舒展、挺拔直立的优美形态。作者用“歌声”描绘花香,可让学生联想曾经体验过的被微风拂进教室的桂香,调动嗅觉器官去感知文中的荷香,再调动听觉用“设身处地”的方式,聆听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把两者联系起来,领略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捉摸不定的荷香的特点。这种想象描摹、细细品味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十分传神,使学生流连忘返于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之中,在头脑中浮现月下荷塘的“内心视象”,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淡雅静谧的幽美景色和融合在其中的淡淡喜悦之情。
二、比较修辞效果
语感能对言语对象的内容是非和形式美丑做出敏感准确的判断,同样,语感也能对特定语境中的修辞效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反过来说,体会评价特定语境中的修辞效果,就是训练语感的过程。“绿”、“到”、“遍”、“满”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足以唤起主体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语感。可见,体会不同的修辞效果,不失为训练语感的一种好方法。《荷》的课后练习中就有要求学生体会不同修辞效果的训练题。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道题的训练,只是让学生自己对照课文选出某个词,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词的修辞效果,语感自然也就得不到训练了。
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从用词上看,“泻”换成“照”则不能和“流水”搭配,因为语感告诉我们流水可“泻”不可“照”,而且用“照”又无动感,通过比较,很容易让学生明白文句中为何用“泻”而不用“照”。自然还可将“泻”换为能与“流水”搭配的词,如“流”、“淌”等,但用“流”显然有重复之感,且用“流”、“淌”又会引起有声的感觉,而光是无声的,再者,文中的意境是极静的,无论是“流”还是“淌”都嫌表现不足,只有用“泻”才生动传神。换个角度,从句子看,这里的三个比喻也是简洁而恰当的,“流水”令人想见月光的清澈透明;“牛乳”令人想见月光的素淡柔和,荷塘上的月色如此美妙,怎不让人有置身梦境的感觉?“难得偷来的淡淡喜悦”,如此丰富的感觉竟只凭这么几个简练的句子传达出来,不经过比较玩味的语感训练,怎能感受到个中的妙味呢?
进行修辞效果的体味,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抓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通过咬文嚼字,比较不同修辞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的不同效果,培养学生的差别感受能力,是促成课文言语形式转化为学生语感的最好方法之一。
三、把握感情基调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是作者用来塑造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语感对作品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实质上就是对活跃于作品之中的作者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认同、感应。朱自清写《荷》时,正值大革命失败,面对现实,他苦闷彷徨,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一法”(《哪里走》)。然而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不能安于这种“超然”的活法。《荷》开头“心里颇不宁静”,所以要在夜深人静时去宁静的荷塘,寻求精神上的超脱;由于觉得今晚“很好”,于是就尽情地“享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在原来丝丝的哀愁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悦;由于这种自由的生活如梦一般,“我什么也没有”,所以就惦念起江南采莲的乐事,这些都表现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仅仅把“颇不宁静”的感情本身直接奉送给学生,那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就隔了一层,这样就达不到“训练语感”的目的。讲授《荷》,可介绍作者写该文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思想状况,使学生宏观地把握课文中“颇不宁静”的感情背景,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细读课文,进入作品,感觉作者的心跳,领悟“颇不宁静”的感情,微观地把握感情基调,达到“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效果,之后,让学生用有声语言把作者想“超然”又不安于“超然”的感情读出来,这样读进去,读出来,一进一出,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语感也得到了训练。
当然,训练语感的途径不只这三条,但不管是哪条途径,教师都必须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会用作者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去感知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艾青中学 (321015)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抓好语文基础的落实、语文能力的提高方面,确实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显而易见,训练培养语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本文试以《荷塘月色》(下简称《荷》)教学为例,谈谈语感训练的三条途径。
一、调动审美感知
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人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感觉——听觉器官、视觉器官来感知对象世界,学生对教材的把握也是由感知开始的,再经过想象、情感等参与而领悟教材。教师必须重视审美感知能力的训练。教学《荷》时,要抓住那些富有色彩、音响、形态、特征的词、句、修辞等,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展开联想的翅膀,进入作家所营构的艺术空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无声的文字中展现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荷塘月色”图景,达到“神与物游”的效果,培养语感能力。
语感依赖于直觉思维的作用,表现出丰富的联想性,也就善于构成语言描述的具体形象。分析《荷》第四段,可根据作者所描述的荷叶、荷花、荷香,唤起贮存于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经验,展开联想。作者用“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出水很高”的荷叶,可引导学生产生亭亭玉立的舞蹈演员身着绿色芭蕾舞裙的视觉想象,感受塘中荷叶轻盈舒展、挺拔直立的优美形态。作者用“歌声”描绘花香,可让学生联想曾经体验过的被微风拂进教室的桂香,调动嗅觉器官去感知文中的荷香,再调动听觉用“设身处地”的方式,聆听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把两者联系起来,领略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捉摸不定的荷香的特点。这种想象描摹、细细品味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十分传神,使学生流连忘返于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之中,在头脑中浮现月下荷塘的“内心视象”,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淡雅静谧的幽美景色和融合在其中的淡淡喜悦之情。
二、比较修辞效果
语感能对言语对象的内容是非和形式美丑做出敏感准确的判断,同样,语感也能对特定语境中的修辞效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反过来说,体会评价特定语境中的修辞效果,就是训练语感的过程。“绿”、“到”、“遍”、“满”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足以唤起主体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语感。可见,体会不同的修辞效果,不失为训练语感的一种好方法。《荷》的课后练习中就有要求学生体会不同修辞效果的训练题。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道题的训练,只是让学生自己对照课文选出某个词,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词的修辞效果,语感自然也就得不到训练了。
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从用词上看,“泻”换成“照”则不能和“流水”搭配,因为语感告诉我们流水可“泻”不可“照”,而且用“照”又无动感,通过比较,很容易让学生明白文句中为何用“泻”而不用“照”。自然还可将“泻”换为能与“流水”搭配的词,如“流”、“淌”等,但用“流”显然有重复之感,且用“流”、“淌”又会引起有声的感觉,而光是无声的,再者,文中的意境是极静的,无论是“流”还是“淌”都嫌表现不足,只有用“泻”才生动传神。换个角度,从句子看,这里的三个比喻也是简洁而恰当的,“流水”令人想见月光的清澈透明;“牛乳”令人想见月光的素淡柔和,荷塘上的月色如此美妙,怎不让人有置身梦境的感觉?“难得偷来的淡淡喜悦”,如此丰富的感觉竟只凭这么几个简练的句子传达出来,不经过比较玩味的语感训练,怎能感受到个中的妙味呢?
进行修辞效果的体味,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抓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通过咬文嚼字,比较不同修辞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的不同效果,培养学生的差别感受能力,是促成课文言语形式转化为学生语感的最好方法之一。
三、把握感情基调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是作者用来塑造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语感对作品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实质上就是对活跃于作品之中的作者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认同、感应。朱自清写《荷》时,正值大革命失败,面对现实,他苦闷彷徨,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一法”(《哪里走》)。然而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不能安于这种“超然”的活法。《荷》开头“心里颇不宁静”,所以要在夜深人静时去宁静的荷塘,寻求精神上的超脱;由于觉得今晚“很好”,于是就尽情地“享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在原来丝丝的哀愁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悦;由于这种自由的生活如梦一般,“我什么也没有”,所以就惦念起江南采莲的乐事,这些都表现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仅仅把“颇不宁静”的感情本身直接奉送给学生,那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就隔了一层,这样就达不到“训练语感”的目的。讲授《荷》,可介绍作者写该文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思想状况,使学生宏观地把握课文中“颇不宁静”的感情背景,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细读课文,进入作品,感觉作者的心跳,领悟“颇不宁静”的感情,微观地把握感情基调,达到“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效果,之后,让学生用有声语言把作者想“超然”又不安于“超然”的感情读出来,这样读进去,读出来,一进一出,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语感也得到了训练。
当然,训练语感的途径不只这三条,但不管是哪条途径,教师都必须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会用作者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去感知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艾青中学 (3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