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训练的有效途径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语感?王尚文先生说:“语感是一个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的全方位的感觉与反应,语言知识虽是语感赖以存在的必要基础,但它毕竟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与人的观念、人的情绪交融在一起的,既有语言的因素,也有认识的情感的因素,不仅是对言语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正误的判断,也是对内容的是非真伪与形式的美丑的判断。”简单地说,语感就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抓好语文基础的落实、语文能力的提高方面,确实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显而易见,训练培养语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本文试以《荷塘月色》(下简称《荷》)教学为例,谈谈语感训练的三条途径。
  一、调动审美感知
  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人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感觉——听觉器官、视觉器官来感知对象世界,学生对教材的把握也是由感知开始的,再经过想象、情感等参与而领悟教材。教师必须重视审美感知能力的训练。教学《荷》时,要抓住那些富有色彩、音响、形态、特征的词、句、修辞等,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展开联想的翅膀,进入作家所营构的艺术空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无声的文字中展现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荷塘月色”图景,达到“神与物游”的效果,培养语感能力。
  语感依赖于直觉思维的作用,表现出丰富的联想性,也就善于构成语言描述的具体形象。分析《荷》第四段,可根据作者所描述的荷叶、荷花、荷香,唤起贮存于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经验,展开联想。作者用“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出水很高”的荷叶,可引导学生产生亭亭玉立的舞蹈演员身着绿色芭蕾舞裙的视觉想象,感受塘中荷叶轻盈舒展、挺拔直立的优美形态。作者用“歌声”描绘花香,可让学生联想曾经体验过的被微风拂进教室的桂香,调动嗅觉器官去感知文中的荷香,再调动听觉用“设身处地”的方式,聆听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把两者联系起来,领略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捉摸不定的荷香的特点。这种想象描摹、细细品味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十分传神,使学生流连忘返于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之中,在头脑中浮现月下荷塘的“内心视象”,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淡雅静谧的幽美景色和融合在其中的淡淡喜悦之情。
  二、比较修辞效果
  语感能对言语对象的内容是非和形式美丑做出敏感准确的判断,同样,语感也能对特定语境中的修辞效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反过来说,体会评价特定语境中的修辞效果,就是训练语感的过程。“绿”、“到”、“遍”、“满”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足以唤起主体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语感。可见,体会不同的修辞效果,不失为训练语感的一种好方法。《荷》的课后练习中就有要求学生体会不同修辞效果的训练题。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道题的训练,只是让学生自己对照课文选出某个词,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词的修辞效果,语感自然也就得不到训练了。
  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从用词上看,“泻”换成“照”则不能和“流水”搭配,因为语感告诉我们流水可“泻”不可“照”,而且用“照”又无动感,通过比较,很容易让学生明白文句中为何用“泻”而不用“照”。自然还可将“泻”换为能与“流水”搭配的词,如“流”、“淌”等,但用“流”显然有重复之感,且用“流”、“淌”又会引起有声的感觉,而光是无声的,再者,文中的意境是极静的,无论是“流”还是“淌”都嫌表现不足,只有用“泻”才生动传神。换个角度,从句子看,这里的三个比喻也是简洁而恰当的,“流水”令人想见月光的清澈透明;“牛乳”令人想见月光的素淡柔和,荷塘上的月色如此美妙,怎不让人有置身梦境的感觉?“难得偷来的淡淡喜悦”,如此丰富的感觉竟只凭这么几个简练的句子传达出来,不经过比较玩味的语感训练,怎能感受到个中的妙味呢?
  进行修辞效果的体味,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抓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通过咬文嚼字,比较不同修辞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的不同效果,培养学生的差别感受能力,是促成课文言语形式转化为学生语感的最好方法之一。
  三、把握感情基调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是作者用来塑造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语感对作品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实质上就是对活跃于作品之中的作者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认同、感应。朱自清写《荷》时,正值大革命失败,面对现实,他苦闷彷徨,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一法”(《哪里走》)。然而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不能安于这种“超然”的活法。《荷》开头“心里颇不宁静”,所以要在夜深人静时去宁静的荷塘,寻求精神上的超脱;由于觉得今晚“很好”,于是就尽情地“享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在原来丝丝的哀愁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悦;由于这种自由的生活如梦一般,“我什么也没有”,所以就惦念起江南采莲的乐事,这些都表现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仅仅把“颇不宁静”的感情本身直接奉送给学生,那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就隔了一层,这样就达不到“训练语感”的目的。讲授《荷》,可介绍作者写该文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思想状况,使学生宏观地把握课文中“颇不宁静”的感情背景,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细读课文,进入作品,感觉作者的心跳,领悟“颇不宁静”的感情,微观地把握感情基调,达到“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效果,之后,让学生用有声语言把作者想“超然”又不安于“超然”的感情读出来,这样读进去,读出来,一进一出,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语感也得到了训练。
  当然,训练语感的途径不只这三条,但不管是哪条途径,教师都必须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会用作者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去感知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艾青中学 (321015)
其他文献
确定中心论点和提炼分论点,是深化立意的训练。明代王夫之说得好:“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还有人说过:“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也同理,“意”这一“统帅”首先通过审题和布局做好“战略部署”,而后统率材料、言语等“各路大军”去夺取辉煌战果。如果没有拟好论点就下笔千言,那是没有选好文章的主帅,就匆忙调集语言之将和文字之兵,那岂不“累死”语言材料的
期刊
《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蕴涵着作者丰厚的艺术修养,体现了作者表达技巧的高超,如无平不陂的开篇技巧,细针密线式的描写手法,善于变换的描写角度,以景寓情的抒情方式等。  一、开篇技巧——无平不陂  由标题性质看,《荷塘月色》为写景散文,即借景抒情散文。然而在开头时,朱自清并没有急于描写“荷塘”之景,描述“月色”之色,却是先表述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乍看之下,这岂不是跑题
期刊
古罗马塔西陀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笔者作为备课组长尝试组织了一次同课异构活动。本次教学实验的目标:一是对《老王》进行教学重构,二是在亲历中建构自己的同课异构观点,三是感悟一下“规范的”比较研究法在具体教学中的活用。对于我们文科教师而言,第三点尤其陌生,又尤为必要。  一、议定课题探“教情、学情”  《老王》是苏教版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专题《底层的光芒》单元的一篇文章,
期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伴随着师生的情感活动。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饱含着作家的思想情感,凝聚着作家的心血和生命。“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入情”。文学创作是一种传达情感的活动,主要是“以情动人”,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接受情感的活动,也要做到“以情动人”。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
期刊
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教学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语言的完美与否对语文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因此,语言的完美应当成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语文教师的语言怎样才能达到完美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炼。  一、完美的语言应当合乎规范  规范的教学语言应是普通话。教师用普通话教学,学生处在普通话语境之中,潜移默化,会自然地跟着说普通话。教师用普通话进行朗读
期刊
文本是联系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纽带,课堂教学始于文本解读。学生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文本展开对话,和文本表达的思想活动融为一体。文本的探究能力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决定了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在这其中,教师的提问成为连接文本和学生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美国教育学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
期刊
在笔者读高中的时候,老师讲到《林黛玉进贾府》中关于贾母的形象,总会有一个统一的评价——疼爱孙辈,懂得享受,爱慕虚荣的封建老太太形象。特别是对于节选的其中一段,一直以来把贾母认定为恪守封建礼教的老祖宗。笔者对此颇有异议,在此和大家探讨一番。   原文第一处: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
期刊
学生作文中,真情缘何无法表达,一些教师和专家认为,这不是作文技巧问题,而是生活问题,在中学生作文真情缺乏的背后,是其生活真情的空白。但我们看到,这只是一部分中学生的现状,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对大千世界、对自我人生总会有所感受。《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云:“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思维活跃的当代中学生面对五彩缤纷的自然,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对沉重的学业负担,怎能会没有真切
期刊
熟语题是高考必考题型,许多考生在做熟语题时经常连蒙带猜,胜算很低。其实考生只要明确命题者设置干扰的角度,就能准确地判断熟语的使用是否正确。  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高考题中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熟语,命题者在设题时往往有意“望文生义”,即故意从字面(语素)上牵强附会,误导考生做出不确切的理解,从而引起误判。  如: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飘渺的梦,因为现实需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学法指导与专题性研究是非常重要而又常常被忽视的问题。我们常说的“授人以渔”,便是要求在学法上对学生给予指导。而每一篇课文,向深处挖掘,都能找到一个值得研究的专题。  在各类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难鉴赏的,尤其是靠情感化的意象取胜的诗歌。对于这类诗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人评价也各有不同。如《秋兴》这一组古人推崇备至的诗,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则说:“《秋兴八首》,传诵后世,其实都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