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也是一部大片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半个月已经过去,但“棱镜门”事件仍然在不断发酵。它犹如一部好莱坞的“谍战大片”,都有着扑朔迷离的真相、个人隐私和国家利益不断冲突的剧情。最近,第一部关于斯诺登的微电影 Edward Snowden 已经出炉。虽然时长仅有 5 分钟左右,但电影的制作水准颇有好莱坞大片的风格。
  “棱镜”事件后,“让美国国安局坐立不安的电影”出炉,包括《窃听大阴谋》、《西北偏北》、《谍影重重》、《碟中谍4:幽灵协议》等。其中《窃听大阴谋》、《碟中谍4:幽灵协议》这两部作品所展示的手段几乎和“棱镜事件”的方式是一样的。
  不得不感叹电影人的敏锐,什么样的现实都能在电影里获得镜像的照应。正如导演奥利弗·斯通所说,斯诺登的结局早在十年前已经被好莱坞用一种喜剧化的方式呈现给民众,那就是1998年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国家公敌》
  “棱镜门”无疑是监听时代的冰川一角。
  电影里的人类“窃听史”:斯诺登只是再一次提醒
  美国政府窥私,这不是件新鲜事。其实,人类热爱窥视,也早有无数的证明。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度,为了满足“知己知彼”的兵家技战术,文艺作品曾幻想出“千里眼”、“顺风耳”,不出帷幄,已知天下事。
  即使在科技不怎么发达的年代,人们仍然可以借用一些简单的材料,达到窥探他人的目的。比如望远镜——这是希区柯克的《后窗》;比如窃听无线电波——那是《听风者》。最极端的例子发生在物质条件极其贫乏的监狱,仅仅是一块拇指大小的镜子碎片,加上一支牙刷柄,就能混搭出最原始的窥视工具——反光镜——这也正是1960年法国电影《洞》中,最精彩的段落。
  乔治·奥威尔的著名小说《1984》:主人公温斯顿的住所的每一层楼,都有一幅画着很大脸庞的招贴画凝视着。下面的文字说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无独有偶,电影《窃听风暴》画面中1984年的东柏林,每一次开头字幕出现的是“我们无处不在"。这意味着公民的隐私完全暴露在当局的视野中。
  监视、监听、监控,类似故事如此频繁地在影视剧里发生,只能说,它们在真实生活中已经醒目到无法漠视、无法回避。
  香港导演杜琪峰说他拍戏时,曾经惊讶的是“马路上有那么多摄像头,不会觉得隐私受到侵犯吗?”当被问及会不会考虑以斯诺登事件为蓝本创作新片时,他反应很平淡:“这些事情不是一直都在发生吗?有什么好拍呢?”
  不可否认,摄像头在“罪案终结”中的作用实在巨大,乃至会有“破案全靠摄像头”的说法。即使神一般的CSI,从上世纪90年代末演进到现在,同样离不开无处不在的摄像头。事实上,侦破剧作为美剧的一大剧种,故事、套路、主角、背景都可以换,唯一难以撼动的,就是以各种面目出现的“摄像头”——科技时代,一个人身边有太多东西可以充当窥视的眼睛:手机位置、信用卡记录、汽车导航……真要找一个人,总有找到他的方法。
  互联网的强大,更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无所遁形。“黑客罗宾汉”——比如《犯罪心理》中的小胖妹Penelope、《疑犯追踪》中的特工Reese,或者《猫鼠游戏》里的“蚊子”Mozzie——可以黑进任何一个网站后台,翻看用户资料。港剧《谈情说案》最终回的大boss较量,用的也是互联网战术——悍匪在搜索“Anitopiarin”时掉入了设好的陷阱——这个不存在的单词让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世界上唯一一个会在网上输入它的IP地址。
  所以,尽管奥巴马声称美国的互联网监控计划是为了保护民众安全,但我们都知道,网络战争,绝不会仅限于正邪黑白分明的美式侦破剧。更何况即使是美式影视剧,也会告诉我们FBI私自搜集普通读者的图书借阅记录是不合法的(《七宗罪》),也会明确对美国政府在9·11之后所实施的大规模电话监听提出质疑(《国土安全》)。
  究其原因,或许正如曾经让奥巴马吃过药的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所言:互联网的传播力庞大到可以推倒普通民众与强势政府之间的柏林墙,正因为它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如果不予以控制,随时也会成为强权的武器。
  从现实生活到恐怖片:多少极权假汝之名
  在追问自由与安全孰轻孰重之前,我们可以先来重温一些重口味的惊悚片:《电锯惊魂》、《针孔旅社》、《偷窥狂》、《九人禁闭室》、《终极面试》……为什么那么多惊悚片都以被窥探、被监视为题材呢?
  这大抵是因为,人,爱窥视,却不喜欢被窥视。不管我们追求怎样的生活,都一定不会向往《楚门的世界》。背后那双窥探的双眼,让我们不安,让我们惊惶。更令人恐惧的,还有其中隐含的那些未知、那些变数,那些打着正义旗帜而来,最终却不知会引向何处的不确定。
  1974年,美国导演科波拉的名作《窃听大阴谋》,已将摄影机镜头对准“窃听”的暗黑——私人侦探负责监听一对男女的对话,不料节外生枝,掉入更大的阴谋。2009年,香港导演庄文强麦兆辉也讲了一个节外生枝的监听故事:情报科窃听小组三兄弟,负责调查上市公司违法交易内幕,无意中监听到其他情报,在巨额利诱面前贪念四起,人生也随之风云突变。
  斯诺登曝光“棱镜”计划后,在德国引起了愤怒情绪,据说是因为令人联想起德国本土的历史悲剧——1984年,在“斯塔西”(东德国家安全局)的高压统治下,东德秘密警察遍布大街小巷。2007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德语电影《窃听风暴》,虽然与港片《窃听风云》只差一个字,讲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故事——
  特工魏斯曼奉命监听剧作家德莱曼及其女友、演员克里斯蒂娜的生活。表面上,这是高压极权统治的一部分。内里,却包含着文化部长丑陋的私心:企图通过监听找到克里斯蒂娜的污点,逼她就范。而出人意料的是,特工魏斯曼却在监听的日子里对这两个人产生了人同此心的认可与同情。
  看过影片的观众想必对剧作家德莱曼家中密密麻麻的监听线路记忆犹新。看似完好的墙纸、地板、插座,当一切整洁有序被秘密警察掀起,普通人的世界天塌地陷。影片的德语片名,直译过来是“他人的生活”——不管你是在同情还是在觊觎,这些都应该是他人的生活,不应受到任何名义的干涉。   有意思的是,一个人的窥私欲,几乎和他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欲一样与生俱来。前些年天涯论坛上有个网民在线直播服毒自杀全过程,细节到吃了什么药引发什么身体不适症状都一一叙述。跟帖、顶帖的人远比打110、120的多,无疑也是因为始作俑者迎合了大众的窥私欲。近年来时不时有人在网上发布虐猫虐狗的照片与视频、“人肉”某某某,背后恐怕都有类似的心态作祟。
  这样的事情发展到极致,就又成了恐怖片——美国影片《Live杀人网站》讲的正是从直播杀猫,到直播杀人的“进化”。
  以预防恐怖袭击为初衷,以网络恐怖事件为收场,这样的题材,想必也不会很远。奥巴马口中的仁政,在斯诺登眼里就是暴政。此时此刻,斯诺登内心的独白一定是:安全,有多少极权假汝之名。
  百年电影史大课题:孤胆个人对抗国家机器
  都说美国人爱曝料,出现一两个斯诺登不足为奇——很喜欢在电影里观照历史与现实的美国导演奥利弗·斯通却不同意。
  “斯诺登事件恰恰显示了揭发内幕的人并不多。”斯通说,“要真正揭发内幕很难,特别是在奥巴马的管理之下。在奥巴马的任期内,美国已经有6个人因为间谍罪或叛国罪被判刑。”
  有趣的是,在斯通看来,好莱坞早在十多年前就预言了斯诺登式的故事,那就是1998年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国家公敌》。片中,威尔饰演的黑人执业律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一个记录有国会议员被谋杀全过程的硬盘,由此遭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严密监视和亡命围捕,甚至还被诬陷谋杀前女友。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电影人的敏锐,什么样的现实都能在电影里获得镜像的照应。正如斯通所说,斯诺登的故事早在十年前已经被好莱坞用一种喜剧化的方式呈现给民众。事实上,当年同样激怒了美国政府的阿桑奇,也曾被控以强奸罪名,不得不四处寻求政治庇护。
  在黑暗的时代下,国家机器往往会成为不可一世的恐惧之兽。然而万千民众何以愿意示弱于专制与恫吓,甚至出卖正义感与勇气,最终成为体制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沉默、屈服和献媚,使得人性终结于蔓延泛滥的猜忌和怀疑。这是一个现代国家能发生的最让人痛心的事。
  斯诺登接下来将会面对的,正是被百年电影史孜孜不倦拍了又拍的大课题——当一个人被逼无奈要以个人力量来对抗整个国家机器的时候,会遭遇什么,会有怎样的结局——《金色梦乡》《汉江怪物》《谍影重重》……日、韩、美都拍过类似的故事,结局却有喜有悲。29岁的斯诺登此番出头,但愿他和他的亲朋不会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其他文献
如手机忘在了家里,出门后也可通过智能眼镜接收和回复手机的短信、电话;在办公室坐了大半天,智能手表发出提示已达久坐上限,需要起身运动,并给出详细建议……这些听起来神乎其神的功能都将不再是想象。  近日,美国苹果公司被爆在全球多地抢注iWatch智能手表商标,在吸引了大众眼球、令电子产品爱好者翘首企盼的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此款产品的多种猜想。《纽约时报》评论称,“‘苹果手表’可能成为所谓的可穿戴技术的
期刊
7月20日,记者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山东首座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正式落户日照市桃花岛,时限20年的海岛使用权价值8.7万元人民币。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三联集团开发田横岛以来,海岛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模式。这些无人居住的荒岛究竟有何商业价值?成为一名“岛主”需要什么条件?  苏循清的双重身份:岛主、村书记  据悉,桃花岛位于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桃花岛村以东海域,距离大陆最近距离为0.54公里
期刊
当所有的人都在用微软系统、苹果手机,在不同的城市喝着星巴克,买着同样名为“万科”的楼盘,你不得不承认已经被这个高速的时代绑架了。  我们都在同一条路上奔跑,看似个性十足,其实早已经变得同质化。甚至,你不知不觉进入一种“被选择”状态——时尚其实是一种坏习惯,当你追求时尚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你只不过是掉进了品牌的圈套。  被绑架的时尚:你以为是品味为你选择了生活,事实上不过是财富让你被品牌消费选择  
期刊
出租车司机、上班族、村民……7月23日一早,他们的生活被暴雨改变,这场暴雨也将他们的命运和济南的“城市病”汇集在一起。  这一天,济南经历了今年最强的一场暴雨,7个小时的雨,人们被重新唤醒了大雨的惨痛记忆:积水、山洪、大堵车……暴雨中的济南表情各异,又一次诉说了“城市与暴雨”的主题。  南部山区村民:“我不想把命送了”  7月22日夜晚,济南南部山区柳埠镇村民李侠(化名)注意到电视中的气象预报:当
期刊
1  中国周刊  8月19日  数千万监控摄像头存管理缺失  过去10多年来,摄像头开始闯入我们的世界。从2010年至2014年,中国监控摄像头的数量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而其他国家这一速度不超过10%。  关于监控摄像头的使用安装规范,却没有一部法律,只是各地自己制定的“办法”。面对监控摄像头的违规,这个“办法”常常没有办法——在很多城市,政府将道路电子眼工程外包给民营公司,同时将交警的执法
期刊
鱼子酱过去数百年来都是专指鲟鱼卵,最负盛名的产区是里海南北两岸的俄罗斯和伊朗。事实上,鱼子酱饱受世人无上好评已超过2000年了。食物一直被人类思考、谈论和概念化,每一种食物都代表着人类的一种情绪,它们先是影响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后来又被人类用来定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鱼子酱当然更是。刨除本身的滋味和材料的珍贵,它还象征着高尚生活、奢侈定义“道德信念和阶级立场”。  拯救世界的名人美食:托尔斯泰的恩
期刊
最近在微博上,韩寒带着他的6号赛车本色客串的网络自制剧《屌丝男士2》所向披靡,击败所有在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集和美剧,成为最热的剧集。  这部网络喜剧拍摄构想源于“屌丝文化”在中国刮起的文化现象,秉着无厘头精神,对日常生活进行肆意调侃与吐槽,对社会带着善意的批判,笑面网络上的精神矮化风潮,传递的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与韩寒赖以成名又无处不在的“屌丝”精神似乎暗通款曲。  网络神剧背后的 “屌丝韩寒” 
期刊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  习近平强调,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我们将迎难而上,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致力于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德总理首访达豪集中营旧
期刊
在伊朗,妇女走出家门必须穿宽大的黑色袍子,从头到脚都遮盖起来;而外国妇女进入伊朗,也要戴头巾,外穿一件长袍,包括乘坐伊朗航空公司的航班。  然而,一个小村庄却让人在黑色之中寻找到一抹亮丽色彩。  从伊斯法罕到德黑兰的路上,有一个名叫阿比亚内的小村庄,位于卡尔卡斯山脚下,海拔2000多米。据说小村庄从帕提亚王朝时期就有人居住,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被认为是伊朗最古老的村庄之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
期刊
山东省8月23日自行招标发行总额112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这是山东省首次自行组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今年全国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500亿元,较去年增加1000亿元,其中山东省(不含青岛)112亿元,较去年增加33亿元。我省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将围绕保障改善民生和支持经济结构调整,集中用于各级政府确定的重点公益性建设项目支出和中央投资公益性等项目地方配套支出。其中,省级留用的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城镇保障性住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