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原书家留史传薪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dou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而河南又是中国书法的原鄉与重镇,“中原书风”劲卷九州而长盛不衰。古往今来,一代代中原书家大笔纵横,排奡闳肆,盈帙满笥,笃行不怠。他们翰墨功高,龙舞蛇飞,无不刻苦磨砺,痴心不改,向壁挥毫,殚精竭虑,而能道法自然,以究天人之际;独标异彩,以通古今之变,于尺牍书疏上写形传神,于点撇竖捺中得大自在,造就了雅人深致、精微广大、魄聚魂立而内敛书家气韵风骨的美奂境界。
  如何为中原书家留史传薪,成为王幅明先生长期为之魂牵梦绕的一个课题。他曾在接受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写《翰墨青史:中原书家传》 (河南美术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这部书,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文化复兴。他认为,“中国文字乃至书法艺术的特性,契合了中国文化的某种特质。一部中原书家列传,或可视为一张解读河南文化的独特名片。”看准的事,王幅明说干就干,而且干就干好。这一干就是十五年,从动笔到完成,其间,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宝贵时间,广为搜集并考证、梳理自中华汉字书法始祖仓颉以降的河南籍或曾旅居河南的书法家的翔实资料,并对河南当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采访。该书共为128位中原书家立传,篇幅144万字,可见工作量与文字量之浩繁巨大,而王幅明先生却迎难而上,弘毅坚韧,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终能赋得这样一部史料详尽丰富、视角别致新颖、文化胸怀博大、人文品格厚重、艺术价值连城、语言雅致畅达的皇皇巨著。相信这部书家传记的问世,必将会以其鲜明的思想性、励志性、艺术性、史料性、文学性、可读性而载入中原乃至中国文化与艺术的史册。
  这部书的成功出版,应该说,得益于王幅明先生深挚的人格魅力、思想力量、文化沉淀、知识积累、艺术修为、审美情趣和语言功力。我曾经几次在国内散文诗学术研讨会上拜见过幅明先生。他是共和国同龄人,虽已年过七旬,却依然精神健朗,创造力旺盛,正当艺术的壮盛之年。他的腹笥里,可谓“积学以储宝”,骨子里体现的中华文化精神的因子超乎寻常地丰富,为人又极为恳切、真诚、仁厚而温文尔雅,这与他的创作与治学风格相当一致。从他的人格、诗格、书格、艺格和这部体大思精、胜义纷呈、剖情析理、智慧充盈、气韵生动、文采飞扬的《翰墨青史》书中,我悟到的不仅是一个具有责任担当的作家与书法家渊博的学问、精到的学术,更感受到了他蕴藏于字里行间拳拳的爱国心、暖暖的真性情、浓浓的文化味、满满的正能量和情操高尚的道德文章。一个书家是怎样炼成的,其中包含着作者对人生意义、人生奋斗、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与严谨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书也带有作者对于审美人生的执着追求。
  《翰墨青史》,人生的盛宴
  拜读王幅明先生的《翰墨青史》,如赴人生的盛宴。他手执如椽之大笔,心怀澎湃之激情,笔蘸文化之风雅,写的不只是中原书法发展史或文字的演变史,也是书家勤学苦练、焚膏继晷、追本求真、铸魂从艺的成长史和志洁、内美、意气风发的心灵史,是书法家艺术人生中孜孜矻矻、踔厉发越、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奋斗史。从一百多位中原书家的列传中,我看到了书法与人生的关系,看到了书格即人格,也再一次印证了古人所说的“书为心画”“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的艺术论断,或如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言:“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翰墨青史——中原书家传》聚焦的是“人”,是作为一个个书法家之传主的人生际遇、心灵世界、文化性格、人文精神、生活识见、艺术禀赋和审美情调的全面展示。布封说:“风格即人。”风格即人格,风格即艺术家。颜之推在 《家训》 中也说过:“但成学士,亦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说的也是“人不可以不做好”的道理。著名作家林语堂在《文化的享受》中认为“艺术是游戏和人格的表现”,“一种艺术作品的特殊性质是艺术家的人格表现;艺术只有在这种限度内才和道德发生关系”,“道德必须由内心生长出来,成为艺术家的灵魂的自然表现”。这“人格”同时包括道德上的人格和艺术上的人格,此“人品”与“诗品”“书品”“画品”相契而做到德艺双馨之谓也。因此,从幅明先生的这部书里,我们不光是得到书法艺术的启迪与书法史的教益,接受到的还是一次次纯正雅洁的人格、高尚操守的文化熏陶与人生奋斗观、价值观的引导。
  如“史前篇”中的《仓颉:字体变化如浮云》写上古史官仓颉造字并规范化使用“书契”符号的开创之功,其功绩亦足可“彪炳千古”。汉字独特的符号系统,不仅有着优雅的形体,还被誉为“诗意的符号”“有感情的符号”,符号中凝结的思想和历史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审美意蕴和“中国人的人生体验”,以及“中国人对社会人生的看法”[1]。我们说,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祖国的文字。作为造字功臣和书法家的仓颉,他的身上凝聚着一种文化的力量与精神的力量。再如“古代篇”中的《蔡邕:欲书先散怀抱》,写东汉著名的书法家、书学理论家、辞赋巨擘蔡邕,不仅写他作为汉隶典范——“飞白书”的创立者,还写到他作为艺术家的襟抱与情怀,他的思想也基本上属于“以忠孝仁义为本、积极入世”的一面,涉及艺术与人生的话题。《孙过庭: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一篇,在写成就卓著的“有唐第一妙腕”之誉的书法家和著有博大精深的书学经典《书谱》的理论家孙过庭的同时,也记述他出身寒微、历经坎坷而能于逆境中生存并创造出艺术伟绩的感人事迹,虽着墨不多却让人对他的高洁操守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怦然心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一篇,写曾任职开封、邓州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范仲淹的人生经历。《岳飞:将军一字击干城》一篇,写岳飞“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和“八千里路云和月”壮怀激烈的传奇人生、淡泊明志的高尚人格,以及他的诗书成就与军旅之功,都具有深远的励志作用。又如“近现代篇”中的《靳志:末代进士翰墨情》写书法家靳志“因大饥荒为民请命”;《张伯驹:文化高原一孤峰》写大收藏家、书法家张伯驹历尽艰险收藏国宝,新中国成立后又慷慨捐献给国家的感人事迹;《陈玉璋:笔墨德行皆楷模》写诗人、书法家陈玉璋淡泊名利、虚怀若谷、待人真诚的人品艺品;《李白凤:大书深刻我犹能》写诗人、书法篆刻家李白凤叛逆少年的坎坷人生、一以贯之的奋斗精神和宠辱不惊的人格形象;《张海:墨海弄潮领航人》写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奖”获得者张海成就卓著的书法艺术,以及捐资助学、扶危济困、奖掖后进、不遗余力的先进事迹等等,都使我们发自肺腑地礼赞这些书法家的赤子之心、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率真、至善、大美的灵魂。因此,王幅明的《翰墨青史——中原书家传》,是扎根中原大地上的一个个书法艺术家学识、才情、品格、志趣、技巧的综合表现,是一部如他自己所说的“向古今中原书家致敬的传记”,作者“通过书家的艺术人生,展示东方艺术最高审美形式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书家何以传世的文化道德底蕴,书家为传承、发展和复兴中华文化作出的不朽贡献”,他在这部书的后记中谈道:“古人传下书名,并非只是因为字写得好。”“写书法家传记,只写书法,不写其为历史所称颂的事迹,是不完整的。”并引用了欧阳修“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和苏轼的“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可见作者对书家人品人格之看重。由此可见,这部书既是对书家劳动的一种尊重,更是对书家为艺术理想竭心尽力的奋斗历程与可能达到的艺术智慧所表达的崇高敬意。   《翰墨青史》,历史文化的盛宴
  拜读王幅明先生的《翰墨青史》,如赴历史文化的盛宴。作者坚持史传合一、文史相契,以史为经,以人为纬,而纵横交织在一起的则是书家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与文化发展脉络。作者游目骋怀而与天地精神相往还,感受到书法内在的文化气脉在流动,真可谓:笔底龙蛇大化来,历史文化显百态。王幅明先生的这部书,包括上下卷,除“史前篇”写仓颉外,借用唐代诗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中的两句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分别作为“古代卷”和“近现代卷”的标题。书末缀有《河南百年书法大事记》。是啊,“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浩瀚无垠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书法家湮灭无闻,名垂青史而声震遐迩的毕竟是少数。细淘恒河沙数,王幅明先生遍访历史典籍,广搜天下书迹,幸得最美遇见,他牢牢抓住了中原书家中的“关键少数”进行生发开掘,竭力寻找他们身上的历史结合点、文化闪光点和艺术增长点,在茫茫史海中尽情地钩沉与打捞那些能够承载东方文化精神与灵魂叙事的历史横断面,从而细析书法艺术的神髓与精粹。书的前言《中国书法的原乡与重镇——中原古今书法概述》,可以说,是从“面”上全面梳理河南书法发展史以及书法文化史,通过“汉字原乡”“书法原乡”“古代书法重镇”“当今书法重镇”等四个部分,全景式、大跨度、高站位地扫描河南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和“中原书风”“中原印风”光耀书坛的空前盛况,具有历史的宏阔视角;而“史前卷”“古代卷”“近现代卷”则从历史的星空上摘取灿若繁星的书法界风流人物来书写,这是从“点”上进行深入透视,作者通过展示鲜活的历史细节,采取以人带史、见人见史、史传互通、传中嵌史的方式,融人、史、文、思、叙、论于一炉,将数千年中原书法史和书法大事件清晰地呈现出来,绘声绘色、出新出彩地揭示了中国书法精神。无论是古代的“神品斯篆”的李斯、“古文汉字解说人”许慎、“书法先驱、汉隶典范”的蔡邕、“首设书博士的帝王”司马炎、“品第书论第一家”的庾肩吾、“绝笔天中山”的颜真卿、“率意写碑,乃有真趣”的裴休、“是处青山可埋骨”的苏轼、“书成快剑斩蛟龙”的黄庭坚、“当与钟王并行”的米芾、“五百年来无此君”的王铎,还是近现代的“碑帖兼容力千钧”的许钧、“考古先驱,书通汉魏”的关百益、“碑碣艺术第一人”的李铁城,以及河南书坛复兴初期的“四大金刚”张海、王澄、李刚田、周俊杰等,都能做到以点带面,以古鉴今,知人论史,成风化人,一粒盐里品人生,半瓣花上说人情,通过对历史与文化宝藏的深度勘探,于史、识、文、思、诗、景、情、理的浑然化合中,尽显书法与书法家的精神特性、生命价值、人格智慧和文化本体性,将书法中的历史与人心中的历史,以及透过历史而珠联璧合的文化根性和盘托出。
  《翰墨青史》,艺术的盛宴
  拜读王幅明先生的《翰墨青史》,如赴艺术的盛宴。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被誉为“飞舞的线条”,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从公孙大娘的剑舞中得到启示,悟出了书法妙道。著名书画家、散文家范曾先生曾说过:“中国的书法载荷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它的生发和演化,与中国的文化同步。它浸透了中国以感悟为本的智慧,它远离了生硬死板的拼音术,而走上了一条凭虚御风的艺术之途,使全世界一切文字黯然失色。”在范曾先生看來,书法是熔天地人文于一炉的、至大至博的艺术的心智之果。一个优秀的书法家,无不具有运用线条传神造势以臻气韵生动的本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人物传记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文学性、纪实性见长,当然也是一门艺术。著名文学理论家林兴宅说:“文学艺术是人类心灵透射出来的历史之光,因为它具有美的形式而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王幅明先生是一位集作家、散文诗人与理论家、书法家、编辑家、出版家于一身的文化名家,系中国作协、书协、评协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河南省中州书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论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他已出版《中外著名散文诗欣赏》《中外著名朦胧诗欣赏》《美丽的混血儿》《男人的心跳》《天堂书屋随笔》《追忆与仰望》等十余部著作,早已名满天下;论书法艺术,他以行草及楚简而见长,追求率意、飘逸书风,有着丰富的书法理论功底和书法实践经验。因此,无论是对书法还是对传记文学,他都具有深厚的学殖功力,诗书文论兼擅,要写出这样一部能够把握古往今来的中原书法史书和书家史传,非幅明先生莫能为也。果然众望所归,他为广大读者奉献出《翰墨青史——中原书家传》两册沉甸甸的厚重的大书,不仅从“史学”的角度,为中原书法乃至中华书法留史存薪;而且从“文学”的角度,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古今书法家群像;还从“书学”的角度,为当代书坛提供了可资借镜的图文并茂的艺术精品,从“哲学”的角度,为广大读者呈现出能够提振其精气神的诗性智慧。
  著名作家林语堂说:“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所言不虚,艺术魅力的探寻,或许就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沉浸于《翰墨青史》的艺境之中,入神且妙悟,从而潜移默化地获得精神的愉悦,情感的升华,艺术的顿悟,人格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69-72.
其他文献
2019年11月,我与安庆老师在一次研讨会上结识。我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好,虽是初识却天然亲近,因此当我萌生邀请作家参与课堂的想法时,最先想到的就是邀请生在新乡、写在新乡的安庆老师。2020年11月12日,安庆来到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面向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就创作经验、文学观念等问题举办讲座。这场讲座条件非常简陋,地点就是我们上课的教室,桌椅斑驳、空间狭窄,然而文学和作家使我们精骛八极,神游万
期刊
摘要:《陆地行舟》以扶贫工作为题材,在两个故事空间的切换中展开对扶贫干部和群众形象的塑造,在故事讲述中引发对扶贫工作中城乡关系的思考。小说的三个篇章以隐喻性命题方式提炼出故事内部的核心问题,同时也凸显了如何拓展扶贫小说创作手法、保持文学性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小说对人物心理和精神世界的细腻刻画,表现了作者对个体精神的关注。  关键词:陈宏伟 《陆地行舟》 双重叙事隐喻主题 个体精神  陈宏伟的长
期刊
前不久,一學生从外地来,电话里说要请我吃饭,还说是想跟我聊聊国漫电影《姜子牙》。我说:“好,没问题。”放下电话,我就把“位置”发给了他。  上午11点左右,他就到了我值班的医院。  我为最后一位患者开了方,脱了白大褂,下班。  我们来到一饭馆,边吃边聊。这个学生,我在他大二、大三期间教过他,他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学习很认真。下了课,他也喜欢跟我聊聊哲学、文学以及生活方面的问题,我们多年交流,亦师
期刊
摘要对谐振感应式无线功率传输链路的3种不同的工作方式进行了讨论。第1种工作方式是输出恒定的电压或电流;第2种工作方式采用频率捷变操作,非常适合于不随耦合系数变化的应用场合;第3种工作方式实现负载独立工作并输出恒定的电压或电流。本文讨论并提出了不同情况下的解决方案和相关公式。最后通过实验对提出的理论进行了验证。关键词无线功率传输链路;电感耦合;选择性工作;耦合独立;负载独立  中图分类号TN01  
期刊
前 言  在上海的迪士尼乐园里,加勒比海盗项目是很多年轻人和孩子的打卡地,特别是以3D效果呈现的水下世界,令人耳目一新。对于文化产业的商业化操作,迪士尼公司一直就做得很好,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国内的大型游乐场或者文化产业的经营者学习。  特别是近些年来国人的精神文明水平直线提高,对于游乐场这样的传统户外游乐场所的要求也渐渐提高。如果再像前些年只是装备个摩天轮、过山车、旋转木马之类的项目,已经无法引起
期刊
做 局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众所周知,这首诗句出自唐伯虎的一首《桃花庵歌》。  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是其经典代表作之一,很多人反反复复看过很多遍。  小时候看热闹,长大了看门道。  小时候看《唐伯虎点秋香》就觉得是搞笑喜剧。后来再看了多遍,才发现,其实电影特别“深刻”。看了其中隐藏的细节,才发现这部电影有多用心。  电影一开始,祝枝山又欠赌债,找唐伯虎解决麻烦。祝
期刊
摘要  中程无线功率传输(WPT)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如通过电感或电容耦合、谐振或非谐振网络实现。本文主要研究了通过感应耦合谐振器实现的WPT链路,而且只着重研究了利用2个谐振器的链路(直接链路)并工作在主谐振频率下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工作在主谐振频率下,可以根据网络参数来对传输效率或负载功率进行优化。  关键词中等传输距离;无线功率传输链路;电感耦合;谐振/非谐振网络;最优化  中图
期刊
前 言  韋斯·安德森(以下简称韦斯),是美国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导演。他的作品就好像是在用全身的力气,讲一个不太好笑的笑话,但偏偏在这个过程中不会让人尴尬,反而还挺有意思。他的风格有点像无厘头,但又没无厘头那么夸张,也主要不是为了搞笑,更像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  在韦斯的电影里,冷峻的对白和情节背后,往往会有些哲学意义,这可能跟他毕业于得克萨斯大学的哲学专业有关。学哲学的人,有时候脑子里的想法跟
期刊
摘要局部遮阴条件下光伏阵列的PU特性呈现多个极值点,这将导致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失效。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方法,以解决局部遮阴下的最大功率跟踪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并能有效地提高光伏阵列的输出效率。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光伏离网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系统,使跟踪速度和精度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关键词光伏离网系统;粒子群算法;
期刊
摘要:在近年来的国产电视剧中,《伪装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通过梳理剧中的情节可以发现,创伤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主题。纵观剧情,人物创伤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战争、情感背叛和亲人挚友的非正常死亡。在遭遇创伤打击后,当事人分别采取报复、回避和积极面对等方式来应对。对剧中的创伤主题进行分析,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伪装者》 创伤主题 创伤成因 创伤应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