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坡技术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mais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河道已不仅仅具有“泄洪、排涝、蓄水、引清、航运”等水道的基本功能, 而且还具有“景观、旅游、生态、对周边环境的呼应” 等的功能, 人们渴望见到水清天蓝、绿树夹岸、鱼虾徊游的河道生态景观。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的需要, 河道综合治理中的护坡也由原来的纯工程性措施逐步向生态型发展。本文阐述了建设生态型河道的要求和特征,探讨了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护坡技术城市河道要求特征应用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景观生态学将城市河流看作廊道(通道) 及生态边缘区, 认为城市河流绿色通道应是一条链、一张网, 将城市中河流沿岸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 也将河流和陆地联系起来。城市河流绿色通道可发挥消除噪声、污染等有害影响的作用;为城市的产业和环境改善提供有益结构;有助于发挥范围较广的娱乐、休闲功能;有利于城市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城市防洪堤岸建设的重点是体现城市水利要求的高水平的设计, 是水利工程与城市规划、景观园林浑然一体的结合, 生态护坡技术必将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大力推广应用。
  一、建设生态型河道的要求和特征
  1、要求
  生态型河道是符合防洪除涝安全要求的除害兴利工程。作为河道工程,防洪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生态型河道建设并不是要求我们刻意地追求某种形式,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概地排斥硬质工程,而是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河道整治,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形成河道形态的简洁朴素、自然通畅、水质改善、水体调活的局面。
  2、特征
  生态型河道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型河道是亲水型的,在体现以人为本的同时,更加注重和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样可以避免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盲目性和投资的随意性,特别是避免水利工程园林化的倾向。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本地化。事实上,水利工程的建设本身是对自然原生态的一种破坏,只是在整体上权衡利弊得失时这种破坏利大于弊而值得干。生态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平衡的。因此,建设生态型河道时必须极大地关注恢复或重建陆域和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形态,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硬质工程。河岸选择栽种的树种、草种尽可能用本地、土生土长、成活率高、便于管理的。即便是杂树杂草也不要紧。由此来充分体现河道整治的生态理念。
  生态型河道的整治应该是渐进式的。无论生物多样性的重建,还是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恢复,在河道整治中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如果不注重生态而快速地实施环境水利工程,往往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和谐。
  二、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
  1、河道生态护坡改造的主要途径
  发达国家对环境和生态退化的问题认识较早, 很早就开始研究传统的护坡技术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认为传统的混凝土护岸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从而引起生态退化。为了更有效保护河道岸坡和生态环境, 提出了一些生态型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 目前参考国外经验及根据国内自身工程特点及有关工程经验, 已形成一定的生态护坡改造技术, 笔者结合北京市门头沟区近年来实施的河道整治工程中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实践, 认为河道生态护坡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硬质驳坎与软质护岸结合。该方法尽量减少浆砌块石等硬质驳坎的使用, 在场地条件允许、结构保证可靠的前提下, 改用仿木桩、景观石等结合植被绿化覆盖等手段改造河道; 必须使用到硬质驳坎的地方, 采用水下式硬质驳坎结合水上生态护坡的形式增加河道亲水性、生态性。
  (2)景观改造。该方法使河道工程改造与景观改造完全的结合在一起, 设置由高大乔木、低矮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沿滩地、迎水边坡、坡脚及近岸水体等组成河坡立体生态体系, 导入城市文化, 使城市河流不仅呈现为一种自然景观, 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既是自然要素也是一种文化遗产。
  (3)设置功能亲水构筑物。 设置亲水平台等亲水构筑物, 结合自然生态岛、景观桥、廊架、园路等景观改造, 方便居民在河岸休闲游憩,使城市河道成为城市中游玩、观赏的景区。
  (4)截污纳管及河底疏浚。城市河道沿线多为农居及企业, 过去雨、污合流直接排入河道, 严重影响水质。结合北京市门头沟区河道整治工程实践, 在沿河两侧埋设截污管, 使雨、污合流排入市政污水主干管中。对于污染严重而近期无市政出路的重点区域, 可考虑设置小型生化处理临时设施, 以解决短期污染问题。为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 在实施截污工程及配水工程的同时, 还应对河道底泥进行疏浚。
  2、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结构形式
  实际应用中, 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宜根据不同设计理念, 针对不同区段, 岸、坡结合, 采用不同形式, 协调一体化建设, 以达到生态环保的要求, 其主要结构形式有:
  (1)水下直立式块石挡墙护坡。该护坡形式可有效控制河势,抵抗冲刷, 避免水土流失, 减少河道淤积, 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一般进水河道入城区后主要采用直立式浆砌石挡墙, 它既可减少工程占地与房屋拆迁, 降低工程造价, 又能有效保护河道宽度, 制约违章建筑侵占, 防止污水流入河中。对于直立式块石护坡中生态技术的应用, 常将块石砌成插花形式, 在河道中挡墙前种植一些水生植物, 使挡墙置于水下, 两岸则根据城市绿化要求, 采用街头绿地的种植形式, 在小区周边则修建一些亲水平台和水景观设施, 以改善视觉效果。
  (2)景石护坡或石笼护坡。在水位变化处, 可采用景石护坡及石笼护坡, 亦具有控制河势, 抵抗冲刷, 减少水土流失等功效, 通过景石的堆砌, 使岸线错落有致, 富于变化, 具有一定的景观美化效应。
  (3)亲水景观平台。将河道护坡建成亲水平台或亲水走廓, 与两岸自然衔接, 扩大绿化范围, 增加景观节点。在场地上建造景观等构筑物, 为人们提供休闲、观景、活动的场所, 使河道成为排涝防洪、绿化、景观、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
  (4)树根桩或松木桩护坡。树根桩、松木桩结合植被绿化覆盖的手段改造河道, 可以增强河道的稳定性, 保证河道的生态性, 对于挖方段河道整治应用效果更好。
  (5)护坡种植。发达根系固土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效果, 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 既可达到固土保沙, 防止水土流失, 又可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 还可进行景观造景。
  (6)生态带。根据岸坡地形地貌、土质和区域气候等特点, 在岸坡表面覆盖一层土工合成材料, 并按一定的组合与间距种植多种植物, 通过植物的生长达到根系加筋、茎叶防冲蚀等目的, 由于在坡面形成茂密的植被覆盖, 在表土层形成盘根错节的根系, 可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边坡的侵蚀, 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 减小孔隙水压力和土体自重力, 从而能大幅度提高岸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7)铺设砌块。在城市河道护坡或护岸结构中可以利用生态混凝土预制块体进行铺设, 或直接作为护坡结构, 既实现了混凝土护坡, 又能在坡上种植花草, 美化环境, 使硬化和绿化完美结合。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 上面的覆草具有缓冲性能。由于草根的“锚固”作用, 抗滑力增加, 草生根后, 草、土、混凝土形成一体, 更加提高了堤防边坡的稳定性。
  (8)仿木桩护坡。在水位变化处, 仿木桩护坡具有控制河势,抵抗冲刷, 减少水土流失, 美化景观等效应。
  3、现状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不足
  与传统的河道护坡技术相比, 生态型河道护坡技术除了具有增强岸坡稳定性、满足城镇河流防洪排涝、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外, 还成功地解决了绿化与硬化的矛盾, 对于营造城镇生态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状河道生态护坡往往只考虑了护坡上的植物, 而忽略了动物及微生物, 忽视了生态护坡作为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动态性, 没有充分意识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护坡应该是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上, 去营造河道边坡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因此, 现有生态型护坡技术, 虽带有一定的生态色彩, 尚不是完善的生态护坡技术。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建设应树立“尊重自然、恢复自然”的理念, 采取一切措施尽快恢复边坡原来的自然植物, 使防护工程的植被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但前提是必须保证护坡工程本身的质量和安全, 因地制宜, 达到工程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李海东,林杰,张金池,南楠,李奕建,张东海.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边坡水土保持中的应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2] 陳剑峰.浅谈上海市郊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应用[J]. 今日科苑. 2007(20)
  [3] 何蘅,陈德春,魏文白.生态护坡及其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应用[J]. 水资源保护. 2005(06)
  [4] 徐海波,宗瑞英.谈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技术[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5(01)
其他文献
【摘要】在发电行业中,火力发电厂是工业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和排水量十分巨大。随着国家“十二五”节能降耗减排规划的出台,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法》等各项政策法规的逐步实施,火力发电厂水处理采用新工艺,节约能耗、减少排放,开展废水处理回收回用等措施,已经成为目前迫切的要求。这就需要该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施工运行中,充分考虑实施各种废水的处理回用,提高水的复用率,以缓解日益紧张的淡水资源。本文介绍了火力
期刊
摘要: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物的强度、抗渗能力,而且会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因此研究混凝土裂缝非常必要。通过研究,才可以采用合理的方法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本文分析了房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研究探讨了房建工程中控制混凝土裂缝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房建工程 ;混凝土裂缝;技术;应
期刊
摘要: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应考虑,涉及路基、 路面结构内部、 路表面的排水以及立交排水,从而构成了一个综合而系统的排水工程,从而尽量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并延长道路是使用寿命。本文阐述了道路排水设计的任务,对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Abstract: urban road drainage design should consider, involving th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建筑外墙渗漏是目前民用建筑中较为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渗漏部位通常造成内墙面返潮、出现水珠,使墙面装饰发白、松散,甚至抹灰层脱落。这不仅影响了室内美观,严重的还影响了房屋的使用功能,给住户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本文从施工方面分析了建筑外墙渗漏的常见因素及多发部位,并针对各种因素及部位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控制措施,对提高工程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供同
期刊
摘要:近年来,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及对邻近建筑、道路及设施的影响日益被工程技术人员  所关注,也研究开发出了许多好的方案策略。但是随着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开挖环境日益复杂,设计及施工中经常遇到新的问题及新的挑战,从而使基坑支护工程的风险加大、成功率降低。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讨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施工与监测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支护结构设计、施工、监测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
期刊
摘要:绿色建筑是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不断濒临失衡的危险现状所寻求的理智战略,它告诫人们必须重建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高水平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本文分析了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研究探讨了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有效途径  Abstract: the green building i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加强,而软土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点之一,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一些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选择一种经济且安全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和与建筑物上部结构相适应的基础类型,能够在发挥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较紧密地配合方面发挥了更大的、更充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项目不断增多,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推广应用,要求建筑技术管理人员,跟上形势的发展,在工程的施工管理方面,要善于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创新监管手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形势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遏制建设施工事故发生,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以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质量、安全能真正得到控制
期刊
【摘要】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更显得重要,要彻底改变过去广种薄收的现状,个人认为在机电安装施工中的成本管理及控制是必须作为首要任务来加。本文对机电安装工程的成本管理的作用以及成本管理的措施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是贯穿于整个安装工程由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必须重视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造价管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与施工质量、工程进度,材料和人力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需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力合作,才能实现工程的顺利进行,控制好工程造价。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新特点,分析了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问题与原因,探讨了加强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新特点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