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化特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个性化教学
世界著名教育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已日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日渐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生活背景、经验等的不同,学生的个性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充分了解教材,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经验背景,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发展学生的个性达到学生全面的和谐统一,只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创设多种情境结合的教学氛围
情景教学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创设出一种合适的情景,从而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創设的情景,学生就能够通过情景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将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同时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也能够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原本枯燥的初中数学知识变成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真正的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例如,講勾股定理时笔者首先用课件在黑板前的屏幕上打出了课题:勾股定理。接着飞出的是:据考证,人类对勾股定理的认识,少说也超过4000年!在学生一片惊讶声中,笔者开始讲述有关勾股定理鲜为人知的故事,包括500余种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我国清末数学家华蘅芳提供的二十多种精彩的证法;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的开头中关于这条定理的相关内容;西方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证明的毕达哥拉斯的“百牛定理”等等。然后屏幕上出示了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图案――“赵爽弦图”。接着提问:“你想深入了解勾股定理吗?那就请看这幅图,观察一下,你能有什么发现?”提问将大家引入了互相探讨的活动情境。可以说,这种联动的教学情境一下子就将学生引入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其效果不言而喻。需要说明的是,复合式情境不是每堂课都要这样做,是否需要这样要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机械教条的照搬,未免失之偏颇。
二、设计“多样”的学习作业
一是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基础性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解答,并获取成功,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打基础;尝试性作业,作为巩固数学新知识练习,让中等生可攀,潜能生可望,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信心;发展性作业,主要用于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为培养优等生,提高中等生,补充“粮食”,让潜能生能所触及。二是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实践操作类,即几何性与生活性数学作业。如测绘、丈量、统计、购物等;收集调查类,即校内与社会的数学实践性活动。如运用统计图表形式进行学生人数与家庭社会及文化生活情况调查。三是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必做类,即基础性练习,要求掌握基础知识;自选类,即尝试性作业练习,力求不同程度的学生各自解决自己的“瓶颈”;自寻类,即根据自身数学爱好方面及有兴趣钻研的方面,进行巩固性和超前性的练习,求得数学发展空间。
三、恰当实施课堂教学个性化评价
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一样。因为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更重要地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同学习个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对后进生要采用表扬性评价;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这样的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重要的是张扬了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基本理念就在于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学生创造充分自主钻研的空间,鼓励引导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四、帮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步骤与方法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较多,有的还很容易混淆。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归纳,使一些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并且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使之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对知识点掌握得越好,知识的迁移能力就越强,也越是能够灵活运用。
例如,一位同学对“特殊四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极易混淆,笔者请他画好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图形,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对角线的特殊性,并请他运用学过的几何知识证明自己观察得出的结果,最后他得出了“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对角线相等、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结论,笔者再提醒他注意矩形、菱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上述四边形都有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通过这样的整理归纳,这位同学掌握了知识点,同时,还经历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思维活动向更深更广处发展。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和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结束语:
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正是对个性化教学的主张,承认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大胆创新采取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并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辛赟;浅谈初中数学的个性化教学[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9)
[2]张学辉;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9)
[3]金辉煜;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关爱明天,2015(10)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个性化教学
世界著名教育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已日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日渐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生活背景、经验等的不同,学生的个性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充分了解教材,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经验背景,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发展学生的个性达到学生全面的和谐统一,只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创设多种情境结合的教学氛围
情景教学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创设出一种合适的情景,从而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創设的情景,学生就能够通过情景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将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同时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也能够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原本枯燥的初中数学知识变成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真正的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例如,講勾股定理时笔者首先用课件在黑板前的屏幕上打出了课题:勾股定理。接着飞出的是:据考证,人类对勾股定理的认识,少说也超过4000年!在学生一片惊讶声中,笔者开始讲述有关勾股定理鲜为人知的故事,包括500余种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我国清末数学家华蘅芳提供的二十多种精彩的证法;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的开头中关于这条定理的相关内容;西方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证明的毕达哥拉斯的“百牛定理”等等。然后屏幕上出示了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图案――“赵爽弦图”。接着提问:“你想深入了解勾股定理吗?那就请看这幅图,观察一下,你能有什么发现?”提问将大家引入了互相探讨的活动情境。可以说,这种联动的教学情境一下子就将学生引入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其效果不言而喻。需要说明的是,复合式情境不是每堂课都要这样做,是否需要这样要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机械教条的照搬,未免失之偏颇。
二、设计“多样”的学习作业
一是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基础性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解答,并获取成功,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打基础;尝试性作业,作为巩固数学新知识练习,让中等生可攀,潜能生可望,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信心;发展性作业,主要用于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为培养优等生,提高中等生,补充“粮食”,让潜能生能所触及。二是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实践操作类,即几何性与生活性数学作业。如测绘、丈量、统计、购物等;收集调查类,即校内与社会的数学实践性活动。如运用统计图表形式进行学生人数与家庭社会及文化生活情况调查。三是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必做类,即基础性练习,要求掌握基础知识;自选类,即尝试性作业练习,力求不同程度的学生各自解决自己的“瓶颈”;自寻类,即根据自身数学爱好方面及有兴趣钻研的方面,进行巩固性和超前性的练习,求得数学发展空间。
三、恰当实施课堂教学个性化评价
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一样。因为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更重要地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同学习个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对后进生要采用表扬性评价;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这样的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重要的是张扬了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基本理念就在于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学生创造充分自主钻研的空间,鼓励引导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四、帮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步骤与方法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较多,有的还很容易混淆。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归纳,使一些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并且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使之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对知识点掌握得越好,知识的迁移能力就越强,也越是能够灵活运用。
例如,一位同学对“特殊四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极易混淆,笔者请他画好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图形,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对角线的特殊性,并请他运用学过的几何知识证明自己观察得出的结果,最后他得出了“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对角线相等、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结论,笔者再提醒他注意矩形、菱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上述四边形都有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通过这样的整理归纳,这位同学掌握了知识点,同时,还经历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思维活动向更深更广处发展。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和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结束语:
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正是对个性化教学的主张,承认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大胆创新采取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并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辛赟;浅谈初中数学的个性化教学[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9)
[2]张学辉;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9)
[3]金辉煜;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关爱明天,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