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来源 :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的认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节课。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③思想品德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为: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认识长、宽、高。
  教学难点为: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主要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采取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本节课内容属于几何知识中的概念教学。立体图形的教学必须在利用实物模型的直观活动中,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初步概括形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图形。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为:
  1、直观(实物或模型)
  2、概括(特征),抽象(图形)
  3、具体化(应用)
  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步:联系已知、观察实物、建立表象-导课:
  首先,计算机显示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强调“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为下面讲“体是由平面围成的”埋下伏笔。接着,老师出示长方体教具并引导学生观察:“它是由什么围成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微机示墨水瓶盒等各种长方体物体,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让学生初步感性认识长方体。然后老师适时提问:“怎样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呢?我们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就能够准确地判断了。”这种利用计算机复习旧知,提问题导课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激起了求知欲,自觉、有意地投入到了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第二步:抓住目标,合作学习,概括长方体的特征,抽象图形
  在这个重点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层次。
  1、观察实物或模型,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大脑的分析活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计算机进行演示,然后用下定义的方式揭示概念,使学生对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展开研究长方体的特征铺平道路。
  2、师生共同研讨长方体的特征,解决重点。
  我打算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要讨论的问题放手给学生。我列出这样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
  (1) 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
  (2)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你是怎样数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 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并用计算机动态显示验证:大家请看。
  (1) 这是演示让学生数面,并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 这是演示把棱分成四组,有规律地数出有12条棱,并验证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 这是显示有8个顶点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适当引导,循序渐进。比如在数面和棱的多少时,通过先让学生自已数,过渡到老师指导下的有规律地数,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益处。并且采用了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精神。
  3、抽象图形,并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由实物到几何图形,是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凭借,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准备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并讨论:“你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每个面画出来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有的面画成了平行四边形?为什么有的棱画成了虚棱?”并运用计算机的动画功能,从实物中隐化、抽象出长方体物体的图形。并与前面学习的长方体的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共同构建,由实物→特征→图形,形成長方体的概念,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在认识长方体图形的基础上,计算机演示并讲解长、宽、高的概念,突出强调由于长方体放置的方式不同,其长、宽、高也随之变化,然后让学生练习实际测量其长、宽、高,加深学生的认识,解决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
  第三步,具体化(应用)内化新知。
  数学概念的形成与深化,不仅靠直观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训练与练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深化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应用练习:要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多长的铁丝?
  拔高性的趣味练习:两个长方体玻璃筒,要求两学生往里面倒水的形状是长方体,看谁倒的快。这个练习既巩固了新知,又开发了学生智力,使学生的学习意犹未尽。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纲要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重点突出,突出强调了长方体的特征。(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 6个 长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棱 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 8个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益。
  以上是我对《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诱导学生产生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需要
期刊
【摘要】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做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这一点也是必须注意也是非常需要做到的。我有幸与电教相识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因为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恰当地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的优秀途
期刊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它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属于有效教学范畴。它是接近于理想的课堂教学形式。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其核心理念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最终要实现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目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知识的积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一支粉笔打天下、说天下,学生则是像张了口的口袋,一味地接受,我想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它也有优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深受教师的观点引导,具有很强的顺从性,课堂比较安静,利于教师知识系统化的讲解。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我认为,语文教学走向“指导学生审题、读记想相结合、情境相互融合、写作与生活”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指
期刊
做为一名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因此偏爱一些学习好的学生也是人之常情,由于一直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宠爱,这部分学生在能力上往往也会比班上的一般同学要强,自我评价相对较高。但正因为这样,这部分学生得到老师的夸奖多,关注反而少,因此这就造成了这些孩子中的一部分有骄傲心理,尤其是小学生,容易在上课期间也我行我素,自己做自己的事,认为自己反正已经会了,学不学都可以,老师的批评也常常不放在心上
期刊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  合,这就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课堂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优  化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效果教师观念;自主探充  高中政治课与其他科相比,其内容理论性、系统性相对较强,概念比较抽象,趣味相对较少,因而显得很
期刊
近几年,教育质量备受各国家的重视,为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管理的质量也必须提高,因此提高管理质量也成了各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研究热门。中小学社会化管理的趋势程“加强与社会的直接联系,并重视家长的参与及作用。”  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四个方面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方面,学校教育与它们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正向和反向的、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学校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它只是把社会活动的各环节简化并净化,然后再
期刊
语文学科是多学科的综合,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包容了思维基础科学——抽象思维学、形象思维学、灵感思维学、社会思维学的相关思维内容和思维知识。现行语文教学十分注重思维结果的正确性的教学,而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因此重视教学中的思维过程,科学地训练思维,有益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笔者认为,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过程,在实践中应主要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一、展示作者写作活动中特有的思维过程,理清正确解
期刊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最核心的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我校党员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学习,使我明确了中国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即由孔子的“仁爱”思想到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再发展为教育家徐特立的“做忠诚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工作,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先进知识分子”!让我懂得作为教师要:慎思明辨、博学笃行、廉洁从教、品德高尚!爱国守法、爱岗敬
期刊
胡锦涛同志在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中强调:“必须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育单项灌输知识,以及过于单调,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由此可以看出,教学改革,创新教育作为时代的发展和国民教育的根本要求,无疑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改变,则教学改革,创新教育就将流于形式,充其量只能局限于教科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