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探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mwj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的成本投入从主要依靠政府的投资,逐渐转变为现在由学生家庭和个人进行成本补偿,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针对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建立切实有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解决。
  关键字:高校 贫困生 资助体系
  中图分类号:G522.74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经费短缺的局面,因而实行了公费生与自费生并存的“双轨制”,高等教育免费时代结束,对一部分学生实行收费政策,至此,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和就学困难问题初现端倪,这意味着国家独揽统包高等教育经费的局面结束,而新的经济体制开始建立起来,即多种渠道筹措办学经费。这种形势下,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1999 年开始,国家逐渐推广助学贷款试点工作,各高校也都各自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贫困生的经济压力有所缓解,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还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资助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顺利完成学业。
  一、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 高校贫困生认定的难度大
  当前形势下,我国绝大部分的高校还没有对贫困生的认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依靠学生自身家庭经济情况来划分,由学生申请填写表格,并且由本人自己到相应的政府部门盖章,通常情况下为月生活费在当地低保线以下的学生即可算贫困生。显然,贫困生的认定机制太过简单,不完善。主要表现:没有有效的收入申报和监控制度、没有全面的评议和公示、没有对评选结果的跟踪调查以及动态监管等。这些漏洞使得个别人能够有机可乘,一些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各种关系顺利地在当地开出各种所谓的贫困证明,故意地谎报收入,拖欠学费,申请资助。从这可看出,学校在贫困生认定方面的监控制度是不健全的,到底是否真的贫困,学校没有去实地调查去证实这一点,这就出现了虚假贫困而获资助的现象。这使得那些真正贫困的学生反而得不到资助。
  2、资金渠道狭窄
  学生资助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社会捐赠以及金融贷款等。然而,当前社会并未形成合理的慈善捐赠制度,对于管理和使用获赠的资金方面还不够透明、公开,缺乏相关方面的规范,因此使得有些想献爱心去帮助他人的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无偿捐赠出去的资金的流向使用不能够确定是不是真的给予了那些真正生活困难的人群,所以积极性不高。另外,国家助学贷款因金融系统的风险防范意识而未能及时到位,只是单纯的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来维系这样庞大的贫困生群体来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这就显得太不现实了。因此,在资助金额额度方面与学生实际需要之间还有很大差距。
  3、忽视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
  我们只是通过经济资助解决了贫困生的物质需求,然而因贫困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却还没有甚至很难得到解决。物质上的困难可以是一时的,而心理问题却是影响一生的大问题。如果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不能够得到解决,那么会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还会成为严重的社會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贫困生进行“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资助,缺一不可。
  二、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途径
  1、建立贫困生认定标准体系
  各高校必须在总结原有贫困生认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目标的需要,对传统机制进行改革,建立多角度全方面适应新形势的贫困生认定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进行制度建设,拓宽贫困生认定的相关制度,使其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2)建立相应的贫困生经济状况动态的信息档案。 (3)建立定性与定量两方面相结合的贫困生认定的指标系统。
  2、扩宽筹资渠道
  构建和完善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仅依靠国家和高校,这是远远不够的,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才行。目前,我国政府在很多方面都制定与贫困生相关的政策,但在扩大筹资渠道方面却还很少,现在的筹措资金方面还是主要依靠国家和高校解决。筹资渠道要想扩大其实真正缺乏的是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所以,要想社会各方进行融合,就需要我国政府的支持。一方面,在法律法规方面要对社会捐资助学进行完善。另一方面,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支持社会各方捐资助学。
  3、构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助平台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经济困顿,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在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困难要及时了解,教育他们正确看待和认识贫困,树立信心,勇于面对现实,正视个人价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敢于挑战的精神,成为学习、生活上的强者。例如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和教师引导等帮助其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2  民族的发展靠教育,国家的富强靠教育,教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其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其强大兴旺的基石。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六十年不到,他们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了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除了民族因素,德日取得如此辉煌业绩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教育。  在从事幼儿教学之前,我是一名小学老师,碰到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我老是抱怨“前面”的老师没有教好,基础
期刊
摘要: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英语学习的兴趣也较淡薄。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尝试用暗示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基础,强化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能力。所谓暗示教学法是指通过无意识刺激,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巧妙运用活动暗示、体态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使英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又是一些有着独特个性的群体,这就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以往陈旧、不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36  1.前言  当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的年龄结构普遍偏小,大多数均为90后,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信息社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不可缺少,是科技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职业学院计算机理论课程应根据社会发展的步伐,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计算机理论课程 教学改革 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章标识码: 文章编号:  引言  职业学院计算机理论课程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型
期刊
摘要: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并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创造能力是可以后天进行培养的,可以通过强化来得到提升。对于学生来讲,创造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而且这项工作要从小就必须抓起,本文就是对与小学教育中数学方面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一些观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  一、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来
期刊
摘 要:区域气候、水文、地理等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地域自然特征,而历史遗风、本土文化等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这些地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极大的影响到风景园林的设计。因此,在设计园林时应因地制宜,尊重地域特色,实现与地域自然、人文的和谐。  关键词:地域自然特征;地域人文特征;风景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  0.引言  地域特征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一个永恒的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从当地的气候、土壤、栽培历史、鸡嘴荔特征性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展望等方面去探讨在当地发展香山鸡嘴荔的情况。  关键词:香山鸡嘴荔、存在问题 发展  中图分类号:S667.1  引言  香山鸡嘴荔枝是广西的名优荔枝品种,可称荔中极品、果中之王。鸡嘴荔枝果大、肉厚、核小、肉质爽脆香甜,果汁上等,核形似鸡嘴,果皮薄而韧,耐藏易存,优质、稳产、价高,销量大,适应性强,易于栽培、种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普及,木马入侵也日益猖獗,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应该认识到,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网络安全威胁也不容忽视。因此提高木马入侵的警惕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与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关键词:计算机;木马病毒;入侵;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09.5  一、木马病毒的特征。  1.1 有效性。  在计算机网络入侵中,木马病毒是常见形式之一,
期刊
摘要:本文着重说明了生态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目标,进一步说明生态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详细论述了构建生态型林业可持续生产基地的三点要求。  关键词:生态林业;可持续;意义;基地  中图分类号:S7-0  跨入 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階段。林业生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告别了原先的盲目性[1],注重以资源和环境为根本,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儿童救助机构里儿童的温饱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然而,孤残儿童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深入分析北京市孤残儿童教育中各主体的互动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旨在为救助机构孤残儿童谋取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推进我国孤残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北京市、孤残儿童教育、互动  中图分类号:G764  一、问题分析  北京市儿童孤残教育存在的最大一个问题是政府、社会公众、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