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梅戏发源地鄂东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鄂东地区丰富的生产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生产活动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一种特定的民俗,通常在茶余饭后,丰收喜庆,重大节日中以舞蹈表演的形式代代相传,也促使黄梅戏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特色。例如:“采茶舞”在鄂东地区各大县市城乡中广为流传,使鄂东地区生产民俗具有一定的舞蹈性,从而使生产民俗为黄梅戏中舞蹈的动作提供了元素,舞蹈的舞蹈语汇又可以为生产民俗增添色彩和活力,生产民俗与舞蹈相辅相成,使鄂东地区生产民俗得以传承与发展,推进了当地戏曲文化与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鄂东地区 生产民俗 舞蹈性 采茶
【基金项目】本文由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和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2013002003。
【中图分类号】G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05-02
鄂东地处长江中游北岸, 大别山的南麓, 历史上素有“吴头楚尾”之称,有着丰富的文化地理环境。就鄂东在整个长江中游的地理、地形而言,它在东西部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孔道地位可见一斑。鄂东地区又以平原,丘陵为主,农业历史悠久,从事耕作业的人民长期从事耕作活动,他们把耕作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特定的民俗,通过加工、演化化使之具有一定的舞蹈艺术色彩。
鄂东地区生产形式下产生丰富的生产民俗,具有代表性舞蹈表演形式主要有采茶舞和采茶小戏。
1.生产民俗“采茶”在鄂东地区的发展历程
“采茶”在鄂东地区各县市广为盛行,历经演变、发展的采茶戏流行乡里。民间每逢节日、庙会、迎亲嫁娶、生日做寿,都有采茶戏班,鄂东采茶戏主要源于黄冈地区蕲春县。据《蕲州志》记载,早在唐代,蕲春便盛产茶叶,山区茶农每逢采茶之季,总爱对茶歌。长期以来,在“采茶对山歌”的活动中,逐渐形成许多特有的唱腔曲调,人们称它为“蕲春采茶调”。在畈区,老百姓根據自己的传统出现了“蕲春畈腔”。由于插秧季节时间长,而所唱内容及歌词又不能天天照旧重复,歌者便引来民间说唱本和戏文中的唱词片段,借以更新歌唱内容,于是畈腔便不自觉地进入戏曲领域。随着生活内容的丰富和文化的发展,采茶调和畈腔逐渐流传开来,人们根据采茶调和畈腔进行填词,由一个或两个人按照不同的人称演唱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后来,又由几个或十几个人,按照不同的人称演唱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后来,又由几个或十几个人,按照不同的角色化妆后,穿上“服装”,演唱一个情节比较完整的故事,把它搬到台上,老百姓称之为“蕲春采茶”或“蕲春采茶戏”。 采茶的发展历程经过单纯的“茶歌”、载歌载舞的“茶灯”、有简单情节的小戏三个阶段逐渐发展,成为黄梅戏最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内容广泛流传于鄂东地区各县市。
2.生产民俗“采茶”的舞蹈性
鄂东地区丰富的生产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生产民俗,人们把采茶过程转变成有鲜明特色的舞蹈动作,伴以茶歌,边歌边舞,渐渐发展成为有固定形式的民间歌舞,常用的道具除茶篮外,还有笠帽、凉伞、花扇等。采茶舞步轻盈跳跃,略带颤动。舞蹈的队形有:“水圈花”、“篱笆花”、“八字花”、“螺旋花”等。茶乡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舞蹈语汇和舞蹈形象,后来,又与各地民俗活动结合,在黄梅戏歌舞表演中创造了茶篮灯、板凳龙等载歌载舞的形式,代代相传,久演不衰,从而使鄂东民俗具有很强的舞蹈艺术色彩。
2.1采茶舞的“味”。“味”即舞蹈的“语言”、身体各部位的有机配合,在动作中形成的一种自然规律。茶农为表演山区行路,登越高山峻岭的特殊神态创造了“矮子步”,“高桩步”。制茶需采茶叶,从踩的脚法中又提炼了一种“踩步”。为表现炒茶叶的神态,男角服装左袖加一条长的“单袖筒”供演员甩舞。晾摊茶叶需要扇风,就创造了“扇子花”舞耍。在采茶、制茶的过程中,要擦汗就运用了“手巾花”的变化。可见“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手巾花”等,都是茶农在体验“茶”的劳动操作上面创造的舞蹈表演动作,也是采茶舞的基本表演程式,这些特征综合成为完整的动态形象时,采茶舞的“味”就展现出来了。
2.2 采茶舞的“活”。 是依情而“变”,“变”而生“活”。这是采茶舞表演的一个基本特点。采茶舞中,扇子运用得很“活”,一是作为象征性的道具,可以用作其来表演;二是有多种表演形式,大的分类有“单扇花”、“双扇花”,表演动律以“摇”为主;三是不同的耍扇花可以表现人物各种不同情感和动作。如配合人物行路,表现人物动作。可见扇花的灵活与优美。
2.3采茶舞的“点”。“点”就是在动作中,身体各部位在相互配合时,存在着节奏上的差异,但看起来又非常和谐。如“矮子步”,这是采茶舞中生与丑的基本步伐,具体做法是:屈膝蹲身、抬头、直腰;右手持扇在头上、胸前,或腰间舞扇子花,左臂舞长袖,前后、左右、上下自由摆动。以跳跃节奏行进,快慢自如、左右听便、进退随意,也可原地踏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感情色彩。由于舞蹈动作完全融汇在完整的、统一的音乐之中,听觉形象同视觉形象和谐统一,因而产生动人的艺术魅力。
2.4采茶舞的“情、意、形”。采茶舞蹈之所以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主要有以下三点吸引人:①具有丰富而生动的舞蹈语言;②具有鲜明多变的人物造型;③具有风趣美好的故事情节。
由采茶演变成的采茶舞是民族化、群众化、生活化的艺术,采茶的舞蹈表演形式及其丰富,具有很强的舞蹈艺术色彩。所以在黄梅戏表演被广泛应用。
3.生产民俗与舞蹈相辅相成,推进文化与生产的发展
舞蹈是一种文化,舞蹈寓意与民俗文化之中,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民俗文化包含着舞蹈元素,为舞蹈增添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提供了内容,气氛,广阔的传承和发展空间,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推进了文化与生产的发展。 3.1生产民俗可为舞蹈的动作提供元素。舞蹈动作来源于生活,以人们的日常生产劳动民俗为题材,反映现实生产习俗,传承民俗文化。直接取材于现实生产习俗中的舞蹈动作,更为简朴,具有更浓的生活气息。舞蹈动作是以舞姿、造型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动律和节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舞蹈风格。是在不同的生产民俗环境下,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不同种类的舞蹈,从这一点来说,生产民俗为舞蹈的动作提供了元素。蕲春盛行采茶,产生的采茶舞基本动作与茶树的栽培,茶叶的摘采有关,模仿栽茶,采茶的动作,这种舞蹈注重腰部以上特别是手臂上的功夫,呈现出了采茶舞的舞蹈特征。有反映劳动的“薅秧步”、“牵牛”、“拔泥步”动作,也有反映爱情的“鸳鸯戏水”、“斗嘣”、“探妹”动作。这些体态都在舞蹈的舞蹈动作中得以体现。由此可见,舞蹈的一些动作是以生产民俗活动为题材,生产民俗为舞蹈提供动作元素。
3.2舞蹈语汇可为生产民俗增添色彩和活力。舞蹈语汇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之美,正是这种“诗情画意”之美为生产民俗增添了丰富的色彩。舞蹈与生产民俗活動紧密结合,常在重大的民俗活动中进行,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生产民俗活动营造氛围,招引参与者,加强民俗的影响力。同时,由于生产民俗的舞蹈表演形式是一种群众性活动,人人都可以加入到集体的舞蹈行列中来,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增加交流,表达集体的意愿,呈现出浓郁的民俗画面和浓厚的生活情趣,所呈现出的审美心理与欣赏趣味,为生产民俗增添了色彩和活力。
3.3二者的结合推进文化与生产的发展。舞蹈从生产民俗中提炼可舞的动作元素进行表演,从而将生产民俗上升到文化层面进行传承,推进了文化的发展。舞蹈与生产民俗的结合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艺术形态,涵盖了舞蹈本身,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综合的文化载体,其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生产方式、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形成鄂东地区的一种文化现象,使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生产民俗通过舞蹈的形式将生产的场面和动作进行提炼、交流从而推进了生产的发展。同时生产民俗体现出了人们日常的生产活动,人民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对生产活动进行交流推广,在生产民俗与民间舞有机的结合下为生产提供了发展空间,更大程度的推进鄂东地区生产的发展。
黄梅戏与发源地鄂东地区丰富的生产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些丰富多彩的生产活动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一种特定的民俗,通常在民俗活动因有大量的舞蹈活动而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舞蹈也因不断地参加民俗活动而流传发展,生生不灭。二者的结合不仅推进黄梅戏戏曲文化的发展,也推进了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北省蕲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蕲春县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版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社会科学出版社 [M].1994年 第一版
[3]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文化艺术出版社[M]. 2004年11月版
作者简介:
王海燕,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
【关键词】鄂东地区 生产民俗 舞蹈性 采茶
【基金项目】本文由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和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2013002003。
【中图分类号】G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05-02
鄂东地处长江中游北岸, 大别山的南麓, 历史上素有“吴头楚尾”之称,有着丰富的文化地理环境。就鄂东在整个长江中游的地理、地形而言,它在东西部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孔道地位可见一斑。鄂东地区又以平原,丘陵为主,农业历史悠久,从事耕作业的人民长期从事耕作活动,他们把耕作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特定的民俗,通过加工、演化化使之具有一定的舞蹈艺术色彩。
鄂东地区生产形式下产生丰富的生产民俗,具有代表性舞蹈表演形式主要有采茶舞和采茶小戏。
1.生产民俗“采茶”在鄂东地区的发展历程
“采茶”在鄂东地区各县市广为盛行,历经演变、发展的采茶戏流行乡里。民间每逢节日、庙会、迎亲嫁娶、生日做寿,都有采茶戏班,鄂东采茶戏主要源于黄冈地区蕲春县。据《蕲州志》记载,早在唐代,蕲春便盛产茶叶,山区茶农每逢采茶之季,总爱对茶歌。长期以来,在“采茶对山歌”的活动中,逐渐形成许多特有的唱腔曲调,人们称它为“蕲春采茶调”。在畈区,老百姓根據自己的传统出现了“蕲春畈腔”。由于插秧季节时间长,而所唱内容及歌词又不能天天照旧重复,歌者便引来民间说唱本和戏文中的唱词片段,借以更新歌唱内容,于是畈腔便不自觉地进入戏曲领域。随着生活内容的丰富和文化的发展,采茶调和畈腔逐渐流传开来,人们根据采茶调和畈腔进行填词,由一个或两个人按照不同的人称演唱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后来,又由几个或十几个人,按照不同的人称演唱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后来,又由几个或十几个人,按照不同的角色化妆后,穿上“服装”,演唱一个情节比较完整的故事,把它搬到台上,老百姓称之为“蕲春采茶”或“蕲春采茶戏”。 采茶的发展历程经过单纯的“茶歌”、载歌载舞的“茶灯”、有简单情节的小戏三个阶段逐渐发展,成为黄梅戏最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内容广泛流传于鄂东地区各县市。
2.生产民俗“采茶”的舞蹈性
鄂东地区丰富的生产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生产民俗,人们把采茶过程转变成有鲜明特色的舞蹈动作,伴以茶歌,边歌边舞,渐渐发展成为有固定形式的民间歌舞,常用的道具除茶篮外,还有笠帽、凉伞、花扇等。采茶舞步轻盈跳跃,略带颤动。舞蹈的队形有:“水圈花”、“篱笆花”、“八字花”、“螺旋花”等。茶乡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舞蹈语汇和舞蹈形象,后来,又与各地民俗活动结合,在黄梅戏歌舞表演中创造了茶篮灯、板凳龙等载歌载舞的形式,代代相传,久演不衰,从而使鄂东民俗具有很强的舞蹈艺术色彩。
2.1采茶舞的“味”。“味”即舞蹈的“语言”、身体各部位的有机配合,在动作中形成的一种自然规律。茶农为表演山区行路,登越高山峻岭的特殊神态创造了“矮子步”,“高桩步”。制茶需采茶叶,从踩的脚法中又提炼了一种“踩步”。为表现炒茶叶的神态,男角服装左袖加一条长的“单袖筒”供演员甩舞。晾摊茶叶需要扇风,就创造了“扇子花”舞耍。在采茶、制茶的过程中,要擦汗就运用了“手巾花”的变化。可见“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手巾花”等,都是茶农在体验“茶”的劳动操作上面创造的舞蹈表演动作,也是采茶舞的基本表演程式,这些特征综合成为完整的动态形象时,采茶舞的“味”就展现出来了。
2.2 采茶舞的“活”。 是依情而“变”,“变”而生“活”。这是采茶舞表演的一个基本特点。采茶舞中,扇子运用得很“活”,一是作为象征性的道具,可以用作其来表演;二是有多种表演形式,大的分类有“单扇花”、“双扇花”,表演动律以“摇”为主;三是不同的耍扇花可以表现人物各种不同情感和动作。如配合人物行路,表现人物动作。可见扇花的灵活与优美。
2.3采茶舞的“点”。“点”就是在动作中,身体各部位在相互配合时,存在着节奏上的差异,但看起来又非常和谐。如“矮子步”,这是采茶舞中生与丑的基本步伐,具体做法是:屈膝蹲身、抬头、直腰;右手持扇在头上、胸前,或腰间舞扇子花,左臂舞长袖,前后、左右、上下自由摆动。以跳跃节奏行进,快慢自如、左右听便、进退随意,也可原地踏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感情色彩。由于舞蹈动作完全融汇在完整的、统一的音乐之中,听觉形象同视觉形象和谐统一,因而产生动人的艺术魅力。
2.4采茶舞的“情、意、形”。采茶舞蹈之所以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主要有以下三点吸引人:①具有丰富而生动的舞蹈语言;②具有鲜明多变的人物造型;③具有风趣美好的故事情节。
由采茶演变成的采茶舞是民族化、群众化、生活化的艺术,采茶的舞蹈表演形式及其丰富,具有很强的舞蹈艺术色彩。所以在黄梅戏表演被广泛应用。
3.生产民俗与舞蹈相辅相成,推进文化与生产的发展
舞蹈是一种文化,舞蹈寓意与民俗文化之中,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民俗文化包含着舞蹈元素,为舞蹈增添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提供了内容,气氛,广阔的传承和发展空间,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推进了文化与生产的发展。 3.1生产民俗可为舞蹈的动作提供元素。舞蹈动作来源于生活,以人们的日常生产劳动民俗为题材,反映现实生产习俗,传承民俗文化。直接取材于现实生产习俗中的舞蹈动作,更为简朴,具有更浓的生活气息。舞蹈动作是以舞姿、造型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动律和节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舞蹈风格。是在不同的生产民俗环境下,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不同种类的舞蹈,从这一点来说,生产民俗为舞蹈的动作提供了元素。蕲春盛行采茶,产生的采茶舞基本动作与茶树的栽培,茶叶的摘采有关,模仿栽茶,采茶的动作,这种舞蹈注重腰部以上特别是手臂上的功夫,呈现出了采茶舞的舞蹈特征。有反映劳动的“薅秧步”、“牵牛”、“拔泥步”动作,也有反映爱情的“鸳鸯戏水”、“斗嘣”、“探妹”动作。这些体态都在舞蹈的舞蹈动作中得以体现。由此可见,舞蹈的一些动作是以生产民俗活动为题材,生产民俗为舞蹈提供动作元素。
3.2舞蹈语汇可为生产民俗增添色彩和活力。舞蹈语汇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之美,正是这种“诗情画意”之美为生产民俗增添了丰富的色彩。舞蹈与生产民俗活動紧密结合,常在重大的民俗活动中进行,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生产民俗活动营造氛围,招引参与者,加强民俗的影响力。同时,由于生产民俗的舞蹈表演形式是一种群众性活动,人人都可以加入到集体的舞蹈行列中来,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增加交流,表达集体的意愿,呈现出浓郁的民俗画面和浓厚的生活情趣,所呈现出的审美心理与欣赏趣味,为生产民俗增添了色彩和活力。
3.3二者的结合推进文化与生产的发展。舞蹈从生产民俗中提炼可舞的动作元素进行表演,从而将生产民俗上升到文化层面进行传承,推进了文化的发展。舞蹈与生产民俗的结合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艺术形态,涵盖了舞蹈本身,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综合的文化载体,其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生产方式、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形成鄂东地区的一种文化现象,使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生产民俗通过舞蹈的形式将生产的场面和动作进行提炼、交流从而推进了生产的发展。同时生产民俗体现出了人们日常的生产活动,人民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对生产活动进行交流推广,在生产民俗与民间舞有机的结合下为生产提供了发展空间,更大程度的推进鄂东地区生产的发展。
黄梅戏与发源地鄂东地区丰富的生产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些丰富多彩的生产活动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一种特定的民俗,通常在民俗活动因有大量的舞蹈活动而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舞蹈也因不断地参加民俗活动而流传发展,生生不灭。二者的结合不仅推进黄梅戏戏曲文化的发展,也推进了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北省蕲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蕲春县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版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社会科学出版社 [M].1994年 第一版
[3]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文化艺术出版社[M]. 2004年11月版
作者简介:
王海燕,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