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当今互联网的大数据、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现在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在校学生,都离不开信息数据网络数据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将信息技术带入到中职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探讨中职语文课堂如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教育,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职语文教学;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界中影响的不断加深,当代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信息化教学环境。语文课程是中职学校的必修公共课,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以及语言应用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中职学生大多语文基础薄弱,而且对语文课程不够重视,给教学带来了难题。信息化教学环境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创新空间,使新的教学形态得以产生,为教学实践带来重要突破。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学的优越性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并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表现出以下几点优越性。第一,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信息化教学更新课堂呈现形式,教师可围绕教材,组织更为生动、新颖的材料实施教学,使教学更为符合当代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第二,提升教学的灵活性,促进教与学的活动相协调、相统一,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表明,中职生在学习时,常感难以跟上教师进度。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可将教学活动从教室内延伸至教室外,以线上教学的优势实现学习活动的个性化,让学困生用更多时间消化学习难点。第三,提升教学资源管理的便利性。相关的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或联网的形式储存起来,便于教学反思与再使用。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以多媒体为载体,丰富课堂信息
多媒体设备即以呈现教学内容为主要功能的设备,作用相当于传统的教学板。多媒体可整合不同格式的资源,创造集声音、文本、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的课堂形态。丰富的课堂信息能够营造生动的情境,带来传统教学课堂难以达到的效果。多媒体对于语文课堂具有特别的助益,能够以声音或图像的形式引领学生走入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中职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同文体的经典文学作品,如《永远的校园》、《荷塘月色》等,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价值。这些作品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教师可于课堂中播放文章朗诵录音,配以舒适的轻音乐,将学生带去北大校园、清华池畔,从录音中低回平缓的朗诵中,敏锐地把握文章的美感,融入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进入与作者对话的状态。相关的音频资源可整合进电子课件中,便于在最佳教学时机介入课堂使用。
(二)巧借交互性设备,构建互动课堂
教室中配备的交互性设备可创建新型师生互动模式、生生互动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在思维上、情感上、行动上全面对接课堂。例如,在学习《好雪片片》一文时,可按照“听写字词—文章理解—情感升华”三阶段开展教学。“听写字词”是对课前自主预习的检验,教师通过学生机上内置的听写小游戏来检查,由程序反馈听写结果,以供学生检查正误。在文章理解阶段,提出进阶问题,引导学生从内容表达、结构特征、语言风格等方面把握本文的写作特色。可通过教学白板展示问题,以任务驱动形式展示课堂。第二阶段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请学生说说:本课中的老人形象让自己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物?让学生将语文素养提升到人文素养层面,使课内所学有益于个人的真实生活。
(三)设计微课程资源,优化教学结构
微课程即包括微视频、学习清单、PPT课件、测试题在内的一系列在线学习资源,与教师的线下教学配合使用,可前置“学”的活动,优化教学结构。在微课程的指导下,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效率可得到提高,使学生在正式课堂前便建立一定的知识基础,从而提高线下课堂的时间利用率。
例如,在教学《雷雨》时,教师可于课前制作微视频,讲解本剧写作的时代背景,说明剧中人物的性格特色以及在生成戏剧冲突、彰显戏剧主题等方面的作用,起到知识铺垫的作用。中职生大多阅读能力较弱,教师在课前提供的信息相当于一个有益的阅读支架,可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准文本的中心线索,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前可提供阅读指导问题清单,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线下课堂,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
(四)善用互联网渠道,促进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中职生的弱项,中职生普遍在资料查阅、笔记记录等语文学习方法上存在短板。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能够接触到的互联网渠道,开展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具有超越语文课程本身的意义,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信息化时代下个体必备的信息素养。例如,在学习《牛顿上大学的第一天》時,可指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查找关于牛顿的资料。以某个人物为焦点查找资料,难度并不高,多数中职生的能力基础足以胜任本任务。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信息、整理笔记,在本过程中能够培养具有实用性的语文素养。在课中,组织学生就收集到的资料举行小型研讨会,各自谈谈自己心目中的牛顿,这个过程中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让学生从同学的发言中得到启示,以起到同伴教育的作用。待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后,教师可提出要求更为复杂、难度更高的自主学习任务。
三、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开展教学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均具有较高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更新教学思维,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探索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开拓中职语文教育的新局面,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成长。
参考文献:
[1]白志荣.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2]蒋永华.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契合[J].职业技术,2016,15(04):83-84.
[3]杨苏.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统计与管理,2013(01):163-164.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职语文教学;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界中影响的不断加深,当代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信息化教学环境。语文课程是中职学校的必修公共课,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以及语言应用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中职学生大多语文基础薄弱,而且对语文课程不够重视,给教学带来了难题。信息化教学环境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创新空间,使新的教学形态得以产生,为教学实践带来重要突破。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学的优越性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并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表现出以下几点优越性。第一,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信息化教学更新课堂呈现形式,教师可围绕教材,组织更为生动、新颖的材料实施教学,使教学更为符合当代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第二,提升教学的灵活性,促进教与学的活动相协调、相统一,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表明,中职生在学习时,常感难以跟上教师进度。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可将教学活动从教室内延伸至教室外,以线上教学的优势实现学习活动的个性化,让学困生用更多时间消化学习难点。第三,提升教学资源管理的便利性。相关的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或联网的形式储存起来,便于教学反思与再使用。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以多媒体为载体,丰富课堂信息
多媒体设备即以呈现教学内容为主要功能的设备,作用相当于传统的教学板。多媒体可整合不同格式的资源,创造集声音、文本、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的课堂形态。丰富的课堂信息能够营造生动的情境,带来传统教学课堂难以达到的效果。多媒体对于语文课堂具有特别的助益,能够以声音或图像的形式引领学生走入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中职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同文体的经典文学作品,如《永远的校园》、《荷塘月色》等,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价值。这些作品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教师可于课堂中播放文章朗诵录音,配以舒适的轻音乐,将学生带去北大校园、清华池畔,从录音中低回平缓的朗诵中,敏锐地把握文章的美感,融入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进入与作者对话的状态。相关的音频资源可整合进电子课件中,便于在最佳教学时机介入课堂使用。
(二)巧借交互性设备,构建互动课堂
教室中配备的交互性设备可创建新型师生互动模式、生生互动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在思维上、情感上、行动上全面对接课堂。例如,在学习《好雪片片》一文时,可按照“听写字词—文章理解—情感升华”三阶段开展教学。“听写字词”是对课前自主预习的检验,教师通过学生机上内置的听写小游戏来检查,由程序反馈听写结果,以供学生检查正误。在文章理解阶段,提出进阶问题,引导学生从内容表达、结构特征、语言风格等方面把握本文的写作特色。可通过教学白板展示问题,以任务驱动形式展示课堂。第二阶段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请学生说说:本课中的老人形象让自己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物?让学生将语文素养提升到人文素养层面,使课内所学有益于个人的真实生活。
(三)设计微课程资源,优化教学结构
微课程即包括微视频、学习清单、PPT课件、测试题在内的一系列在线学习资源,与教师的线下教学配合使用,可前置“学”的活动,优化教学结构。在微课程的指导下,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效率可得到提高,使学生在正式课堂前便建立一定的知识基础,从而提高线下课堂的时间利用率。
例如,在教学《雷雨》时,教师可于课前制作微视频,讲解本剧写作的时代背景,说明剧中人物的性格特色以及在生成戏剧冲突、彰显戏剧主题等方面的作用,起到知识铺垫的作用。中职生大多阅读能力较弱,教师在课前提供的信息相当于一个有益的阅读支架,可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准文本的中心线索,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前可提供阅读指导问题清单,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线下课堂,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
(四)善用互联网渠道,促进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中职生的弱项,中职生普遍在资料查阅、笔记记录等语文学习方法上存在短板。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能够接触到的互联网渠道,开展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具有超越语文课程本身的意义,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信息化时代下个体必备的信息素养。例如,在学习《牛顿上大学的第一天》時,可指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查找关于牛顿的资料。以某个人物为焦点查找资料,难度并不高,多数中职生的能力基础足以胜任本任务。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信息、整理笔记,在本过程中能够培养具有实用性的语文素养。在课中,组织学生就收集到的资料举行小型研讨会,各自谈谈自己心目中的牛顿,这个过程中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让学生从同学的发言中得到启示,以起到同伴教育的作用。待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后,教师可提出要求更为复杂、难度更高的自主学习任务。
三、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开展教学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均具有较高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更新教学思维,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探索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开拓中职语文教育的新局面,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成长。
参考文献:
[1]白志荣.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2]蒋永华.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契合[J].职业技术,2016,15(04):83-84.
[3]杨苏.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统计与管理,2013(0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