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歌 流韵八牲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z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经过电影和电视剧的改编,早己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河南豫剧院青年团青年演员吴素真紧紧抓住“情”这个内核,通过对豫剧“陈派”艺术的精湛展示,使这部来自中原大地的地方戏曲在八桂山水间产生了流韵无穷的艺术魅力。
  在演唱方面,吴素真“守正以诚”,忠实地继承了“陈派”祥符调大气磅礴、哀婉低回、气无烟火、腔美味足的艺术特色。豫剧早期的声音表现以高亢激越为主要特征,故有“河南讴”之称。豫剧大师陈素真博采众长,极大地提升了豫剧旦角的声音艺术表现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陈派”唱腔。作为“陈派”传人,吴素真对祥符调的把握和演绎精准到位,将白素贞有情有义的性格形象塑造得鲜明而生动。初到西湖,温婉清丽的演唱将白素贞离山下界的歡喜表现得含而不露;西湖逢雨,婉转俏丽的演唱将白素贞情心波动的羞涩与爱慕表现得惟妙惟肖;水淹金山后的断桥再遇,时而激越时而低回的演唱,则将白素贞对许仙又爱又恨、既愤且怜的内心波澜表现得淋漓尽致。整场演出,观众的情绪在吴素真声音艺术的引领下翻山越岭,摆荡于欣喜、甜美、愤怒、哀伤之间,深深体会了“陈派”祥符调的动人魅力。
  在做功方面,吴素真把握了中国戏曲虚拟性、程式化审美的精髓,延承了“陈派”对豫剧程式的创新,令人大饱眼福、耳目一新。白、许二人西湖相遇、同舟而行,吴素真用一连串精彩的程式化动作,将船随波荡、人与船摇的情势刻画得如在目前。云收雨歇但情愫未断,白素贞水袖一甩,立刻招来了疾风骤雨。水袖的一甩一抓,将“陈派”水袖功干净利落地展现了出来,体现了白素贞面对爱情时的果敢、俏皮,博得了现场观众的“满堂彩”。
  在打功方面,吴素真“文武不挡”,扎实的基本功有力地支撑了人物性格形象的塑造。《白蛇传》不仅是青衣、花旦戏,更是典型的武旦戏,对演员“打”的功夫要求极高。剧中的对打场面,主要集中于水淹金山和合钵收妖两个桥段。尤其是水淹金山一折,白素贞与天兵天将、伽蓝、韦陀的对手戏繁复多样,对演员是极大的考验。在这几场表演中,吴素真的手上功夫和身段素质得到了极好的展现,令人眼花缭乱的对枪和腾挪转移,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显示出“陈派”传人的当家气派。
  复排的《白蛇传》情采兼美,吴素真的表演内外俱佳,既显示了豫剧“陈派”旺盛的生命力,也给八桂山水带来了来自中原大地的艺术滋养,令人沉醉、回味无穷。
其他文献
“三月三”,这是一个与映山红一起绽放的日子,是龙胜县城一年一度最亢奋的日子。这一天,一是要实行交通管制,一个小山城一下子涌入那么多的车辆,只能在城郊消化。二是“三月三”节日活动分在几个会场进行,一个人无法全都走到,只有跟着电视现场直播不断跳转、切换的画面,才能看个大概。三是广西电视台这几年将龙胜县城和龙脊景区作为全区“三月三”活动的分会场,更是盛况空前。  龙胜古称“桑江”,从流过县城的母亲河得名
期刊
朋友,在同一天里,你感受过苗族斗马的激烈场面吗,你参加过浪漫多彩的苗族打同年活动吗,你聆听过动人心弦的“朋比”比赛吗,你见识过热热闹闹的唢呐演奏吗,你体验过成千上万人集体捉鱼吗,你品尝过壮家打包生、苗家重阳酒、侗家石头鱼、瑶家煨土菜吗?如果你想体验一下,请在“三月三”期间来融水吧!  “三月三”的由来  壮族群众聚居的三防镇,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部,九万大山山脉环绕全镇,距离县城85公里,总面积
期刊
“三月三”里婆王诞,送花赐子家家欢;  年年感恩求保佑,花婆庙前把愿还。  这首仫佬族山歌流传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仫佬族“三月三”花婆节的真实写照。三月三源于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又称“修禊节”),最初是以巫术信仰为依托举行的乞婚配、求生育习俗活动,后演变成为我国古老的男女相恋的歌节。  广西“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不少少数
期刊
柳侯公园是为纪念唐代柳州刺史柳宗元所建的公园,唐宋的古迹,明清的石刻,几经修葺的古建筑和亭亭如盖的参天古树融合在一起,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被柳州市民称为“绿肺”,像一块晶莹的绿宝石镶嵌在柳州市柳江北岸。多年来我一直居住、工作在柳侯公园的附近,“近水楼台先得月”,使我有条件经常去访问她,尽情投入她的怀抱,同她产生了异常深厚的感情。她陪伴我度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直到今天与我仍有着未了的情缘。 
期刊
人到中年,儿时的记忆己有些模糊,可外公外婆家的巴社山却让我一直铭记在心。那里山高林茂、草绿石奇、谷幽水秀、雾浓云美、民俗奇异,还有很多神奇的传说,是我心中的“神山圣峰”,还有那黄澄澄的柑橘和外公存放在竹筒里香脆的米椎果更是让我难以忘怀……  从我家到外公家要走半天的路,儿时的我一点都不觉得累,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我几乎都在那里度过。因为中秋是米椎果成熟的季节,春节是柑橘最甜的时候,而春节挨着外公在火
期刊
因循守旧要破除,坚决搬掉绊脚石;  改革创新迈大步,昂首前进抓先机。  破除封闭和狭隘,打开大门迎客来;  开放合作共发展,携手双赢共招财。  安于现状思想差,误人误己误大家;  必须破除莫手软,开拓奋进认真抓。  甘于落后的思想,坚决破除莫彷徨;  创先争优争主动,按时脱贫达小康。  畏首畏尾的思想,必须破除要担当:  立下敢闯敢干志,写出时代新篇章。  坚决破除等靠要,主动作为出实招;  只要
期刊
我母亲的老家在广西田阳县西部一个壮族乡村,我虽然没有生于斯长于斯,但从老家来的亲友口中,尤其是曾几次踏进那片亲切的土地,我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是有所感触的。其中,最不能忘记的是那一首古老的山歌:  五色糯饭三月三,家家户户拜祖先;  拜完祖先山歌起,又香又美连三天。  “三月三”吃五色糯饭的故事很感人,在母亲老家也流传着这么一个版本。传说这个村的始祖曾郑重交代:“凡我族逝者,当安葬在有红蓝草、枫树、
期刊
歌圩,是壮族特有的文化象征,亦是壮族文化传承的一种特有形式。上林县是壮族聚居地,全县80%的居民为壮族,上林的历史多以山歌的形式传承下来,上林的歌圩文化源远流长。  歌圩的历史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在20世纪70年代组织的民俗民歌调查资料及“民国”版《上林县志》记载,上林县自古就形成了自然存在的歌圩。较有名的有石门歌圩、三里歌圩、卢於寺歌圩、古逢歌圩、公堂江那上寺歌圩、白圩龙楼歌圩
期刊
嗨嗨嗨嗨哕嗨嗨,脱贫致富嗨起来;  八桂新歌唱不断,中国梦里乐开怀。  木叶一吹绕歌场,山歌出口醉春光;  歌声传颂祖国好,伴着笑语绕山冈。  你开嗓子我开腔,致富山歌唱满堂;  生活如蜜歌如海,閘门一开涌过墙。  从前山水隔排排,骑着牛马去赶街;  路过熟人不敢看,低头加鞭快走开。  昔日小路绕山边,下雨行路比登天;  如今修起水泥路,开着小车去领钱。  果树种植满山坡,科学种植收获多;  农民
期刊
向往的歌节  请君三月赴歌节,陪君歌海处处热;  留君壮乡探歌海,送君三姐情难别。  壮家三月  又是阳春到三月,壮家迎客度歌节;  青山绿水同欢笑,普天同庆歌不歇。  壮家三姐传歌  木棉花开红灿灿,壮乡处处是歌坛:  当年三姐来传唱,如今山歌飘万山。  桂花迎客  金桂飄香云天外,山清水秀笑颜开;  曲曲山歌唱不尽,欢迎贵客广西来。  贺七十华诞  喜迎华诞七十年,风雨历程党领先;  国富民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