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是构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解决当前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现状最有效的途径。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结合起来,语文课程应打破“知识中心论”的拘囿,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应把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的整体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课堂;创新;教育模式;自主
课堂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基本出发点是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教学氛围,有计划、有目的的规范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得以能动地、自主地创新性地发展。就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我们首先要把握语文学科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而学生反应的独特性、多元性则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生命体验、运动、成长本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阅读期待视野。而在阅读过程中,由于个体原有生活经验与阅读体验的参与和观照,同样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理解与体验的差异,倡导阅读的个性化,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阅读观。
二、语文课程应打破“知识中心论”的拘囿,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其语文能力
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实践性是其与生俱来的固有属性。然而,传统语文课程教学却严重地忽视了这一特点,割断了语文教学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联系,把语文教学局限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上,忽视了语文的交际性和生活性,使语文教学失去了源头活水,成为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机械训练。正如学游泳不可离开水一般,学语言也不可脱离开学生的社会生活。语言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实践就是语文学习过程自身。因此,脱离开语言交际的生活情境,脱离开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丧失最基本的动力与内容。可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应把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的整体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
汉语言文字有什么特点呢?形象地说,汉语就如同儿童玩的积木或七巧板,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词组块,照事实发展的自然顺序,组成完整的句子。汉语的造句以“意合”为原则,以词组为单位,主语很少受核心动词的制约。因此,辜鸿铭先生说:汉语是儿童的语言,不能按照理性法则机械地分析与理解,而需要直觉与顿悟。语文教学应立足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探讨适合中国人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的教学方法,而不能生硬地照搬外国的语言教学模式。试以汉字教学为例,我们知道,汉字是汉语言文化的基石,是汉语文化的微缩景观。汉字中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成为汉语文化的滥觞和源泉。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具有以形表意的特点,表意性使汉字超越了语音的羁绊和时空的局限,成为一种可直接“视读”的“活化石”文字。这种表意性体现了汉字“以意赋形、以形写意”的造字规律,它使每一个汉字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信息。因此,汉字教学绝不能仅仅局限在识字写字的机械训练中,还应该通过识字与写字教学,进行传统思维方式教育、文化教育、审美教育,使学习汉字的过程成为自主的文化积累、审美体验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
根据语文教学之特点,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暂包含以下五类:
1.接受性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不但不排斥接受教育,而且还要以接受教育为基础,要改变单向传授,被动低效转为为多维互动、主动高效。
2.主体性教学模式
凡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重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都可以纳入创新模式范畴。
3.活动教学模式
从活动入手,借助活动来展开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以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模式。
4.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
5.互动交往教学模式
它把教学活动看做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活动,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教与学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
总之,时代赋予课堂教学的内涵很多,责任很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开发,课业负担地减少,学生个性的尽情张扬……这一切都需要高效益的课堂教学作保证。而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在创新教育的前提下,首要的是要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把学生的自学活动和创新发展置于一种突出的位置,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者单位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五中学)
关键词:课堂;创新;教育模式;自主
课堂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基本出发点是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教学氛围,有计划、有目的的规范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得以能动地、自主地创新性地发展。就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我们首先要把握语文学科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而学生反应的独特性、多元性则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生命体验、运动、成长本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阅读期待视野。而在阅读过程中,由于个体原有生活经验与阅读体验的参与和观照,同样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理解与体验的差异,倡导阅读的个性化,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阅读观。
二、语文课程应打破“知识中心论”的拘囿,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其语文能力
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实践性是其与生俱来的固有属性。然而,传统语文课程教学却严重地忽视了这一特点,割断了语文教学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联系,把语文教学局限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上,忽视了语文的交际性和生活性,使语文教学失去了源头活水,成为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机械训练。正如学游泳不可离开水一般,学语言也不可脱离开学生的社会生活。语言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实践就是语文学习过程自身。因此,脱离开语言交际的生活情境,脱离开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丧失最基本的动力与内容。可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应把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的整体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
汉语言文字有什么特点呢?形象地说,汉语就如同儿童玩的积木或七巧板,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词组块,照事实发展的自然顺序,组成完整的句子。汉语的造句以“意合”为原则,以词组为单位,主语很少受核心动词的制约。因此,辜鸿铭先生说:汉语是儿童的语言,不能按照理性法则机械地分析与理解,而需要直觉与顿悟。语文教学应立足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探讨适合中国人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的教学方法,而不能生硬地照搬外国的语言教学模式。试以汉字教学为例,我们知道,汉字是汉语言文化的基石,是汉语文化的微缩景观。汉字中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成为汉语文化的滥觞和源泉。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具有以形表意的特点,表意性使汉字超越了语音的羁绊和时空的局限,成为一种可直接“视读”的“活化石”文字。这种表意性体现了汉字“以意赋形、以形写意”的造字规律,它使每一个汉字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信息。因此,汉字教学绝不能仅仅局限在识字写字的机械训练中,还应该通过识字与写字教学,进行传统思维方式教育、文化教育、审美教育,使学习汉字的过程成为自主的文化积累、审美体验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
根据语文教学之特点,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暂包含以下五类:
1.接受性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不但不排斥接受教育,而且还要以接受教育为基础,要改变单向传授,被动低效转为为多维互动、主动高效。
2.主体性教学模式
凡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重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都可以纳入创新模式范畴。
3.活动教学模式
从活动入手,借助活动来展开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以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模式。
4.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
5.互动交往教学模式
它把教学活动看做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活动,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教与学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
总之,时代赋予课堂教学的内涵很多,责任很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开发,课业负担地减少,学生个性的尽情张扬……这一切都需要高效益的课堂教学作保证。而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在创新教育的前提下,首要的是要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把学生的自学活动和创新发展置于一种突出的位置,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者单位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