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高层次”问题的类型及注意事项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要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离不开教学提问。心理学家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师生问答是使课堂形成不断向前推进的思维流程,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与思维的发展。
  “高层次”提问,可以避免学生仅对问题作“对与错”或“是与否”的表面回答,并引导学生反思答案的根据、思维的线路,起到优化学生思维,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提高应答的深度等作用;“高层次”问题,能拓展学生思路,有序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考虑问题,进而提高思维的创造性;“高层次”问题,能够挖掘出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高层次”问题,有时会为教师提供学生的某些学习信息,如学生知识的来源、思维的走向和模式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使问题更有针对性实效性。那么,数学课堂的“高层次”问题有哪些类型呢?在设计“高层次”的课堂问题时,又应注意些什么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认识。
  一、“高层次”问题的类型
  根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高层次”问题分为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三大类。
  1.分析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思维、分析提供的资料,弄清知识的关系。提问常用的关键词是:“为什么”、“分析”等。
  例如,在教学“连减的简便计算”时,例题是:我昨天看到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后,让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计算,然后让不同算法的学生代表上台板演:
  第一种:234-66-34=168-34=134(页)
  第二种:234-66-34=234-(66+34)=234-100=134(页)
  第三种:234-66-34=234-34-66=200-66=134(页)
  学生板演完后,我问学生:“上面这三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会自然地对上面三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也就学会了连减的简便计算的方法了。
  这类分析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整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思维的能力。
  2.综合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以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能够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提问常用的关键词是:“综合”、“归纳”、“小结”等。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例题是:参加种树的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参加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集体分析了题意后,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计算,然后请不同算法的学生代表板演如下:
  方法一:(4+2)×25 =6×25=150(人)
  方法二:4×25+2×25=100+50=150(人)
  学生板演完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观察上面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小结一下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通过观察,发现:(4+2)×25和4×25+2×25的计算结果是相等的,也就是(4+2)×25和4×25+2×25是相等的关系,可以写成(4+2)×25=4×25+2×25,从而总结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这样,学生把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综合成了乘法分配律,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类综合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和想象力。
  3.评价性问题。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对一些观念、解决办法等进行判断选择,提出见解、作出评价等,它能帮助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评判事物和材料的价值。提问用的关键词是“判断”、“评价”、“你对……有什么看法”等。
  例如,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在学生理解、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它们的特征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判断一下‘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这个说法对吗?”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通过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并以真分数和假分数各自的特征,这些知识为标准,才能对这个问题进行判断。
  二、“高层次”提问应注意的事项
  1.提问要因人而异。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因人而异。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些,也就是提一些高层次的问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的問题要容易一些,否则,他们将丧失答问的信心。
  因此,高层次问题的提问对象,应偏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高深或灵活的问题问优等生,优等生经过思考回答出来,有助于启发全体学生的思维。
  2.充分预设与随机应变相结合。充分预设课堂提问是备课的重点和关键,提问的内容、方法、时机都要提前预设并要准备不同的方案。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需要教师根据课堂上随时出现的现象与问题随机应变。
  例如,在“带分数”的教学中,有个把1化成假分数的小环节。课前,我只设计请2名学生举例。上课时,学生1,举例:“1= ” 。学生2,举例:“1= ”。正当我想照着教案的设计让学生小结归纳时,有个学生高高举起了手,大声说:“老师,我还能举不同的例子。”我看到这个学生很诚恳,很急切的样子,就对他说:“好,请说出你与众不同的例子。”那学生大声说:“1= ”。说完,学生一脸的自豪。这个学生的回答,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顿时,教室里炸开了,学生们纷纷举手,“我还有不同的例子”一声比一声大,“1= ”,“1= ”……趁着学生思维的高潮时刻,我问:“谁能用一句话表示出你发现的问题?”这样,把1化成假分数的规律,不是由老师总结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来了。
  可见,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迸发灵感的回答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及时调整自己提问的角度和方式,这样,教学会达到比预想还要好的效果。
  3.控制数量与提高质量相统一。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有时容易被各种因素干扰,有时会偏离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某一个问题上纠缠或拓展过多。
  可见,课堂上教师要精选问题,牢牢把握几个主要的问题,舍弃一些不必要的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高层次”的课堂提问,就不会问得没有价值了。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高层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以上三个“高层次”问题的类型,同时牢记“高层次”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宁武镇宁武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不仅是要求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的提升,还要让高职院校人才在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融入能够带给高职体育教学一定的发展机遇,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并未被有效地挖掘,为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在高职院校中的运用效果,文章就民族传统体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形式创新与实践展开探究,期待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启发。
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继续教育学生网络素养培育问题应引起重视。该文首先阐述了网络素养的定义,然后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继续教育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必要性、遇到的困境以及培育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加有利于推进继续教育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际视野教育越来越受高等教育的关注.纲要课的课程性质与教育目标决定其理应承担起培育大学生国际视野的责任,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高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助力.通过对纲要课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具体的国际视野教育资源的梳理,探析了2018年版纲要课培育大学生国际视野的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
南梁革命文化是我国优秀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而厚重的历史意蕴,是新时代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构建南梁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12311”教学模式,既是发扬南梁革命精神、传承南梁红色基因的外在需要,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内在需要,更是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需要.基于对当前思政课教学现状的分析,探究南梁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理性,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思政课教育规律,提出南梁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12311”教学模式,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故事性与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课堂上,一个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想想平时自己的随意性提问,技巧性竟那么差。学生齐声回答且答案唯一的提问充斥整个课堂,而真正有价值、有效果的提问却是很少。那么,如何做到课堂有效提问呢?通过理论知识学习,网络收集、专家咨询、集体交流评析以及数次课堂提问感悟等等,我认为有效课堂提问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问应有针对
期刊
浙江省大湾区产业发展建设势在必行,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至关重要,是提高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核心关键.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通过探究国内外大湾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差异,分析浙江省大湾区建设发展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为后续阶段大湾区教育发展提供部分基础参考.
每所学校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学校文化,这是经过全校师生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具有本校独立品格的文化传统。学校文化具有指导学校办学方向、统一价值观念、引领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的作用。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一个没有独立品格的学校文化传统的学校,学校发展就如一盘散沙,缺乏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学校理念文化和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两个子系统。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隐性的一种
期刊
编者按: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质疑”不是教师的“精心提问”,而是学生自我建构下的有感而发,有疑而问。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好奇是人的天性。不论针对什么,只要心中有“?”思维就會更加活跃,注意力便自动设为“?”。如果多几个“?”寻根刨底,思
期刊
古人云:“学贵有方”,“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倍而功半”。有些同学自学不得法,学习无实效,往往是看书多遍,其义不显。因此,教师不仅要努力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更要努力使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采用以问导学的方法,则有助于达到这样的目的。  一、以问导学的作用  1.创设情景,诱导兴趣。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疲劳,使学生总以耳听为
期刊
高校学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中独特的群体文化形态,对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把握当前高校学生文化的现状,加强高校学生文化建设,引导其健康发展,对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高校学生文化特点着手,分析当前高校学生文化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提出加强高校学生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