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小小的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mmm1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M:
  我觉得你呀,过度紧张。记得夏天我们在新加坡会合,有一天早上,弟弟还睡着,我一醒来你就挨过来跟我说话,抱怨我“不爱”你啦,玩得太多啦,念书不够认真什么什么的,记得吗?你自己也知道其实你自己有问题——不懂得生活的艺术。就拿我们的通信来说吧。两个礼拜前你就开始“写了没有?”不停地问。老天,我知道今天是截稿日,那么我就今天坐下来写,但是我的写,是一边听音乐一边和朋友写MSN一边写信给老妈。我希望“写”的本身是个好玩的、愉快的过程,而不是工作压力。你呢,却足足烦了我两个礼拜。
  我想,这是个生活态度的问题。“人生苦短”你总听过吧?
  年轻人比你想像的,MM,要复杂得多,我觉得。
  让我用音乐来跟你说说看。
  譬如,“狂放的”二十年代,jazz和swing流行,所有的人都在跳Charleston。五十年代的代表作是叛逆性极强的摇滚乐,而新的一代等待崛起。然后,来了六十年代:披头士的狂热引领风潮,FlowerPower,Woodstock,Hippies and making babies.
  接着就越来越复杂了。八十年代分流成 poppers跟 rockers;MichaelJackson和Madonna的文化意涵远远超过仅仅是一个歌手。九十年代已经有多元混合: rap,techno,boybandpop……然后现在呢?已经是二十一世纪,当你看一眼德国的排行榜前十名的时候,你会很惊异地发现里头有德国pop,美国pop,techno,德国摇滚,美国摇滚,另类音乐,拉丁音乐和 salsa……甚至有古典的歌曲。
  你听不懂我的意思对不对?我们的代沟就在这里:我上面所说,没有一句我的同侪听不懂,而且,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他们根本不需解释。
  好,让我解释给你听。MM,从今天排行榜的多元和分众分歧你就知道,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啊,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品味,搞自己的游戏,设定自己的对和错的标准。一切都是小小的、个人的,因为,我们的时代已经不再有“伟大”的任何特征。
  你看电视里老是在讨论或总结逝去的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好像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了,所有的“伟大”都被“做过”了。看那些节目,你难免觉得,这个社会不知为什么对过去充满怀念,对现在又充满幻灭,往未来看去似乎又无法找到什么新鲜的想像。我们的时代仿佛是个没有标记的时代,连叛逆的题目都找不到。因此我们退到小小的自我。
  MM,你知道吗,我们其实是很“保守”、很“乖”的一代。你想想,有什么大事能让我们去冲撞,什么重要的议题让我们去反叛呢?我们这一代能做的决定都不过是些生活里的芝麻小事罢了。从现在到明年毕业前,我们每个礼拜都有考试。德国失业率如此之高,年轻人其实战战兢兢,几乎到了“谨小慎微”的地步,他们太知道,没有好的教育就得不到好的工作机会,人生毕竟不是一场没完没了的party。
  而我,有多爱玩呢?即使是旅行,够了也就够了。新鲜的地方,新奇的经验,也会让人疲倦。这时你就只想蜷在自己房间里安安静静地看一张光盘,或者和一两个好朋友坐下来喝杯饮料、聊聊天。MM,我不是个兽性发达的叛逆少年,所以请不要下断语“评断”我。
  问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真的。
  2004.11.15
  我喜欢这首歌:
  我想狂奔一番,在学校里。
  我想嘶吼一番,用我的肺。
  我刚发现 这世上
  没有真实世界这回事
  只有谎言
  迫使你设法穿越。
  ——John Mayer《没这回事》
   (摘自《亲爱的安德烈》 )
其他文献
在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档魔术节目令人耳目一新。那个叫刘谦的小伙子让观众席上响起了如雷的掌声,跟他表演的魔术节目同样精彩的还有他帅气的模样、开朗的笑脸、纯熟的手法、机智的应对和诙谐的语言。   谁也想不到,在台上如此风光,迷倒了亿万观众的刘谦,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如果走在大街上,谁也不会相信,他是一位曾多次获得国际大奖的魔术大师。   令人奇怪的是,刘谦还存在很多缺陷。那就是
期刊
事件:“成人礼”是湖南卫视一档由2000名18岁的中学生现场宣誓、致礼,张扬青春气息的节目。全国很多高校大学生纷纷报名参加,倒是真正18岁中学生,反而形成了怪诞的“空缺”这样一档积极向上的节目,为什么却遭遇被学校封杀的尴尬?    学校认为高三学生学业太重    “成人礼”节目是邀请2009个正值18岁的学生一起进行致礼,彰显恰同学少年的风华正茂,高喊青春万岁的理想誓言。看上去是一次不错的励志之旅
期刊
雪小禅,生于七十年代,现为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已发表文字五百万字。在全国近百家杂志与报刊辟有个人专栏。作品多次入选中学课本读物,并被翻译到日本、越南等多个国家。出版有《禅心百合》、《无爱不欢》、《刺青》等小说、散文集20本,多次荣登畅销书排行榜。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  大概是十五六岁吧。是从大量的阅读开始的。记得那时偷偷打着手电筒看小说,非常过瘾。后来自己也开始尝试写一些。因为文字
期刊
一天下午,纽约市的一位女商人索菲亚来向我进行法律咨询。从宾夕法尼亚州来看望她的孙子跟随她一起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在回答索菲亚的问题时,我向她详细解释了她在向自己的目标进取中所应遵循的法律,以及怎样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正当的利益。男孩静静地坐着,当我向她的祖母解释怎样利用正当的法律手段来争取自己的利益时,他似乎专注于一辆玩具卡车。  当男孩和他的祖母准备离开时,他兴奋地看着我,说:“我知道我想要什么,并
期刊
月光是有灵性的,灵性来源于月亮的生存环境是黑夜。在这种对比中,月光除了成为黑暗的对立面之外,还具有了别样的情调。月光如花,开在最单调的季节,只有昙花才能和它媲美;月光如歌,唱在最酣浓的喉咙里,这如墨的夜色该有多么深厚的情感;月光如宴,是适合浅斟低唱的小酌,为送别挚友,为取悦情人;月光是柔情的手,给饱受烈日炽烤的万物送去温存的慰藉。和黑夜相比,月光是柔弱的,可正是这种可以深入骨髓的柔弱让深渊一样的黑
期刊
窗   ◎米沃什   黎明时我向窗外了望,  见棵年轻的苹果树沐着曙光。  又一个黎明我望着窗外,  苹果树已经是果实累累。  可能过去了许多岁月,  睡梦里出现过什么,  我再也记不起。  米沃什是波兰的主要诗人之一,也是一位不易了解的作家。他的知识学问广博精深,思想体系错综复杂,在不同的气氛和层次中屡有变化。作为一个自我流放异乡三十年的诗人,米沃什一直以童年的母语波兰文来从事创作,这主要是由于
期刊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前苏联俄罗斯作家。1962年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世界》上刊出。这是苏联文学中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作品,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1963年,作者加入苏联作协。这以后,他又写了很多作品,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除了《马特辽娜的家》等四个短篇外,其余均未能在苏联境内发表。1965年3月,《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受到公开批判。  1970年,“
期刊
这样中英文对照的版本看起来有几分好笑,又有几分温暖,会让人一下子就爱上,一下子就骨骼缩小,小成婴孩。   希斯内罗丝(1954—),一个美丽的美国女诗人,很清朗的眉眼。这是她30岁的成名作。我想,不是诗人,这颗“芒果”是不会那么诱人的。但它盎然的诗意不是游浮在水面上那种,而是溶在气息里面的。那些话语纯净、朴素,认识不多汉字的人就能读出来——也只有认识不多汉字的人才能说出来,那份未经过多熏、染、淘、
期刊
“妈妈,快来!”10岁的安正在后门叫我。“又怎么啦?”两个孩子吵吵嚷嚷一整天了,闹得我不得安生。学校刚放了一个星期的暑假。突然,孩子们都在家了,像两匹脱缰的野马似的,到处乱冲乱撞。今天早晨,当我在浇花时,他们用花园的软水管将对方的身上浇得湿透——水淋淋的网球鞋、滴水的衣服,太不像话了。“回房间去!”我大吼一声。我每天都要就他们的行为训斥一通,但一点用也没有。 “妈妈,过来看!”安的声音又一次打破了
期刊
当我还是小男孩的时候,我非常崇拜祖父。他是一名切罗基祖的印第安人,嘴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大山下,祖父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深深感染了我。  记得是一个暖春的下午,祖父和我坐在河边的大岩石上。岸边的大石头经过水流的洗礼已经磨去棱角。我们有时钓鱼,有时观赏鱼儿快乐地在岩石夹缝儿的水流中游弋。让我更感兴趣的是,一些小鱼似乎被卡在岩石的缝隙间。我长久地注视着它们,心里一直在想:它们如何安全地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