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一本书,犹如泛舟西湖上,莲开十里香,采集天地精华,感受知识之风的吹拂;读一本书,犹如沐浴杏花雨,迎面杨柳风,酝酿岁月之歌,采撷生命华美的音符。开启书的扉页,缕缕墨香使你如沐春风;手指触及洁白的纸张,感受生命的精彩,感受古今中外文豪学者们跳动的心弦。读书,读出世道沧桑,读出落英缤纷,读出春花秋月,读出精彩的人生。
【阅读训练一】
读书的时光
我们先可以不假思索地构想出一幅图画,它能勾勒出书呆子的形象,并能引人发出一声讥笑:一个面色苍白、形容消瘦的书生,身着长袍大褂,成天冥思苦想,手无缚鸡之力,一招呼女人就面红耳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头潜入故纸堆中。只要一进旧书店,便流连于幽暗的角落,耗去几个时辰。这无疑是一个习性乖戾、单纯可爱的人物,与我们谈到另一类人绝无相似之处。一个真正的读者,从本质上说是很年轻的。他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思想活跃,心胸开阔,善于交际。对他来说,读书主要是一种喜欢户外活动的自然秉性,而非执意深居简出、潜心学问的愿望;他沿途跋涉,爬过一山又一山,直到登上清新宜人、令人陶醉的境地。这全然不同于蛰居苦读式的上下求索。
我们童年时读的那些书,总是悄悄地从不许接触的书架上偷来读的,给人以某种非现实感,令人惊讶,像是全家犹在沉睡之际,偷看了晨曦洒向静谧田野的景象,像是从帘帷空隙窥见了奇怪朦胧的树影。尽管我们还不太明白那些究竟是什么,却从此终生不忘,因为儿童具有一种奇特的预知能力。
往后的阅读却截然不同了。也许这是破天荒第一次吧,所有的限制都解除了,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读书,图书室任我们自由进出,而且我们的朋友也获得了同样的自由。我们整天整天地百事不问,一个劲儿地读书。这是一段令人异常兴奋和欣喜的时间,我们仿佛天南海北,处处结识英雄。我们心中有一种奇迹感,好像我们所体验的一切全是真实的;同时还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傲慢心理,极力表明自己对世上出现过的伟人颇为熟悉。这时的求知欲最强烈,起码对自己信心十足,而且真心实意地感到,伟大作家对于人生理想的估价似乎与自己的向往完全一致。
我们步入社会萌发了与世人友善之心。我们对当代作家的作品产生了更多的兴趣;由于使我们感到亲切的缘故,我们原谅了他们缺乏给人启示的弱点。甚至可以说,虽然他们或许大为逊色,但比起已经作古的名家来,我们从同代人身上实际获益更多,这样一来,站在满是崭新书籍——书页还粘在一起,书背上的金色涂料未干——大书肆里,也会同置身古旧书店时一样,令人感到愉快和兴奋。也许不那么陶醉,但原先那种渴求知道不朽人物的愿望,已经让位于更加耐心地了解同代人在想些什么的好奇心。活着的男女有些什么感受?他们的住宅像什么样子?他们穿什么服装?用什么钱币?吃什么食品?爱什么恨什么?对周围世界有何看法?活着时抱着什么幻想?当代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把这一切都告诉了我们。从他们的作品里,我们还可以窥视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现实状况,正像我们亲身观察时所见到的一样。
这种好奇心一旦攫住我们,经典著作便会很快积上厚厚的一层灰,除非受某种需要的驱使,我们不会去翻阅它们。说到底,活人的声音最容易听懂。我们可以平等地对待他们。他们在猜我们设的谜语,更重要的是,我们能理解他们讲的笑话。很快,我们会养成另一种情趣,不仅仅满足于大作家,而且对闲书发生兴趣——这也许不是一种高贵的情趣,但却是一份很受用的财产。这给我们提供了难以言喻的享受,我们很感激这些闲书,事实上,我们会逐渐把它们的作者和书中的主人公当做我们静静的一生中起着不小作用的人物。
沒有哪个时代的文学像我们时代这样不服权威,桀骜不驯,离经叛道,另辟蹊径。即使是细心的观察家,似乎也很难发现我们的诗人和小说家的作品带有任何共同的特征,或在追逐同一的目标。无论从经典著作中学得了什么,我们现在得鉴别当代作家作品,因为他们的作品只要具有生命活力,其影响就会伸向未知的领域,获得新的体现方式;我们也必须随之驰骋想象,即使我们要接受并理解它们赐予我们的新奇启示。
(节选自《伍尔夫读书随笔》,有删改)
思考
1.文章第一段将“书呆子”和“真正的读者”进行对比,这两者分别指什么样的人?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2.本文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叙述,有什么好处?
【阅读训练二】
读书的习惯
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所谓耳食流所得到的知识,不外乎是一些道听途说。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更重要的还是在读。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
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的。苏东坡说:“读书万卷始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所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
可是现在很少有人手上拿着书本。终日终夜,不离开牌桌的人,我曾见到过;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人,却尚未遇到。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作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的,很少拿到手中来读。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又有的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应酬,男子忙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连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其实,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只是不去读罢了。要读书谁都可以读,并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
我认为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那么,事也做了,书也读了,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
利用闲暇去读书是轻而易举的,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英国人在电车上读书的风气很盛,每天都要外出工作,起码有一个钟头在电车上,预备一本书专门在车上读,不过几天也就读完了,日积月累,一年读四五十本书,也不算稀奇。我们若不去利用这种废时,实在未免可惜。
枕边有一本书,可以免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苦;厕上有一本书,也就可以辟除恶臭;袋中有一本书,可以消除旅途的无聊。如果大家都有了这种读书的习惯,不仅国民的知识可以逐年提高,而且闲事也就不会有人管了。
(作者钱歌川,选自《百年美文》,有删改)
思考
1.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第五段加点词语“织入”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阅读训练一】
读书的时光
我们先可以不假思索地构想出一幅图画,它能勾勒出书呆子的形象,并能引人发出一声讥笑:一个面色苍白、形容消瘦的书生,身着长袍大褂,成天冥思苦想,手无缚鸡之力,一招呼女人就面红耳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头潜入故纸堆中。只要一进旧书店,便流连于幽暗的角落,耗去几个时辰。这无疑是一个习性乖戾、单纯可爱的人物,与我们谈到另一类人绝无相似之处。一个真正的读者,从本质上说是很年轻的。他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思想活跃,心胸开阔,善于交际。对他来说,读书主要是一种喜欢户外活动的自然秉性,而非执意深居简出、潜心学问的愿望;他沿途跋涉,爬过一山又一山,直到登上清新宜人、令人陶醉的境地。这全然不同于蛰居苦读式的上下求索。
我们童年时读的那些书,总是悄悄地从不许接触的书架上偷来读的,给人以某种非现实感,令人惊讶,像是全家犹在沉睡之际,偷看了晨曦洒向静谧田野的景象,像是从帘帷空隙窥见了奇怪朦胧的树影。尽管我们还不太明白那些究竟是什么,却从此终生不忘,因为儿童具有一种奇特的预知能力。
往后的阅读却截然不同了。也许这是破天荒第一次吧,所有的限制都解除了,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读书,图书室任我们自由进出,而且我们的朋友也获得了同样的自由。我们整天整天地百事不问,一个劲儿地读书。这是一段令人异常兴奋和欣喜的时间,我们仿佛天南海北,处处结识英雄。我们心中有一种奇迹感,好像我们所体验的一切全是真实的;同时还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傲慢心理,极力表明自己对世上出现过的伟人颇为熟悉。这时的求知欲最强烈,起码对自己信心十足,而且真心实意地感到,伟大作家对于人生理想的估价似乎与自己的向往完全一致。
我们步入社会萌发了与世人友善之心。我们对当代作家的作品产生了更多的兴趣;由于使我们感到亲切的缘故,我们原谅了他们缺乏给人启示的弱点。甚至可以说,虽然他们或许大为逊色,但比起已经作古的名家来,我们从同代人身上实际获益更多,这样一来,站在满是崭新书籍——书页还粘在一起,书背上的金色涂料未干——大书肆里,也会同置身古旧书店时一样,令人感到愉快和兴奋。也许不那么陶醉,但原先那种渴求知道不朽人物的愿望,已经让位于更加耐心地了解同代人在想些什么的好奇心。活着的男女有些什么感受?他们的住宅像什么样子?他们穿什么服装?用什么钱币?吃什么食品?爱什么恨什么?对周围世界有何看法?活着时抱着什么幻想?当代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把这一切都告诉了我们。从他们的作品里,我们还可以窥视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现实状况,正像我们亲身观察时所见到的一样。
这种好奇心一旦攫住我们,经典著作便会很快积上厚厚的一层灰,除非受某种需要的驱使,我们不会去翻阅它们。说到底,活人的声音最容易听懂。我们可以平等地对待他们。他们在猜我们设的谜语,更重要的是,我们能理解他们讲的笑话。很快,我们会养成另一种情趣,不仅仅满足于大作家,而且对闲书发生兴趣——这也许不是一种高贵的情趣,但却是一份很受用的财产。这给我们提供了难以言喻的享受,我们很感激这些闲书,事实上,我们会逐渐把它们的作者和书中的主人公当做我们静静的一生中起着不小作用的人物。
沒有哪个时代的文学像我们时代这样不服权威,桀骜不驯,离经叛道,另辟蹊径。即使是细心的观察家,似乎也很难发现我们的诗人和小说家的作品带有任何共同的特征,或在追逐同一的目标。无论从经典著作中学得了什么,我们现在得鉴别当代作家作品,因为他们的作品只要具有生命活力,其影响就会伸向未知的领域,获得新的体现方式;我们也必须随之驰骋想象,即使我们要接受并理解它们赐予我们的新奇启示。
(节选自《伍尔夫读书随笔》,有删改)
思考
1.文章第一段将“书呆子”和“真正的读者”进行对比,这两者分别指什么样的人?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2.本文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叙述,有什么好处?
【阅读训练二】
读书的习惯
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所谓耳食流所得到的知识,不外乎是一些道听途说。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更重要的还是在读。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
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的。苏东坡说:“读书万卷始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所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
可是现在很少有人手上拿着书本。终日终夜,不离开牌桌的人,我曾见到过;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人,却尚未遇到。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作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的,很少拿到手中来读。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又有的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应酬,男子忙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连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其实,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只是不去读罢了。要读书谁都可以读,并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
我认为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那么,事也做了,书也读了,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
利用闲暇去读书是轻而易举的,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英国人在电车上读书的风气很盛,每天都要外出工作,起码有一个钟头在电车上,预备一本书专门在车上读,不过几天也就读完了,日积月累,一年读四五十本书,也不算稀奇。我们若不去利用这种废时,实在未免可惜。
枕边有一本书,可以免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苦;厕上有一本书,也就可以辟除恶臭;袋中有一本书,可以消除旅途的无聊。如果大家都有了这种读书的习惯,不仅国民的知识可以逐年提高,而且闲事也就不会有人管了。
(作者钱歌川,选自《百年美文》,有删改)
思考
1.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第五段加点词语“织入”在文中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