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听音乐史(短篇)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pkn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是一封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图书馆寄来的信函引起了奥地利神经学家的注意。在信中那位据称对音乐从无热情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愤怒地咆哮,“我再也无法忍受这些漂亮的旋律了!”神经学家从混乱的语句和因浸泡泪珠而变得凹凹凸凸的信纸中,诊断这不过是一位饱受幻听困扰的神经失调患者,或许遭受过癫痫或是其他的脑部器质性病变而导致症状的产生,具体的病症和治疗方法都必须在接受检查后才可以判断,因而这位神经学家优雅地回信道,“建议您就近咨询当地的医院,记得先查询保险范围。”
  但这并未打消那位图书管理员来信描述自己幻听体验的热情。和第一封相比,第二封信显得非常条理清晰,几乎不像出自同一人之手。于是,神经学家得以了解更多有关这位患者的生平,譬如对方从小在布市郊区长大,热爱足球,但因视力问题没能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这才去了图书馆工作,因为他“非常喜爱为一切混乱的事物做分类”这样一种工作。处女座。喜欢分子料理,最讨厌西班牙菜,因为“太不讲究”。神经学家回信道,“那么,我竭诚地建议您尝试一下中国菜,或许这能改变你对西班牙菜的看法。”
  第三封和第四封信几乎是同时寄到的。第三封信对方几乎又回到了第一封信的混乱状态,似乎他的幻听对他造成的痛苦完完全全由纸面传达到了读信人的内心。第四封则又出乎意料地展现了这位图书管理员的耐心,他理性客观地描绘着出现在他大脑中的乐曲,用词准确,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位不曾热爱音乐的人——如果没有对于音乐的敏锐感受,你很难用语言第二次赋予其生命。神经学家仍然有耐心地回复,“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我能体会到您的痛苦。”
  他决定这是最后一次回信给对方。
  几天后,神经学家把这件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同妻子在晚饭时提了那么一下。神经学家的妻子是一位年轻的钢琴教师,当然了,她非常热爱音乐,音乐是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维也纳,几乎人人都是这么想的。她在音乐这一行并未取得多么高的成就,在听到这个患者的故事时,只是惊叹“这世界上竟然有无法忍受音乐的人”。“不,亲爱的,幻听患者听到的音乐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你是说它们实际上是很糟糕的音乐?”“甚至很难定义它们是不是音乐,大部分幻听症患者听到的不过是无序的旋律片段,也可以说,只是声音。”“可他描述的并不是这样。”“哦,亲爱的,你知道患者总是会夸大他们的病症。”
  两人的争执在甜品上来之前就停止了。这之后,神经学家的妻子将这件事同她的情人在床上又再描述了一番。她的本意是为了抱怨丈夫一如既往的专断和缺乏浪漫。她的情人是维也纳最负盛名的交响乐团的指挥,他是那种真正对音乐有热情也有天赋的人,音乐反哺给他同样的人格魅力。钢琴教师不过是他为数众多的情人中的一位。不过他对每一位情人都尊重且充满爱意,至少在和她一起的时候。他仔细听完了这位幻听患者的故事,只是突发奇想建议道,“也许他可以把他脑中的音乐演奏出来?”“哦,那应该是一位不会任何乐器的可怜人。”“那么他至少可以唱出来。”
  也许是这一晚交响乐指挥在床上的优异表现鼓舞了神经学家的妻子。第二天下午,她带着沙赫咖啡厅的沙赫蛋糕探访了工作中的丈夫,并在无意中调皮地表示“能否看一眼那名患者的来信”,神经学家无奈地答应了妻子的请求。在食用那块蛋糕的间隙,妻子记下了图书馆员的地址。回家后,模仿丈夫的笔迹给他又写了一封信,询问对方能否录下他幻听到的音乐旋律,“我有个研究音乐史的朋友,他很希望可以听一听这些旋律。”妻子留下了交响乐指挥家的地址。由于她并不熟练西班牙语,这封去信十分简短。
  这之后他们三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因为那位患者很久也没有再来信。生活恢复了常规,钢琴教师照例在每周日晚上去指挥家的房子,与此同时神经学家则会驱车去郊区拜访他的某位病人,为其进行心理治疗。那位病人貌美惊人,但神经学家总会有意忽略这一点。当他询问并用笔记录下对方的睡眠时间时,杜鹃在窗外发出哀怨。
  那封来信在半年之后突然出现在了指挥家的信箱里。当时他刚从布达佩斯归来,进行完连续三晚的演奏,身体疲倦但大脑亢奋。当他草草将来信拆开后,第一页复杂的西班牙语让他失去耐心,进而打开了房间里的音响,阿巴多的光辉令他深陷于炉火和柔软的沙发。第二页开始则再也没有一个陌生的字符。指挥家吃惊地快速把这八页来信看完,事实上,他几乎是把它们在头脑里演奏出来的——
  它们大概是这样的:
  如你所见,这是乐谱。
  他没有等到周日的晚上,而是直接拿着信去敲了邻居家的门,邻居是一位曾经生活在巴塞罗那的犹太人,通晓西班牙语,有智慧且为人可靠。对方告诉他第一页的内容是,这位图书管理员如何花了半年时间学习了乐理知识,然后将头脑中的音乐写了下来。是的,他没有唱出来,而是把它们写成了乐谱,“我确保它们是准确的,我尽力了。”
  指挥家确信他不曾听过这样的音乐,事实上,他确信如果世界上曾有人将这样迷人的音乐创作出来,他不可能没有听过它们。
  出于一种对秘密的觉察和渴望,三天后,指挥家和那位图书管理员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托罗尼咖啡厅见面了。我们不知道他们进行了怎样深度的谈话,十天后,指挥家筋疲力尽地带着一份厚厚的乐谱手稿回到了欧洲。他拒绝了一切演出和社交,通宵数晚不知疲惫地研究这份手稿。当他再次出现在维也纳初春的街道上时,有三位情人离开了他。指挥家并不在意,他知道他即将获得巨大的成功。
  为了保证这份手稿不会被泄露,指挥家只在深夜在大脑中进行乐曲的排演,他担心任何一个音符的流传都会走漏这份上帝的礼物的风声。自然,乐团的其他成员在演奏会的前一晚也都没有机会看到这份乐谱。他们得到的是指挥家对他们的天赋和勤奋的肯定,“我们不需要排练,必须一次成功,只能一次成功。”
  三个月后,演奏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神经学家和他的妻子亦在观众席之列,演奏会开始前,神经学家仍然在抱怨安娜·弗洛伊德為自己的工作添了多少麻烦,“他们应该吃药!而不是进行什么有关童年的探讨。”他的妻子得体地报以微笑,瞳仁倒映舞台中央那个瘦长的背影。   三个充满激情的和弦作为前引拉开这个四个乐章的交响乐的序曲,这三个和弦在随后亦多次出现,作为情绪的转折,提示人们勇气和信心。整个乐曲织体浑厚,在主弦律的中间总是充满着对位音形。单簧管和大管模拟管风琴效果,体现优雅的动机。不同节奏型的共置和重拍的巧妙移动是所谓天外之音。乐团的配合非常完美,事实上,每个人在以器乐对这份乐章进行他们有生以来的第一次阅读时,都像那位指挥家一样被深深地迷住了。与其说他们演奏出了这个乐曲,不如说是乐曲借由他们之手完成了对自己的表达。
  最后一个音符结束之后,指挥家感到目眩神迷,他不得不闭着眼睛站在台上许久,才得以缓过神来,当他试图用衣袖擦去额头的汗珠时,才发现眼泪淌成了湖泊。这让他突然感到巨大的悲伤,他觉得这是他最后一次看见太阳。
  当他转过身鞠躬之后,才发现观众席上所有人的愕然之色。起初他以为那是同他一样为音乐所震撼的表情。“为什么要开这样的玩笑?”第一个观众起身愤怒地喊道。然后是第二个,“我们不接受这样的愚弄!”观众纷纷起身离场。唯一的掌声来自一位左派知识分子,指挥家后来在报上看到他的文章,才明白这场演出被对方当成了一次嘲弄现代审美的行为艺术。
  因为观众什么都没有听到,这场演出只在整个乐团的想象中进行。
  指挥家不能相信这样一个事实,他很快组织了乐团的第二次演出,观众们仍然很给面子地来了,还有一些是听闻了上一次演出的结果之后好奇而来的人。大家以为这会是一次道歉。他们终于可以听到真正的音乐,发自提琴、小号和定音鼓的真实的声音。第二次演出仍然以无声的全篇结束。观众愤怒了。
  指挥家没有更多的机会证明这部伟大的交响乐乃真实存在而非出自他的虚构。夏天结束之前,他死于一场车祸。这当然是个借口,在车祸发生之前,他因心碎而亡。神经学家的妻子很快找到了新的情人。金色大厅流转轮替,维也纳将这位指挥家遗忘。
  又过了一些年,另一位在柏林研究音乐史的年轻人踏访维也纳郊区的墓地,遍寻这位指挥家的墓而不得。他非常失望,只好草草买了一束郁金香放在了一个不认识的人的墓前,以留下些什么。在此之前他已经去过蒙古、南非、阿尔及利亚和中国,为他的博士论文寻找证据。他的论文题目是《对于近现代幻听病症中不存在音乐的综述》。他找到的第一个病症患者是自己的祖母,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那位图书馆员不同,他的祖母非常享受只存在于自己大脑中的音乐,“它们让我感到从不孤独。”这个秘密自她丈夫去世之后保守了二十年,当她因肺癌弥留于病床的最后时刻,她把它们唱了出来。年轻人并没有听见任何声音,但他看见了祖母在歌唱时脸上燃烧的表情。他认为如果不是真的有一部感人至深的乐曲此刻回荡在祖母的心中,她不会在这一刻返老还童。年轻人对自己迷茫困惑的学术生涯突然产生了希望,他看见了一条不曾有任何人看见的路。
  他花了博士阶段的头几年沉浸在对历史档案的挖掘中,试图从任何残章断片里找出这些不存在的音乐的蛛丝马迹。同时他钻研神经学和心理学,查阅大量的病例集,拜访知名教授,试着拼凑出这些音乐得以产生的原因。然而结果令人失望,他慢慢发现了一个真相,这些音乐即便存在,也只能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无法真正显现于世。能够听到这些音乐的人只是聆听,但被音乐控制而妄图将之表达出来的人则非疯即亡。
  年轻人最终来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找到了那位图书馆员,他惊讶地发现这是一位失明的老人。“其实只是白内障。”图书馆员说。他仍然担任着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由于他对这座建筑物的熟悉,“我其实不太需要我的眼睛。”他们谈到了音乐,在学习了乐理知识之后,这位图书馆员突然领悟了聆听音乐的奥秘,“现在我和它们可以坦然自若地相处了。当然,你知道,我其实更喜欢勃拉姆斯,不过有时听听它们也不坏。”图书馆员对多年前拜访自己的那位奥地利指挥家的事并不清楚,年轻人决定隐瞒指挥家的死,“在我失明之前我们还通过好几次信。”他说,“他的西班牙语流利程度让我惊讶。”年轻人决定不去探寻这其中的秘密,他用仅剩的钱支付了晚餐,然后买了一张回柏林的机票。
  他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匆匆提交给了大学的学术委员会,然后决定去博物馆岛转转,这是柏林的秋天夜晚,只要出门,总能遇到一个姑娘。
  学术委员会的人会对这样一份论文感到费解,只有其中最有经验的那个人会露出某种古怪的微笑,表示在他于另一个大学任教的时候,也曾看见类似的论文。
  論文是长达数百页的空白,只在最后一页上有这么一句话:
  凡是不应说出口的,就应当保持沉默。
其他文献
主持人按:  这一栏目,从2016年的“艺术与科学”、2017年的“艺术与新知识”,到今年更名为“艺术与后人类”,希望从艺术与科学、新知识、人工智能等视角更深地进入对人类当下乃至未来处境的考察,讨论我们将经历什么样的故事、面对什么样的叙事。  2018年12月3日,正是上海最后一抹秋光的时刻,老法租界深处的梧桐树还挂着蔚为可观的黄叶,而在这里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正举行由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
期刊
伴随一场雨  我的体温渐渐凉了下来  那是蛇的温度  或者只是根像蛇的绳子  在一场雨过后  变得更像蛇变得更冷更沉  是这样的  这些下雨的日子  我不得不压低嗓音  等待雨或急或慢地走過我的房子  可是房子还是房子  那些在房顶发霉的木头  丝毫没有改变位置  只是在这场雨过后  又慢慢风干了
期刊
1 苏萌  苏萌听电话那一头的孟桥安缓缓地说:“‘是我把你爸害死的。’我妈那天跟我说的。”她想起婆婆死的时候的样子:紧闭着嘴,仰面躺着,像睡着了似的,脸上有种踏实和安稳。  自乔英知道自己生病以后,她脸上常有天真、迷惑、困扰、厌烦、不安,很少平静。在她最后的平静里,她的呼吸越来越沉重又越来越微弱,听着小安在呼唤她,指尖上小安的温暖渐渐散去。  那天,苏萌临近半夜才从医院回家,她跟小安的儿子小土豆本
期刊
一  那次,帕蒂古丽一个笑容,重新启动了我的童年视角。童年时,我看人,时常看出被看的人像某个动物。后来,我想,每一个人某种程度上对应着一种动物。  我念小学的时候,一些同学的乳名也很贱,比如狗蛋(帕蒂古丽的儿子,乳名竟然叫猫旦)。男生之间,起绰号多用动物,比如猴子、老虎、狼娃子、黑狗子。也有给女生起绰号:黄豆芽。但是男生多为动物,往往还会做出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去强化自己的绰号,而且,乐此不疲。初中、
期刊
榜单首先是一群人的趣味,其次是一群人的权力,最终成为人情纠缠的现实生活。榜单的出台都会有一个正确而舒缓的缘由。只有天真的榜单制作者,才会一开始就想着抢夺话语权的阵地。一份榜单的敌人,不是另一份榜单,而是别的新物种。  趣味是安全的导向,也是堂而皇之标榜优秀作品的理由。趣味可以被狭隘地理解为好恶,也可以被宽泛地理解为彰显一种文学价值。一个榜单是否得人心,取决于评审者、评审方式、评审对象等多种客观和非
期刊
一  侯磊上门,手中拎着一盒稻香村的点心匣子。我不禁莞尔,心想:“不知道是不是‘京八件儿’?”  按北京人的老礼儿,串门提着点心匣子,是件拿得出手的事儿。当年北京物资紧缺的岁月,也没丢了拿点心匣子当礼送的传统。那时候装点心匣子也有讲儿,甭管买多少样点心,各种点心都得在最上面的浮头露一样儿。售货员装好点心后,用绳子一横二竖地捆好,上面还会打出提手,绑得漂亮,捆得结实。  可这传统,当年没丢,现而今却
期刊
大头马,1989年生。作家,编剧,记者。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谋杀电视机》、《不暢销小说写作指南》,长篇小说《潜能者们》。其中《谋杀电视机》被改编为同名话剧,2016年于北京人艺上演。获第二届豆瓣征文大赛虚构组首奖、第十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新人奖提名。
期刊
张广天,男,1966年生于上海。作家,音乐家,戏剧家。曾出版长篇小说《妹方》、《既生魄》、《南荣家的越》,学术著作《手珠记》,导演《切·格瓦拉》、《圣人孔子》。他的戏剧《基尔凯廓尔药丸》、《野草尖叫蓝靛厂》在欧洲和东亚多国上演。  丰奂英对夏光妹说:“你爷让你去后大镇,做管彤家的新妇,娘是不大愿意的。娘不是嫌弃他家门第矮,而是管彤这个人促狭,他教出的儿子我也不大看好。再说我们娇纵你久了,你过于任性
期刊
每逢岁末年初,层出不穷的各种文学榜单总让人眼花缭乱。就像《水浒传》第七十一回的回目(“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所说的那样,“文学排行榜”无疑也是一场文坛好汉们“排座次”的狂欢。从古至今,一切榜单都标榜自己以寻找“最好”、“最优秀”为宗旨,但这一标准实在是过于宽泛,再加上中国人自古便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因此,选择哪些作品上榜、上榜次序如何都是一门大学问,其背后隐藏着的,是各
期刊
对小说如果你有耐心看到了最后仍怀揣疑惑,这将是最接近真相的创作谈。  我曾见过人类难以置信的景象。在我跌入万丈无穷的虚无,举目皆是黑暗,伸手只能探尽无穷。我跋山涉水远赴世界的尽头,希望可以因此获救。体验最为极致的迷幻,希望可以看见终点的答案。我看见纯白色毫无人迹的大地上冉冉落下一盏可以称之为奇迹的太阳,同时经历着遍身骨头咬合摩擦带来的痛苦,风和距离停止折磨。我看见汹涌杀人的大海吞噬远方的海岸,雾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