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思考

来源 :金融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qian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离开了实体经济,金融业就失去了生存之本,银行利润就成为无源之水。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应当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促使银行业与实体经济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和谐发展局面。
  一、金融业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最有效载体
  2012年初掀起的金融创新与改革热潮,其规模和对社会及A股市场的影响一浪超过一浪。笔者认为,金融改革如同急行军般推进的根本原因在于实体经济的低迷,以及民间资金与实体经济对接错位,而催化剂则是温州近年大规模爆发的跑路事件。经济低迷在2011下半年开始明显表现,从2012年一季度数据看,全国GDP增长8.1%,广东、浙江GDP增长7.2%和7.1%,上海和北京仅为7%;全国进出口增长速度仅为7.3%。除市场前景较好的少数几个新兴产业外,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生存困难。一缺订单,二惧成本。需求内外交困,各项成本上升。金融体制改革既有自身发展需要,又为实体经济所迫切需要。金融改革对实体经济的最大影响在于中小企业难融资及资金配备错位的问题。
  (一)解决融资问题。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存在经营不稳定、财务不靓丽、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等先天性缺陷,客观上造成了银行都不愿意向其贷款,而更青睐于大型企业及“国字辈”企业的现状。无论监管层如何苦口婆心、谆谆善诱,政策如何引导,都无法解决商业银行特别是大银行资金与中小企业匹配错位的问题。利率管制造成了无论是风险收益比还是资金使用效率以及运作成本来看,中小企业从大型商业银行贷款都是艰难的任务。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直接融资和非大型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以中小企业普遍的经营状况,基本上不能满足现有的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的要求,比较可靠的直接融资渠道是通过场外市场和发行中小企私募债。据媒体报道,目前以“新三板”为主,券商柜台交易为辅的场外市场框架已经形成,郭树清主席表态今年加紧推出“新三板”改革方案。“新三板”将大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资料显示,某省目前“新三板”挂牌资源已经超过300家,其中有近50家已经通过券商内核。另外,有关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意见已基本达成一致,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
  而间接融资,要以村镇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为主,以小额贷款、担保等民间融资为辅建立较为健壮的地方金融监管和运作体系。目前以温州民间借贷出现的风险作为催化剂,已对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逐渐形成自下而上的鲶鱼效应。
  温州——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会议指出,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
  广州——通过《广州金融街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在2012年5月建成国内首个为中小微企业和居民个人提供融资借贷服务的民间金融街。首期计划引进30家左右机构进驻,以是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民间融资机构为特色。
  (二) 控制生产风险。2102年4月,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4月湖北出席的会议中表态争取推出原油期货和国债期货。该月底,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白银期货交易。按照《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和《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和相关程序履行完毕后,证监会将批准上期所上市白银期货合约。
  由于原油下游不仅可以用于一次性能源消费,还涉及到包括家电、纺织、轮胎、建材、生活用品等各个工业层面。我国的原油消费量非常大,2010年每天的原油消费量为905.7万桶,占全球消费量的10.6%,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480万桶/天。进口依存度水平达到了53%的水平,超过国际公认的50%警戒线。原油期貨的推出,对下游众多行业的中小企业经营起重要影响。
  再来看白银,我国消费量同样巨大。除用于投资储存外,2010年全国白银消费总量约5700吨,位居世界前三。近几年国际白银价格波动剧烈,国内缺乏较好的价格发现机制来指导生产和经营,下游生产厂商也难以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我国白银的生产、消费、贸易企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迫切需要开展期货交易来发现价格并进行套期保值。
  (三)其他配套金融改革。与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改革相配套,虚拟经济的制度改革和业务创新也在紧锣密鼓跟随。开源,继广东省养老金入市基本敲定之后,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汤晓东重提2011年郭树清呼吁的住房公积金入市。节流,2012年3月初,沪深交易所完善股票上市首日盘中临时停牌制度;4月中旬,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严格创业板退市标准及暂停后恢复上市要求,对创业板爆炒起震慑作用。
  金融改革最主要的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这点来看,最近的行情稍为有点“表错情”。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已出台的金融改革措施,对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几乎没有直接利好,反而为降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门槛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空银行的。但不少新政策,对证券期货业带来的利好是实实在在的。年内可能推出的中小企业债、新三板、转融通等业务,都是券商业绩的“涡轮增压器”;还有期货公司业绩提升的重磅之一-国债期货。
  国债期货是包括商业银行和基金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进行资产配置和套期保值的重要工具。2011年国债余额72044.51亿元,占GDP比重15.3%。我们可以粗略类比同为金融期货品种的股指期货来估算国债期货的成交额。2010年股指期货合约成交额是沪深300(2615.534,-21.38,-0.81%)股票成交额的2.58倍,2011年是2.72倍。2010年我国国债交易额67539亿元,假如按股指期货相对沪深300现货成交倍数来计算,保守用2.5倍来计算,国债期货每年贡献成交额将至少168847.5亿元。国债期货对提升期货公司业绩大有可为。2012年金融行业的变化和证券信托行业的业绩将是令人瞩目的。   二、重庆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 的“双赢”模式
  去年重庆市政府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了重庆金融改革发展和金融如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在渝金融机构负责人纷纷表示看好重庆发展,对重庆未来充满信心。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表示:近年来,重庆经济驶上快车道,一、二、三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债务处于可控状态,政府融资平台有较强的偿还能力。伴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国开行重庆分行一年一个台阶稳步发展,不良资产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1%以内。农行重庆分行近年来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2年前4个月继续保持较快的贷款增速。2012年1—4月,工行重庆分行在渝发放贷款力度超过历史同期。同时,由于近年来配合重庆“走出去”战略,工行重庆分行国际业务增长较快,已被总行列为西部唯一的国际业务改革试点行。中国银行重庆分行受益于重庆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增长迅速,2012年一季度增长了130%多,中行重庆分行将利用自身优势更好服务重庆对外开放。汇丰银行重庆分行这几年外资银行在渝发展很快,从2009年的6家发展到现在的12家,2012年前4个月汇丰重庆分行的贷款增量在汇丰20多个国内分行中排第二。
  资料显示:2012年以来,重庆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而且经济发展动力结构良好,国企、民企、外资三个轮子一起转动,相得益彰。重庆国有经济快速发展,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已位居全国前列;非公有制经济也在快速发展,在全市经济中的占比由直辖初的25%左右,提高到2011年的62%左右。这是重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生动体现。重庆工业结构也形成较为合理的布局,电子信息产业、汽摩等装备制造业和钢铁、重化工等传统产业三足鼎立,都显示出很强的发展后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庆房地产通过政府在供求、土地、税收、金融杠杆、保障房等方面的综合调控,也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特别是重庆的几大投融资公司,储备了数万亩的城市开发用地,不但为城市建设和资金融通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成为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重庆的政府性债务一直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重庆始终绷紧政府性债务风险这根弦,从2000年起,就推出了“优化市级债务、控制区县债务、消除乡镇债务”等系列措施。目前,重庆政府性债务余额占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比重,与重庆人口、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大体相当,重庆政府性债务余额与全市财政支出之比,与全市GDP之比,均在金融界公认的合理范围之内。基于以上原因,重庆金融业2012年实现开门红,一季度贷款增长20%,不论是银、证、保等主流金融机构,还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金融要素市场、离岸金融业务,都取得长足发展,该年金融GDP占比达到7%,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重庆辖区内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存贷比、利润等指标,都是在全国最好地区之一。
  2012年重庆银行业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扶持,使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同期比大企业多出5倍。一季度重庆银行业对公贷款增量前四大行业依次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分别占对公贷款增量的19%、14%、12%和12%。
  对下一步如何抓好金融工作,各金融机构负责人都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有关金融调控政策,顺势而为加快金融改革发展。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按照中央深化金融机构改革的精神,结合重庆正在推进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要进一步拓宽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同时高度防范乱集资风险。要大力加强证券、保险市场建设,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同时,重庆市政府最近再次出台支持微企发展优惠政策:一是将微企创业扶持贷款累计授信额度上限提高到15万元;继续完善微企创业扶持贷款风险补偿3个1/3机制,将政策有效期延长至2015年。二是微企创业扶持对象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政策。同时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扩大担保基金放大比例、简化申贷程序、优化工作流程。三是微企创业扶持贷款保持基准利率,市财政对银行按基准利率发放的微企创业扶持贷款给予1个百分点奖励;禁止商业银行对微企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商业银行向微企收取开户费、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四是将微企金融服务纳入金融机构年度支持重庆经济发展贡献奖考核评价体系。重庆实体经济发展将迈入快车道。
  三、关于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启示
  (一)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实体经济的竞争。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应对外部冲击的保障。目前,美欧国家纷纷回归实体经济。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实现稳中求进。
  重视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引擎。改革開放以来,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持续成功地推进了市场化改革和高速工业化进程,经济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促进中国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进而驱动整个经济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推动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进而推动了金融业等虚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30余年改革开放的基本动力,是中国加速崛起的基石。
  回归实体经济是世界经济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本末倒置,成为美欧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使全球经济受到了沉重打击,实体经济的作用重新凸显。反思危机教训,美国高调提出“再工业化”,开始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抢占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制高点。欧债危机全面爆发后,欧洲各国也普遍把重归实体经济提上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实践证明,向实体经济回归,重塑核心竞争优势,是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实现增长的根本出路。   发展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走向未来的战略选择。以“十二五”规划为新起点,中国经济步入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的崭新时期。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成为引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十年,探索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匹配的可持续增长模式,是处于转型时期整个中国经济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控制物价涨势、增加社会就业、提高生活水平;才能稳中求进,实现平稳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本职要求
  现代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截至2011年末,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已经超过111万亿元,各类贷款占2011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超过80%,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占比仅为14%。无论从资产规模来看,还是从融资规模来看,银行业都是我国社会融资格局中的绝对主体。这充分表明,目前银行业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互利共赢。银行业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而实体经济也是银行业发展的基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利共赢。如果实体经济不能健康发展,银行经营就必然不稳健,银行利润就成为无源之水;如果银行脱离实体经济而自我循环和发展,必然是本末倒置、不可持续。为现代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更好地服务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银行业肩负的根本使命。作为商业银行,要加深与实体经济互利共赢辩证关系的认识,不断强化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营理念,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服务实体经济要求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实际上是一个如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向、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做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这篇大文章,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配置金融资源,让各类市场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更多地向实体经济领域聚集。发展实体经济,必须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信贷结构相结合。作为商业银行,要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引导出口结构优化升级,严控“两高一剩”等国家限制性行业的信贷投放,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防止盲目重复建设,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局。
  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银行业加快战略转型。服务实体经济不仅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推动银行业加快战略转型,确保银行业持续稳健发展。必须看到,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加速,金融监管改革深化,银行业战略转型势在必行,已成为银行业生存并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为此,银行业应顺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真正满足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的需求。同时,进一步强化资本约束,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调整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客户结构和渠道结构,优化组织架构、管理机制、业务流程,努力构建起集约化经营、内涵式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走出一条专业化、差异化的新型股份制银行发展道路。
  (三)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几点启示
  结合实践探索,我们深刻认识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应始终遵循如下原则:
  一是坚定不移地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服务实体经济需要金融企业全面提升大局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担当起更大的社会责任。金融企业首先要深刻领会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战略和经济运行环境。金融企业的信贷政策必须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把更多力量放在实体经济上,特别是扶持战略性新型产业上来,这是金融企业实现发展的前提。
  二是坚定不移地筑牢实体经济基础。中国经济改革之所以成功,其根本就是发展坚实的实体经济。金融业是为实体经济而生的,金融企业不仅要获取金融利润,更要服务实体经济。必须防止金融企业过度追求利润而脱离实体经济,必须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同时,金融创新必须以实体经济为依托,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要使各种金融创新达到实体经济与银行互利共赢的目标,绝不能不顾实体经济需求,简单模仿和照搬。金融企业的业务拓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必须实实在在为实体经济服务,深入研究各个行业内在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深入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真正用金融的智慧和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这是金融企业实现发展的基础。
  三是坚定不移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金融企业要充分发挥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的作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提高服务水平,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要积极创新“量体裁衣”式的金融產品,真正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完善网点布局和渠道建设,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快捷度。建立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服务收费制度,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创新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是金融企业实现发展的关键。
  四是坚定不移地守护稳健经营底线。我国金融企业在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要认真吸取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惨痛教训,始终坚持风险防控先行。要准确把控在宏观经济下行、经营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大幅下调冲击、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暴露、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以及民间贷款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等各类潜在风险,防止风险因素叠加冲击实体经济增长。金融企业在发展中要经得住诱惑,不盲目跟风,经得住周期波动的考验,经得住市场、时间的检验。要始终牢固树立审慎、稳健、协调、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内盲目扩张的科学业绩观,严格控制风险、坚持合规经营的理性风险观,这是金融企业实现发展的保障。
  (作者单位:恒丰银行重庆分行)
其他文献
“文化软实力,发展硬功夫。”农业发展银行即墨市支行坚持“文化兴行”,把文化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的“推进器”,精心打造,通过完善机制,强化措施,为全行业务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2012年末,贷款余额19亿元,较2011年初增长了137%;实现利润4888万元,比2010年增长2.8倍,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被即墨市委、市政府授予“支持蓝色经济建设先进单位”,被城阳区委、区政府授予“建设城阳有功单位”荣
期刊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经济发展助推器和现代经济核心的银行,应该也必须有所作为,通过科学定位自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科学稳健可持续发展,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持和坚强保障。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分析  (一)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
期刊
信贷结构调整是指通过信贷政策调整指令或引导信贷业务投向结构的变化,改变原有的、内在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再配置,使信贷资源分布和信贷资产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本文根据蒙阴联社信贷结构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措施。  一、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信贷结构决定着信贷资产的特性,是评价和分析信贷资产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银行经营中最主要的结构,其合理与否既关系到银行的资产安全、
期刊
经山东银监局团委、山东省银行业协会推荐上报,中央金融团工委、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严格审核和评选,蒙阴联社蒙阴信用社被命名为“2011年度全国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成为山东省内16个全国级“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点之一。  近年来,为全面普及现代金融知识,增强农民群众的金融、理财、风险观念,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蒙阴联社按照银监部门安排部署,制定方案、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在全县范围
期刊
近年来,农发行恩施州分行根据退休人员不断增加的实际,坚持构建和谐、以人为本,认真落实“两个待遇”,努力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充实,用真情实感服务退休人员,受到了他们的好评,维护了该行和谐发展的局面。  一、落实部门人员,从组织上解疑  退休老同志是农发行的宝贵财富,为农发行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该行通过3条措施,解除了老同志“人走茶凉”的担忧。一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制度
期刊
台儿庄农商银行突出发挥地方性银行机构职能作用,面向“三农”、面向中小企业、面向社区、面向县域经济,不断加大对区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倾力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发展及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仅截止2012年,累计发放企业和个人贷款就达21.22亿元,贷款余额141404万元,占全区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33.28%,缴纳税金1985万元,为建设“幸福台儿庄”,实现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扶持“三农”不遗余力  深
期刊
近年来,无锡农村商业银行牢固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居民”为市场定位,打造品牌形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该行全面启动以网点服务转型升级为切入点的“金牌服务”工程,建立贷款阳光操作机制和贷款品种创新机制,深耕细作农村、城区两个市场,持续支持城乡实体经济发展。  加快信贷投放,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无锡农商行始终把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当作
期刊
2012年,在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农发行临沂市分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积极践行山东农发行管理文化,充分发挥二级分行经营管理基础平台作用,引领全行大力开展存款营销,存款业务创历史新高。  至年末,全行各项存款日均余额19.2亿元,比上年增加3.5亿元,完成省行分配任务的114.3%;平台存款日均余额6.4亿元,比上年增加2.1亿元,分别占全行的34%
期刊
一、前言  微型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市场具有比较优势,对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福利水平、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其本质是普惠制金融理念的实践。作为制度变迁结果的微型金融组织,是农村金融制度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产物。按照世界银行扶贫咨询委员会的观点,微型金融组织是指为贫困人口提供的贷款、储蓄、保险及货币支付等一系列金融服务,以使其增加收入、积累财产的金融组织。联合国则使用“普惠金融体系”(inclusi
期刊
国际业务营销,是农发行拓展业务领域后开辟的一项新业务。  面对新业务、新困难,她——宜昌市分行营业室业务副经理成友桂,凭着执着的追求、坚忍不拔的毅力,赢得了一个个客户的青睐,开辟了国际业务的“新天地”! 到2012年末,她累计办理国际结算业务量4772.14万美元,同比净增4523.34万美元,占全行全年结算量的61.14%;实现国际结算中间业务收入58.87万元,同比净增55.64万元,一举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