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整合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k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符合数学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适用于生活的特点,也是新课程理念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实现紧密的整合,培养学生自觉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逐步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并利用数学知识服务生活。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引导学生实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整合呢?
  一、数学语言和生活语言并用
  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很多教师很重视这个观点,并且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一数学理论。但是,教师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也很善于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描述教师传授的知识,却不能准确表达其生活含义。比如,小学生都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与自然数“1”和“单位1”的区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自然数中,1表示一个物体;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然而,让学生用生活语言解释分数的涵义与“单位1”的涵义时,学生却陷入迷茫,分不清自然数“1”和“单位1”。这表明,学生对数学语言仅仅是机械地背诵,并不理解其数学涵义和生活意义,导致部分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错误地采取分子、分母分别相加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数学语言生活化,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数学语言的生活含义,甚至列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比如,当学生出现“ + = ”这类看似低级的错误时,教师要通过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这道题目的生活含义: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第一次让你吃一份,第二次将另一份也给你吃,两次你一共吃了几个苹果?学生马上明白了这个算式的生活含义。教师进而以同一个物体的不同份数、多个物体的不同份数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和分数加减法的含义。这种化抽象为形象、化专业为生活的教学方法,能有效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改善学习效果。
  二、创设生活化数学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越接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小学數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出发设计数学课堂环节,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激发学生发现、探究和应用的热情,学生就会发现许多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竟然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原理。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将多种生活情形引用到教学中。比如,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可以设计超市购物的不同付款情形,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人民币的面额及其灵活的使用方式;在学习小数时,先让学生到超市调查不同商品的定价,从生活现象入手调查小数的现实意义;学习“利息”相关知识时,学习前让学生与家长交谈与银行利息相关的知识;学习三角形时,让学生去生活中寻找三角形的存在;学习“圆”时,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并思考人们为什么将这些生活或生产工具设计成圆形。要将数学应用题教学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比如,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遵循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原则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
  四、倡导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生活,提高人开发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小学数学知识基本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理性地去认识生活。比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后,让学生帮助需要装修的家庭造一个铺设地板砖的预算。这种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问题,能激发起学生极大的探索热情。学生不但要计算房间的面积,还要计算出地板砖的面积,运用到计算单位的换算,同时考虑到各房间的长度和宽度是否是地板砖边长的整倍数,如果不是,还要考虑地板砖的切割造成的浪费等等。任何一个简单的生活应用,都是对学生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和提升,对数学学习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其他文献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幼儿的又一次“断乳期”,因此,家园配合,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搞好幼小衔接,是我们大班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做好幼儿学习态度方面的准备  首先,帮助孩子理顺对小学的认识。我们要求家长配合我们带领孩子参观小学生的一日学习活动,鼓励孩子与小学生共同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参观小学生的成绩展,或通过听大哥哥大姐姐讲小学的学习故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以新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材料来源,开发和利用课堂内外、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的价值,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逐步养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加强自身体验,突破教学难点,内化知识;坚持语言表达,促进思维发展,锻炼智力;进行多元评价,树立学生自信,激发情感。这样才能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引发兴趣 多元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获取知识、收集信息,将得到的知识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越小开始培养越能养成习惯。它能做到人人参与到学习中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现如今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存在什么问题呢?文章从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一年级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四个方面。  关键词:合作交流 小学数学 有效 一年级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
期刊
摘 要:作者以自己多年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探索出了“课堂分组教学”新模式,以学生小组内的“自主合作探究”和小组间的“竞争互动评价”等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践行了“建构主义”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真正实现了“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快乐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分组 应用探索  在当前初中数学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个教师不断探索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教与学结合的结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之内,高效率、高质量、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全面、优质、高效ρ发展。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近几年的课程改革也证明,我们的幼儿美术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才能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在多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本人就“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做了一些粗浅
期刊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
期刊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要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近几年来,从一年级接手到现在的三年级,我一直重点实验的课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经过反复实践,现已初见成效。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