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04555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力倡导有效教学的今天,数学课堂教学就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的情感、内在经验和求知欲望得到释放,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感悟,在随机生成中走向完善。
  一、以学生为本。释放学生的潜能和问题意识
  生本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当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依托学生资源来进行教育,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获取新知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起点,在教师的指引下,经过数学化思考,获得体验,积累经验,习得数学新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只有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即学生的数学现实),并把握它们和学生所要学的新知识之间内在的发展联系,采用合适的引导方式和途径,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获取新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样,学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才可能真正成为可接受和理解的,才能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猜测它们的边与角有什么特征,再让学生验证。学生用量、折、比等方法证明了猜想得到了结论。由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没有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不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不是一点一点去教他们,不去消耗他们的问题意识,不去冷却他们的学习热情,不压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的教学才合乎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才会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无缝衔接,学生才会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2、让学生发挥个性思维提高学习智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课堂活动。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开展实验操作获得的结果或结论,有时会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教师预想之外,这是一种“非预设性生成”。非预设性生成中常蕴涵着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面对“非预设性生成”,教师如果能抓住契机,捕捉亮点,以学定教,充分利用动态生成资源,适时调整教学进程,“意外”便能演绎出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
  例如,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动手做角,大多数学生都是按照书本上的方法,用学具盒里的小棒做角。但有一位学生突发奇想,把一根牙签对折一下,就做成了角。还有个学生直接把手臂一屈,也做成了角。这两个学生的举动出乎教师的意料,属于“啡预性设生成”。此时,教师及时对这些学生的方法加以肯定表扬,使这些同学有一种成就感,也鼓励其他学生敢于创新,思维不被书本所局限。这样的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拓宽信息渠道,也会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探索,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二、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体验成功和生成新知
  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体验的载体。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和谐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创设情景促发学生思维,将参与体验、探究、操作、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情境,使每位学生在顺境中体验快乐,在逆境中不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思维能力。那么这样的学习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情感经历,使学生拥有通过主动参与而获得的丰富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首先,给学生提供各种三角形,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面积相等的,等底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请同学们尝试拼摆。学生经过拼、量、凑等活动,发现其中的规律:只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样的教学,一改以往只给学生提供几对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使学生一拼就对,一试就灵的做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历了满怀欲望的期待,操作失败的痛苦及获得成功的喜悦等情感体验,真正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及探究知识奥秘的乐趣。
  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然生成知识
  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观念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他们站在不同的思维角度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反映面,我们可利用这些不同反映面来引发学生在小组交流,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感知和更新的认识,更是同学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而教材所提供的很多现实、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都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
  例如,教学“长短”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学具袋中的物品,把观察到的情况在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然后,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通过分组活动,学生亲自体验到了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知识的生成显得自然,不露痕迹。
其他文献
纵观我国新课程实施的历程,不难发现,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而园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为新课程的成功实施提供保障。因此开展园本教研的研究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园本教研是幼儿园针对自己的实际条件,以教师为主体开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建构式课程实施以来,为了提高园本教研的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园不断学习、思考、实践,园本教研呈现日常化、生动化、互动化的特点。  一、完善制度,实现园本教研日
期刊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5个字:成功在细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而教学细节,即是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是处于教学过程中的关节点,对教学具有重要推动和联接作用。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不难发现数学课堂是由无数个教与学的细节组成的,鲜活的课堂教学总是呈现在许多课堂教学的“细节中间”。因此,关注课堂和细节是焕发教学智慧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激发了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就必须选好素材,并恰到好处地运用动画、音乐等手段,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动画、音乐、视频之中,使学生乐看、乐听、乐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
期刊
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阵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习作教学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习作难教、习作难写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小学习作中的抄袭、内容空洞、说假话、想象脱离实际等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小学生习作缺乏独立性和承受性、缺乏真情和实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消极习作心理是导致小学生害怕习作、不会习作的主要原因,这些消极习作心
期刊
案例:  周五,我们二年级调班进行口语交际抽测,测试话题有两个:1.从水果、动物、游戏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话题说说。2.谈谈自己读过的一本书或者书中的一个人物。抽测的两组学生,无一例处地选择了第一个话题。的确,第一个话题侧重于叙述,有亲身经历及生活体验为依托,学生更易寻找素材、组织语言;而第二个话题侧重于议论,需要学生对相关事件有一定了解,并进行深入思考,就具体事件谈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颇具难度。
期刊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形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斯坦福大学的艾伦等人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摄像设备实录受培训教师的教学行为,并组织人员分析评价,以便在短期内让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后来逐步完善,形成了一门微格教学课程。  数字微格教室是在传统微格教室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出一个集多媒体课堂教学、视音频实时录制、数字化存储、网络点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
期刊
新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养。  怎样使学生的口算能力持续发展呢?  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口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进行口算训练。我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造成计算的准确性差,不仅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那么,怎样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呢?  一、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是提高计算准确性的前提  从小学生的心理上来说,计算相对于精彩的动画片
期刊
牛津小学英语中低年级的语篇多是一些简单的对话,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而从5A开始语篇中包含的词汇和句型较多,也穿插着相应的语法知识,篇幅相对较长,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果教师能为每一单元的语篇教学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板书,那么就能提高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一、借助板书。自然地导入语篇话题  教师如能紧扣语篇教学目标,自然、新颖、富有趣味地导入语篇讨论的话题,就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语篇教学的展
期刊
班主任虽说不是行政职务,但其作用却是很大的,可以说除班主任以外没有哪个“主任”是可以影响这么多孩子的心灵,甚至影响其未来。班主任的身传言教,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好班主任不容易,当好高中班主任则更加不容易。进入青年期的高中生身心迅速发展,他们追求独立,渴望自由,总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对任何人事都有了自己的看法,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急速下降。他们中有的人就像刺猬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