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HZTP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我有幸在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讲了一节题为《甲午新探——刻不容缓的现代化》的展示课,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认可。现以这节课为例,谈谈史学阅读与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粗浅做法,请方家指点。
  一、讲什么和读什么
  赵亚夫教授指出: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不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而是历史学;凡是历史讲得不熟不透的教师,都是学科功底不扎实。他建议历史教师应高度重视“与学习视野相关的史论”“与历史知识相关的史实”“与历史学习方法和思考相关的史料”。[1]
  很显然,要把这节课讲熟讲透、讲出价值,就必须在了解学术界“主要史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我个人的“基本教学认识”。在认知有突破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确立有深度的教学立意,才谈得上围绕教学立意遴选素材、设计活动、开展对话。这一切的基础和前提就是高质量的史学阅读。
  虽然我还不知道具体讲什么,却很清楚自己缺什么。于是,我立即启动了围绕一节课开展一次专业阅读的计划。
  我把要读的书分成三类:
  第一类中国近代通史、世界通史中涉及甲午中日战争的章节。这类阅读我略有积累,只需要把手头的书籍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再搜索一遍,看看有无新发现和新体会就可以了。
  首先,我把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郭廷以的《中国近代史纲》、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李侃等著的《中国近代史》、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等近代史著作中有关甲午战争的章节认真研读,重新梳理;其次,我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帕尔默的《现代世界史》、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费正清等主编的《剑桥中国史》(晚清卷)等世界史著作中涉及甲午战争前前后后的章节内容重新阅读。通过专业阅读弄明白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和世界近代的“坐标点”,搞清楚这一事件在不同时空之中的位置。
  第二类涉及甲午中日战争的专著。这类书籍我存量有限,需要通过借、买、听等多种方式获得。
  通过买和借的方式,我先后阅读了戚其章的《甲午战争史》、祝勇的《隔岸的甲午——日本遗迹里的甲午战争》、姜丰的《甲午战争的千条细节》、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袁村平的《觉醒的国殇——甲午战争120年祭》、陈悦的《沉没的甲午》、姜鸣的《龙旗飘飘的舰队》、徐平编的《甲午战争人物志》、郭廷以的《近代中國的变局》、唐德刚的《从晚清到民国》、袁伟时的《昨天的中国》和《晚清大变局》、朱维铮的《重读近代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等甲午专题类或其他专题下涉及甲午的书籍。
  除此之外,还听了《罗辑思维》、《晓松奇谈》等音频资源中涉及甲午战争的部分。
  第三类是在我确定了“新探甲午——刻不容缓的现代化”的立意之后追加的专业阅读,包括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吉尔伯特·罗兹曼的《中国的现代化》、章开沅的《离异与回归》等专业书籍和在中国知网下载的有关中国现代化主题的文章,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二、怎么讲和怎么读
  毫无疑问,围绕一节课开展的专业阅读有相当的功利性。尽管如此,这样的阅读对于我提升认知、丰富实践还是大有助益的。
  1.通过阅读确立教学立意
  确立教学立意是我试图通过专业阅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阅读第一类专业书籍时我主要想解决下列问题:甲午战争在近代中国的意义是什么?甲午战争在近代世界的大格局之中处于什么位置?在中外两个维度之下如何定位甲午战争在高中历史必修一即政治文明历程中的位置?受所读相关内容的启发,最后我选定本课的主题为“刻不容缓的现代化”。
  明确这个主题之后我同时开始了第二类和第三类的阅读。第三类阅读是要帮助我理解现代化特别是近代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考虑到老师们在讲述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时,一般会涉及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问题,我便把“政治现代化”当做一个学生已经清晰的“前置概念”处理,未再在课堂上探讨其含义。这一做法似有可商榷之处。
  2.通过阅读选择教学史实
  按照主办方要求,这节课要在学生对甲午战争原有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在这一点上,第二类专业阅读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我受祝勇的《对岸的甲午——日本遗迹里的甲午战争》的思路影响,从中日对比的角度选择史实和史料。
  目前史料教学备受诟病。何成刚博士把时下史料教学的问题概括为:过于追求史料的数量,从而忽视史料的质量,史料缺乏有效性、典型性、代表性;对史料的科学性缺少辨析,导致盲目乱用、错误使用;缺乏基于历史语境的分析,导致史料解读随意化;呈现带有特定立场、以偏概全的史料,导致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呈现“一边倒”倾向等等。 [2]
  通过对第二类书籍的对比阅读(指的是重点留意对同一个历史问题,不同研究人员秉持的不同史学认识的研究文献)、群文阅读(指围绕一个历史问题,广泛收集整理基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研究人员撰写的研究文献。)[3]较好地避免了何成刚博士警示的问题。
  3.通过阅读清晰教学逻辑
  围绕教学立意,按什么教学逻辑处理选定的史实和史料呢?
  受姜丰所著《甲午战争的千条细节》的启发,我从战争“时间轴”示意图反映的“短”和“惨”入手,通过中日两国宣战诏书对比、人(君、臣、民)的对比、物(钱和援)的对比、人和物的组织调配方式的对比,得出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是前现代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对照、前现代人与现代人的对决、前现代体系与现代体系的对垒”的结论,水到渠成地得出“观念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体制的现代化都刻不容缓。”的认识。
  如此处理,史料、史实、史论逻辑自洽,顺理成章。从最后学生现场写下的“新探甲午新感想”的文字来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他们确有新收获、新认识和新触动。
  4.通过阅读锤炼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学思想的外化和载体,准确、清晰、生动、平易的教学语言也为这节课增添了几分灵动。
  教师语言的锤炼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积淀。但是通过功利性的专业阅读也可以获得些许启示。我就模仿《罗辑思维》和《晓松奇谈》的聊天式的语言风格,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理性的语言环境和平等、民主的对话氛围,让大家有话能说、有话敢说。
  专业阅读对于历史教学的意义无须赘言。但是“怎么读,读什么,读完怎么用?”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还在困扰不少一线教师。
  从这节课,我的体会是:
  第一,读通史找本课历史事件的“坐标点”,确定教学立意,明确“课魂”。
  第二,开展主题阅读,通过群文阅读和对比阅读,选择史料、明确史实。
  第三,围绕核心概念或核心人物开展专业阅读,确保对要讲的内容通透。
  第四,借鉴专业阅读的逻辑和语言特色结合个人的专长、具体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理清教学逻辑,锤炼教学语言。
  【注释】
  [1]赵亚夫:《找准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
  [2][3]何成刚
其他文献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1],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2]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分工关系、交换和分配关系、消费关系、所有制关系。而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等制度和机构,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诸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念。二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被广泛应用,我们的个人信息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有心的“贼”惦记。  你和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家里孩子刚出生,每天就有应接不暇的母婴用品广告推送;网上搜了点摄影资料,随后就被铺天盖地的摄影器材广告轰炸;刚浏览几个婚恋平台,微博上就有大量相亲对象照片发过来;大学女生社交软件中的生活照,被不法分子加工后,印在小广告上并四处散发……  
在选择、使用史料时,一些老师似乎更重视史料内容的便教利学而轻视史学方法的引领。史料出处未能征名责实,纤悉必具,且史料价值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等方面,亦白璧微瑕,美中不足,此种现象往往给教学带来些许缺憾。  某位初中老师在八年级《第三次科技革命》(华东师大版)的教学设计中引用了约翰·托兰《日本帝国的衰亡》一书中有段描写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后的文字:“火球发出比太阳表面还要热几千度的高温
2019年全国新课标历史1卷[1]论文题的材料选自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的序言文字[2],其设问方式既似曾相识,又回应当下的国情。换言之,每年论文题都有将考试、选拔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3],落实历史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尝试从论文题材料的形式和特点、论文题设问的特点和要求、论文题应对策略和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试题变化的轨迹和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1]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但面对《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困境(内容时间跨度大、容量大、概念多),如何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
一、历史教学立意的内涵  教学立意,就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在分析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所确定的一节课的主题思想。[1]教学立意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贯穿的教学意图和教学方向,是基于教与学而形成的蕴含思想和价值判断,也是统领全课的教学见解。教学立意决定着教学内容的设计结构,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关注的核心内容。历史课教学立意的高低,决定着该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影响着本节课
经典课题是指教师熟悉程度高,中学教学界关注程度高的课题。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于这样的经典课有着复杂的感情,原因有很多,也许认为内容无趣,很难出新出彩;又或顾虑经典课例太多,自认为无法超越。笔者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尝试就中学历史经典课题的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理解。  本课为中国近代史,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史实较为熟悉,但认识还不够深刻。故本课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挖掘课堂深度,带动学生思考,引起
“在政府的扶持下,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还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铺,全家的生活越来越好。”37岁的马列力别克谈及现在的好日子脸上满是幸福。前年9月,马列力别克全家从青河县阿热勒乡易地搬迁到阿格达拉镇阿魏灌区,从此告别了四季游牧的生活。  作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脱贫攻坚主战场,阿格达拉镇是全疆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承载着青河县70%贫困户的脱贫任务,搬入阿格达拉镇的贫困户住下来后如何“富起来”?当地
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于历史解释素养是这样表述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
一、试题概说    201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延续了2009年郑板桥书法的材料型作文的“传统”,体现了稳中求变的高考思想与价值取向,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既让押题者无捷径可走,又让那些有真功夫的考生能够大显身手,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才情,独占鳌头,这样的作文题较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的课改理念。  材料取自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第八单元课文《带着尺子去钓鱼》所引述的部分素材,说的是丹麦人去钓鱼总随